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記趣


    第二天上班了。


    經過一天,已經適應過來了。


    今天的工作特別忙,昨天其實是一個過渡適應期,今天才是正式的活兒來了,而且進度也非常明顯。


    所以今天就比昨天繁忙一些。


    昨天叫的醬棒骨還有時間吃,今天我根本沒時間叫外賣,隻在購物車裏挑方便的去點。


    結果點了一個酸菜魚。


    外賣送到時,我正好忙得暫時告一段落。


    然後抓緊時間扒了兩口飯,感覺這家人家的酸菜魚不好吃。


    魚片是切得很薄,但是入口有腥味。感覺是早就切好的,放入冰箱裏冷凍。所以拿出來的時候,有解凍後的腥味。


    然後湯頭也不夠濃。


    我知道一家家廚的酸菜魚做得很好吃的,那是在“回家吃飯”這個app裏訂飯的家廚,人家就是在家裏做的。


    魚片嫩不說,對了,魚片是嫩,而不是薄。


    嫩是食材加上廚師的經驗,而薄則是廚師的刀功。


    對於消費者而言,肯定是看重菜式的口味,對於廚師的刀功,那是感覺可以忽略的。


    又不是參加廚藝比賽,去當評委,那時候是把刀功當作是參賽指標,不得不去評。


    其實呀,廚師的刀功隻要不離譜,那也就行了。


    說得難聽一點,刀功是廚師的修練,沒必要讓消費者來買單的。


    這一層應該就是商家的貓膩了。


    借著廚師的刀功來掩蓋食材未必新鮮這個事實。


    另外,現在的廚師太多了,餐飲業也發達,所以消費者都吃得嘴刁了。


    吃過了好的,再吃不好的,那是諸多埋怨了。


    難怪有人現在對不好的會持寬容,對好的就苛刻了。不想有人太好,把人家的欣賞水平給拉高了,這樣自己的事情會難做。


    這是出於利益的考量。


    不過,行業的中線水平是什麽,都不清楚。如果有人就是願意鑽研業務,把酸菜魚之類的做出特色來,那麽是管不著的了。


    酸菜魚好像很多店家都會做這道菜,畢竟又酸又爽,還有些辣,是重口味的,做起來並不難。


    重口味的菜都不難做的,靠的是佐料。


    不過要做出特色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記得有一家人家做的口味醇厚,鮮得很有質感。


    不錯,酸菜魚給人感覺不是酸或者辣,而在酸和辣中透出一份鮮美來,於是口味的層次感顯得更豐富了。


    這就是令我向往的酸菜魚。


    而今天叫來了外賣,給我的感覺,充其量也就是會做菜而已。


    所謂的會做菜,也就是把菜煮熟罷了。


    盡管也知道,哪怕都是廚子,天賦和心思不同的,不可能要求很多的。


    可碰到一個好廚子,給人感覺像是走運了一般。


    對呀,假如對專業熱情投注,真正想做得好,那麽這份心思對於別人而言,那就是中了獎,是很喜悅,甚至都覺得是一種功德呢!


    所以呀,對工作也好,對興趣也好,有一份真愛,就是運氣。


    今天中午我吃飯吃到一半,被叫過去幹活,然後那時候活兒還特別多,一直忙到一點。


    有意思的是,當我在忙工作的時候,居然發現肚子飽了。


    而在吃東西的時候,並沒有覺得飽足感。


    我想應該是過了一會兒,胃開始消化了。


    要不然的話,大腦的指示還是要進食,既然是進食,那麽就沒有飽足感了。


    還記得有一回,我吃自助餐,吃得是肚子已經感覺到飽了,可是嘴裏不肯停,結果吃得連滾動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是第一次感覺到一邊在吃,一邊有了飽足感的。


    一般來說,平時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等到大腦都反應過來是吃飽了的話,那麽想必就是很飽了。


    難怪提倡的是七八分飽足矣。


    略帶著一些饑惡感,這樣對於健康更好。


    是不宜吃得過飽的。


    而我一邊忙一邊感覺到飽了。


    這時候就沒有想再進食的感覺了。


    等到了忙完了,真是在應付了。


    人家都去吃飯了,我不去吃,似乎不好意思。


    可真的要去吃,又覺得不餓。


    湊巧,還有人跟我有同感,人家也是這麽說的。


    這一下就找到了知音了。


    在一起吃飯,就是這點好,一旦有什麽話說到了大家心裏,這樣的話,會感覺到越吃越香的,大家喜歡在一起吃飯了。


    當然也要看人的,有的人就是不會說話,哪壺不開提哪壺。


    或者就是不會做人,這樣的話,連帶著吃飯都不香了。


    結果我又扒了幾口,實在是不想吃了,那麽就處理了一下。


    然後靜靜地坐著,今天還是不想喝咖啡。


    很有意思的,一旦要喝了,那麽每天就要喝。


    一旦讓健康的觀念進來,不喝也就不喝了。


    今天是很忙,如果要提神,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我覺得,今天已經累得氣血不算足了。


    咖啡也是耗氣血之物,如果再用來提神,也許短期來看,是可以提神,也可以感覺到美味的。


    但是本來就不足的氣血,會被弄得更虛弱了,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


    還不如,等到哪天不是很累,氣血還是足夠的時候,這時候喝豈不是好?


    也不是不讓自己喝,隻不過是稍微暫停,不想在對自己不利的情形下去喝而已。


    這是更考究的生活品質。


    還記得《紅樓夢》裏是有這麽一段的,林黛玉不讓賈寶玉喝冷酒,賈寶玉不聽,結果薛寶釵說出了道理,跟他說,酒本是暖胃之物,如果是冷的,那麽還要五髒去暖它,豈不是費事?這樣會傷了身體的。


    她這麽一說,賈寶玉自然聽從,她說出了道理,說得有道理嘛,人家服從的是道理。


    可是林黛玉借題發揮,賈寶玉聽薛寶釵的,不聽她的,她氣不過。


    有意思的是,這段兒女情長,家常慪氣,看著別看生麵,然後過後還不容易忘記,連帶著道理也一起記下了。


    這也許就是小說的作用吧。


    把一些道理,用故事的形式來講,讓故事更為生動,然後在記住了故事之外,順帶著連道理都記下了。


    而且現在還可以用到呢。


    不就是這麽回事嗎?


    因此,我小坐了一會兒,繼續開始忙了。


    二、興趣惹發的開心


    今天一早上,我就看到少年得到裏有古龍50講,我是每天都要發一篇少年得到的文章在朋友圈裏,因為朋友圈裏有小朋友,他們會需要。


    一看到古龍的講座,我就點進去看看,發現隻是講故事。


    我感覺我也可以講的呀,然後打開文稿,看到北風如刀,萬裏飄雪這樣的句子,看得我都噗嗤一笑。


    最近是有人說過,梁羽生的“如泣如訴”,古龍的“冷風如刀”,那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句子,沒想到又在偶然間看到了。


    然後我就把這條留言寫下來了。


    接著把這條音頻以及文稿發在群裏。


    結果有朋友問,這就是傳說中碎片化的閱讀嗎?


    好像碎片化的閱讀被詬病的。


    可現在一天忙碌,真的是沒有大片的時間,能有碎片化的時間用來閱讀已經很不錯了。


    一樣這些稀碎的時間,用來打遊戲不好嗎?也是消遣呀。


    所以我倒是覺得,能夠利用碎片化閱讀的人,都挺了不起的。


    至於閱讀的深度不夠,那是沒辦法,實在是時間太少了,能過目一邊,能記得住都很不容易了。


    要求也就別那麽高了。


    另外,比如說肯德基吧,不是一直被人說是垃圾食品嗎?可人家的股票也不錯呀,有時候也就別跟著評論走。


    有時候是覺得所謂的評論就在刷存在感,所以沒必要多理會。


    過去,也就是小時候,是覺得想要出人頭地,那時候小,是需要有誌向。


    現在則是越來越想安安靜靜的存活。


    能夠安安靜靜地存活,真的是很不錯的了。


    這不就是錢鍾書先生的字嗎?他叫默存,默默地存在,淡淡的就很漂亮,哈哈,感覺是一個意思,但是很有回味。


    博人眼球的東西一多,有時候就希望看到一張白紙,或者泛黃的紙也好。


    有時候內容並不是很重要。


    因為看到少年得到推出這個講座,我一時頑皮興起,就把過去寫的一篇模仿古龍的文章發了出去。


    我寫的是黑小李飛刀的,不喜歡他送出未婚妻的行為,於是就在黑他,這一下好了,黑到了人家少年得到團隊去了。


    管它呢,那時候什麽都不顧,就隻圖一個開心,好玩兒就行了。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今天看到群裏有人爭辯,爭辯是經常有的,有人就是通過爭辯來抒發自我,然後我就在裏插諢打科。


    對於爭辯,可真的別太認真了,認真了就容易被氣著。


    所以說,認真就是輸了。


    那麽開開心心,大家哄鬧一場,笑一笑,不就行了嗎?


    現在就發現開心的重要。


    過去也不是不知道,可那是腦子裏知道的,沒有一種很高興的情緒支撐。


    不錯,別看是情緒,它的力量也是很大的,也可以借著它來支撐的。


    一旦有了情緒支撐,那麽就容易開心了。


    於是大家嘻嘻哈哈,鬧了半天,也就不了了之。


    本來嘛,都是為了開心。


    不錯,就是這句話,都是為了開心。


    這對於找茬的人,可不是這麽認為的。


    有時候太過於上進,也不會這麽覺得的。


    那時候會覺得要開心幹嘛?我要的是成績。


    成績當然是重要的,但是放鬆也需要,開心也重要。


    現在我覺得我過得還算是蠻平衡的。


    還有朋友在群裏給我講武俠故事呢。


    然後我在用自己的想法來解讀。


    有時候明明是看熟的故事,但是用另類的思維去解讀,或者去扯淡,哪怕隻是在講笑話,也會碰撞思維,產生不同的效果。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真的是累了,同時也晚了。我要休息了,暫停!


    2020年10月11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擷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丹湜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丹湜意並收藏流年擷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