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僧並沒有要脫離佛教,更不是因為辯機和尚要還俗,貧僧就還俗。”


    就在論壇上各種猜測,觀世音菩薩震怒之時,伏虎羅漢又發帖了。


    這個家夥真是學會了蹭熱度,瞬間就將所有的吸引力抓了過去,成了論壇上最叱詫風雲的人。


    “貧僧隻是說,高陽公主已經情根深種,如果辯機不還俗,不給她一個交代的話,豈不是成了負心漢?”


    啊?


    沒有人想到這一點,聽伏虎羅漢說完了,才意識到,對啊!


    有句話叫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人家兩個人情投意合,如果佛教不支持一定要拆散的話,確實太狠了!


    也正像伏虎羅漢說的,豈不是成了負心漢?


    關於負心漢,從古至今就深惡痛絕。


    在曆史上有幾個臭名昭著的負心漢,排第一的是戰國時人吳起。


    吳起為衛國人,妻子為齊國人。


    魯國國君看中吳起的軍事才能,想拜他為將,但又擔心其妻為敵國之女,恐吳起立場不堅定,因此一直猶豫不決。


    為表心跡,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吳起竟然傷心病狂地殺掉自己的結發妻子。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


    吳起身為一代名將,深通韜略,戰功顯赫。


    名氣夠大,行徑又極其惡劣,故排第一。


    第二,三國時人劉安。


    劉安本一獵戶,某日,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劉備兵敗,逃跑途中偶然投宿他家。


    因劉安家貧如洗,又正是兵慌馬亂的時候,拿不出什麽招待劉備。


    他就把自己老婆殺了,煮給客人吃。


    這小子最不是東西,為了追星,竟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本該列入第一,但考慮到他本人身賤名微,所以屈居第二。


    第三,戰國時人平原君趙勝。


    趙勝為趙國公子,為增加自己的勢力,平時養了一大群門客。


    某天,他的小老婆在樓上看到一個駝背瘸腿的人從樓下路過,樣子很滑稽,就笑了起來。


    誰知這個跛子,卻認為自己受到侮辱,徑直找到趙勝要求斬掉美人以謝罪。


    當時遭到拒絕,後來門下食客越來越少,經打聽方知,與門客們認為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重色輕士有關。


    於是平原君下令斬了這個小老婆的頭,門客又重新多了起來。


    這個故事原來是被當作輕色重義的美談講的,影響極壞,為正視聽,將其列為第三。


    這幾個曆史名人一出,網友們快炸了。


    是啊,他們對待女人也太狠了,確實是忘恩負義的負心漢。


    其實不止這幾個人,當時紂王無道,天下叛離,牧野一戰,國滅身死。


    朝代更迭,到了西周初年,一個叫衛地方,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詩經裏的氓是很有名的一篇,就講述了一個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悲傷故事。


    戰火之後,昔日繁華的朝歌日漸衰落,淇河西岸臨水而立的淇水關也隻剩下殘垣斷壁,沒有了往日的雄姿。


    故事的女主人公住在朝歌城裏,家裏做繅絲生意,把收來的蠶繭在熱水裏抽成絲,供應給織布的人家。


    為了方便其見,我們管她叫阿彩,那是個熱情奔放、落落大方的姑娘。


    出了淇水關,渡過淇河,再往東走十幾華裏,有一個地方叫頓丘。


    幾千年前,這裏盛產桑蠶,頓丘處在一片桑林之中。


    故事的男主人公住在這裏,我們姑且叫他阿氓。


    阿氓兄弟多人,家境貧寒,除耕田種地外,也養桑蠶、做些紡絲織布的生意,補貼家用。


    很小的時候,阿氓跟著家裏的大人來到朝歌,在阿彩家裏用蠶繭和織成的布匹換取絲線,多餘的換成食物。


    那時沒有現在錢的概念,交易的方式主要就是拿東西換東西。


    氓是外來人的意思。


    朝歌城裏的人把外來的鄉下人稱為氓,多少有點歧視的意思。


    阿彩並沒有看不起鄉下來的阿氓,兩個年紀一般大小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得非常高興。


    後來慢慢長大了,阿氓成了一個英俊壯實的小夥子,阿彩也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大姑娘。


    阿氓看上了阿彩,阿彩也愛上了阿氓。正劇的帷幕拉開了。


    憨厚的阿氓抱著一捆布來到城裏,見到阿彩就“嗤嗤”笑個不停。


    他借口來換絲線,其實內心打著和阿彩見麵的主意。


    見了麵就舍不得分開,阿氓回去的時候,阿彩送他很遠,出了淇水關,到了淇河邊還難舍難離。


    兩人聊得高興,幹脆一起渡過淇河,走啊走啊,不知不覺走到了頓丘村旁的桑林中,都快到阿氓家裏了。


    阿彩要回去了。


    兩人在桑林裏緊緊拉著雙手,兩雙火辣辣眼睛的相互對視,情濃難以遏製,兩人緊緊抱在一起,山盟海誓,永不分離。


    阿彩非要回去。


    阿氓突然發起火來,大呼小叫,叫她走,叫她再也不要找他。


    過了片刻,兩人平靜下來。


    “快托人到我家裏提親吧,秋天來的時候,你過來娶我。”阿彩喃喃而語。


    從前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要先央媒人到女方家裏提親。


    得到應允後再問名、合八字、訂婚、納吉、過禮、迎娶,宴請賓朋、拜過天地父母後才是洞房花燭,叫做“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看似繁文縟節,其實對於保護女方利益,維護安寧和-諧,起著很大作用。


    阿氓很長時間都沒有來找阿彩了,阿彩像著了魔一樣,天天跑到淇水關,爬上坍塌的城牆遙望遠方,期盼著那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風塵仆仆地朝著關口走來。


    等不來阿氓,她每次都傷心地哭得淚水漣漣。


    濃烈的情感無法平複,她茶飯不思,夜不成眠,身體衰弱得像要病倒。


    父母沒有辦法,最終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阿氓來了,阿彩一下子精神起來,高高興興,又說又笑。


    心懷不滿的父母隻給了阿彩少量嫁妝,貧寒的阿氓也置辦不起像樣的婚禮,隻不過請人做了卜筮,卦象沒有什麽不吉利的。


    嫁妝裝上阿氓帶來的車子,阿彩告別父母,坐上車,就這樣簡簡單單跟著阿氓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之我在大唐搞娛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熊貓並收藏西遊之我在大唐搞娛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