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紳因為站在水墨亭中,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與此同時。
楊慎也驚愕的看到了陸紳,想到剛才那山穀的樂曲吸引了楊慎的注意,這調子他從未聽過,但是,這詞曲卻是他的臨江仙。
好奇之下。
楊慎便改了注意,準備前往他出的腳步臨時改道,來到了這水墨潭。
陸紳快步下了石階,對著楊慎一躬身:“後輩陸紳,見過楊翰林,不知楊翰林居然在這裏,晚輩惶恐,有所驚擾,懇請翰林贖罪。”
楊慎也萬萬想不到。
居然是陸紳。
要說陸紳是在這裏刻意等他,以臨江仙吸引自己過來,這一點楊慎到是不認為。
因為來水墨潭,是他臨時起意,整個書院就沒人知道他會來這裏。
楊慎笑著扶起了陸紳說道:“想不到,你我居然這麽有緣,能夠在這裏相遇,翰林之稱,老朽不敢當,不過能看到你在陽明院,老朽卻是意外至極。”
陸紳聽到楊慎這麽一說。
立馬就猜到。
可能楊慎還真的和陸家有關係,之前,從楊慎對自己的態度上看,他就隱隱有所猜測。
見到陸紳麵露疑惑。
楊慎笑著說道:“想必你很好奇,老夫到底為何會對你另眼相看吧。”
說罷。
楊慎便讓書童原地站在那石階地,拉著陸紳幾步爬到了水墨亭。
二人對坐。
楊慎更直言不諱:“若非你父親,老夫安有命在。”
隨後。
楊慎和陸紳講訴了當年嘉靖帝剛剛親政發生一件大事。
嘉靖三年,朝廷發生了大禮儀事件,以楊慎為首,二百餘官員高喊“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隨後便跪在皇宮左順門前力爭朝綱,世宗皇帝大怒,令錦衣衛對這些官員執行廷仗,當場就打死了十六人,楊慎作為首領之一,受兩次庭仗後,被處流放雲南。
楊慎之父楊廷和為首輔時,銳意改革,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有密報說仇家意欲在京都到雲南的路上設伏,暗害楊慎,作為報複。
楊廷和這時已罷官,無能力保護路上的兒子,便寫信一封。
拖舊日同僚上書於嘉靖,乞求能幫助保全楊家血脈,上書人,卻找到了陸炳,陸炳此時雖不是錦衣衛,但是嘉靖的乳娘卻是陸柄的生母,陸炳從小和嘉靖熟悉,更是可以隨意出入興王府。
陸炳素來性情正直,這個很是敬佩楊慎和楊廷和,便帶著信去見了嘉靖,最終,在陸炳的說服下,嘉靖帝考慮到楊廷和乃正德和嘉靖兩朝皇帝的首輔,自己的把兄弟都出麵了,便答應了下來。
然而。
但是,楊慎得罪了嘉靖,流放邊陲,這是天下皆知的大事,明著護送肯定不行,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嘉靖便秘密讓陸炳暗中保護,陸炳更是親自護送,以彰顯陛下恩德。
然而。
這一路並不安全,楊慎遭到了數次暗殺,若非陸炳,他必死無疑,甚至,為了救楊慎,陸炳更是在一次暗殺中以身抵擋,這才堪堪保命。
至那以後。
楊慎和陸炳結為了忘年之交。
相互欽佩。
不過,楊慎認為陸炳若是和他這等罪人有所關聯,陛下必然不滿,隨後,二人便相忘於江湖,各自將欽佩留在了心坎底下。
陸炳回京複命之後,便一直念念不忘,這等大才之士,被發配雲南,極為可惜,隻能暗自等待機會,在上書陛下將楊慎給弄回來。
直到大禮議事情已過,世宗得償所願,怒氣漸消,很多當時挨了庭仗或者下獄的大臣也都得到了複用,不過這時的楊慎卻是心灰意冷,陸炳趁機建議嘉靖,將楊慎帶回陽明院,讓其在陽明院教書讀書,頤養天年。也好免去雲滇顛沛之苦。
自那時起。
楊慎便回到了中原之地,前往了大明最神秘的地方,陽明院,因為感念陸炳的救命之恩,便領了一個經長的差事,不過,他這一身才華,終歸沒能入朝,卻是不免消極。
楊慎便在陽明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授課之餘,潛心讀書。
陸紳這才明白。
原來大名鼎鼎的楊慎居然和陸家有這麽一層關係在。
這也難怪楊慎對自己的態度了。
既然。
陸紳知了因果,便直接開口說道:“陸紳被一事所困,不知世尊可有辦法,替我解此困局。”
楊慎撫須含笑,“你指的可是關於其他衛所欲罷免你的甲榜第一,尚書陛下逐你出書院的事?”
陸紳的事。
已經在書院裏傳遍了。
楊慎自是清楚,要說,陽明院的規矩,誰先進入陽明院,誰便是甲榜第一,曆來都是這個規矩。
但是,在其他人看來。
陸紳是因為,有人暗中故意為難了,司馬北,郭意,等人,這才導致,三人落榜不說,連三所的靈根法器,都全部丟失。
這才是他們無法容忍的地方。
陸紳點了點頭,“正是,學生正在思慮此事,世尊足智多謀,懇請世尊替學生解了這局。”
楊慎不再猶豫:“取筆墨來!”
陸紳聽到這裏,大喜不已,看來,龜甲的占卜再次得到了驗證,果然,楊慎能夠解決整件事。
水墨亭中。
楊慎提筆在紙上寫了十二個字,“先到京者為君,後到京者為臣!”
隨後。
將這書信交給了陸紳,說道:“你若將此十二字設法交到皇帝的手裏,你所遇之困惑,必將迎刃而解,不過,這件事,你萬萬不可說是出自我手,否則,陛下震怒定不會饒過你我,其中利害,你當知曉。”
陸紳心下一稟,看著這十二個字。
雖疑惑重重,但也隻能點頭。
不過楊慎或是因為有忌諱,卻是沒有打算繼續和陸紳說下去。
楊慎臨走之前,為了讓陸紳安心,便說道:“這事,朝野上下,少有人願意提起,但是,此事和邵元節有關,陛下若是想到這件事,定然不會罷免你,你放心便是。”
楊慎離開之後。
陸紳便回到了書院之中。
回到寢房後,陸紳為了謹慎起見,便著手寫了一封家書。
而是在這十二個字,寫在了家書中。
很快,寢房外傳來了朱壽還有何小七等人聲音,“大哥,要去上課了,一起去吧。”
三人結伴,前往經堂的路上,莫長機卻是攔在了門口。
莫長機看到陸紳,說道:“陸紳,你兄長來了,你於我去一趟。”
“來的正好。”陸紳一聽,立即心道。
……
與此同時。
楊慎也驚愕的看到了陸紳,想到剛才那山穀的樂曲吸引了楊慎的注意,這調子他從未聽過,但是,這詞曲卻是他的臨江仙。
好奇之下。
楊慎便改了注意,準備前往他出的腳步臨時改道,來到了這水墨潭。
陸紳快步下了石階,對著楊慎一躬身:“後輩陸紳,見過楊翰林,不知楊翰林居然在這裏,晚輩惶恐,有所驚擾,懇請翰林贖罪。”
楊慎也萬萬想不到。
居然是陸紳。
要說陸紳是在這裏刻意等他,以臨江仙吸引自己過來,這一點楊慎到是不認為。
因為來水墨潭,是他臨時起意,整個書院就沒人知道他會來這裏。
楊慎笑著扶起了陸紳說道:“想不到,你我居然這麽有緣,能夠在這裏相遇,翰林之稱,老朽不敢當,不過能看到你在陽明院,老朽卻是意外至極。”
陸紳聽到楊慎這麽一說。
立馬就猜到。
可能楊慎還真的和陸家有關係,之前,從楊慎對自己的態度上看,他就隱隱有所猜測。
見到陸紳麵露疑惑。
楊慎笑著說道:“想必你很好奇,老夫到底為何會對你另眼相看吧。”
說罷。
楊慎便讓書童原地站在那石階地,拉著陸紳幾步爬到了水墨亭。
二人對坐。
楊慎更直言不諱:“若非你父親,老夫安有命在。”
隨後。
楊慎和陸紳講訴了當年嘉靖帝剛剛親政發生一件大事。
嘉靖三年,朝廷發生了大禮儀事件,以楊慎為首,二百餘官員高喊“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隨後便跪在皇宮左順門前力爭朝綱,世宗皇帝大怒,令錦衣衛對這些官員執行廷仗,當場就打死了十六人,楊慎作為首領之一,受兩次庭仗後,被處流放雲南。
楊慎之父楊廷和為首輔時,銳意改革,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有密報說仇家意欲在京都到雲南的路上設伏,暗害楊慎,作為報複。
楊廷和這時已罷官,無能力保護路上的兒子,便寫信一封。
拖舊日同僚上書於嘉靖,乞求能幫助保全楊家血脈,上書人,卻找到了陸炳,陸炳此時雖不是錦衣衛,但是嘉靖的乳娘卻是陸柄的生母,陸炳從小和嘉靖熟悉,更是可以隨意出入興王府。
陸炳素來性情正直,這個很是敬佩楊慎和楊廷和,便帶著信去見了嘉靖,最終,在陸炳的說服下,嘉靖帝考慮到楊廷和乃正德和嘉靖兩朝皇帝的首輔,自己的把兄弟都出麵了,便答應了下來。
然而。
但是,楊慎得罪了嘉靖,流放邊陲,這是天下皆知的大事,明著護送肯定不行,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嘉靖便秘密讓陸炳暗中保護,陸炳更是親自護送,以彰顯陛下恩德。
然而。
這一路並不安全,楊慎遭到了數次暗殺,若非陸炳,他必死無疑,甚至,為了救楊慎,陸炳更是在一次暗殺中以身抵擋,這才堪堪保命。
至那以後。
楊慎和陸炳結為了忘年之交。
相互欽佩。
不過,楊慎認為陸炳若是和他這等罪人有所關聯,陛下必然不滿,隨後,二人便相忘於江湖,各自將欽佩留在了心坎底下。
陸炳回京複命之後,便一直念念不忘,這等大才之士,被發配雲南,極為可惜,隻能暗自等待機會,在上書陛下將楊慎給弄回來。
直到大禮議事情已過,世宗得償所願,怒氣漸消,很多當時挨了庭仗或者下獄的大臣也都得到了複用,不過這時的楊慎卻是心灰意冷,陸炳趁機建議嘉靖,將楊慎帶回陽明院,讓其在陽明院教書讀書,頤養天年。也好免去雲滇顛沛之苦。
自那時起。
楊慎便回到了中原之地,前往了大明最神秘的地方,陽明院,因為感念陸炳的救命之恩,便領了一個經長的差事,不過,他這一身才華,終歸沒能入朝,卻是不免消極。
楊慎便在陽明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授課之餘,潛心讀書。
陸紳這才明白。
原來大名鼎鼎的楊慎居然和陸家有這麽一層關係在。
這也難怪楊慎對自己的態度了。
既然。
陸紳知了因果,便直接開口說道:“陸紳被一事所困,不知世尊可有辦法,替我解此困局。”
楊慎撫須含笑,“你指的可是關於其他衛所欲罷免你的甲榜第一,尚書陛下逐你出書院的事?”
陸紳的事。
已經在書院裏傳遍了。
楊慎自是清楚,要說,陽明院的規矩,誰先進入陽明院,誰便是甲榜第一,曆來都是這個規矩。
但是,在其他人看來。
陸紳是因為,有人暗中故意為難了,司馬北,郭意,等人,這才導致,三人落榜不說,連三所的靈根法器,都全部丟失。
這才是他們無法容忍的地方。
陸紳點了點頭,“正是,學生正在思慮此事,世尊足智多謀,懇請世尊替學生解了這局。”
楊慎不再猶豫:“取筆墨來!”
陸紳聽到這裏,大喜不已,看來,龜甲的占卜再次得到了驗證,果然,楊慎能夠解決整件事。
水墨亭中。
楊慎提筆在紙上寫了十二個字,“先到京者為君,後到京者為臣!”
隨後。
將這書信交給了陸紳,說道:“你若將此十二字設法交到皇帝的手裏,你所遇之困惑,必將迎刃而解,不過,這件事,你萬萬不可說是出自我手,否則,陛下震怒定不會饒過你我,其中利害,你當知曉。”
陸紳心下一稟,看著這十二個字。
雖疑惑重重,但也隻能點頭。
不過楊慎或是因為有忌諱,卻是沒有打算繼續和陸紳說下去。
楊慎臨走之前,為了讓陸紳安心,便說道:“這事,朝野上下,少有人願意提起,但是,此事和邵元節有關,陛下若是想到這件事,定然不會罷免你,你放心便是。”
楊慎離開之後。
陸紳便回到了書院之中。
回到寢房後,陸紳為了謹慎起見,便著手寫了一封家書。
而是在這十二個字,寫在了家書中。
很快,寢房外傳來了朱壽還有何小七等人聲音,“大哥,要去上課了,一起去吧。”
三人結伴,前往經堂的路上,莫長機卻是攔在了門口。
莫長機看到陸紳,說道:“陸紳,你兄長來了,你於我去一趟。”
“來的正好。”陸紳一聽,立即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