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衛淵沒有擊潰野利遇乞部。


    但是,阻敵於關外,就已讓趙禎極是高興了。


    隻因當年,野利兄弟二人,讓大周吃了多少虧?


    如今,野利旺榮被衛淵殺了,就算不是被他殺的,可今後大周的史書上,也會寫是他殺的。


    野利遇乞又在衛淵親自駐守的雁門關前連連失利。


    這對於大周來說,太重要了。


    你們野利一門,很猖獗嗎?


    朕有衛卿!


    在百官的歡呼聲中,趙禎愈發得意。


    這麽多年過去了,可算是讓西夏吃點苦頭了。


    不想稱臣?


    就揍你!


    仁義了大半輩子,也憋屈了大半輩子,誰不想揚眉吐氣一回?


    散朝後。


    趙禎專門找來韓章,詢問道:


    “衛卿又立了功,你覺得,朕該如何賞賜他?”


    不是說戰後賞賜嗎?


    韓章微微皺眉道:“官家,衛淵隻是守城有方而已。”


    “眼下戰事還未結束,待到戰事結束之後,再論功行賞也不遲。”


    守城的功勞大不大,要看在全局戰役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就比如衛淵這次。


    以一關之力,就拖住了野利遇乞的主力,為其餘各軍減輕壓力,那就是大功。


    “戰後論功行賞...”


    趙禎喃喃一聲,莞爾笑道:“韓卿認為,這場戰爭,需要打到什麽時候?”


    韓章作揖道:“臣認為,打到西夏主動與我大周談判即可。”


    主動?


    趙禎皺了皺眉頭,“也就是說,還不知要打多久...”


    李元昊不想稱臣的心早已昭然若揭。


    他就算是死撐著,也會咬牙堅持下去。


    “朕倒是要看看,區區二十餘載,李元昊能攢下多少家底。”


    趙禎也已做出決定。


    無論代州戰役,打到什麽時候,他都會堅持到底。


    西夏必須要向大周稱臣。


    這是大周的底線,也是他趙禎的底線。


    要不然,幾十年的皇帝,就白當了。


    ---------------


    很快。


    衛淵戍衛雁門,與野利遇乞對陣,連戰連勝的消息,猶如星火燎原般,傳至整座汴京。


    甚至還漸漸流出各種各樣的版本:


    有說衛淵乃是天上星宿轉世,自帶不凡,此番下界,是要輔佐明君開創‘漢唐盛世’;


    有人說,野利遇乞在雁門關前擺了一座大陣,此陣法驚天地泣鬼神,但是被衛淵一刀給破了。


    還有人說,衛淵是衛青或是霍去病的轉世。


    之所以出現這些傳聞,主要還是因為衛淵從無敗績的經曆。


    難怪會被別人神話。


    總而言之,此刻的衛淵,逐漸被民間所‘神話’。


    沒過兩日,大街小巷裏,都有人在議論衛淵戰勝野利遇乞一事。


    “想當年,西夏野利兄弟,屢屢重創我大周,如今,卻都栽在了衛將軍手裏,當真是大快人心!”


    “沒錯,衛將軍也是好生了得,有衛將軍在,咱們大周邊境無憂矣!”


    “衛將軍戍衛邊疆有功,屢次擊退野利遇乞還有耶律義先的進攻,要知道,這二者,可都是當世名將啊!”


    “...”


    換而言之。


    在很多人眼裏看來,衛淵已經成為了當世名將之一。


    是能夠與顧偃開、耶律仁先、義先之流的名將掰掰手腕得存在。


    ---------------


    此刻,盛家學堂。


    莊學究講完今日的功課,正欲讓齊衡、長柏等人獨自複習時,忽然想起近日京城中的種種傳聞。


    不由得看向眾人,莞爾笑道:


    “想必你們也都聽說,近日,京中盛傳,忠勇伯戍守雁門,對陣西夏名將野利遇乞的事跡了吧?”


    “今日時辰尚早,不如老夫考考你們,當今天下,我大周、遼還有西夏,三足鼎立,英雄輩出,可有幾人,能夠稱得上是名將?”


    聞言。


    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明蘭,瞬間來了精神,畢竟,她聽到了‘忠勇伯’這三個字。


    對於近日京城中的種種傳聞,她也是知道一些的。


    她是女兒家,不太懂衛淵與野利遇乞對陣,連戰得利是什麽概念。


    但是從盛長柏或是其他人的震撼表情中也不難猜測出那究竟意味著什麽。


    這時,盛長楓突然開口道:“先生,我等都是讀書人,怎麽突然提起武將的事了?”


    莊學究撫須道:“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如果一昧死讀書,不曉得天下大勢,難有出息。”


    盛長楓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莊學究看向盛長柏和齊衡,笑道:


    “你們兩個,誰先說說看,當世名將,都有哪些?”


    齊衡與盛長柏相視一眼。


    後者道:“先生,這時若是有幾顆青梅,一壺美酒,咱們這算不算是煮酒論英雄了?”


    莊學究大笑道:“就當兒戲,暢所欲言。”


    眾人點了點頭。


    隨後,齊衡率先起身開口道:


    “論當世名將...英國公肯定要算一個...”


    “寧遠侯也算一位...”


    “至於遼國和西夏...除了耳熟能詳的幾人外,學生還真是不曾留意過。”


    莊學究緩緩開口道:


    “英國公與寧遠侯,守衛咱們大周多年,說是婦孺皆知也不為過。”


    “此次論天下名將,咱們不提那些成名已久的將領。”


    齊衡搖了搖頭,“學生還真不知了。”


    莊學究看向盛長柏,


    “你來說說。”


    盛長柏起身作揖道:“是,先生。”


    “若論天下名將,年輕一輩中,自是無人可比忠勇伯衛將軍。”


    “自衛將軍戍守雁門以來,邊境戰禍便再也無法波及關內,且衛將軍有勇有謀,如此人物,如果不算是當世名將的話,學生真就不知,年輕一輩中,還有誰配名將二字。”


    “此外,西夏皇室子弟李諒祚,自幼熟讀兵書,五年前,此人曾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我大周順城,雖然後來將城池歸還,但此人,絕不容小覷!”


    “再說遼國,方才先生說,早已成名的不算,那麽耶律仁先與耶律義先,自是不算其中。”


    “學生聽聞,他們兄弟二人,還有一個弟弟,名為耶律信先,自幼養在遼國宮中,善騎射。”


    “兩年前,遼國與西夏曾有過矛盾,這個耶律信先,率領百騎,深入西夏草原腹地上千裏,來去自如...”


    “此人,當屬一代名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z詠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z詠橘並收藏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