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祭祖大典結束。


    各脈衛氏德高望重者,沒有急於一時離開。


    他們在一間廟宇中相見衛淵。


    “衛將軍,你可知,光是我河東衛氏、兩浙衛氏、蜀道衛氏,這三大氏族,就有多少姓衛之人?”


    衛淵哪裏曉得這個答案?他搖了搖頭。


    那河東衛氏長者緩緩道:


    “僅是我衛氏三脈,就有六十萬餘人,其中青壯男子,近二十萬,從事各行各業。”


    “我衛氏不像五姓七望,原本子弟就少,權勢不高,所以,各地衛氏族人,皆視彼此為同宗同脈,極是團結。”


    “老朽向衛伯爺您說這麽多,今日又帶了不少弟子來此,並非是要與衛伯爺您攀什麽親戚。”


    “而是,從此以後,我們衛氏三脈,乃至整個大周姓衛之人,都會助力衛伯爺您在朝堂大展宏圖。”


    “自此,您若有任何差遣,我衛氏族人,必為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們所求,隻有一點,那就是,待我衛氏一族,若遇滅族之禍,或衛氏後人,能混跡於廟堂,還請,衛伯爺您,能幫的,幫一把。”


    說白了。


    以後數十萬的衛氏族人,都會竭盡全力的幫助衛淵這一脈。


    代價是,若以後河東衛氏或者兩浙衛氏,如果遇到什麽難處。


    衛淵必須要幫忙。


    數脈衛氏族人,所圖所求,不是現在,而是將來,與衛淵相同。


    衛淵深知,一旦有了他們的助力,尤其是河東衛氏,必似如虎添翼。


    河東衛氏,在河東一帶的影響力極其深遠,哪怕一些老牌望族,都難以與之比較。


    簡單來說,他們如果齊心協力,為衛淵造名勢,衛淵在民間的威望將會更高。


    當然,衛淵現在最需要的,不是什麽名望。


    總而言之,這對衛淵來說,是一件好事。


    至於代價將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


    “請長老放心,您的話,晚輩記在心裏了。”


    “將來,無論是我忠勇伯一脈,還是河東、兩浙一脈等,天下衛氏,同宗同源,攜手共進。”


    隨著衛淵的聲音落下。


    許多各脈衛氏長老、家主等,陸續道:


    “天下衛氏,同宗同源,攜手共進。”


    “同宗同源.”


    “.”


    猶如宣誓一般,極其莊嚴。


    至此,天下衛氏不分家。


    此間之議,讓衛淵感到最驚訝的,還是三脈衛家人數。


    六十餘萬人啊若是將這股力量徹底凝聚起來。


    他想都不敢想。


    這還僅僅是衛氏三脈而已。


    其餘各脈衛氏,亦有不少人數.——


    如果不是祭祖與新軍成建日期距離太近。


    衛淵就打算,從各脈衛氏子弟中,挑選出來一些能人,送到軍中加以栽培。


    使其將來成為自己的心腹。


    他不願用勳貴子弟,是擔心,勳貴子弟各有前程背景,難以被自己牢牢掌控在手中。


    徐長誌是個例外。


    他是很早就跟著衛淵一刀一槍的打拚。


    二人之間的情義,早已如高山流水。


    十月初旬。


    衛淵借由兵部右侍郎的名義,從馬軍司、步軍司裏,抽調出四萬精銳將士。


    這四萬人,幾乎都是禁軍中的精銳。


    此刻,馬軍司衙門裏。


    徐長誌好奇問道:


    “八萬編製,四萬新兵,四萬老卒,不會出問題?”


    畢竟,軍中常有老兵欺負新卒的事情發生。


    而且,訓練新兵,太費勁了。


    衛淵笑道:“禁軍各軍指揮使,都是勳貴,新軍各級長官沒有用他們的人,他們本身就有點鬱悶。”


    “若是八萬人裏,都從各軍調配,把他們的精銳調走,他們心裏能舒服?”


    “而且,新兵是一張白紙,你可以隨意塗抹,但老卒不行,他們已經習慣了原由的訓練方式。”


    “倘若將新兵訓練幾個月,來一場演練,老兵敗了,他們自然也就不會抵觸所謂的新式練兵法。”


    “而且新兵與老卒對練,也能更利於將士們加倍訓練。”


    聽到這裏,徐長誌算是明白了。


    這是打算用新兵來激勵老卒。


    還能避免不少問題發生,倒是個好法子。


    “戶部的錢糧撥下來沒有?”


    徐長誌問道。


    衛淵點了點頭,“暫時撥下來一些,夠咱們用一段時間了。”


    徐長誌道:“蕩虜軍兵營選在何處?”


    衛淵將他拉到汴京布防圖前,道:


    “大相國寺往北五十裏處,有兩條山峰還有一塊平原,無論是訓練步卒還是騎兵,皆有優勢。”


    “此地依山傍水,進可攻,退可守,將新舊兵卒,各選一處山峰紮營,可互為掎角之勢.”


    話還沒說完,就被徐長誌攔住了,


    “夠了衛兄,此地甚好,但是你不要說下去了。”


    將兵營選擇在城內也就罷了。


    畢竟有不少禁軍編製也在京城裏。


    但是,你選兵營用上兵法了,是幾個意思?


    這是要準備打誰啊?


    衛淵明白他的意思,笑道:“過段時間,盛家的大姑娘出門,你去不去?”


    徐長誌道:“我代表勇毅侯府,自然會去。”


    衛淵好奇道:“聽你這語氣,是要爭爵了?”


    徐長誌點了點頭,“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勇毅侯府就這麽沒落下去吧?”


    認真來說,哪怕徐長誌成為侯爵,論地位,也低衛淵一等。


    因為衛淵是初代伯爵。


    “爭了也好,無論是論能力還是品性,那侯爵,都該你來擔任。”


    “別擔心什麽立嫡不立庶,有咱們代州哥幾個給你托底,盡管去爭。”


    衛淵拍了拍他的肩膀。


    翌日,他將自己的嫡係喚來。


    蕭逾明、沈青、謝武、林兆遠、陳阿牛還有楊懷仁。


    虎賁軍、遊奕軍、玄盾軍、勝捷軍、開山軍


    衛淵下達任命,


    “遠之,伱擅長騎射之術,這虎賁軍,就交給你統領。”


    “林兆遠,謝武,你二人乃斥候、戰車兵出身,開山軍就交給你們了。”


    “林兆遠為開山軍指揮使,謝武你為副指揮使。”


    “蕭逾明,你雖是儒將,武藝不深,但是深諳兵陣之道,這玄盾軍,就交給你了。”


    “沈青,遊奕軍交給你,楊懷仁,你是暫領蕩虜軍副都指揮使一職,主要負責統領勝捷軍。”


    “勝捷軍都是槍兵,我相信,你能利用此軍,將你楊家槍法再次發揚光大。”


    做好統一任命之後。


    組建新軍的工作,就算是正式提上日程了。


    這些人,都是衛淵精挑細選出來的幹將。


    有他們擔任要職,則能將新軍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


    幾人聽到任命之後,陸續作揖道:


    “末將領命!”


    “末將.”


    “.”


    衛淵思來想去,還是打算,有朝一日,將副都指揮使的職位,交給徐長誌。


    至於楊懷仁,是暫領。


    見狀,徐長誌忍不住皺眉道:


    “衛兄,跟著咱們來京城的代州兄弟們,都擔任了要職。”


    “這事要是傳到陛下的耳朵裏.”


    衛淵搖頭一笑,


    “長誌無需擔憂,我早已上了劄子,請陛下允了此事。”


    “若是沒有陛下點頭,我也不敢這樣安排。”


    “頂多也就是禦史那裏難纏一些而已。”


    話音剛落,朱總管就親自前來,請衛淵入宮麵聖。


    聞言,衛淵無奈道:“估計是那些禦史彈劾我了。”


    徐長誌皺眉道:“這事,還是太.”


    他擺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衛淵自然知道他想說什麽。


    陳大牛等人聽到他們二人言談,都不敢說些什麽。


    衛淵在,他們聽衛淵的話,衛淵不在,他們聽徐長誌的話。


    所以,徐長誌和衛淵之間若是討論什麽,他們是不敢插話的。


    衛淵將徐長誌拉到一邊,輕聲道:


    “新軍一旦建成,我就是此軍初代統帥,不用咱們得人,難道還要用外人?”


    “陛下即使有所猜忌,可相比之下,他更希望看到的是新軍建成,是我將新軍訓練成一支能打勝仗的精兵。”


    “除此外,一切事情,在陛下那裏,都不是事。”


    聽到這裏,徐長誌也隻好點頭作罷。


    這時,朱總管又在催了,


    “衛將軍,陛下還在宣政殿裏等著您呢。”


    “您快去吧,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陛下說,您無需沐浴更衣,著甲上殿即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z詠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z詠橘並收藏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