"有些是有的,苦菜最是常見,在鄉下也有人挖來煮了伴著吃。"
"這樣就好,如果媽媽能找到銀丹草的種子或者有根的,倒是可以弄一些回來,栽在小花園裏。那銀丹草不但能泡茶,還能驅蚊,這樣院子裏的蚊子都能少許多呢!"
陳媽媽驚奇地問道:"果真如此?我要好好找找了。"
說了一會兒話,見童若瑤和童若遠都沒動筷子,陳媽媽便過來收拾,童若瑤去幫忙,小玉進來道:"小姐,老爺今兒回來臉色就不對勁兒,你要不要去看看?"
童若瑤用眼神詢問童若遠,達成共識便從飯廳出來,剛到院子裏,就聽到正屋裏傳來周氏的驚呼:"老爺說什麽?!"
童若瑤本能地扭頭看了童若遠一眼,母親鮮少如此,除非真的發生了大事。可到底能發生什麽大事?
童老爹說了什麽他們沒見,周氏也在沒有大聲說話。隻能瞧見窗格子上的影子,童老爹擁著母親,母親好像還擦了擦淚。
不尋常,太不尋常了。童老爹和周氏算是一對患難恩愛夫妻,在童若瑤的記憶裏他們從來沒吵過嘴,可在兒女麵前也從來不會表現出恩愛的動作。然而今晚,他們...
夜幕下,童若遠的臉色凝重的幾乎凝固了,越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越是擔心。可一切明明都好好的,能發生什麽?
在院子裏站了許久,直到童老爹扶著周氏離開窗前,兄妹兩最終還是沒有進去,各自回房休息,卻輾轉反側,很晚才睡。
最最壞的打算,也隻能是他們的日子回到從前,這是童若瑤唯一能想到的,對他們一家來說,也是最最壞的了。
也許是自己的眼裏不夠,童若瑤很想從老爹和母親臉上看出點兒什麽,可他們一夜之間好像又沒事兒了,老爹沉默地吃著碗裏的米粥,周氏還體貼地給他夾菜。等老爹放下碗筷,她便示意小玉將帽子拿來,親自給老爹戴上,又將褶皺的地方撫平,和往常一樣目送老爹從新開的大門出去。
童若瑤忙給周氏添了一碗米粥,扶著她坐下,"再吃些吧,娘都沒怎麽吃。"
周氏搖搖頭,略垂著頭,怔怔發愣。童若瑤看了大哥一眼,用眼神告訴他,一會子她去問問到底發生了什麽。童若遠三兩下吃了飯,放下碗筷出去了。
"娘現在不想吃,等陳媽媽買了菜回來,女兒重新做娘愛吃的也成。"童若瑤故作輕鬆地說著。
周氏抬頭看了她一眼,嘴邊不禁溢出一聲歎息,便站起來讓童若瑤扶著她回正屋去。
"你父親年前來上京,幸而有你二叔照應著,一切才這般順利。"周氏終於開口說話,卻說起童二叔,童若瑤一時莫不著頭腦,卻微笑著附和道:"二叔對咱們的好,我心裏都明白的,大哥也明白,偶爾聽二叔說起,多虧了哥哥在,二哥才上進了。"
周氏歎口氣,想到當年離家時,童二叔背著老太太和張氏,硬塞了些銀子給他們。童老爹不要,周氏卻想著不能太委屈了兩個孩子,暗地裏就收了。所以童二叔尋到李家村,童老爹臉色不好,她還是勸著請童二叔進屋。
這些年已經熬過來,過去的事兒就罷了。可是眼下,難道就這麽算了麽?
"今兒是你二姐姐回門的日子吧?"走到屋裏坐下,周氏幽幽地問道。
童若瑤知道周氏心裏急,童若綰的婚事也八字有一撇了,自己也隻比童若綰小一個月,馬上就十六歲,這之前找不到合適的人家,以後隻怕更難。雖然童若瑤始終覺得十六七歲就嫁人,太小了些。可所謂入鄉隨俗,既來了這裏,就必定要遵循這裏的風俗。
"是,昨兒過去請安,老太太還和嬸子說起這事兒,讓咱們都過去呢!"
可周氏卻說:"今兒你就不去了,在家裏歇歇。"
童若瑤本能地一怔,卻沒有問,點頭笑道:"那讓小玉陪著娘過去吧,二姐出閣她沒瞧上熱鬧,今兒那邊怕是也熱鬧著。她以前是老太太跟前的,那邊熟悉的人多,正好回去找她們說說話兒。"小玉也是忠厚的,自從來了這邊,沒事兒壓根就不會過去。倒是那邊交好的小丫頭,偶爾過來看看她。
周氏勉強扯出一抹笑,自己的女兒懂事體貼,偏偏命薄。那笑還沒抵達眼底,就收斂住了,取而代之的是無限惆悵。
"娘,到底發生了什麽?是不是爹爹出了什麽事兒?"童若瑤正色地道,"女兒是女孩兒,自是不該過問這些,可女兒見娘您這樣,心裏也是不安的。"
周氏差點兒就說出來,最後還是忍住了,抬頭看著童若瑤。溫柔的眸子掩蓋這一層水霧,能窺見無奈、不忍、心疼。
童若瑤脫口而出,"是女兒做錯了什麽麽?"
周氏忙道:"不是瑤兒。"
可這麽急切地反應,分明是愈掩愈張。童若瑤突然有種挫敗感,她做了什麽不該做的還是自己不知道的?如果真的是自己做錯了什麽,老爹不該訓斥嗎?為什麽母親會哭?
"娘,您告訴我吧,我以後注意就是了。"
周氏不知該如何說,原本就與瑤兒無關,說到底竟是自己一手惹出來的。她這會子根本就拿不出主意,可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對童老爹、對瑤兒都不利。
一切還得從老太太壽辰上說起,童若瑤在趙夫人的關注下,自然而然叫大夥都關注了,她本就生的漂亮,雖在鄉下長大,卻也得體大方。周氏她們並不知,童若瑤的名字漸漸傳開。卻不知如何傳到了吏部侍郎黃大人耳中,後來鄭夫人來拜訪了周氏,又親眼見過童若瑤,回去之後繪聲繪色形容給鄭大人聽。(未完待續)
"這樣就好,如果媽媽能找到銀丹草的種子或者有根的,倒是可以弄一些回來,栽在小花園裏。那銀丹草不但能泡茶,還能驅蚊,這樣院子裏的蚊子都能少許多呢!"
陳媽媽驚奇地問道:"果真如此?我要好好找找了。"
說了一會兒話,見童若瑤和童若遠都沒動筷子,陳媽媽便過來收拾,童若瑤去幫忙,小玉進來道:"小姐,老爺今兒回來臉色就不對勁兒,你要不要去看看?"
童若瑤用眼神詢問童若遠,達成共識便從飯廳出來,剛到院子裏,就聽到正屋裏傳來周氏的驚呼:"老爺說什麽?!"
童若瑤本能地扭頭看了童若遠一眼,母親鮮少如此,除非真的發生了大事。可到底能發生什麽大事?
童老爹說了什麽他們沒見,周氏也在沒有大聲說話。隻能瞧見窗格子上的影子,童老爹擁著母親,母親好像還擦了擦淚。
不尋常,太不尋常了。童老爹和周氏算是一對患難恩愛夫妻,在童若瑤的記憶裏他們從來沒吵過嘴,可在兒女麵前也從來不會表現出恩愛的動作。然而今晚,他們...
夜幕下,童若遠的臉色凝重的幾乎凝固了,越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越是擔心。可一切明明都好好的,能發生什麽?
在院子裏站了許久,直到童老爹扶著周氏離開窗前,兄妹兩最終還是沒有進去,各自回房休息,卻輾轉反側,很晚才睡。
最最壞的打算,也隻能是他們的日子回到從前,這是童若瑤唯一能想到的,對他們一家來說,也是最最壞的了。
也許是自己的眼裏不夠,童若瑤很想從老爹和母親臉上看出點兒什麽,可他們一夜之間好像又沒事兒了,老爹沉默地吃著碗裏的米粥,周氏還體貼地給他夾菜。等老爹放下碗筷,她便示意小玉將帽子拿來,親自給老爹戴上,又將褶皺的地方撫平,和往常一樣目送老爹從新開的大門出去。
童若瑤忙給周氏添了一碗米粥,扶著她坐下,"再吃些吧,娘都沒怎麽吃。"
周氏搖搖頭,略垂著頭,怔怔發愣。童若瑤看了大哥一眼,用眼神告訴他,一會子她去問問到底發生了什麽。童若遠三兩下吃了飯,放下碗筷出去了。
"娘現在不想吃,等陳媽媽買了菜回來,女兒重新做娘愛吃的也成。"童若瑤故作輕鬆地說著。
周氏抬頭看了她一眼,嘴邊不禁溢出一聲歎息,便站起來讓童若瑤扶著她回正屋去。
"你父親年前來上京,幸而有你二叔照應著,一切才這般順利。"周氏終於開口說話,卻說起童二叔,童若瑤一時莫不著頭腦,卻微笑著附和道:"二叔對咱們的好,我心裏都明白的,大哥也明白,偶爾聽二叔說起,多虧了哥哥在,二哥才上進了。"
周氏歎口氣,想到當年離家時,童二叔背著老太太和張氏,硬塞了些銀子給他們。童老爹不要,周氏卻想著不能太委屈了兩個孩子,暗地裏就收了。所以童二叔尋到李家村,童老爹臉色不好,她還是勸著請童二叔進屋。
這些年已經熬過來,過去的事兒就罷了。可是眼下,難道就這麽算了麽?
"今兒是你二姐姐回門的日子吧?"走到屋裏坐下,周氏幽幽地問道。
童若瑤知道周氏心裏急,童若綰的婚事也八字有一撇了,自己也隻比童若綰小一個月,馬上就十六歲,這之前找不到合適的人家,以後隻怕更難。雖然童若瑤始終覺得十六七歲就嫁人,太小了些。可所謂入鄉隨俗,既來了這裏,就必定要遵循這裏的風俗。
"是,昨兒過去請安,老太太還和嬸子說起這事兒,讓咱們都過去呢!"
可周氏卻說:"今兒你就不去了,在家裏歇歇。"
童若瑤本能地一怔,卻沒有問,點頭笑道:"那讓小玉陪著娘過去吧,二姐出閣她沒瞧上熱鬧,今兒那邊怕是也熱鬧著。她以前是老太太跟前的,那邊熟悉的人多,正好回去找她們說說話兒。"小玉也是忠厚的,自從來了這邊,沒事兒壓根就不會過去。倒是那邊交好的小丫頭,偶爾過來看看她。
周氏勉強扯出一抹笑,自己的女兒懂事體貼,偏偏命薄。那笑還沒抵達眼底,就收斂住了,取而代之的是無限惆悵。
"娘,到底發生了什麽?是不是爹爹出了什麽事兒?"童若瑤正色地道,"女兒是女孩兒,自是不該過問這些,可女兒見娘您這樣,心裏也是不安的。"
周氏差點兒就說出來,最後還是忍住了,抬頭看著童若瑤。溫柔的眸子掩蓋這一層水霧,能窺見無奈、不忍、心疼。
童若瑤脫口而出,"是女兒做錯了什麽麽?"
周氏忙道:"不是瑤兒。"
可這麽急切地反應,分明是愈掩愈張。童若瑤突然有種挫敗感,她做了什麽不該做的還是自己不知道的?如果真的是自己做錯了什麽,老爹不該訓斥嗎?為什麽母親會哭?
"娘,您告訴我吧,我以後注意就是了。"
周氏不知該如何說,原本就與瑤兒無關,說到底竟是自己一手惹出來的。她這會子根本就拿不出主意,可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對童老爹、對瑤兒都不利。
一切還得從老太太壽辰上說起,童若瑤在趙夫人的關注下,自然而然叫大夥都關注了,她本就生的漂亮,雖在鄉下長大,卻也得體大方。周氏她們並不知,童若瑤的名字漸漸傳開。卻不知如何傳到了吏部侍郎黃大人耳中,後來鄭夫人來拜訪了周氏,又親眼見過童若瑤,回去之後繪聲繪色形容給鄭大人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