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被選為中國古代最通詞曲的五位皇帝之一,他這一生寫了很多的詞曲,但是流傳下來的不多,據說他也為自己的軍隊寫過軍歌戰歌,打仗或者準備衝鋒的時候,一起唱歌,人心士氣振奮,各個個悍不畏死。從這一點上來說,李存勖把詞曲做到這個份上,的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算得上是一朵奇葩了。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戰歌什麽的都沒有流傳下來,隻是在一些詞集中發現了幾首李存勖親手填製的詞,一共有四首,每一首都能算得上是精品,我們也能通過李存勖做的這些詞,進一步深入的了解他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除了戰場上的鐵血之外,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麵。


    一葉落


    一葉落,搴珠箔。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這首詞十分不錯,至於哪裏不錯,咱們一會講,先了解一下關於這首詞的信息,這首詞的作詞背景和年代均不詳,不過根據詞義以及風格上麵來看,應該是李存勖中後期的作品,不太可能是他早期做世子的時候的作品,雖然一般來說,李存勖早期的作品比較多,可是這一首詞蘊含的感情十分的充沛,可能是晚期,也就是李存勖平定梁國之後的作品。


    我們下麵了解一下這首詞講了什麽東西,我先翻譯一下:“看著外麵一片樹葉落下,掀起珠簾,看到外麵蕭索的景象,月光照耀著畫樓,映出秋風中仿佛帶著寒意的影子。秋風吹起了簾幕,叫我怎麽能不想起以前的事情呢?”


    第一小句是起因,第二小句是李存勖的行為,第二大句是李存勖看到的東西,到這裏都還是寫實,下一句就開始虛實相應了,畫樓並不寒,隻能是李存勖感覺到寒意,這一小句,可能是真實發生的,也可能是李存勖想象的,隨後一句說的是風吹起了簾幕,秋風這一個無意識的動作,則掀起了李存勖無邊的愁緒和回憶,這就帶出來最後一句畫龍點睛之句“往事思量著”


    至於想的啥,李存勖沒有明說,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這是一首悲秋懷舊的作品這是毫無疑問的。二就是因為最後一句的含蓄,這才使得整首詞仿佛是被披上了一層薄紗,看起來夢幻、模糊。


    這或許就是中國詩詞中的婉約美,朦朧美吧!這首詞裏麵的李存勖是一個站在窗簾後麵,失神的望著簾外,思緒卻回到了很久之前的一個中年人。


    如夢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憶別伊時,和淚出夢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這是李存勖的第二首詞,年代同樣是不可考,大背景也不知道,不過小背景還是能夠揣測一二的。


    詞裏麵已經寫的很明白了,“想起來曾經一起在桃源深處宴會,宴會上你的“舞鸞歌鳳”讓我癡迷,我一直想著和你送別的時候,哭著送別你,現在想想那時候就像是一場夢啊,而現在還剩下如煙一般的殘月下的落花。”


    這首詞和上一首一樣,感情細膩,據說如夢令這個詞牌名就是從這裏來的,那兩個疊字“如夢,如夢,”意境深遠,仿佛是人在感慨悲歎一般,將心中的濃鬱的情感全部化在了這一對疊字上麵,最後一句“殘月落紅煙重”可能是李存勖當時看到的情景,也可能是李存勖想象出來的,但是毫無疑問這正是李存勖此時的心理寫照。


    這首小令也比較的淺顯易懂,講述的就是離別相思之苦,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不追求辭藻的華麗,用最簡單的文字,音韻和諧,讀這首詞的時候,腦海中會自然而然的出現愉悅宴飲的情景,含淚送別的情景,最終是一個少年站在簾內望月思念遠人的畫麵。


    可以說極盡婉麗細膩,堪稱是精品,這首小令,都仿佛是籠罩在一種朦朧孤寂的感情中,詞語和意境都是上上之選。


    這首詞裏麵的李存勖和上麵的那個差不過,都是一個敏感、細膩,帶著一點孤寂的形象,這樣的形象在史書中可是見不著。


    陽台夢


    薄羅衫子金泥縫,困纖腰怯銖衣重。笑迎移步小闌叢,嚲金翹玉鳳。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撚弄。楚天雲雨卻相和,又入陽台夢。


    如果說之前那兩首,是比較婉麗,還略帶點孤寂的,那麽這一首就稍帶歡快了,不過還是和上麵的一樣,年代和背景不可考,一般認為是李存勖早期的作品,前四句,講的都是他的侍女們,也可以說是舞女們,在跳舞的姿態。


    後麵兩句則是寫的舞女們的神態,含情脈脈的看著李存勖,李存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他們的喜愛,於是有了最後兩句,“雲雨相和”估計大家都能明白什麽意思,畢竟“共赴巫山雲雨”這句話,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而看見“陽台”估計就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把這個東西當做是家裏的陽台。


    其實這裏麵的“陽台”和我們上麵說的“共赴巫山雲雨”都是一起的,“陽台”就是“共赴巫山雲雨”的地方。


    所以李存勖這首詞寫的比較大膽,將自己對舞女的愛慕之意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且風格略顯活潑靈動,輕柔婉麗,影響深遠。


    這首詞裏麵的李存勖是一個和舞女打成一片,柔意綿綿的不羈公子。


    憶仙姿


    賞芳春,暖風飄箔。鶯啼綠樹,輕煙籠晚閣。杏桃紅,開繁萼。靈和殿,禁柳千行斜,金絲絡。夏雲多,奇峰如削。紈扇動微涼,輕綃薄,梅雨霽,火雲爍。臨水檻,永日逃繁暑,泛觥酌。


    露華濃,冷高梧,凋萬葉。一霎晚風,蟬聲新雨歇。惜惜此光陰,如流水。東籬菊殘時,歎蕭索。繁陰積,歲時暮,景難留。不覺朱顏失卻,好容光。且且須呼賓友,西園長宵。宴雲謠,歌皓齒,且行樂。


    這首詞比較長,我就不詳細的釋義了。這首詩和之前的一樣,詳細的年代和背景暫不可考,不過這首詞傳唱度和流傳程度都是比較高的,在好幾本古籍中都有記載。


    雖然不詳細的釋義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明白這裏麵主要講的是什麽,上闋主要講的就是春天的美景和夏天的愉快生活,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到了下闋,筆鋒一轉,開始寫起了秋天,秋天以來,萬物凋零,之前的一切美好都再也不存在了。


    所以後麵就開始說需要好好珍惜光陰,畢竟光陰如流水,隨後又聯想到,風景留不住,難道人的青春就能留得住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所以又歎了一聲“不覺朱顏失卻,好容光”,就憑這一句基本上就能斷定這是李存勖後期的作品了,應該是在洛陽當了皇帝之後的作品。


    至於最後的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行樂要及時,趁著還有精力,還有時間,就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思想。


    當然在現在我們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熏陶下,我們知道及時行樂的思想那是可恥的,所以難免李存勖的這首詞裏流露出的感情是消極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我們不從他的思想性上來說,主要從他的藝術性上,那還是不錯的,李存勖的確是有天賦,讀這一首詞的人,要是沒有堅定地馬克思主義思想信念,可能就被蠱惑了,雖然是一首詞,但是論據論點都比較充實鮮明,根本就是一個勸人及時行樂的“說理”詞。


    不過這一點也反映出了在李存勖統治的後期,他的確是驕奢淫逸,把及時行樂這四個字當成了自己人生的信條,再加上沒有管好自己的媳婦,還有寵信宦官伶人等問題,最終造成了他的悲劇。


    在這首詞裏麵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中年人,手裏拿著酒杯醉倒在溫柔鄉中,醉眼朦朧的低聲淺唱或是喃喃自語,勸誡世人要珍惜美好時光,及時行樂。


    四首詞幾乎是涵蓋了李存勖的一生,從年輕的時候“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到後來的相思離別,再到後來的悲秋懷舊,最後到了他生命的最後,又開始勸人及時行樂,不要辜負大好年華。


    我們現存的李存勖的詩歌並不全麵,要是全麵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從中發現李存勖這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軌跡,以及心路曆程,不過很遺憾,我們當今現存的僅僅隻有這四首,而至於李存勖其他的作品就好像他上位當晉王之前24年的經曆一樣,永遠的成了一個曆史之謎了。


    李存勖曆史的評價向來都是毀譽參半,他死了之後諡號為“莊”至於這個莊什麽意思,我不再解釋,在作品相關裏麵關於諡號介紹的很詳細,希望大家能夠看一下了解一下。


    往事隨風,曾經英姿勃發的少年,被國仇家恨磨礪的越發堅韌威武的臉上,靜靜的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或許很多年後,他已經記不起當初他曾經喜歡過那個女孩,或許他也早記不清他曾經思念過的女孩的麵容。


    最終這些所有的一切變成了李存勖信奉的四個字“及時行樂”。他變了,他的帝國開始衰落,最終落得孤家寡人的地步,身受重傷口渴難耐之時,竟然沒有人為他端來一杯水,可悲可歎,或許他在死前曾經為他所做的一切後悔過,懺悔過,但是這都已經無濟於事,曆史在這一刻已經為他蓋棺論定,半個英雄,李存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