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稱為南唐後主,也就是一個亡國之君,他的感情生活雖然豐富細膩,而且他的才華驚人,在詩詞上麵還有書法上麵堪稱宗師級的人物,但是這些這一切的才能都掩飾不了他在政治上的無能。


    我們說李煜是個昏君,不能空口白說,空口白說這叫忽悠,咳,嚴重點被別人當成了造謠的,所以他到底是不是昏君,這一點大家做出評判,我把他當皇帝的這些年幹的事情大致的羅列一下,從這裏先不說他幹的那些糊塗事,就先從這些年表中,大家就能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


    李煜是公元961年當上皇帝的,他做皇帝的第一年,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派人去宋朝,對宋朝繼續稱臣,報告自己做了國主的事情,希望得到趙匡胤的許可,這充分表現了一個藩鎮屬國應該有的態度。


    第二件事就是下令各地訓練水軍,演練水戰。


    主要的就這兩件事,第一件事算是正常的,但是第二件事操練水軍,這個命令說實話倒是讓人振奮了一下,很多人看到這裏都覺得李後主或許並不像大家說的那麽昏庸,他還是有點能力的,要不然的話,他為什麽要整治訓練水軍啊。


    其實李煜訓練水軍,並沒有什麽多大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自保而已,當時在南唐陸軍的實力遠遠遜色的水軍的發展,而南唐的軍事力量對於宋朝來說唯一具有優勢的就是水軍,就是長江,隻要是李煜的水軍能夠看住長江,那麽宋朝趙匡胤就不能威脅到南唐的統治,所以李煜加緊水軍操練,隻是為了在將來可能的戰鬥中,尋求自保而已,但是這次確實難得的主動了一次。


    李煜其實是一個沒有雄心壯誌的皇帝,或許是因為他繼位的時候他年紀還小,而心理年紀則更小,所以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但是他的一切措施都僅僅是在為了淮南自保而努力,而從來沒有想過收複之前丟掉的淮南十四州,沒想過開疆拓土。


    在這裏我們還要插播一個小事件,其實在去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960年,南唐還是有機會北進中原,恢複大唐盛世的,但是遺憾的是李璟不敢。


    這件事的經過是這樣的,那時候趙匡胤剛剛搞起了陳橋兵變,篡了後周柴榮的江山,但是此時的他立足還不穩,根基還不深厚,可以說這正是趙匡胤最虛弱的時候,也是中原政權從全盛時期的柴榮時代以來最為虛弱的一個時期。


    而此時在淮南十四州的地界上後周名將,李重進卻不服趙匡胤的統治,對於趙匡胤謀反篡國的行為進行討伐,結果就打了起來。


    要注意,此時的李重進在淮南舉兵討伐趙匡胤,而在北方還有一個藩鎮造反,所以此時的趙匡胤可謂是焦頭爛額,但是這樣的兩支藩鎮的叛亂他還不至於提心吊膽,他相信隻要是自己全力應對,還是沒啥問題的。但是隻要是趙匡胤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這兩隻造反的軍隊上的時候,他也麽有能力兼顧其他地區了。


    此時正是李璟起兵聯係李重進的好機會,隻要是它能夠聯係李重進,讓李重進作為他們南唐的先鋒,南唐則是李重進的大後方,而且源源不斷的提供各種支持,這樣的話,淮南的李重進將會有很大的幾率挺進中原幹掉趙匡胤,但是很遺憾李璟沒這個魄力。


    不久前剛剛被周軍打的找不著北的南唐軍不敢支持李重進,他們覺得中原的勢力還是很強大的,其實這就是一個眼光問題,當時的中原表麵上看起來強大,但是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


    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迅速的就有兩個大將造反,其實這就是一個苗頭,當時很多人願意在趙匡胤的領導下繼續功過無非就是因為趙匡胤的實力強大,並不一定是心服口服,所以隻要是李重進等人在和趙匡胤的戰鬥中稍微占了上風,那麽種個中原的風向都會發生變化,因為曆來中原藩鎮中都不缺少投機者。


    而這還僅僅是中原政權內部的問題,說起外部問題更加的嚴重,北漢還在河東一帶堅守,等待機會南下中原,而契丹也對中原有想法,對於他們前輩耶律德光的事跡,他們想著再搞一次。所以隻要是中原政權出現問題,那麽契丹和北漢絕對會趁虛而入的。


    所以我們看一下,表麵上看起來風光強大的中原政權,實際上卻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紙老虎,而南唐在這件事情上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因為南唐是個國家,所以他有資格和北漢和契丹坐在一起,隻要是這三個國家一商量,再和李重進聯係一下,中原絕對會陷入危機之中,但是李璟他看不到這一點,還沉溺在風花雪月中無法自拔。


    但是趙匡胤卻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他知道南唐就是一個關鍵點,南唐不出手,北漢和契丹也不大可能大規模的出動,一旦南唐動手,北漢和契丹絕對會不甘寂寞。那時候剛剛成立的大宋政權就真的危險了。


    為了阻止這件事發生,趙匡胤還破天荒的在這一年賞賜了南唐不少東西,這在南唐和宋的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李璟見到趙匡胤給他送了東西,以為這是趙匡胤剛剛登基做了皇帝給他的見麵禮,所以也就沒有多想,繼續在皇宮裏吃喝玩樂,享受大好年華。而在一陣陣的歡聲笑語中,李璟不知道,李煜也不會知道他們已經失去了一次北進中原的最好機會。


    在李煜執政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2年,這一年的李煜看起來還是有點幹勁的,最起碼沒有糊塗到啥也不管,啥也不幹。


    但是在主要的政策上麵,還是以妥協為主,這一年李煜派了三支上供團進入汴京,給趙匡胤送去了不少的東西,希望趙匡胤可以看在這些金銀珠寶上麵,不要進攻南唐。而事實上,此時的趙匡胤還真沒準備好對南唐動手,所以自然是好言好語的敷衍著。


    李煜得到了趙匡胤的“敷衍”卻很高興,他覺得自己能夠在南唐混吃等死一輩子了。


    而另一件大事,也就是李煜在這一年裏麵最值得稱道的一件事,就是他重視北部的邊防,派了林仁肇到北麵駐守長江一帶的防禦,這裏是防備中原的重中之重,而林仁肇也是南唐的名將,他是在後周對南唐的戰鬥中崛起的,此時已經成為了南唐軍界的名人。


    到了第三年,公元963年。


    這一年李煜基本上沒沒幹什麽事,他就和他的媳婦大周後在一起吃喝玩樂,吟詩作賦,而因為這一年宋軍已經開始了他的征服計劃,幹掉了荊南,所以李煜對待宋朝更加的小心,而對於趙匡胤則是更加的討好和獻媚,不停地送東西給趙匡胤,希望能夠為自己延續一點時間,而此時趙匡胤的目標並不是在這裏,所以也就沒有動手,繼續和李煜虛與委蛇。


    第四年,注定是讓李煜悲傷的一年,公元964年。


    這一年李煜的媳婦大周後娥皇和他的兒子李仲宣都死了,李煜整天生活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雖然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小周後,也正因為如此,李煜更加的沉浸在玩樂中,忘卻了傷痛,也忘卻了國家大事,忘卻了自己作為一個君主的責任。


    除了悲痛之外,李煜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在國內搞了一個貨幣改革,就是不搞銅錢了,實行鐵錢。


    南唐的貨幣危機,其實和李煜的關係並不大,他也算是個受害者,但是他搞的這個鐵錢製度,雖然說也算是一個無奈之舉,但是的確不是個好政策。


    中國曆朝曆代很少有使用鐵錢的,因為鐵錢造價低,易於模仿,所以政府造錢都是用銅幣,但是李煜不管這些,他就看上了鐵錢造價低這一點,他或許想要用這一點的優勢聚斂財富,供他繼續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


    所以李煜有個規定,百信和官府進行交易時候,十枚銅錢裏麵必須最少有四枚銅幣,最多不能超過六枚鐵幣,就靠著這一招李煜積攢了大量的同比,據說在金陵城被攻陷的時候,府庫中存在的銅幣將近七十萬緡,這絕對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第五年,公元965年。


    這一年沒啥說的,李煜除了繼續對宋朝進貢討好之外,還是在皇宮裏和小周後一起尋歡作樂,共享“太平盛世”。


    第六年,公元966年。


    這一年也是啥事沒有,還是整天玩,而且還是變著花樣的玩,可是國事啥的也不管了,倒是和宋朝的關係有所緩和,這讓李煜很高興,所以就更加瘋狂地玩了。536文學


    第七年,公元967年。


    這一年李煜搞了一個顧問委員會,算是終於幹了件和南唐國事有關的事情,在這個顧問委員會裏麵的都是很有名氣的大臣或者才子。


    很多人看到,或許會覺得李煜這是終於清醒了嗎?李煜終於要關心國事了,但是事實卻是,他搞這個所謂的顧問委員會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探討國事,而是經常探討詩詞,大臣們好不容易等到李煜要用得著他們了,但是卻不是在國家大事上,而是在文學上,南唐再一次對李煜失望了。


    不過也有人說,不論怎麽著,從這裏也能看出來李煜的一點心路曆程,他現在對於宋朝很有危機感,在後宮和小周後在一起已經不能使他完全忘卻這個時刻存在的危急,所以他做出了一些改變,雖然這些改變看起來沒啥用。


    第八年,公元968年。


    這一年也沒啥說的,李煜此時的全部都被一件事牽扯住了,那就是他和小周後的婚事,小周後終於成了南唐的皇後了,大臣們也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為李煜操辦婚事這件事上。


    李煜做皇帝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969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很奇葩事情,那就是李煜信佛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他沉迷其中,他覺得隻要是他相信佛祖,那麽將來宋朝對於他的威脅就能迎刃而解,他還能繼續做他的“太平皇帝“,他相信佛祖能夠拯救他。


    後來李煜就發布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命令,那就是要求天下的各地開始的大量的剃度僧人,讓人們出家,李煜或許認為自己促進了佛教事業的發展,自己對於佛教那是功德無量。所以將來佛祖一定會保佑自己的。


    而這一係列的崇佛行為,直接導致了李煜和群臣關係的惡化,很多人開始勸諫李煜不要信佛,或者你自己信佛可以,但是不能讓天下的百姓都跟著你信佛。


    這樣的話,李煜最討厭聽,於是凡是敢勸諫他的,運氣好的可能沒啥事,要是運氣不好,那就直接趕出去,一擼到底,讓你多管閑事。


    所以在第十年,公元970年,因為上一年剃度的人很多,所以就造成了全國的寺廟不夠用了,這是一個大問題,寺廟不夠用了這怎麽行呢,僧人們沒有住的地方,佛祖會不高興的,於是李煜立馬就下令各地建造佛寺,而在皇宮中也搞起了佛寺,南唐變成了佛國了,嗬嗬。


    而後來趙匡胤進入了南唐,發現南唐僧人之多,簡直是駭人聽聞,真是多的有點不像話了,雖然趙匡胤也信佛,但是此時麵對眾多的佛教徒,他必須要加以整治。


    於是就在這些僧人中姓淘汰,隻留下一小部分僧人在這裏,而絕大多數的僧人則充軍了,成了宋朝的正規軍,很難想象之前還在那裏敲木魚的和尚們一下子就變成了拿著殺人刀劍的士兵。


    第十一年,公元971年。


    這一年趙匡胤滅掉了南漢,南唐朝廷的危機感越來越強,越來越恐懼,李煜也直接把這種恐懼反映在了行動上麵,不久他就給趙匡胤上表,決定自己不稱南唐國主了,而稱江南國主,這基本上就是宣布廢掉了自己的國格,徹底成為了宋朝的一個附庸,而在政府機構的設置上,也降了一級,隨後還送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給趙匡胤。可謂是卑躬屈膝了,而且他還給趙匡胤寫信,說以後趙匡胤下詔的時候不用用尊稱,直接稱呼他的名字就行,這是李煜的一次試探。但是沒想到,趙匡胤也沒客氣,真的就這樣幹了,這可把李煜和南唐眾臣嚇得不輕。


    這一年,趙匡胤開始打造戰船,這個戰略目的就很明顯了,發展水軍目標就是江南。


    據說有人曾經勸李煜把趙匡胤的戰船全部燒掉,可是李煜卻不敢,他覺得自己不應該主動地挑釁趙匡胤,因為李煜還天真的以為那樣會給趙匡胤打他的借口。但是事實上,趙匡胤打他根本不需要借口。


    這一年他還派了自己弟弟李從善到宋朝出使,但是自己的弟弟李從善卻被趙匡胤留下了。


    第十二年,公元972年。


    這一年的李煜心情更為沉重和擔心,於是對宋朝示好,自損禮儀,放棄了皇帝和國主的儀仗,完全用一個藩鎮的儀仗,李煜主動對宋朝持續妥協。


    李煜的這些行為的確是有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推遲了宋軍進攻南唐的時間,因為趙匡胤看不上李煜,他覺得李煜性子懦弱,沒啥能力,將來隻要是自己給他點壓力他也就投降了,所以沒有把南唐當回事。


    而他又在京城建造了一個大宮殿,稱為禮賢館,這就是專門為李煜準備的,隻要是李煜投降,那麽以後他還能繼續在汴京過之前的生活。


    但是李煜卻不願意到汴京去,這就是李煜的一個毛病,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別人就是不一樣,他目前的實力和統率力,根本不是宋朝的對手,要是個聰明人早早的投降了事,省的將來得罪趙匡胤,比如吳越國就是這樣幹的。


    可是李煜不是這樣考慮的,他想著自己一旦到了汴京就算是寄人籬下了,哪種高高在上的日子就沒了,而自己也成了階下之囚,生死也操縱在了別人的手裏。


    所以李煜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是很不願意到汴京去的,所以他就想盡辦法一直推辭,一直拒絕趙匡胤的邀請。


    第十三年,公元973年。


    其實趙匡胤不打南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確是沒有百分之百必勝的把握,因為南唐方麵還有不少的名將,當年他跟著柴榮進攻壽州,劉仁瞻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怕南唐還有第二個劉仁瞻。


    而的確在此時的南唐的確還有幾個忠心報國的大將,最出名的就是林仁肇。


    但是最終李煜卻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殺死了林仁肇,這個故事我們後麵講,這件事堪稱是李煜自毀長城,結果導致一個問題,南唐國內基本上沒有能夠依靠的大將了。


    第十四年,公元974年。


    李煜給趙匡胤寫信,讓他的弟弟李從善回來,但是趙匡胤卻不願意,而是繼續下詔讓李煜進入汴京,但是李煜也不願意,所以趙匡胤就憤怒了,而此時南唐國內也沒啥能人了,他的軍隊也準備好了,不久就喊上已經投降的吳越國,開始討伐南唐。


    第十五年,公元975年。


    這一年六月,宋軍和吳越軍圍攻了金陵,利於無奈之下出城投降,趙匡胤同意,至此南唐滅亡。


    李煜在位十五年,但是真正幹的事,我們也能從上麵看出來,基本上啥也沒幹,除了前兩年還關心一下防禦和軍事之外,其他的時間要麽在玩,要麽在討好宋朝,十五年的時間,這還是挺漫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南唐沒有勵精圖治,反而越發的衰弱了,李煜真是“功不可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