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標題是一鎮抗契丹,這句話並不是我說的,而是石敬瑭說的,安重榮曾經想趁機會討伐契丹,把契丹加在中原王朝上麵的恥辱去掉,順勢收服幽雲十六州,他曾經上書勸石敬瑭支持他討伐,順便再發一個討伐文書啥的。但是石敬瑭卻給他的回複卻是:“一鎮抗契丹,大小不等,勢力不均,自取其辱。”
安重榮一心想要討伐契丹,想要收服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幽雲十六州,恥於對契丹稱臣,從這一點上來說,安重榮還是比較愛國的,或者說有骨氣。
安重榮雖然最終造了石敬瑭的反,而且這個人人品和和素質都是一般,不過他死後卻是頗受好評,原因就是他曾經力主討伐契丹。
安重榮造反事件,鬧得還是比較大的,算是石敬瑭後期意見非常非常大的事情之一,所以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的。
安重榮小名叫做鐵胡,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當官的大將,官位也比較高,他爺爺幹到了刺史,他的父親也是刺史,但是在職權上卻比他的爺爺大了那麽一點,到了安重榮這一輩,他就更厲害了,直接後來當上了一鎮節度。
安重榮雖然後來十分的顯赫,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卻也是多災多難,據說他曾經有一次犯罪了,被高行周逮住了,高行周想殺了他,最終還是安重榮的母親托人找關係,畢竟也是世代當官的,肯定是有關係的,最後在安重誨的幫助下,這才活了一命,不然的話,小命早被高行周終結了。
他出身武將世家,從小就學習拉弓射箭,騎馬打仗,武藝十分高強,尤其難能可貴的事,他還是一個讀書人,喜歡讀儒家經典,雖然常年居住在邊塞,但是對於中原文化還是十分向往的。
長大之後,他接替了他父親的官職,在邊區當了一個指揮使,手底下有不少人馬。等到石敬瑭造反的時候就想到他了,畢竟當時的石敬瑭勢力並不大,還需要擴充實力。
安重榮得到消息,就想去投靠石敬瑭,但是他的母親和兄弟們覺得石敬瑭不靠譜,還是不要去的好,不然失敗後還連累了家裏人。
雖然家裏人反對,但是安重榮還是覺得石敬瑭還是比較有搞頭的,於是就想去投靠石敬瑭,但是他麵對著家裏人的反對,心裏還是十分矛盾的,所以他就叫來了他的母親,對他的母親說道:“這件事就交給上天吧,看上天的意思。”
於是在地上插了一支箭,他跑出去一百步,安重榮大吼一聲道:“石公(石敬瑭)做皇帝,那就射中。”
說完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遠處豎起的那支箭。射完之後安重榮又豎起了一支箭,又跑出去一百步,有大吼一聲道:“我要是能做節度使,那就射中。”
“嗖”的一聲,又是一下命中,安重榮連中兩箭,他的母親和他的那謝謝兄弟們都很詫異,覺得這或許真的是有天神保佑,於是就同意了。
我們從這裏也能得到很多的信息,第一點就是安重榮箭法很好,百步穿楊的人物,第二點就是這個人是一個敢拚敢搏的人物,果敢大膽,這樣的人物最容易在亂世創造一番偉業。
後來石敬瑭逼死了李從珂,他做了皇帝,這個時候想起了安重榮,畢竟當時在石敬瑭勢力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就帶著一千騎兵趕了過來,願意跟著石敬瑭拚一把,這讓石敬瑭也十分的感動,於是石敬瑭做了皇帝之後,就把鎮州的成德軍交給了安重榮。
自從幽州一代割讓給了契丹之後,鎮州就成了對抗契丹的前線,契丹一旦南下,麵對河北一帶平原開闊,根本沒有險關和地形可以防守,契丹完全可以直接南下。
所以此後的日子裏,安重榮和契丹人打交道比較多。他雖然是個武將,但是和別的武將不一樣,不管咋說,安重榮小時候還是讀過書的,所以他打仗很厲害,處理政務也是一把好手。
一般的武將在地方上當了守牧官,基本上不管事,就把一個州或者一個鎮的大小政務全部交給自己信任的文人,這樣一來文人和大小的官僚就有了可乘之機,他們欺負那些武官們沒有文化,就攢勁的忽悠,這一點就不用舉例子了,大家肯定能想象的到,什麽橫征暴斂,什麽賣官鬻爵,隻要來錢他們就幹。
就算是每年的稅收,這些官員們也要截留一部分,至於賄賂貪汙之類的更是沒人管,那真是貪官們的幸福時代啊。
但是這一套在安重榮這裏行不通,他對這一套很熟悉,他的手下忽悠不住他,所以當時在安重榮的手下工作還是十分艱難的,要是有了什麽訴訟,他一定會反複調查,整的沒有人敢徇私枉法,而且很多時候安重榮就能直接審理作出判決了。
至於百姓的賦稅和府庫裏的盈餘,手底下的這些官員們根本不能插手,要是在一般的藩鎮,別說府庫裏的盈餘,就算是百姓的稅收,過手都要刮一層,但是在鎮州,這種事卻沒人敢幹。
說到安重榮善於處理訴訟,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十分的有名,我印象中在很多的講述中國古代智謀或者小故事的書籍,都曾經收錄過這一個事跡。
說的是曾經有對夫婦來到衙門,哭著喊著要告他們的兒子不孝順,這個罪名在當時是很大的,真要是嚴重的話那要是砍腦袋的。
所以安重榮也很上心,就親自審理,安重榮問了半天,但是沒有問出來什麽,那一對夫婦說他們的兒子不孝順,但是到底哪裏不孝順,嘴裏也說不出來,到是那個婦人嘴裏一直罵罵咧咧,安重榮看到這裏,心裏就有了計較。
他猛地抽出自己的配劍,對那一對夫婦說道:“既然你們的兒子不孝順,那麽就把他殺死吧,我作證,不追究你們的責任。”
那個父親一看麵前明晃晃的寶劍,再看看安重榮不像是開玩笑,一臉的鄭重,這個父親當時就繼續對著安重榮磕頭,一邊磕頭還一邊哭,一邊哭還一邊說道:“這是我的兒啊,怎麽忍心啊,大人饒命吧!”
那個婦人一見孩子的父親不願意殺那個孩子,一把奪過安重榮的佩劍,當時就要砍死那個兒子,那個兒子也不傻,看見那個婦人來追趕他,急忙跑。
那個婦人手裏提著劍,滿院子的追著那個兒子,一邊追還一邊罵罵咧咧的。
看到這裏,安重榮笑了,於是就命侍衛把那個兒子救下來,順便還把那個婦人拉了回來。
經過詢問,安重榮得知那個父親的確是兒子的父親,但是那個母親卻不是親生母親,而是繼母。
得到了真相,安重榮十分生氣,大聲斥責那麽婦人,讓他趕緊滾出衙門。
那個婦人嚇得不輕,急忙站起來就往回跑。但是這時候安重榮拿起弓箭,拉弓搭箭,隻聽“嗖”的一聲,那名婦人應聲而倒。
安重榮怒哼一聲,摔下長弓,就到後院去了。
這件事流傳度還是很高的,後來還有人把這件事安到別人身上,把屬於安重榮的智慧給了別人,但是這也算是一個創作過程中的借鑒,以後大家見到類似的版本,隻要是知道這件事的真正主人公是安重榮就行了。
這些都是好的,安重榮本身是一個武夫,所以他的心裏,還是一個比較蠻橫的人,而且從上麵他投靠石敬瑭也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十分有野心的人,而且還表現出了一絲的梟雄氣質。
所以這個家夥絕對不是一個老老實實甘居人下的主,他的心思寬廣著呢。
他曾經說過一句話,也是是有名氣的:“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這句話和當時陳勝吳廣起義起義時的那句口號差不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過我們能看出來,安重榮說的這一句更加的高深,之前陳勝吳光僅僅是提出了疑問:“王侯將相難道就是天生的嗎?”他們提出了這個疑問,但是卻沒有找出解決的辦法,他們也不知道也沒有回答到底是什麽樣的人物能夠為皇帝,為王侯將相。
這一點安重榮做得很好,它不僅僅提出了這個問題,更是清晰的看到了什麽樣的人能夠做皇帝,做王侯將相。
他的回答就是:“兵強馬壯者為之!”按照安重榮的理解,皇帝不是天生的,而是爭奪來的,隻要是手底下有兵有將,隻要是地盤大,隻要是實力強,那麽就能當皇帝。
這是赤裸裸的不臣之心啊,所以雖然安重榮這樣想了,但是暫時還不敢這樣幹,不過他的心思我們還是能夠從這一句話裏麵看出了或者說揣摩出來一絲的。
這種心思雖然他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裏存了這種心思,行事作風就會相應的受到影響,他對於石敬瑭也不是很恭敬,因為他已經明白了君權並非神授,而是自己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安重榮一心想要討伐契丹,想要收服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幽雲十六州,恥於對契丹稱臣,從這一點上來說,安重榮還是比較愛國的,或者說有骨氣。
安重榮雖然最終造了石敬瑭的反,而且這個人人品和和素質都是一般,不過他死後卻是頗受好評,原因就是他曾經力主討伐契丹。
安重榮造反事件,鬧得還是比較大的,算是石敬瑭後期意見非常非常大的事情之一,所以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的。
安重榮小名叫做鐵胡,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當官的大將,官位也比較高,他爺爺幹到了刺史,他的父親也是刺史,但是在職權上卻比他的爺爺大了那麽一點,到了安重榮這一輩,他就更厲害了,直接後來當上了一鎮節度。
安重榮雖然後來十分的顯赫,但是在年輕的時候,卻也是多災多難,據說他曾經有一次犯罪了,被高行周逮住了,高行周想殺了他,最終還是安重榮的母親托人找關係,畢竟也是世代當官的,肯定是有關係的,最後在安重誨的幫助下,這才活了一命,不然的話,小命早被高行周終結了。
他出身武將世家,從小就學習拉弓射箭,騎馬打仗,武藝十分高強,尤其難能可貴的事,他還是一個讀書人,喜歡讀儒家經典,雖然常年居住在邊塞,但是對於中原文化還是十分向往的。
長大之後,他接替了他父親的官職,在邊區當了一個指揮使,手底下有不少人馬。等到石敬瑭造反的時候就想到他了,畢竟當時的石敬瑭勢力並不大,還需要擴充實力。
安重榮得到消息,就想去投靠石敬瑭,但是他的母親和兄弟們覺得石敬瑭不靠譜,還是不要去的好,不然失敗後還連累了家裏人。
雖然家裏人反對,但是安重榮還是覺得石敬瑭還是比較有搞頭的,於是就想去投靠石敬瑭,但是他麵對著家裏人的反對,心裏還是十分矛盾的,所以他就叫來了他的母親,對他的母親說道:“這件事就交給上天吧,看上天的意思。”
於是在地上插了一支箭,他跑出去一百步,安重榮大吼一聲道:“石公(石敬瑭)做皇帝,那就射中。”
說完張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遠處豎起的那支箭。射完之後安重榮又豎起了一支箭,又跑出去一百步,有大吼一聲道:“我要是能做節度使,那就射中。”
“嗖”的一聲,又是一下命中,安重榮連中兩箭,他的母親和他的那謝謝兄弟們都很詫異,覺得這或許真的是有天神保佑,於是就同意了。
我們從這裏也能得到很多的信息,第一點就是安重榮箭法很好,百步穿楊的人物,第二點就是這個人是一個敢拚敢搏的人物,果敢大膽,這樣的人物最容易在亂世創造一番偉業。
後來石敬瑭逼死了李從珂,他做了皇帝,這個時候想起了安重榮,畢竟當時在石敬瑭勢力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就帶著一千騎兵趕了過來,願意跟著石敬瑭拚一把,這讓石敬瑭也十分的感動,於是石敬瑭做了皇帝之後,就把鎮州的成德軍交給了安重榮。
自從幽州一代割讓給了契丹之後,鎮州就成了對抗契丹的前線,契丹一旦南下,麵對河北一帶平原開闊,根本沒有險關和地形可以防守,契丹完全可以直接南下。
所以此後的日子裏,安重榮和契丹人打交道比較多。他雖然是個武將,但是和別的武將不一樣,不管咋說,安重榮小時候還是讀過書的,所以他打仗很厲害,處理政務也是一把好手。
一般的武將在地方上當了守牧官,基本上不管事,就把一個州或者一個鎮的大小政務全部交給自己信任的文人,這樣一來文人和大小的官僚就有了可乘之機,他們欺負那些武官們沒有文化,就攢勁的忽悠,這一點就不用舉例子了,大家肯定能想象的到,什麽橫征暴斂,什麽賣官鬻爵,隻要來錢他們就幹。
就算是每年的稅收,這些官員們也要截留一部分,至於賄賂貪汙之類的更是沒人管,那真是貪官們的幸福時代啊。
但是這一套在安重榮這裏行不通,他對這一套很熟悉,他的手下忽悠不住他,所以當時在安重榮的手下工作還是十分艱難的,要是有了什麽訴訟,他一定會反複調查,整的沒有人敢徇私枉法,而且很多時候安重榮就能直接審理作出判決了。
至於百姓的賦稅和府庫裏的盈餘,手底下的這些官員們根本不能插手,要是在一般的藩鎮,別說府庫裏的盈餘,就算是百姓的稅收,過手都要刮一層,但是在鎮州,這種事卻沒人敢幹。
說到安重榮善於處理訴訟,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十分的有名,我印象中在很多的講述中國古代智謀或者小故事的書籍,都曾經收錄過這一個事跡。
說的是曾經有對夫婦來到衙門,哭著喊著要告他們的兒子不孝順,這個罪名在當時是很大的,真要是嚴重的話那要是砍腦袋的。
所以安重榮也很上心,就親自審理,安重榮問了半天,但是沒有問出來什麽,那一對夫婦說他們的兒子不孝順,但是到底哪裏不孝順,嘴裏也說不出來,到是那個婦人嘴裏一直罵罵咧咧,安重榮看到這裏,心裏就有了計較。
他猛地抽出自己的配劍,對那一對夫婦說道:“既然你們的兒子不孝順,那麽就把他殺死吧,我作證,不追究你們的責任。”
那個父親一看麵前明晃晃的寶劍,再看看安重榮不像是開玩笑,一臉的鄭重,這個父親當時就繼續對著安重榮磕頭,一邊磕頭還一邊哭,一邊哭還一邊說道:“這是我的兒啊,怎麽忍心啊,大人饒命吧!”
那個婦人一見孩子的父親不願意殺那個孩子,一把奪過安重榮的佩劍,當時就要砍死那個兒子,那個兒子也不傻,看見那個婦人來追趕他,急忙跑。
那個婦人手裏提著劍,滿院子的追著那個兒子,一邊追還一邊罵罵咧咧的。
看到這裏,安重榮笑了,於是就命侍衛把那個兒子救下來,順便還把那個婦人拉了回來。
經過詢問,安重榮得知那個父親的確是兒子的父親,但是那個母親卻不是親生母親,而是繼母。
得到了真相,安重榮十分生氣,大聲斥責那麽婦人,讓他趕緊滾出衙門。
那個婦人嚇得不輕,急忙站起來就往回跑。但是這時候安重榮拿起弓箭,拉弓搭箭,隻聽“嗖”的一聲,那名婦人應聲而倒。
安重榮怒哼一聲,摔下長弓,就到後院去了。
這件事流傳度還是很高的,後來還有人把這件事安到別人身上,把屬於安重榮的智慧給了別人,但是這也算是一個創作過程中的借鑒,以後大家見到類似的版本,隻要是知道這件事的真正主人公是安重榮就行了。
這些都是好的,安重榮本身是一個武夫,所以他的心裏,還是一個比較蠻橫的人,而且從上麵他投靠石敬瑭也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十分有野心的人,而且還表現出了一絲的梟雄氣質。
所以這個家夥絕對不是一個老老實實甘居人下的主,他的心思寬廣著呢。
他曾經說過一句話,也是是有名氣的:“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這句話和當時陳勝吳廣起義起義時的那句口號差不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過我們能看出來,安重榮說的這一句更加的高深,之前陳勝吳光僅僅是提出了疑問:“王侯將相難道就是天生的嗎?”他們提出了這個疑問,但是卻沒有找出解決的辦法,他們也不知道也沒有回答到底是什麽樣的人物能夠為皇帝,為王侯將相。
這一點安重榮做得很好,它不僅僅提出了這個問題,更是清晰的看到了什麽樣的人能夠做皇帝,做王侯將相。
他的回答就是:“兵強馬壯者為之!”按照安重榮的理解,皇帝不是天生的,而是爭奪來的,隻要是手底下有兵有將,隻要是地盤大,隻要是實力強,那麽就能當皇帝。
這是赤裸裸的不臣之心啊,所以雖然安重榮這樣想了,但是暫時還不敢這樣幹,不過他的心思我們還是能夠從這一句話裏麵看出了或者說揣摩出來一絲的。
這種心思雖然他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裏存了這種心思,行事作風就會相應的受到影響,他對於石敬瑭也不是很恭敬,因為他已經明白了君權並非神授,而是自己真刀真槍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