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木哥兒,你有小名了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作者:z詠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邊軍接下來一個月,都陷入到了緊張地訓練中。
此刻,揚州,盛家。
隨著衛恕意產下一子後,她在家中的地位,被盛紘火速拔高。
不僅多配備了一些婢女,就連月例、吃食規格等,都隨之提升。
由於此前,衛恕意故作不經意間,向盛紘透露產婆一事。
所以,這段時間,盛紘一直很留意家裏的事情。
林噙霜便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找衛恕意麻煩了。
而自從衛恕意決定要爭的那一刻開始,心境產生變化後,盛紘看她是愈發滿意。
甚至都願將管家的職責交給衛恕意。
不過,卻被衛恕意拒絕了,
“主君,自古以來,都是家中大娘子行管家之責。”
“您即將升官,若是在這個時候,傳出一些閑言碎語,對您不利。”
“這管家之權,還是交給大娘子妥當。”
如此,這管家之責,才得以重新落到王若弗的手中。
衛恕意是個明白人,林噙霜在盛紘這裏得意多年,並非一時一日之功,就可將其扳倒或是比下去。
她需要一個盟友,而王若弗正是這不二人選。
至於管家之責...即使真管了家,又能如何?
她不是正妻,難免會有閑言碎語攻擊她。
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王若弗也果真念著衛恕意的好,平日裏隻要無事,就會來找衛恕意聊天。
向她吐槽林噙霜的各種事情。
一來二去,二人自然也就統一戰線,林噙霜的日子愈發不好過了。
這一天。
代州衛淵來信。
盛家裏的下人,將信交給衛恕意。
她打開來看以後,心中忍不住一喜,連忙看向自己剛生不久的孩子,笑著開口道:
“木哥兒,你有小名了,木哥兒就是你的小名,好聽嗎?這可是你舅舅,親自給你取的小名。”
自盛紘給盛家老七取名為‘盛長林’以後,衛恕意便沒怎麽叫過這三個字。
一直稱他為‘孩子’。
如今,卻是木哥兒叫個不停。
越叫心裏越是歡喜。
話說明蘭那邊,自從跟在老太太身邊後,萬事都擺出一副潛心學習的模樣。
雖才不足一個月,可見識倒是漲了不少。
一開始,老太太隻是將她當個晚輩留在身邊,也沒怎麽用心教導她。
但是,當老太太發現,明蘭有一顆玲瓏心的時候,就愈發喜歡上了這個晚輩。
便也開始認真地教導她。
盛家眼看著就要去京城了,老太太也常對她說起京城的一些趣事。
其中涉及到的勳貴世族數不勝數。
明蘭對京城那些勳貴局勢,也漸漸有所了解。
當前,在那些開國勳貴裏,除了英國公府之外,無人敢說自己是勳貴之首。
她時而暗自說道:“將來要是真去了京城,遇到英國公府家的人,定要繞著走。”
雖然她知道,英國公是自己舅舅的老師。
可那是她舅舅的關係,不是她的關係。
她不願仗著舅舅的名頭,亂攀關係,生怕給自己舅舅惹了麻煩。
再說,師徒之誼,畢竟不是親戚。
她盛明蘭貴在有自知之明,人家英國公府的人,又如何能在乎她這個小小的庶女?
聽老太太說了很多有關京城的事情,她這心裏,是又敬畏,又擔憂。
在京城隨便扔塊磚頭,都有可能砸到個當官的。
於是,她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以後去了京城,定要萬事小心,凡事不可冒頭。
但明蘭沒有想到的是,京城裏早有一位身份顯赫的貴族女子,盼著可以與她見上一麵了。
在衛淵來信抵達盛家的當天。
明蘭如往常一樣,正在專心致誌地練字。
甚至練到手上都磨出繭子了,可那字體,依舊是沒怎麽見好。
有時,明蘭都想放棄不練了,但一想到,要親自給舅舅寫信,便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老太太見她每每練字時都頗為認真地模樣,也是忍不住欣慰道:
“明丫頭,你要是個男兒,如此用心,將來定能考個功名。”
明蘭一聽,是祖母來了,便是連忙起身,笑嘻嘻說道:
“祖母,孫女可沒那麽大的誌向,孫女就是覺得,咱們盛家是書香門第。”
“父親將來去到京都做官,萬一讓人知道,孫女字寫得極醜,豈不是給咱們盛家丟人?”
盛老太太和藹笑道:“我們家明丫頭倒是有心了。”
明蘭跟在老太太身邊這幾日,對這位老太太可謂愈發親昵,見老太太高興,她也高興,
“聽說父親打算請莊學究來教導兩位哥哥的學業?莊學究字寫得好嗎?”
盛老太太笑道:“你消息倒是靈通,莊學究乃當世有名的大儒,他的字,怎能不好?”
明蘭奶聲奶氣的說道:“那孫女可以跟他練字嗎?”
盛老太太寵溺的摸了摸明蘭的腦袋,“當然可以。”
早幾年,盛紘救過莊學究的母親,對莊學究有大恩。
故而,盛家請莊學究教導家中子弟讀書,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
明蘭一聽,有名師教導,自己的字,肯定能夠練好。
這樣,就能早些時候,給舅舅寫信了。
想到這兒,就激動不已,“祖母,待莊學究來了,我一定跟著他好好練字。”
盛老太太道:“秋後咱們就要搬到京城去了,到那時,莊學究才會來。”
要等到秋後?
一念至此,明蘭心情不由得失落起來。
盛老太太拿起明蘭剛練的字,先是一驚,然後逐漸皺起眉頭,
“明丫頭...伱這字...確實該好好練練。”
------------
嘉佑二年,五月初旬。
汴京,朝堂之上。
鴻臚寺卿洪翼軫向嘉佑帝奏報,
“啟稟陛下,西夏遣使來信,說是於本月底,將派正使前來我大周,商議兩國互市之事。”
聞言,嘉佑帝深深皺起眉頭。
百官頓時議論紛紛,
“兩國互市?規矩不早就定下了?此時來說這事,意欲何為?”
“聽說去歲西夏鬧了災荒,隻怕尚未緩過勁來,要借互市一事,狠狠敲詐我大周一筆。”
“笑話,他們鬧災荒,與我大周何幹?”
“可他們與遼國結盟了...”
“...”
嘉佑帝故作咳嗽兩聲。
整座大殿裏才安靜下來。
頓了頓,嘉佑帝詢問道:“他們到底要談什麽,還是要等到他們來了再說。”
洪翼軫作揖道:“陛下,讓臣感到不解的是,西夏正使不從夏州入關,而是打算從代州入關。”
此刻,揚州,盛家。
隨著衛恕意產下一子後,她在家中的地位,被盛紘火速拔高。
不僅多配備了一些婢女,就連月例、吃食規格等,都隨之提升。
由於此前,衛恕意故作不經意間,向盛紘透露產婆一事。
所以,這段時間,盛紘一直很留意家裏的事情。
林噙霜便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找衛恕意麻煩了。
而自從衛恕意決定要爭的那一刻開始,心境產生變化後,盛紘看她是愈發滿意。
甚至都願將管家的職責交給衛恕意。
不過,卻被衛恕意拒絕了,
“主君,自古以來,都是家中大娘子行管家之責。”
“您即將升官,若是在這個時候,傳出一些閑言碎語,對您不利。”
“這管家之權,還是交給大娘子妥當。”
如此,這管家之責,才得以重新落到王若弗的手中。
衛恕意是個明白人,林噙霜在盛紘這裏得意多年,並非一時一日之功,就可將其扳倒或是比下去。
她需要一個盟友,而王若弗正是這不二人選。
至於管家之責...即使真管了家,又能如何?
她不是正妻,難免會有閑言碎語攻擊她。
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王若弗也果真念著衛恕意的好,平日裏隻要無事,就會來找衛恕意聊天。
向她吐槽林噙霜的各種事情。
一來二去,二人自然也就統一戰線,林噙霜的日子愈發不好過了。
這一天。
代州衛淵來信。
盛家裏的下人,將信交給衛恕意。
她打開來看以後,心中忍不住一喜,連忙看向自己剛生不久的孩子,笑著開口道:
“木哥兒,你有小名了,木哥兒就是你的小名,好聽嗎?這可是你舅舅,親自給你取的小名。”
自盛紘給盛家老七取名為‘盛長林’以後,衛恕意便沒怎麽叫過這三個字。
一直稱他為‘孩子’。
如今,卻是木哥兒叫個不停。
越叫心裏越是歡喜。
話說明蘭那邊,自從跟在老太太身邊後,萬事都擺出一副潛心學習的模樣。
雖才不足一個月,可見識倒是漲了不少。
一開始,老太太隻是將她當個晚輩留在身邊,也沒怎麽用心教導她。
但是,當老太太發現,明蘭有一顆玲瓏心的時候,就愈發喜歡上了這個晚輩。
便也開始認真地教導她。
盛家眼看著就要去京城了,老太太也常對她說起京城的一些趣事。
其中涉及到的勳貴世族數不勝數。
明蘭對京城那些勳貴局勢,也漸漸有所了解。
當前,在那些開國勳貴裏,除了英國公府之外,無人敢說自己是勳貴之首。
她時而暗自說道:“將來要是真去了京城,遇到英國公府家的人,定要繞著走。”
雖然她知道,英國公是自己舅舅的老師。
可那是她舅舅的關係,不是她的關係。
她不願仗著舅舅的名頭,亂攀關係,生怕給自己舅舅惹了麻煩。
再說,師徒之誼,畢竟不是親戚。
她盛明蘭貴在有自知之明,人家英國公府的人,又如何能在乎她這個小小的庶女?
聽老太太說了很多有關京城的事情,她這心裏,是又敬畏,又擔憂。
在京城隨便扔塊磚頭,都有可能砸到個當官的。
於是,她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以後去了京城,定要萬事小心,凡事不可冒頭。
但明蘭沒有想到的是,京城裏早有一位身份顯赫的貴族女子,盼著可以與她見上一麵了。
在衛淵來信抵達盛家的當天。
明蘭如往常一樣,正在專心致誌地練字。
甚至練到手上都磨出繭子了,可那字體,依舊是沒怎麽見好。
有時,明蘭都想放棄不練了,但一想到,要親自給舅舅寫信,便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老太太見她每每練字時都頗為認真地模樣,也是忍不住欣慰道:
“明丫頭,你要是個男兒,如此用心,將來定能考個功名。”
明蘭一聽,是祖母來了,便是連忙起身,笑嘻嘻說道:
“祖母,孫女可沒那麽大的誌向,孫女就是覺得,咱們盛家是書香門第。”
“父親將來去到京都做官,萬一讓人知道,孫女字寫得極醜,豈不是給咱們盛家丟人?”
盛老太太和藹笑道:“我們家明丫頭倒是有心了。”
明蘭跟在老太太身邊這幾日,對這位老太太可謂愈發親昵,見老太太高興,她也高興,
“聽說父親打算請莊學究來教導兩位哥哥的學業?莊學究字寫得好嗎?”
盛老太太笑道:“你消息倒是靈通,莊學究乃當世有名的大儒,他的字,怎能不好?”
明蘭奶聲奶氣的說道:“那孫女可以跟他練字嗎?”
盛老太太寵溺的摸了摸明蘭的腦袋,“當然可以。”
早幾年,盛紘救過莊學究的母親,對莊學究有大恩。
故而,盛家請莊學究教導家中子弟讀書,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
明蘭一聽,有名師教導,自己的字,肯定能夠練好。
這樣,就能早些時候,給舅舅寫信了。
想到這兒,就激動不已,“祖母,待莊學究來了,我一定跟著他好好練字。”
盛老太太道:“秋後咱們就要搬到京城去了,到那時,莊學究才會來。”
要等到秋後?
一念至此,明蘭心情不由得失落起來。
盛老太太拿起明蘭剛練的字,先是一驚,然後逐漸皺起眉頭,
“明丫頭...伱這字...確實該好好練練。”
------------
嘉佑二年,五月初旬。
汴京,朝堂之上。
鴻臚寺卿洪翼軫向嘉佑帝奏報,
“啟稟陛下,西夏遣使來信,說是於本月底,將派正使前來我大周,商議兩國互市之事。”
聞言,嘉佑帝深深皺起眉頭。
百官頓時議論紛紛,
“兩國互市?規矩不早就定下了?此時來說這事,意欲何為?”
“聽說去歲西夏鬧了災荒,隻怕尚未緩過勁來,要借互市一事,狠狠敲詐我大周一筆。”
“笑話,他們鬧災荒,與我大周何幹?”
“可他們與遼國結盟了...”
“...”
嘉佑帝故作咳嗽兩聲。
整座大殿裏才安靜下來。
頓了頓,嘉佑帝詢問道:“他們到底要談什麽,還是要等到他們來了再說。”
洪翼軫作揖道:“陛下,讓臣感到不解的是,西夏正使不從夏州入關,而是打算從代州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