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雖然已經死了,而且他所領導的黃巢起義,也算是被撲滅了,但是動亂還是沒有結束,在中原還有一隻大軍閥陰謀作亂,攪亂中原。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這個人就是上麵我們曾經提到過的秦宗權。
秦宗權當初是許州節度使薛能手下的一個牙將,因為黃巢渡過了淮河繼續朝北打,為了阻擋黃巢,便讓秦宗權到蔡州帶兵防備黃巢。
但是秦宗權剛剛到了蔡州,許州就出事了,大將周岌殺死了薛能,取而代之。
而就在這個時候黃巢逼近蔡州,秦宗權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趕走了蔡州刺史,自己做起了一把手。不過這一次黃巢誌不在此,再加上他嚴防死守(平心而論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黃巢直接繞了過去繼續向北。
後來秦宗權和楊複光一起攻打鄧州的朱溫,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戰功,再加上他手上有上萬人馬也值得拉攏,皇帝便封他做奉國軍節度使,他的軍隊此後便被成為奉國軍。
但是在883年,黃巢退出關中的時候,首先攻打的就是蔡州,秦宗權一看不是對手,直接就投降了,從此成了大唐的亂賊。
當初黃巢活著的時候,圍困陳州,秦宗權也跟著來了,但是老守著陳州也不是事啊,於是便開始四處劫掠,整個中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但是他活動的中心還是在蔡州,畢竟這裏是他的老巢。
而黃巢死後,秦宗權大軍在蔡州還有好幾萬人,在加上黃巢殘軍被朱溫和李克用打散的那一部分的投靠,實力增長的很快。
沒了黃巢的製約,再加上手裏還有點實力,過了一段時間,秦宗權便開始學習他的老領導了稱帝,設置各級大小機關,學得有模有樣,但是當時他所控製的就蔡州還有南邊一些地方。但是也就這麽巴掌大一塊地方,他自然是不甘心就做這個一個蔡州皇帝,所以便派他的的大將分兵數路,在中原到處征討,基本上中原一帶數十州,都被侵擾,造成的危害,要是黃巢還在,那肯定會自愧不如。
而且這個秦宗權對於黃巢的一項運動進行了發揚和發展,那就是吃人,當年黃巢吃人雖然流水作業,但是還算是比較簡陋的方法,而且還有一定的糧食補給。但是秦宗權卻是直接把人肉當做軍糧,大軍不帶一點軍糧,而且在吃法上還進行了發展,比如之前的人肉大多是弄碎之後蒸煮,但是現在秦宗權還在人肉上麵加佐料,不僅僅局限於蒸煮,而為了增加人肉的保存時間還發明了醃漬人肉密封保存等方法,總體看起來在吃人這個領域比黃巢專業多了,真真正正無愧於吃人魔王這一個稱號。
當時秦宗權采取的是遍地開花的戰略,陳彥進攻淮南、秦賢進攻江南、秦誥進攻襄、唐、鄧等州、孫儒進攻東都而後轉而朝西,進逼長安、張郅進攻鄭州、汝州、盧瑭攻打宋州、汴州。
這上麵所說的州郡,當時除了汴州朱溫能夠閉城自守之外,其他的全部被攻陷,而整個中原當時能夠固守的寥寥無幾。
可以說當時的在中原秦宗權猖狂至極,而隨著地盤的擴大,他的實力也開始急劇增加,擁兵數十萬,一時間在中原為所欲為如入無人之境。
但是這樣的情況在秦宗權帶兵攻打亳州、潁州的時候發生了改變。因為朱溫出手了(之前在打黃巢的時候,朱溫已經占了亳州這塊地盤)。朱溫帶兵連連擊潰秦宗權,斬殺兩千餘人,也算是一場比較大的勝利了,但是這點損失對於秦宗權來說隻能算是九牛一毛。(.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此後秦宗權正式稱帝,決心和大唐王朝展開一場你死我亡的爭鬥,而在此之前唐僖宗還對秦宗權加以撫慰,讓他不要亂來,不過很明顯僖宗太小瞧皇位君權對於一個人的吸引力了,特別是這個人還特別有實力。
而隨著秦宗權稱帝,朝廷對於秦宗權再沒有一絲幻想,於是命令時溥為蔡州四麵行營兵馬都統(這是因為之前在剿滅黃巢的行動中時溥誅殺了黃巢,再加上時溥實力雄厚,所以現在比較受皇帝重用。朱溫雖然在當初的中原戰場是一支主力,但是最終黃巢不是他殺死的,功勞那就不一樣,也就是這個原因讓朱溫對於時溥心中不服,時溥隻是運氣好而已,這一點也為後來朱溫幹掉時溥埋下了一個伏筆。)
從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一直到龍啟三年(公元887年),秦宗權一直在中原肆虐,偶爾還逛逛江南、淮南、荊南等地。也曾經派人逼近過關中,但是沒有深入,總之他這三年裏麵攪亂了整個中原,來了一個天翻地覆。
朱溫作為宣武軍節度使,在中原實力也不小,和秦宗權之間的交集也比較多,這樣一來這三年和秦宗權沒少打仗,雖然朱溫兵力相比秦宗權,顯得十分弱小,但是憑借著出色的指揮,還是打了不少勝仗。而此時的蔡州四麵兵馬都統時溥卻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這三年來沒有什麽作為。而朝廷想要剿滅秦宗權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朱溫。
秦宗權之亂前後持續了五年,雖然聲勢浩大,但是他們卻和之前的黃巢王仙芝不一樣,秦宗權有一個基地那就是蔡州,所以他所造成的破壞也比較集中,很少出現過轉戰數千裏攻城不掠地的情況。
我們談秦宗權之亂,前三年基本上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擴大地盤,到了龍啟三年(公元887年)整個中原基本上都處於秦宗權的控製,我們主要要說的就是秦宗權之亂的轉折點――汴州戰役。
這一場戰役,是秦宗權之亂的轉折點,此次戰役之後,秦宗權很難再發起有效的大規模進攻,開始逐漸轉攻為守,而以朱溫為代表的官軍則開始轉守為攻,慢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且這一次的戰役還是朱溫政治生涯的一次轉折,這也算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重要的轉折(第一次是同州投降唐朝)
當時秦宗權的兵力大約是朱溫的十倍左右,但是一直被朱溫打敗,不論是偷襲也好,設伏也罷,總是被朱溫搞的灰頭土臉。這讓秦宗權很生氣,覺得朱溫在中原太礙眼了,竟然敢挑釁他的權威,真是不知死活。
於是秦宗權決定集中兵力先把朱溫幹掉,然後在收拾中原其餘的那些藩鎮,不久調集十餘萬大軍準備圍困汴州。但是在秦宗權的大軍還沒有來之前,就被朱溫知道了這個消息,雖然朱溫能打,但是他可不認為自己這些人能夠使秦宗權十幾萬大軍的對手,而且他一直覺得自己的手中人馬太少,不能酣暢淋漓的戰鬥,整天小心翼翼縮手縮腳,於是就讓朱珍去淄州一帶招兵買馬,本來說好的事初夏的時候回來,但是朱珍到了淄州招兵情況很火爆,來回僅僅兩個月,而且中間還偷襲了一把青州。搶了一千匹戰馬和各式盔甲,然後一萬餘人回到了汴州。
此時秦宗權大軍已經將汴州圍了起來,秦賢駐紮在板橋鎮,防守通往汴州的要道,張郅駐兵在汴州的北郊,盧瑭帶人在萬勝鎮,這三個人每個人都有數萬人馬,一共建立三十六座營寨,聯營二十餘裏,可謂是兵力強盛。
本來朱溫被這麽多人圍著,隻能固守一條路,不能也不敢主動出城決戰,而秦宗權的這三個大將說實話對於朱溫並不怎麽重視,一方麵不嚴防,一方麵還不注重情報係統建設,就連朱珍帶著一萬多人回來了都不知道。
朱珍的歸來,這讓朱溫很高興,他最擅長的就是偷襲,現在有了朱珍這一支生力軍更是如虎添翼,而且更關鍵的是秦宗權那邊的人不知道有這麽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所以朱溫決定偷營。
這裏我們要說一說戰爭中的偷襲、伏擊等策略蘊含的一些實質性的東西。首先假設兩支軍隊的戰鬥力是一樣的,甲軍隊有一萬人,乙軍隊有五千人。那麽在雙方大將的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五千人伏擊或者偷襲一萬人,那麽有一萬人的甲軍隊百分之九十多的可能性要失敗,很多人隻把這當做一個策略,但是卻不去思考這樣的事情背後是什麽。
其實說白了,伏擊和偷襲都隻能算是一個心理戰術,這叫攻其不備,這裏利用了兩個東西,而且隻要是被襲擊的軍隊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那麽必潰敗無疑,但是隻要是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或者解決其中的一個,那麽隻要是在兵力上占據優勢那麽也不至於失敗。
這兩個東西一個叫做“未知心理”一個叫做“恐慌心理”
一旦被偷襲,被偷襲的軍隊最先的一個心理狀況就是恐慌,此時必然會有混亂,而偷襲的軍隊所乘的就是這個時機。軍隊不能迅速形成有效的統一的大規模作戰能力,那就相當於被獨立分化了,根本不能發揮大軍團作戰的人數優勢,這樣被偷襲的甲軍隊就基本上喪失了人數優勢。
秦宗權當初是許州節度使薛能手下的一個牙將,因為黃巢渡過了淮河繼續朝北打,為了阻擋黃巢,便讓秦宗權到蔡州帶兵防備黃巢。
但是秦宗權剛剛到了蔡州,許州就出事了,大將周岌殺死了薛能,取而代之。
而就在這個時候黃巢逼近蔡州,秦宗權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趕走了蔡州刺史,自己做起了一把手。不過這一次黃巢誌不在此,再加上他嚴防死守(平心而論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黃巢直接繞了過去繼續向北。
後來秦宗權和楊複光一起攻打鄧州的朱溫,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戰功,再加上他手上有上萬人馬也值得拉攏,皇帝便封他做奉國軍節度使,他的軍隊此後便被成為奉國軍。
但是在883年,黃巢退出關中的時候,首先攻打的就是蔡州,秦宗權一看不是對手,直接就投降了,從此成了大唐的亂賊。
當初黃巢活著的時候,圍困陳州,秦宗權也跟著來了,但是老守著陳州也不是事啊,於是便開始四處劫掠,整個中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但是他活動的中心還是在蔡州,畢竟這裏是他的老巢。
而黃巢死後,秦宗權大軍在蔡州還有好幾萬人,在加上黃巢殘軍被朱溫和李克用打散的那一部分的投靠,實力增長的很快。
沒了黃巢的製約,再加上手裏還有點實力,過了一段時間,秦宗權便開始學習他的老領導了稱帝,設置各級大小機關,學得有模有樣,但是當時他所控製的就蔡州還有南邊一些地方。但是也就這麽巴掌大一塊地方,他自然是不甘心就做這個一個蔡州皇帝,所以便派他的的大將分兵數路,在中原到處征討,基本上中原一帶數十州,都被侵擾,造成的危害,要是黃巢還在,那肯定會自愧不如。
而且這個秦宗權對於黃巢的一項運動進行了發揚和發展,那就是吃人,當年黃巢吃人雖然流水作業,但是還算是比較簡陋的方法,而且還有一定的糧食補給。但是秦宗權卻是直接把人肉當做軍糧,大軍不帶一點軍糧,而且在吃法上還進行了發展,比如之前的人肉大多是弄碎之後蒸煮,但是現在秦宗權還在人肉上麵加佐料,不僅僅局限於蒸煮,而為了增加人肉的保存時間還發明了醃漬人肉密封保存等方法,總體看起來在吃人這個領域比黃巢專業多了,真真正正無愧於吃人魔王這一個稱號。
當時秦宗權采取的是遍地開花的戰略,陳彥進攻淮南、秦賢進攻江南、秦誥進攻襄、唐、鄧等州、孫儒進攻東都而後轉而朝西,進逼長安、張郅進攻鄭州、汝州、盧瑭攻打宋州、汴州。
這上麵所說的州郡,當時除了汴州朱溫能夠閉城自守之外,其他的全部被攻陷,而整個中原當時能夠固守的寥寥無幾。
可以說當時的在中原秦宗權猖狂至極,而隨著地盤的擴大,他的實力也開始急劇增加,擁兵數十萬,一時間在中原為所欲為如入無人之境。
但是這樣的情況在秦宗權帶兵攻打亳州、潁州的時候發生了改變。因為朱溫出手了(之前在打黃巢的時候,朱溫已經占了亳州這塊地盤)。朱溫帶兵連連擊潰秦宗權,斬殺兩千餘人,也算是一場比較大的勝利了,但是這點損失對於秦宗權來說隻能算是九牛一毛。(.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此後秦宗權正式稱帝,決心和大唐王朝展開一場你死我亡的爭鬥,而在此之前唐僖宗還對秦宗權加以撫慰,讓他不要亂來,不過很明顯僖宗太小瞧皇位君權對於一個人的吸引力了,特別是這個人還特別有實力。
而隨著秦宗權稱帝,朝廷對於秦宗權再沒有一絲幻想,於是命令時溥為蔡州四麵行營兵馬都統(這是因為之前在剿滅黃巢的行動中時溥誅殺了黃巢,再加上時溥實力雄厚,所以現在比較受皇帝重用。朱溫雖然在當初的中原戰場是一支主力,但是最終黃巢不是他殺死的,功勞那就不一樣,也就是這個原因讓朱溫對於時溥心中不服,時溥隻是運氣好而已,這一點也為後來朱溫幹掉時溥埋下了一個伏筆。)
從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一直到龍啟三年(公元887年),秦宗權一直在中原肆虐,偶爾還逛逛江南、淮南、荊南等地。也曾經派人逼近過關中,但是沒有深入,總之他這三年裏麵攪亂了整個中原,來了一個天翻地覆。
朱溫作為宣武軍節度使,在中原實力也不小,和秦宗權之間的交集也比較多,這樣一來這三年和秦宗權沒少打仗,雖然朱溫兵力相比秦宗權,顯得十分弱小,但是憑借著出色的指揮,還是打了不少勝仗。而此時的蔡州四麵兵馬都統時溥卻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這三年來沒有什麽作為。而朝廷想要剿滅秦宗權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朱溫。
秦宗權之亂前後持續了五年,雖然聲勢浩大,但是他們卻和之前的黃巢王仙芝不一樣,秦宗權有一個基地那就是蔡州,所以他所造成的破壞也比較集中,很少出現過轉戰數千裏攻城不掠地的情況。
我們談秦宗權之亂,前三年基本上沒什麽好說的,就是擴大地盤,到了龍啟三年(公元887年)整個中原基本上都處於秦宗權的控製,我們主要要說的就是秦宗權之亂的轉折點――汴州戰役。
這一場戰役,是秦宗權之亂的轉折點,此次戰役之後,秦宗權很難再發起有效的大規模進攻,開始逐漸轉攻為守,而以朱溫為代表的官軍則開始轉守為攻,慢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而且這一次的戰役還是朱溫政治生涯的一次轉折,這也算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重要的轉折(第一次是同州投降唐朝)
當時秦宗權的兵力大約是朱溫的十倍左右,但是一直被朱溫打敗,不論是偷襲也好,設伏也罷,總是被朱溫搞的灰頭土臉。這讓秦宗權很生氣,覺得朱溫在中原太礙眼了,竟然敢挑釁他的權威,真是不知死活。
於是秦宗權決定集中兵力先把朱溫幹掉,然後在收拾中原其餘的那些藩鎮,不久調集十餘萬大軍準備圍困汴州。但是在秦宗權的大軍還沒有來之前,就被朱溫知道了這個消息,雖然朱溫能打,但是他可不認為自己這些人能夠使秦宗權十幾萬大軍的對手,而且他一直覺得自己的手中人馬太少,不能酣暢淋漓的戰鬥,整天小心翼翼縮手縮腳,於是就讓朱珍去淄州一帶招兵買馬,本來說好的事初夏的時候回來,但是朱珍到了淄州招兵情況很火爆,來回僅僅兩個月,而且中間還偷襲了一把青州。搶了一千匹戰馬和各式盔甲,然後一萬餘人回到了汴州。
此時秦宗權大軍已經將汴州圍了起來,秦賢駐紮在板橋鎮,防守通往汴州的要道,張郅駐兵在汴州的北郊,盧瑭帶人在萬勝鎮,這三個人每個人都有數萬人馬,一共建立三十六座營寨,聯營二十餘裏,可謂是兵力強盛。
本來朱溫被這麽多人圍著,隻能固守一條路,不能也不敢主動出城決戰,而秦宗權的這三個大將說實話對於朱溫並不怎麽重視,一方麵不嚴防,一方麵還不注重情報係統建設,就連朱珍帶著一萬多人回來了都不知道。
朱珍的歸來,這讓朱溫很高興,他最擅長的就是偷襲,現在有了朱珍這一支生力軍更是如虎添翼,而且更關鍵的是秦宗權那邊的人不知道有這麽一支生力軍的加入。所以朱溫決定偷營。
這裏我們要說一說戰爭中的偷襲、伏擊等策略蘊含的一些實質性的東西。首先假設兩支軍隊的戰鬥力是一樣的,甲軍隊有一萬人,乙軍隊有五千人。那麽在雙方大將的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五千人伏擊或者偷襲一萬人,那麽有一萬人的甲軍隊百分之九十多的可能性要失敗,很多人隻把這當做一個策略,但是卻不去思考這樣的事情背後是什麽。
其實說白了,伏擊和偷襲都隻能算是一個心理戰術,這叫攻其不備,這裏利用了兩個東西,而且隻要是被襲擊的軍隊不能解決這兩個問題,那麽必潰敗無疑,但是隻要是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或者解決其中的一個,那麽隻要是在兵力上占據優勢那麽也不至於失敗。
這兩個東西一個叫做“未知心理”一個叫做“恐慌心理”
一旦被偷襲,被偷襲的軍隊最先的一個心理狀況就是恐慌,此時必然會有混亂,而偷襲的軍隊所乘的就是這個時機。軍隊不能迅速形成有效的統一的大規模作戰能力,那就相當於被獨立分化了,根本不能發揮大軍團作戰的人數優勢,這樣被偷襲的甲軍隊就基本上喪失了人數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