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
功德都溢出了,你說你是行腳醫? 作者:心事當拏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五境,玉璞、仙人、飛升以及失傳兩境。
元嬰破而後立,返璞歸真,便為玉璞境。
此境修士天然能夠水火不懼、萬邪不侵,壽命可達千年。
玉璞之後就可稱仙人。
仙在前、人在後。
前者是說如今修煉得道,超凡脫俗,後者則是提醒此境大神通修士,莫要忘記先人後仙的本心初衷。
從古至今,無數修士入門時,大都會看著玉柬上的[仙人境]目露幻想。
他們越看越著迷,明明還沒開始修煉,卻仿佛下一秒就高高在上,成就仙人,臥雲而行,永生於天地,笑看人間百態。
少年們帶著遠大的誌向,開始踏入修行之路,然後他們遇到了困難。
倒下,卻又立刻爬起,臉龐雖是灰塵撲撲,眼眸卻依舊明亮。
然後,他們遇到第二個困難,第三個困難,無數困難,有修煉導致的,有資源導致的,有修士導致的......
歲月就這樣無聲溜走,少年成了中年,然後又變成老人。
誌向也再也找不到了。
古稀之年,某日醉酒,發現遠方有個少年正向自己揮手,老人揉搓著模糊的眼睛,才看清那不正是年少的自己。
他想起兒時,想起自己的夢想,驀然回首,才明白,
少年與愛從未離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鮮衣怒馬。
於是,老人喝得更醉,因為他知道,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凡人都羨慕修者,可修行之人心中的羨慕,又何嚐少了半分,長久的歲月讓他們豔羨之情更甚凡人。
下五境羨慕中五境,洞府境羨慕元嬰境,元嬰修士又每天想著如何才能踏入上五境。
而玉璞大能也大都倒在仙人門檻,千年壽命消散,化作春泥依舊不可得。
因此,
今日王陽明一步入仙人境,驚得文曲星大放異彩,驚得天下修士豔羨不已。
文廟正教主撫須而笑:“幸事!我儒道又多一大儒,文曲星之閃亮還遠勝你我入仙之時。”
“又是大乾國,如今看來,這仙人境之人便是兩年前導致天變之人,此人修我教義,儒家當一家獨大!”副教主負手眺望星辰。
“儒修跨境,當真不講道理。”佛、道感歎,“還好隻是一名仙人,未入半聖,未入半聖榜。”
......
三兩書塾。
此時蒼老的胡楊樹蒼翠欲滴,淡黃色的花朵驀然綻放,整個樹冠花團錦簇。
之前那場論道,此樹也得了好處,從此再非凡樹,機緣這事,當真玄妙。
胡楊樹擺動著樹枝,有黃花隨風飄落,落入易寧與王陽明身邊。
易寧攤開手掌,一朵黃花落於手心。
小天地中,許久沒有反應的六葉嫩芽輕輕抖動,而後一串文字便在腦中回蕩。
[萬年胡楊花,靈花,食之清熱解毒,外塗抗菌消炎,其味有淨化天地之效。]
這是易寧來到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二種天地靈物,相比初見寧心菇時的驚訝,如今易寧卻要平淡許多。
他將花瓣收於袖中,說道:“不用客氣,且讓花朵留於樹枝,回饋生育之地吧。”
話語落,這胡楊便真不再搖擺,一朵朵花瓣擁於樹中,好不漂亮。
“原先隻知易兄修為高深,雲上與劍仙一戰,陽明誤以為窺得高山全貌,如今我入仙人境,再看易兄才知山之高偉,所窺所看都隻是山腰一角。”王陽明感歎。
說完,這位新晉儒家仙人對著易寧行徒弟禮:“但傳道之事已成,禮節不能忘,望易兄不覺陽明迂腐。”
“順從心意即可,且我隻是提前點燃你心中的引線罷了。”
易寧並沒有邀功,此次成儒家大儒,和他易寧有關係,但關係也確實不大,主要還是王陽明頓悟所致。
“心境不同,這會再飲,卻覺此茶當真好喝。”
王陽明哈哈大笑,再次品味羅布麻茶,然後對王叔喊道:“將村民的羅布麻都買了!十倍價格!”
“少爺開心即可。”王叔今天笑得格外燦爛。
這時易寧詢問:“我感覺到陽明兄體內的浩然氣尚有餘力,為何之前不更進一步?”
“浩然氣雖有,但知識卻未到達,德不配位。我之大道還遠,如今既已知路在何方,又哪需拔苗助長,入那半聖並無意義。”
“倒是我目光短淺了。”
“哈哈哈,今日開心,易兄喝酒還是喝茶?”
“清晨喝酒不好吧。”
“那喝茶?”
“喝酒!”
江湖相見半盞春,這世間煩惱千千萬,也就酒還行。
胡楊樹將華冠躬得很低,戈壁的砂礫不能靠近樹下一點。
小院,樹下,石桌,清酒。
一仙人,穿藍袍。
一不知何境界的教書先生,穿白袍。
兩人以話題代菜,聊著日常瑣事,大都王陽明講,易寧聽。
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覺壺中已無白酒。
王陽明大恨,隻覺出門酒水帶少。
易寧臉龐紅撲撲的,喊著“餘著”。
餘著,這兩個詞可真好,餘著那就有下次,就有再見之時,天下茫茫,好友還能再見就是最大幸事。
也就這時,院子外響起腳步聲。
聲音很密集,遠比上學的孩子要多。
泥巴巷外,本不寬闊的街道擠滿了人。
童武與其他幾個村的村長,帶著自家村民,村民帶著孩子。
有小孩撅著嘴,有大人罵自家娃娃就知道哭,可他們沒發現,自己的眼眶也是濕潤的。
人們目光越過籬笆,向胡楊樹下投去,那裏坐著的白衣男子突然加入村子,僅僅兩年,村子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大家都習慣這一切時,有傳言說,那位總是和顏悅色的教書先生要走了,傳話之人被村民暴揍一頓。
但隨著流言越來越多,童武也默默點頭後。
大家都沉默了,有人喊著攔住易先生,有人說將自家女兒嫁給易先生,還有說要將先生綁在學塾。
可最後越是喊得凶的,情緒越是低落。
人們今日不再放羊,不再耕種,他們不約而同向學塾走去。
也不求說什麽話,就隻是想再看一眼那位與眾不同的先生。
僅此而已。
元嬰破而後立,返璞歸真,便為玉璞境。
此境修士天然能夠水火不懼、萬邪不侵,壽命可達千年。
玉璞之後就可稱仙人。
仙在前、人在後。
前者是說如今修煉得道,超凡脫俗,後者則是提醒此境大神通修士,莫要忘記先人後仙的本心初衷。
從古至今,無數修士入門時,大都會看著玉柬上的[仙人境]目露幻想。
他們越看越著迷,明明還沒開始修煉,卻仿佛下一秒就高高在上,成就仙人,臥雲而行,永生於天地,笑看人間百態。
少年們帶著遠大的誌向,開始踏入修行之路,然後他們遇到了困難。
倒下,卻又立刻爬起,臉龐雖是灰塵撲撲,眼眸卻依舊明亮。
然後,他們遇到第二個困難,第三個困難,無數困難,有修煉導致的,有資源導致的,有修士導致的......
歲月就這樣無聲溜走,少年成了中年,然後又變成老人。
誌向也再也找不到了。
古稀之年,某日醉酒,發現遠方有個少年正向自己揮手,老人揉搓著模糊的眼睛,才看清那不正是年少的自己。
他想起兒時,想起自己的夢想,驀然回首,才明白,
少年與愛從未離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鮮衣怒馬。
於是,老人喝得更醉,因為他知道,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凡人都羨慕修者,可修行之人心中的羨慕,又何嚐少了半分,長久的歲月讓他們豔羨之情更甚凡人。
下五境羨慕中五境,洞府境羨慕元嬰境,元嬰修士又每天想著如何才能踏入上五境。
而玉璞大能也大都倒在仙人門檻,千年壽命消散,化作春泥依舊不可得。
因此,
今日王陽明一步入仙人境,驚得文曲星大放異彩,驚得天下修士豔羨不已。
文廟正教主撫須而笑:“幸事!我儒道又多一大儒,文曲星之閃亮還遠勝你我入仙之時。”
“又是大乾國,如今看來,這仙人境之人便是兩年前導致天變之人,此人修我教義,儒家當一家獨大!”副教主負手眺望星辰。
“儒修跨境,當真不講道理。”佛、道感歎,“還好隻是一名仙人,未入半聖,未入半聖榜。”
......
三兩書塾。
此時蒼老的胡楊樹蒼翠欲滴,淡黃色的花朵驀然綻放,整個樹冠花團錦簇。
之前那場論道,此樹也得了好處,從此再非凡樹,機緣這事,當真玄妙。
胡楊樹擺動著樹枝,有黃花隨風飄落,落入易寧與王陽明身邊。
易寧攤開手掌,一朵黃花落於手心。
小天地中,許久沒有反應的六葉嫩芽輕輕抖動,而後一串文字便在腦中回蕩。
[萬年胡楊花,靈花,食之清熱解毒,外塗抗菌消炎,其味有淨化天地之效。]
這是易寧來到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二種天地靈物,相比初見寧心菇時的驚訝,如今易寧卻要平淡許多。
他將花瓣收於袖中,說道:“不用客氣,且讓花朵留於樹枝,回饋生育之地吧。”
話語落,這胡楊便真不再搖擺,一朵朵花瓣擁於樹中,好不漂亮。
“原先隻知易兄修為高深,雲上與劍仙一戰,陽明誤以為窺得高山全貌,如今我入仙人境,再看易兄才知山之高偉,所窺所看都隻是山腰一角。”王陽明感歎。
說完,這位新晉儒家仙人對著易寧行徒弟禮:“但傳道之事已成,禮節不能忘,望易兄不覺陽明迂腐。”
“順從心意即可,且我隻是提前點燃你心中的引線罷了。”
易寧並沒有邀功,此次成儒家大儒,和他易寧有關係,但關係也確實不大,主要還是王陽明頓悟所致。
“心境不同,這會再飲,卻覺此茶當真好喝。”
王陽明哈哈大笑,再次品味羅布麻茶,然後對王叔喊道:“將村民的羅布麻都買了!十倍價格!”
“少爺開心即可。”王叔今天笑得格外燦爛。
這時易寧詢問:“我感覺到陽明兄體內的浩然氣尚有餘力,為何之前不更進一步?”
“浩然氣雖有,但知識卻未到達,德不配位。我之大道還遠,如今既已知路在何方,又哪需拔苗助長,入那半聖並無意義。”
“倒是我目光短淺了。”
“哈哈哈,今日開心,易兄喝酒還是喝茶?”
“清晨喝酒不好吧。”
“那喝茶?”
“喝酒!”
江湖相見半盞春,這世間煩惱千千萬,也就酒還行。
胡楊樹將華冠躬得很低,戈壁的砂礫不能靠近樹下一點。
小院,樹下,石桌,清酒。
一仙人,穿藍袍。
一不知何境界的教書先生,穿白袍。
兩人以話題代菜,聊著日常瑣事,大都王陽明講,易寧聽。
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不覺壺中已無白酒。
王陽明大恨,隻覺出門酒水帶少。
易寧臉龐紅撲撲的,喊著“餘著”。
餘著,這兩個詞可真好,餘著那就有下次,就有再見之時,天下茫茫,好友還能再見就是最大幸事。
也就這時,院子外響起腳步聲。
聲音很密集,遠比上學的孩子要多。
泥巴巷外,本不寬闊的街道擠滿了人。
童武與其他幾個村的村長,帶著自家村民,村民帶著孩子。
有小孩撅著嘴,有大人罵自家娃娃就知道哭,可他們沒發現,自己的眼眶也是濕潤的。
人們目光越過籬笆,向胡楊樹下投去,那裏坐著的白衣男子突然加入村子,僅僅兩年,村子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大家都習慣這一切時,有傳言說,那位總是和顏悅色的教書先生要走了,傳話之人被村民暴揍一頓。
但隨著流言越來越多,童武也默默點頭後。
大家都沉默了,有人喊著攔住易先生,有人說將自家女兒嫁給易先生,還有說要將先生綁在學塾。
可最後越是喊得凶的,情緒越是低落。
人們今日不再放羊,不再耕種,他們不約而同向學塾走去。
也不求說什麽話,就隻是想再看一眼那位與眾不同的先生。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