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能夠穿越,真的能夠回到過去,回到五代十國時期的話,那麽到早期的南唐或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徐知誥在當了皇帝之後還是延續之前一直以來的治國方略,還是遵循保境安民的政策,積極發展經濟,減輕百姓稅負,可以說在之前楊吳的基礎上,再加上他勵精圖治的幾年,南唐國獲得了久違的太平,人民也得到了久違的安寧,在五代十國時期也算是比較出名的,所以徐知誥也被稱為五代十國裏麵難得的好皇帝。


    在這裏我提到了南唐,但是我們上麵說徐知誥建立的新國家國號是大齊,這裏怎麽又說起南唐了來了。


    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徐知誥之前並不姓徐,他是徐溫的養子,自然就姓徐了,要不是楊渥敵視徐知誥,估計他還姓楊了呢。


    徐知誥當了皇帝之後,這身份和地位發生變化了,按照人類需求理論,他現在已經完成了物質需求,剩下的就是精神需求和社會需求了,社會需求沒啥說的,就是好好治理國家,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精神需求,這一點作為一個皇帝基本上也能滿足,而在這一點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讓徐知誥很傷心,那就是他的出身。


    徐知誥是個孤兒,老家在徐州一帶,後來戰亂他就流落到濠州一帶,最終被楊行密的軍隊抓住了,送給了楊行密,而他的命運也因此改變。


    但是現在他做了皇帝,不能說他的祖先就是一個來曆不明,或者沒啥能力的小農民啊,古時候的皇帝,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天子,意思就是上天的兒子,而皇帝的權力就是上天給賜予了,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君權神授的思想,還是很厲害的,在民間皇權那絕對是至高無上的,也是很神秘的。


    所以徐知誥不論是為了自己麵子上要過得去,還是為了加強統治,或者為了增強自己在民間的神秘感,他都有必要為自己找一個厲害點的祖宗。


    徐知誥在被徐溫收養前,他知道自己姓李,而李姓要找一個厲害的人物,這太簡單了,因為此時距離唐朝滅亡也不過是三十來年的時間,唐王朝在老一輩的心裏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於是徐知誥就準備給自己找個李唐皇室的祖先。


    他把這件事給徐溫的兒子說了,此時徐溫的親兒子們還剩下兩個,江王徐知證、饒王徐知諤。這兩個人此時都跟著徐溫過日子,這時候已經不是徐知誥在他們家看臉色的時候了。


    所以這兩個人也很知趣,一看徐知誥露出了要恢複原姓的意思,於是就急忙上表要求徐知誥趕緊恢複李姓,畢竟現在是皇帝了,徐姓太小,配不上這個大神。


    徐知誥也就是隨便的意思一下,稍微客氣了一下,畢竟他也是要注意影響的,徐溫好歹養育了他幾十年,現在當了皇帝,就不要徐姓了,他怕別人說他白眼狼。


    但是最終徐知誥還是決定改姓,而且還要改名,徐知誥這是要堅定地和過去說再見了。


    皇帝一說要改性,認祖歸宗,大臣們就都忙了起來,但是查來查去,皇帝祖上就是一個小農民,甚至名字叫啥都找不出來了,這樣的祖宗能認嗎?


    作為一個剛剛建國的皇帝,這樣子自打嘴巴子的行為,徐知誥是不準備幹的,而大臣們也不敢搞出來打徐知誥的嘴巴子,於是就繼續找,找個厲害的祖先,反正十幾輩之前的事情了。誰能搞清楚。


    最終大臣們鎖定了一個人物,那就是唐朝皇子李恪,李恪也算是有名氣,而且李恪的後人也都是比較有出息的,這一支算是和徐知誥祖籍最近,而且血脈名聲還好的。


    最終徐知誥拍板,就找李恪了。隻要是咱們翻開唐書就能發現,這個李恪那是個牛人,他是李世民第三個兒子,和李世民的關係也最好,原本李世明的意思就是把李恪扶上去立為太子,將來做皇帝,但是卻被長孫無忌阻撓,最終被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破害死,一直以來在民間和官方史書中都是廣受同情的一個人。


    祖先訂好了,剩下的就是名字了,都改姓了,自然也不能再繼續用按照徐家的輩分,起的這個“知誥”的名字了,於是名字也要改。


    但是改成啥,這是個嚴肅而且還有點複雜的的問題,一開始徐誥想改名叫李昂,結果犯了唐文宗的名諱,這個可不行。


    於是又改名叫李晃,這時有人提出意見,說北麵滅了唐朝的後梁太祖朱溫(一名全忠)在稱帝後也改名為朱晃,陛下與朱溫有不共戴天之仇(不共戴天之仇當然指朱溫廢唐哀帝自立為帝一事,其實這完全跟徐誥沒任何關係),不應該叫李晃這名字。


    於是他又想了半天,決定又改名叫李坦。結果禦史王鵠說陛下的表字從旦,犯了唐睿宗李旦名諱,不好。


    這下子徐知誥糾結了,取個名字而已,竟然把自己和群臣弄得一團糟,徐誥也煩的頭都大了,在絞盡腦汁之後,決定選個生僻字,於是就替自己找到了一個好名字——李昪(bian)。


    名字終於起好了,至此史書上沒了徐知誥這個人,而多了李昪這個新皇帝。


    名字改好了,也認祖歸宗了,國號啥的也要改了。之前稱為大齊,那是因為他是齊王,但是現在他已經放棄了徐知誥的身份,變成了李昪,所以國號也要改,這個就不像他的名字這麽糾結了,因為他的祖先是唐朝的,他自然也是唐朝宗室,所以國號必須還繼續延續下去,就把大齊改成了大唐,因為他的國家不在中原,而在南方,偏安一隅,所以史稱南唐,不要覺得我在這裏一直說南唐,就以為當時也叫南唐,當時那會他自稱大唐,可不是什麽南唐小國,嗬嗬。


    建了國,李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南唐先主,他的兒子李璟就是南唐中主,而他的孫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帶詞宗南唐後主李煜。


    繼續說李昪,李昪在執政的七年間,基本上沒有什麽大事情發生,他的確做到了保境安民,這一點,所以我們就從幾個方麵單獨說一下李昪的貢獻,咱們綜合的了解一下李昪這個人。


    首先李昪是個勤勞簡樸的人,畢竟李昪出身底層,小時候受過苦,長大了雖然有錢了,能夠過驕奢淫逸的生活了,但是他還是沒有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隻是將之前楊溥用的宮女和太監接手了過來,而且對於一些娛樂性的比如樂隊啦,舞隊啦,全部都沒有增加,都是原來的那些人,甚至還有一些縮減。


    平時吃飯花銷這一點更不用說,吃、穿、住、用都是十分簡樸的,厲行節儉,可以說他為後來的人做了一個典範。


    再有一點就是政治和軍事上的,李昪受楊行密和徐溫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受到了徐溫的影響,那就是繼續推行當時在徐溫時代,徐溫推行的保境安民的政策,當時的徐溫力排眾議在無錫之戰之後和吳越和平共處,這就是徐溫和平政策的一個體現,這一點也影響到了李昪。


    有人說李昪的仁厚寬容,還有愛好和平這一點都是小時候養成的,這種說法,我隻能說有點扯了,李昪仁厚寬容,沒啥說的,雖然性子有點急,脾氣還稍微有點大,但是也能這樣說,畢竟她讓百姓們過上了幾年好日子。


    但是說李昪愛好和平,這就有點扯了,而說李昪的這種性格還有以後的行為都是i他自己小時候養成的,這更是沒有任何根據。


    一個人的性格受到環境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能夠達到改頭換麵的地步,年輕時候的李昪還是很熱血,很暴力的,曾經跟著徐溫打仗,好幾次主動請戰,這樣的人的確是算不上愛好和平啥的。


    至於到了中年以後,他很少動用暴力。這個時候也是徐溫保境安民政策的高潮時期,李昪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在他嚐到了保境安民這個政策的好處之後,他自然不遺餘力的繼續推行這個政策。看好書


    舉幾個例子吧,據說當時李昪剛剛稱帝的時候,很多人都勸李昪,既然認了唐朝李氏為祖先,那麽就要為祖先做點事吧,先把中原奪回來,恢複大唐江山再說。


    這個任務,對於李昪來說無異於癡人說夢,他並沒有被大臣們忽悠住,他是個聰明人,時刻保持著自己的清醒。


    李昪說道:“我小時候就在軍中長大,看到百姓們因為戰爭困苦不已,流離失所,就很傷心,現在我做了皇帝,要以民為重,不能隨便出兵,禍害百姓。”


    這個借口好,大臣們誰也說不出來反對的話,不然的話那就是“禍害百姓”,其實不管這句話是李昪真實的想法,還是一個借口,都能看出來李昪對於戰爭還是不太感冒。


    其實此時對於南唐來說,他還是很占優勢的,最起碼在江南他是第一大藩鎮,手底下常年擁有三十多個州,這樣大的勢力僅僅次於中原勢力。


    當時南唐差不多有三個目標,一個是閩國,一個是吳越,一個是楚國。


    閩國最小,按理說也最容易,大臣們讓李昪出兵,但是李昪不願意,他說:“閩國高山丘陵,地形複雜,雖然國小,但是最少要半年才能平定,而且拿下了閩國之後,得到的還沒有損失的多,不值得。”


    這一戰還沒開始就餓比李昪否決了。


    接下來是吳越,南唐的大臣們一直想要打吳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吳越是他們的老敵人了,而且錢鏐也死了,吳越要是出點啥狀況,大臣們就都開始攛弄著李昪打吳越。


    剛好,有一年夏天,吳越的杭州失火了,這一次火大,皇城內部能燒的基本上都少了,此時的吳越王就是錢傳瓘,打仗還行,但是很明顯他沒見過這麽大的火,一下子嚇傻了,神經有點不正常了。


    南唐大臣們聽說這個消息,急忙請示李昪,趕緊打吳越把,幹掉了吳越,就能稱霸江南了,開疆拓土,成就一代偉業啊。


    李昪忍住了,沒有受到這些大臣們的誘惑,他說道:“吳越王雖然有點傻了,但是吳越的整體實力還在,吳越國和咱們的實力差不了多少,還是小心點吧。”


    這一場戰鬥還是沒有開始就再次結束了。


    接下來是對楚國的戰鬥,楚國地形平坦,國內政治亂七八糟,而且勢力還小,這樣打起來那可就沒什麽可說的了吧。


    於是大臣們又去找李昪讓李昪打楚國,但是李昪又說了:“楚國國小,咱們是大國,楚國的確是好打,但是打下來之後我落了一個以大欺小的名聲,這不好,不好!”


    所以楚國這場戰鬥還沒打起來,又夭折了。


    經過這幾件事,大臣們算是明白了,這個皇帝那是不準備打仗,準備守住老本就行了,不求開疆拓土,所以就有大臣公開成和就罵:“田舍翁安能成大事”,罵的挺狠的,揭了李昪的老底了。


    其實在這件事情上,還真的不能說誰對誰錯,李昪不願意對周邊的政權動手,雖然有他自己的考慮,但是事實上卻是放棄了開疆拓土的機會,放棄了統一的希望。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堅持保境安民的李昪,為南唐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政策,為南唐百姓爭取到了長期的和平安定的生活,這一點上來說他是功德無量的。


    從李昪自身來說,李昪的能力很強,但是還不是最強的,他和楊行密比起來差點,和李克用、李存勖。朱溫等人比起來更是差了點,所以他能夠在江南做個大藩鎮那沒啥問題,但是真要是逐鹿天下,李昪還真不一定有這個資格和能力。


    所以李昪的所作作為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李昪了解自身之後機智的做出的對自己而言最合適也是最恰當的一種選擇,那就是文治,盡力搞個盛世,在亂世搞個地方性的小盛世,這的確是很奇葩。


    而我們現在來看,李昪的確是成功了,他最終靠著這個名留青史,要是他一直對外擴張搞侵略,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還會有這樣的結局,不知道還會不會還有人說他是一個明君,好皇帝。


    李昪除了這兩點,他在經濟、文化和外交上都有不小的政績,經濟上,江南工商業的發展,南方一帶大量的茶葉和生絲,還有絲綢等源源不斷運出去,交換中原的金銀和北方的皮毛,甚至海上貿易也有點,主要就是和契丹等地進行交易,畢竟陸地上已經被封住了。


    在文化上,大興科舉,重視文化事業建設,搞了不少的學校,當時印刷術在江南已經比較發達了,那時候讀書再也不用抄了,到時節省了不少的時間。一個地區是真繁榮還是假繁榮,就看一個地區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文化和教育水平高了,那就是真繁榮,要是文化和教育落後,就算是人民富裕了,那也是暴發戶,也是假繁榮,不可能長久的。


    在外交上,李昪交好各國,和中原政權多多少少還是有點聯係的,和契丹更是交流很多,周邊的國家也樂意和南唐和平共處反正這些小國家也不敢打南唐的主意。


    一時間,江南似乎回到了盛唐時期,但是這注定是假象就算是一個地區的生活條件改變了,這也改變不了當時整個中國的混亂狀況。


    繁華易逝,煙花易冷,李昪七年的執政時光一晃而過,他對於自己取得的成就還是很滿意的,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夠永遠做大唐的皇帝,永遠能夠享受這一切,永遠就這麽一直下去。


    誰都知道,人最終不免一死,但是真的事到臨頭能夠看得開的又有幾人,李昪英明了一世,老了又相信這些道家術士的忽悠,也開始修仙煉丹,妄想長生不老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長期服用丹藥,結果卻因為服食丹藥過量,中了鉛毒,那時候的丹藥基本山都是鉛和汞這些致命的重金屬。曆史上因為亂用丹藥死的皇帝還真不少。


    原本想著服用丹藥長生不老,但是誰想到丹藥卻最終成了催命符,毒死了自己,再加上其他的並發症,英明了一生的李昪就這麽死了。


    死前他把自己的繼承人,自己的長子李景通,也就是後來的李璟,叫道了跟前,對李璟說道:“我給力留了七百萬的財物,這些東西足夠你用了,以後你要好好守住家業,和周邊國家交好,保存社稷江山,我吃丹藥原本想長生,但是最終卻因此而死,你要引以為戒啊。”


    可以說,死前的李昪還是很清醒的,他的這些話應該說都是發自肺腑的。


    當天,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3年)二月,一代明主李昪撒手歸西,享年五十六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