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童若瑤所知,鄭夫人已經拜訪了張氏三次,今兒算上是四次了。沒有一次過來找周氏敘舊,感覺好像還躲著周氏似地。童若瑤都能看出鄭夫人的心思,周氏必然比童若瑤更明白。
原來以為童若瑤終於能脫手,結果沒被瞧上。
待裏頭她們說起別的,童若瑤才進屋。周氏招手讓童若瑤過去,指著桌上的料子問道:"好看麽?"
自然好看,老太太給的,不要錢的不好看也好看。童若瑤點點頭,周氏笑道:"趕明兒再給你裁一件衣裳。"
"我有衣裳穿,還是給娘做吧。娘身上的衣裳也舊了,該換新的了。"
周氏笑容溫和起來,"娘又不長個了,再說這些衣裳還都能穿,做了白擱著。"
是能穿,但都舊了,童若瑤看了看料子,"可這顏色娘穿著才好看,女為悅者容,娘穿著漂亮了,老爹瞧著也喜歡啊。"
周氏繃著臉,做出生氣狀。一旁的陳媽媽笑道:"夫人是該做件衣裳,這顏色四姑娘穿著確實老氣了些。"
"所以還是娘更適合這個顏色,難道娘還想穿花花綠綠的?"
周氏要笑不笑的,最後還是笑出來,笑了一會兒又歎氣。童若瑤知道她想什麽,窩進她懷裏,悠悠地道:"我還想多陪陪娘呢。"
午後陽光灑進來,童若瑤靠在周氏懷裏,心裏滿滿的都是幸福。她真的不想周氏太過擔心自己,可在這個時代,她能做的便是聽話、安分守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兒。再說,大哥還沒娶妻,她是妹妹總不能越過大哥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隨著童若秋出嫁的日子臨近,童家上上下下,各處都洋溢著喜色。就連童若秋也好像變了個人,見到童若瑤不再是飛揚跋扈,雖然態度依舊不樂觀,但交好之意卻非常明顯。
也許是因為童若綰的緣故,出了玉佩那檔子事兒,童若秋見了她就沒好臉色,她也自覺地遠遠避開。幾天的功夫,人瞧著憔悴了,臉色沉悶了,花季少女,卻好像是已經曆盡滄桑的人。
童家女孩年紀相仿的也就三個,而童若涵,完全可以當做隱形人,取舍之下,童若瑤好像變成了和她能有共同語言的唯一人選。
從老太太屋裏出來,童若秋就拉著童若瑤去她那裏坐坐,童若瑤猶豫著,童若秋立刻瞪著眼不滿地道:"四妹怕什麽?莫非怕二姐吃了你?"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好吧,其實已經十多年了。
"走吧,不過是為了明兒出門子的事兒,我這個做姐姐的,總不能讓妹妹跟在後麵受委屈。你這衣裳雖是新的,樣式也舊了些。放心吧,不會像上次那樣了,這一次妹妹自己去選一套。"童若秋見童若綰後一步從屋裏出來,又故意扯著嗓子道,"還有新打的首飾,隻要妹妹喜歡,全部拿去都成。"
童若瑤暗暗嘀咕,虧得童若秋好意思提以前。快速掃了一眼童若綰,見她略低著頭,在丫頭的攙扶下,沉默地離開。隻覺心裏怪怪的,惋惜說不上,倒覺得童若秋幼稚,用這種法子刺激童若綰。由此可見,童若綰沒有得罪童若秋之前,她們姐妹的關係應該不錯。可到底是什麽原因,讓童若綰做出這樣的事兒來?難道真的是愛情的魅力?
童若瑤都能想到這是老太太心頭不能碰觸的一根刺,她還偏偏要再紮一根刺進去。
胡思亂想,已經被童若秋拽著到了她屋裏。果真叫丫頭將櫃子打開,把那些沒穿過的衣裳拿出來,童若瑤掃了一眼,這些沒穿過的,都是顏色相對淡雅的,不過質地和料子都屬上乘,看來童若秋比張氏大方多了。
至於首飾,童若瑤可不敢要,那都是童若秋出嫁時要戴的。
屋裏眾人嘰嘰喳喳,甚為熱鬧,隔大老遠都能聽到童若秋的聲音。此時時辰尚早,陽光溫柔,晨風清爽,花骨朵含苞待放,偶爾飛來幾隻雀在門前的大樹枝頭梳理羽毛。
童若綰依著回廊看著四角天空,身後一名婆子從屋裏出來,嘴裏抱怨道:"我又沒得罪誰,怨我一個粗使的婆子做啥?"
屋裏一個丫頭接下話茬子,語氣十分衝人,"不過是多說一句,讓把那些不要的東西拿去扔了,就勾出你這麽多話來?再說,昨兒也是姑娘沒胃口,才叫廚房做些清淡的,我又不是沒給銀子。"
那婆子正欲回嘴,抬頭見童若綰,又生生地把話咽下去了,朝著童若綰的背影做了個"呸"的動作,不也打招呼,隻當沒看見若無其事地走開。
從屋裏追出來的丫頭,喊了幾聲,那婆子隻當沒聽見,頭也不回。
"小姐,這些婆子越來越不成體統,不如回了夫人,打發走了幹淨。"丫頭氣憤地說。
這已經好多天了,底下人是越來越不將小姐放在眼裏,暗地裏少些東西也就罷了,現如今一個個的好像都成菩薩。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單凡有點兒事兒,推三阻四理由一個比一個多。
童若綰何曾不明白,嘴角揚起一抹冷笑。人人都說張氏對她們這些庶出的女孩不錯,可童若綰卻將張氏為人看的清清楚楚,姐姐童若淳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在家時聽話孝順,後來呢?
老太太偏袒自己的兒子,將大伯一家攆走,焉知張氏何曾不也是這樣的人。即便對張氏再孝順又如何?她始終不會將你的孝順放在心裏,隻恨自己身為女兒,不能建一番事業。
縱然心頭百般滋味,語調卻淡雅,"罷了,由著她們去吧。"(未完待續)
原來以為童若瑤終於能脫手,結果沒被瞧上。
待裏頭她們說起別的,童若瑤才進屋。周氏招手讓童若瑤過去,指著桌上的料子問道:"好看麽?"
自然好看,老太太給的,不要錢的不好看也好看。童若瑤點點頭,周氏笑道:"趕明兒再給你裁一件衣裳。"
"我有衣裳穿,還是給娘做吧。娘身上的衣裳也舊了,該換新的了。"
周氏笑容溫和起來,"娘又不長個了,再說這些衣裳還都能穿,做了白擱著。"
是能穿,但都舊了,童若瑤看了看料子,"可這顏色娘穿著才好看,女為悅者容,娘穿著漂亮了,老爹瞧著也喜歡啊。"
周氏繃著臉,做出生氣狀。一旁的陳媽媽笑道:"夫人是該做件衣裳,這顏色四姑娘穿著確實老氣了些。"
"所以還是娘更適合這個顏色,難道娘還想穿花花綠綠的?"
周氏要笑不笑的,最後還是笑出來,笑了一會兒又歎氣。童若瑤知道她想什麽,窩進她懷裏,悠悠地道:"我還想多陪陪娘呢。"
午後陽光灑進來,童若瑤靠在周氏懷裏,心裏滿滿的都是幸福。她真的不想周氏太過擔心自己,可在這個時代,她能做的便是聽話、安分守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兒。再說,大哥還沒娶妻,她是妹妹總不能越過大哥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隨著童若秋出嫁的日子臨近,童家上上下下,各處都洋溢著喜色。就連童若秋也好像變了個人,見到童若瑤不再是飛揚跋扈,雖然態度依舊不樂觀,但交好之意卻非常明顯。
也許是因為童若綰的緣故,出了玉佩那檔子事兒,童若秋見了她就沒好臉色,她也自覺地遠遠避開。幾天的功夫,人瞧著憔悴了,臉色沉悶了,花季少女,卻好像是已經曆盡滄桑的人。
童家女孩年紀相仿的也就三個,而童若涵,完全可以當做隱形人,取舍之下,童若瑤好像變成了和她能有共同語言的唯一人選。
從老太太屋裏出來,童若秋就拉著童若瑤去她那裏坐坐,童若瑤猶豫著,童若秋立刻瞪著眼不滿地道:"四妹怕什麽?莫非怕二姐吃了你?"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好吧,其實已經十多年了。
"走吧,不過是為了明兒出門子的事兒,我這個做姐姐的,總不能讓妹妹跟在後麵受委屈。你這衣裳雖是新的,樣式也舊了些。放心吧,不會像上次那樣了,這一次妹妹自己去選一套。"童若秋見童若綰後一步從屋裏出來,又故意扯著嗓子道,"還有新打的首飾,隻要妹妹喜歡,全部拿去都成。"
童若瑤暗暗嘀咕,虧得童若秋好意思提以前。快速掃了一眼童若綰,見她略低著頭,在丫頭的攙扶下,沉默地離開。隻覺心裏怪怪的,惋惜說不上,倒覺得童若秋幼稚,用這種法子刺激童若綰。由此可見,童若綰沒有得罪童若秋之前,她們姐妹的關係應該不錯。可到底是什麽原因,讓童若綰做出這樣的事兒來?難道真的是愛情的魅力?
童若瑤都能想到這是老太太心頭不能碰觸的一根刺,她還偏偏要再紮一根刺進去。
胡思亂想,已經被童若秋拽著到了她屋裏。果真叫丫頭將櫃子打開,把那些沒穿過的衣裳拿出來,童若瑤掃了一眼,這些沒穿過的,都是顏色相對淡雅的,不過質地和料子都屬上乘,看來童若秋比張氏大方多了。
至於首飾,童若瑤可不敢要,那都是童若秋出嫁時要戴的。
屋裏眾人嘰嘰喳喳,甚為熱鬧,隔大老遠都能聽到童若秋的聲音。此時時辰尚早,陽光溫柔,晨風清爽,花骨朵含苞待放,偶爾飛來幾隻雀在門前的大樹枝頭梳理羽毛。
童若綰依著回廊看著四角天空,身後一名婆子從屋裏出來,嘴裏抱怨道:"我又沒得罪誰,怨我一個粗使的婆子做啥?"
屋裏一個丫頭接下話茬子,語氣十分衝人,"不過是多說一句,讓把那些不要的東西拿去扔了,就勾出你這麽多話來?再說,昨兒也是姑娘沒胃口,才叫廚房做些清淡的,我又不是沒給銀子。"
那婆子正欲回嘴,抬頭見童若綰,又生生地把話咽下去了,朝著童若綰的背影做了個"呸"的動作,不也打招呼,隻當沒看見若無其事地走開。
從屋裏追出來的丫頭,喊了幾聲,那婆子隻當沒聽見,頭也不回。
"小姐,這些婆子越來越不成體統,不如回了夫人,打發走了幹淨。"丫頭氣憤地說。
這已經好多天了,底下人是越來越不將小姐放在眼裏,暗地裏少些東西也就罷了,現如今一個個的好像都成菩薩。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單凡有點兒事兒,推三阻四理由一個比一個多。
童若綰何曾不明白,嘴角揚起一抹冷笑。人人都說張氏對她們這些庶出的女孩不錯,可童若綰卻將張氏為人看的清清楚楚,姐姐童若淳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在家時聽話孝順,後來呢?
老太太偏袒自己的兒子,將大伯一家攆走,焉知張氏何曾不也是這樣的人。即便對張氏再孝順又如何?她始終不會將你的孝順放在心裏,隻恨自己身為女兒,不能建一番事業。
縱然心頭百般滋味,語調卻淡雅,"罷了,由著她們去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