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擁有主見,讓生活更有品質
昨天其實並沒有寫完,才寫到了去酒家吃飯。
是可以借著節日期間嚐到一些平時嚐不到的菜,但總的來說,不見得好吃。
真正好吃的,還是平常吃得到,會經常點的菜。
這個邏輯也對,假如不好吃,為什麽要經常點呢?
都是在花自己的錢,沒必要花錢買罪受吧。
這個認知是和商家的促銷理念是不同的。
商家肯定說平常吃不到的才是好的,或者說貴的才是好的。
他們當然是這麽說的。
不然叫他們怎麽生存?
他們說的都是對他們的生存有利的,而且聽上去是有些道理的。
不錯,這就是商家的促銷手段了,聽著有些道理的,但是對他們有利的。
可是呢,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是要對自己有利的。這是肯定會有衝突的。
還記得最近上班到站的地鐵口附近開了一家蛋糕店,走過路過時,聞到一股蛋糕香,真的很誘惑。
於是忍不住掏錢買了一份蛋糕,當時營業員讓我辦會員,我沒搭理,可是吃了之後,覺得還是辦會員劃算,這家的蛋糕是很美味的,假如經常進出路過的話,很難抵擋這股誘惑的,那麽還是乖乖地辦了會員的劃算。
當我辦會員時,看到很多人在買蛋糕,都是被那股香味給誘惑來的。
當時我就說,聞到你們那股罪惡的香味,我是擋不了誘惑。
聽得營業員哈哈大笑,然後旁邊還有一對小情侶,男的也是笑出聲了,女的則是低著頭在笑。
結果還有兩個老阿姨來問問究竟,別看老阿姨,對於買東西很在行的。
曾經在蘇州麵館裏看到,有幾個老阿姨不是在門口看菜單,而是進來看別人上桌的是什麽菜,什麽菜好,她們就點什麽。
這種方法很直觀的,而且出錯的概率不大。
本來嘛,菜是用來享受的,看到了,聞到了,那麽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是可以點來吃了。
所以老阿姨買東西會先問旁邊人。
我也受這些老阿姨的影響,有一回去糕團店,我看到一個小姑娘在吃糕團,我就問她,好吃不?一般來說,碰到這種問題,人家都是會回答的。
吃貨看到吃貨,那是同道中人,怎麽會不回答呢?
小姑娘說,好吃。她說了好吃,那麽我就買了,買回來一嚐,還真的不錯。
所以就知道這些老阿姨的生活經驗是不錯的,這樣的話,心裏會想有底,不容易產生偏差。
而那一次在地鐵口附近,老阿姨們一問,我就說,假如你們是偶然來的,那麽就先買一份回去嚐嚐。
她們說是在這裏附近上班的,那麽我說,還是辦一張會員卡吧,看上去優惠活動比較劃算,而且這股香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抵抗的,很罪惡的。
當我說到罪惡的香味時,大家都哈哈大笑。
老阿姨還說我介紹得好,我也在琢磨,怎麽叫介紹得好了呢?
我就照實說而已,也沒有添油加醋,而且也不是經過了美化的字眼。
後來一想,像這種很罪惡的香味,營業員是不會說的。
他們肯定是說好的,是經過了美化的字眼才說出口的。
肯定說香味迷人,他們是告訴我,假如買回家後冷掉了,沒有香味了,記得在微波爐裏轉一轉,那麽香味又出現了。
後來我是照著去做的,可是還是沒有那股迷人的香味,到底回到家的環境和在店裏的環境不同,店裏的香味很集中,不容易散發,所以顯得特別濃烈,也就特別誘惑。
而回到家裏則不同,不會有那麽集中的香味。
可是呢,當拿起來一嚐,發現是吃起來有那股誘人的香味,散發不出去是一回事,可是本身的香味又是一回事。
我看到他們是怎麽把蛋糕做出來的,裏麵加了很多的蛋,到底是用料足,難怪那麽香。
而我說的字眼是比較粗糙的,也非常直白,一聽就知道不會是營業員他們一夥兒的,托兒也不是這麽來做的,是真的吃過了,嚐試過了,有了經驗才會說得出如此的感受的。
這樣一來,對於沒有嚐試過的人來說,這就是讓人信服的。
甚至,越是字眼粗糙,越是直白,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如實地去說,那麽信服力就越高。
誰要聽溢美之詞,人家要聽的就是過來人的經驗,是要對他們有利的。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看的劇集《怪你過分美麗》裏麵,莫向晚是演員經紀人,她對行業,對演員,對發展前景是心中有數的,而且也需要各方麵的平衡。
所以她對過氣的影後阮荔華這樣說,這個劇本適合你的不是女主,而是女主的媽媽。
阮荔華說,她無法接受。
莫向晚說,現在的市場對女演員不友好,所以不要勉強自己去演不適合的角色,而要找對路子。
這樣一來,阮荔華是服軟而崩潰了,她說了一句情緒話,可是我是阮荔華,意思是了不起的大明星,拿過影後的,叫我怎麽屈從這樣的角色。
這一句話是道出了演員的心聲。
不錯,演員也有自尊,而且阮荔華的情形不容樂觀,她嫁了人,可是公司倒閉了,老公跑路了,留給她一大堆的債務,因此她需要東山再起,要繼續紅。
而這一些莫向晚也是知道的,也決定幫她。
對於這一點,我是很服帖莫向晚的,她了解演員的情形,而且她沒有指責,沒有看輕人家,而是立足於現實,設身處地地為人家考慮,真正想去幫人家的。
當然也有不同的情形,比如說林湘任性,為了愛情要死要活的,這時候莫向晚就嚴厲地指責,你不要事業了,知道為了你的事業,大家是多麽辛苦的付出!
因為她真的是在幫林湘,是在維護演員,所以她的指責是苦口婆心,讓人隻會信服。
當然莫向晚的話,也隻能私底下對演員說,假如在台上,例如領獎吧,她就不能這樣說了。
可是在同一行業,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自然可以直說。
而且莫向晚的用詞是講究的,把真實意思表達出來,但是沒有負麵情緒。
她這樣做不是在發泄不滿,而是把現實告知,同時,也在這樣的現實中,要清楚自己該做什麽。她這樣是清醒的。
所以她的能力出眾。
看這部劇,我是一口氣看完的,而且看完了之後,我還想再看一遍,去梳理一下故事線,好的劇是值得這樣的對待的。
看到莫向晚的工作狀態,那是根本移不開視線的,非常精彩,也非常迷人的。
我還是喜歡武俠,也想繼續寫下去。
但是對於優秀的劇作,那麽不該有門戶之見,不管是什麽類型的劇,我都會去看的,然後對於特別好的,是要做筆記的。
我還是喜歡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的習慣的。
當然有一些書刷過一遍就行了。
有一些影視劇,也是如此,同時也要看口碑,一般來說,剛上市的我會放一放,除非是有很多評論,而且評論得是有好的內容的,這樣的劇作是優先來看的。
《怪你過分美麗》就是如此的,我在百度裏看到一些評論,是真的很有內容質感的,所以我就搜劇來看。
假如說,讀書以及刷劇是精神食糧的話,那麽到飯店點菜,路過蛋糕店買點心,那就是食糧了。
現在不是吃不到,而是好東西太多了。
一定要吃得講究。
所以也不能全然聽商家的促銷,而要看自己的感覺,也要有自己的認知,這樣才會讓生活更有品質。
我也是看了莫向晚對演員的體己話,這才無意中運用到生活中的,看得出來,兩者是有影響的。
而且就是如此的,客觀的描述,站在對方的角度,真的為人家打算,這樣就行了。
二、熱鬧與冷靜
十一長假在家裏休息,家人要看電視的。
我是難得有機會可以好好的跟自己靜處。
很多想法可以整理一下,讓心情被看到。
家人在電視裏看到很熱鬧的場麵,比如晚會中很多明星在唱歌。
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明星唱歌是看臉的,人家是演而優則唱,演得知名度高了,然後去湊興,去捧個場,露個臉。
對於明星的唱歌技巧,那是不能太挑剔的,人家就隻是來錦上添花而已。
看著好看就行了。
在抖音裏,是看到過去香港tvb的一些晚會,在tvb那是明星雲集,都是帥哥美女,而且都會唱兩下子的,有時候是蠻佩服tvb的管理能力,演員都是多才多藝。
其中有幾個很美麗的演員,他們唱歌就很難聽的,也就是說,假如不看臉的話,是沒什麽興趣聽他們唱歌的。
當然有些演員適合多棲類發展,有些演員並不適合。
不過現在看電視裏的一些演員,怎麽說唱歌也比過去的好聽,也許沒有到可以出唱片的地步,但是還是可以聽聽的。
再加上那張臉又漂亮,還混了個臉熟,的確會為晚會增光不少。
接著家人還要看戲曲,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了,逢年過節,戲要上台的。
我喜歡看越劇,就是受了家人的影響。
但是現在不怎麽要看了。
現在更多還是看心情的,想到了會去看一看。
然後有新作,還是會關注一下的。
我就看到過越劇《甄嬛傳》,這部新作不比影視劇差多少的,甚至有一些是越劇的特色,把影視劇裏沒有表現出來的,都放大了來表現,效果還很好。
還有越劇《步步驚心》,這部劇我看了寫評論在吐槽。
我懷疑編劇是理科生,不懂得營造感情。
前一幕男女主角還是不對盤,下一幕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攜子之手,生死契闊,怎麽來的呢?
中間的過程交代得不清晰。
我都甚至加了兩幕,去提建議的,發在微博以及個人公號裏麵的。
還要越劇《鹿鼎記》,我看過唱段,但是沒有看過全劇。
但也是可喜的改編。
最近也聽到消息,有越劇版的《王陽明》,我也覺得很新鮮,也有興趣去看一看。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是很愛看戲曲的,可現在,覺得看來看去,也就是這麽回事,故事都耳熟能詳到可以背出來了,節奏又慢,那麽放一放,一會兒看也來得及的。
不過,話也說回來,戲曲演員的功底更紮實,他們學藝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的艱苦,成為一個角兒是不容易的。
所以,也別怪演藝圈裏浮躁了,假如都那麽辛苦了,還看不到出頭的日子,是會受不了的。
因此,淡泊名利是難得的,也可以說是福氣。
隻不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現在看一些問題,起碼會從標準化,和一般人的喜怒哀樂兩方麵去看的。
標準化的,也是一般人會吃不消的,最起碼也是感到吃力的。
所以在休息天放鬆時,最好就是沒人來管,已經在適應日常的標準,真以為很輕鬆嗎?也是要付出,也會很吃力的。
標準化能做到的話,那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敬佩的,的確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甚至看著都嫌累。
不過呢,所有的努力,可以說基礎都是一般人的喜怒哀樂。
假如要超越的話,是要有辛勤付出的。
現在的戲曲就跟武俠一樣,都是不景氣的。
隨便問幾個年輕人,放假了你會怎麽安排?是去看電影,還是去看戲曲?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
現在的電影是大製作,看了是享受。
不過也看到過一些大製作,畫麵是美輪美奐,演員也很漂亮,可是劇情不知所雲,也沒感覺到故事裏有什麽營養。
這時候還真的應該去看看老電影,一些老電影有的時候是小製作,但是做得很考究,看完了,會覺得回味無窮。
然後還有戲曲,這些都是千錘百煉的,很有營養的。
假如說,劇院和戲曲聯手,一起推出不同的搭配劇目,這樣會吸引不同的觀眾,要是買套票也行,可以一直來看。
如果是在談戀愛,說實話,現在談戀愛能去的地方其實是有限的,迪士尼樂園再好玩,也不會一直去玩,電影再好看,難道還三五遍的去刷?
節日期間去旅遊?那到底是看人,還是看風景?
可以這樣說,節日期間,無論到哪裏,總是人比風景多,看風景還真不如看人呢。
可如果有一個戲曲電影,劇院裏沒什麽人的,那不是正好談戀愛嗎?
而且古代題材有一樣好,講究忠孝節義,不讚成投機取巧,這對婚姻來說,不就是很好的安基石嗎?
看完了,再一起去拍古裝照,留個念,也是很美好的享受和回憶。
熱鬧是傳統的作風,可是古典更是婚姻中需要的。
也許看別人,或者說是看明星,知名人物等,鬧婚變,鬧得雞飛狗跳,那仿佛是看戲,看著是熱鬧,但這些事情其實是最好別發生在自己身邊。
所以安靜也有安靜的好處,這是為幸福加持的。
有時候也會想,想當年武俠何等熱門,而現在呢,真是從門庭若市,到了門可羅雀,那麽再過幾年呢?像現在的一些熱門題材是不是也會走這樣的老路?
這倒不是在發牢騷,而是看情形,這種情形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所以倒是覺得對於熱門,也不用太熱心,該付出的,也不會少的。而對於冷門,也不要太冷眼,誰知道它們還會發揮什麽作用呢?
而且這兩者結合起來,不就是一個市場嗎?其中有很多事可以去做的。
看清事實,不代表可以頹廢,隻不過是知道要往什麽方向去努力而已。
這也是《怪你過分美麗》裏莫向晚的做法,所以我很喜歡這部劇,也喜歡這個人物。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我要休息一會兒了。暫停!
2020年10月3日
昨天其實並沒有寫完,才寫到了去酒家吃飯。
是可以借著節日期間嚐到一些平時嚐不到的菜,但總的來說,不見得好吃。
真正好吃的,還是平常吃得到,會經常點的菜。
這個邏輯也對,假如不好吃,為什麽要經常點呢?
都是在花自己的錢,沒必要花錢買罪受吧。
這個認知是和商家的促銷理念是不同的。
商家肯定說平常吃不到的才是好的,或者說貴的才是好的。
他們當然是這麽說的。
不然叫他們怎麽生存?
他們說的都是對他們的生存有利的,而且聽上去是有些道理的。
不錯,這就是商家的促銷手段了,聽著有些道理的,但是對他們有利的。
可是呢,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是要對自己有利的。這是肯定會有衝突的。
還記得最近上班到站的地鐵口附近開了一家蛋糕店,走過路過時,聞到一股蛋糕香,真的很誘惑。
於是忍不住掏錢買了一份蛋糕,當時營業員讓我辦會員,我沒搭理,可是吃了之後,覺得還是辦會員劃算,這家的蛋糕是很美味的,假如經常進出路過的話,很難抵擋這股誘惑的,那麽還是乖乖地辦了會員的劃算。
當我辦會員時,看到很多人在買蛋糕,都是被那股香味給誘惑來的。
當時我就說,聞到你們那股罪惡的香味,我是擋不了誘惑。
聽得營業員哈哈大笑,然後旁邊還有一對小情侶,男的也是笑出聲了,女的則是低著頭在笑。
結果還有兩個老阿姨來問問究竟,別看老阿姨,對於買東西很在行的。
曾經在蘇州麵館裏看到,有幾個老阿姨不是在門口看菜單,而是進來看別人上桌的是什麽菜,什麽菜好,她們就點什麽。
這種方法很直觀的,而且出錯的概率不大。
本來嘛,菜是用來享受的,看到了,聞到了,那麽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是可以點來吃了。
所以老阿姨買東西會先問旁邊人。
我也受這些老阿姨的影響,有一回去糕團店,我看到一個小姑娘在吃糕團,我就問她,好吃不?一般來說,碰到這種問題,人家都是會回答的。
吃貨看到吃貨,那是同道中人,怎麽會不回答呢?
小姑娘說,好吃。她說了好吃,那麽我就買了,買回來一嚐,還真的不錯。
所以就知道這些老阿姨的生活經驗是不錯的,這樣的話,心裏會想有底,不容易產生偏差。
而那一次在地鐵口附近,老阿姨們一問,我就說,假如你們是偶然來的,那麽就先買一份回去嚐嚐。
她們說是在這裏附近上班的,那麽我說,還是辦一張會員卡吧,看上去優惠活動比較劃算,而且這股香味不是每個人都能抵抗的,很罪惡的。
當我說到罪惡的香味時,大家都哈哈大笑。
老阿姨還說我介紹得好,我也在琢磨,怎麽叫介紹得好了呢?
我就照實說而已,也沒有添油加醋,而且也不是經過了美化的字眼。
後來一想,像這種很罪惡的香味,營業員是不會說的。
他們肯定是說好的,是經過了美化的字眼才說出口的。
肯定說香味迷人,他們是告訴我,假如買回家後冷掉了,沒有香味了,記得在微波爐裏轉一轉,那麽香味又出現了。
後來我是照著去做的,可是還是沒有那股迷人的香味,到底回到家的環境和在店裏的環境不同,店裏的香味很集中,不容易散發,所以顯得特別濃烈,也就特別誘惑。
而回到家裏則不同,不會有那麽集中的香味。
可是呢,當拿起來一嚐,發現是吃起來有那股誘人的香味,散發不出去是一回事,可是本身的香味又是一回事。
我看到他們是怎麽把蛋糕做出來的,裏麵加了很多的蛋,到底是用料足,難怪那麽香。
而我說的字眼是比較粗糙的,也非常直白,一聽就知道不會是營業員他們一夥兒的,托兒也不是這麽來做的,是真的吃過了,嚐試過了,有了經驗才會說得出如此的感受的。
這樣一來,對於沒有嚐試過的人來說,這就是讓人信服的。
甚至,越是字眼粗糙,越是直白,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如實地去說,那麽信服力就越高。
誰要聽溢美之詞,人家要聽的就是過來人的經驗,是要對他們有利的。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看的劇集《怪你過分美麗》裏麵,莫向晚是演員經紀人,她對行業,對演員,對發展前景是心中有數的,而且也需要各方麵的平衡。
所以她對過氣的影後阮荔華這樣說,這個劇本適合你的不是女主,而是女主的媽媽。
阮荔華說,她無法接受。
莫向晚說,現在的市場對女演員不友好,所以不要勉強自己去演不適合的角色,而要找對路子。
這樣一來,阮荔華是服軟而崩潰了,她說了一句情緒話,可是我是阮荔華,意思是了不起的大明星,拿過影後的,叫我怎麽屈從這樣的角色。
這一句話是道出了演員的心聲。
不錯,演員也有自尊,而且阮荔華的情形不容樂觀,她嫁了人,可是公司倒閉了,老公跑路了,留給她一大堆的債務,因此她需要東山再起,要繼續紅。
而這一些莫向晚也是知道的,也決定幫她。
對於這一點,我是很服帖莫向晚的,她了解演員的情形,而且她沒有指責,沒有看輕人家,而是立足於現實,設身處地地為人家考慮,真正想去幫人家的。
當然也有不同的情形,比如說林湘任性,為了愛情要死要活的,這時候莫向晚就嚴厲地指責,你不要事業了,知道為了你的事業,大家是多麽辛苦的付出!
因為她真的是在幫林湘,是在維護演員,所以她的指責是苦口婆心,讓人隻會信服。
當然莫向晚的話,也隻能私底下對演員說,假如在台上,例如領獎吧,她就不能這樣說了。
可是在同一行業,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自然可以直說。
而且莫向晚的用詞是講究的,把真實意思表達出來,但是沒有負麵情緒。
她這樣做不是在發泄不滿,而是把現實告知,同時,也在這樣的現實中,要清楚自己該做什麽。她這樣是清醒的。
所以她的能力出眾。
看這部劇,我是一口氣看完的,而且看完了之後,我還想再看一遍,去梳理一下故事線,好的劇是值得這樣的對待的。
看到莫向晚的工作狀態,那是根本移不開視線的,非常精彩,也非常迷人的。
我還是喜歡武俠,也想繼續寫下去。
但是對於優秀的劇作,那麽不該有門戶之見,不管是什麽類型的劇,我都會去看的,然後對於特別好的,是要做筆記的。
我還是喜歡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的習慣的。
當然有一些書刷過一遍就行了。
有一些影視劇,也是如此,同時也要看口碑,一般來說,剛上市的我會放一放,除非是有很多評論,而且評論得是有好的內容的,這樣的劇作是優先來看的。
《怪你過分美麗》就是如此的,我在百度裏看到一些評論,是真的很有內容質感的,所以我就搜劇來看。
假如說,讀書以及刷劇是精神食糧的話,那麽到飯店點菜,路過蛋糕店買點心,那就是食糧了。
現在不是吃不到,而是好東西太多了。
一定要吃得講究。
所以也不能全然聽商家的促銷,而要看自己的感覺,也要有自己的認知,這樣才會讓生活更有品質。
我也是看了莫向晚對演員的體己話,這才無意中運用到生活中的,看得出來,兩者是有影響的。
而且就是如此的,客觀的描述,站在對方的角度,真的為人家打算,這樣就行了。
二、熱鬧與冷靜
十一長假在家裏休息,家人要看電視的。
我是難得有機會可以好好的跟自己靜處。
很多想法可以整理一下,讓心情被看到。
家人在電視裏看到很熱鬧的場麵,比如晚會中很多明星在唱歌。
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明星唱歌是看臉的,人家是演而優則唱,演得知名度高了,然後去湊興,去捧個場,露個臉。
對於明星的唱歌技巧,那是不能太挑剔的,人家就隻是來錦上添花而已。
看著好看就行了。
在抖音裏,是看到過去香港tvb的一些晚會,在tvb那是明星雲集,都是帥哥美女,而且都會唱兩下子的,有時候是蠻佩服tvb的管理能力,演員都是多才多藝。
其中有幾個很美麗的演員,他們唱歌就很難聽的,也就是說,假如不看臉的話,是沒什麽興趣聽他們唱歌的。
當然有些演員適合多棲類發展,有些演員並不適合。
不過現在看電視裏的一些演員,怎麽說唱歌也比過去的好聽,也許沒有到可以出唱片的地步,但是還是可以聽聽的。
再加上那張臉又漂亮,還混了個臉熟,的確會為晚會增光不少。
接著家人還要看戲曲,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了,逢年過節,戲要上台的。
我喜歡看越劇,就是受了家人的影響。
但是現在不怎麽要看了。
現在更多還是看心情的,想到了會去看一看。
然後有新作,還是會關注一下的。
我就看到過越劇《甄嬛傳》,這部新作不比影視劇差多少的,甚至有一些是越劇的特色,把影視劇裏沒有表現出來的,都放大了來表現,效果還很好。
還有越劇《步步驚心》,這部劇我看了寫評論在吐槽。
我懷疑編劇是理科生,不懂得營造感情。
前一幕男女主角還是不對盤,下一幕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攜子之手,生死契闊,怎麽來的呢?
中間的過程交代得不清晰。
我都甚至加了兩幕,去提建議的,發在微博以及個人公號裏麵的。
還要越劇《鹿鼎記》,我看過唱段,但是沒有看過全劇。
但也是可喜的改編。
最近也聽到消息,有越劇版的《王陽明》,我也覺得很新鮮,也有興趣去看一看。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是很愛看戲曲的,可現在,覺得看來看去,也就是這麽回事,故事都耳熟能詳到可以背出來了,節奏又慢,那麽放一放,一會兒看也來得及的。
不過,話也說回來,戲曲演員的功底更紮實,他們學藝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的艱苦,成為一個角兒是不容易的。
所以,也別怪演藝圈裏浮躁了,假如都那麽辛苦了,還看不到出頭的日子,是會受不了的。
因此,淡泊名利是難得的,也可以說是福氣。
隻不過,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現在看一些問題,起碼會從標準化,和一般人的喜怒哀樂兩方麵去看的。
標準化的,也是一般人會吃不消的,最起碼也是感到吃力的。
所以在休息天放鬆時,最好就是沒人來管,已經在適應日常的標準,真以為很輕鬆嗎?也是要付出,也會很吃力的。
標準化能做到的話,那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敬佩的,的確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甚至看著都嫌累。
不過呢,所有的努力,可以說基礎都是一般人的喜怒哀樂。
假如要超越的話,是要有辛勤付出的。
現在的戲曲就跟武俠一樣,都是不景氣的。
隨便問幾個年輕人,放假了你會怎麽安排?是去看電影,還是去看戲曲?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
現在的電影是大製作,看了是享受。
不過也看到過一些大製作,畫麵是美輪美奐,演員也很漂亮,可是劇情不知所雲,也沒感覺到故事裏有什麽營養。
這時候還真的應該去看看老電影,一些老電影有的時候是小製作,但是做得很考究,看完了,會覺得回味無窮。
然後還有戲曲,這些都是千錘百煉的,很有營養的。
假如說,劇院和戲曲聯手,一起推出不同的搭配劇目,這樣會吸引不同的觀眾,要是買套票也行,可以一直來看。
如果是在談戀愛,說實話,現在談戀愛能去的地方其實是有限的,迪士尼樂園再好玩,也不會一直去玩,電影再好看,難道還三五遍的去刷?
節日期間去旅遊?那到底是看人,還是看風景?
可以這樣說,節日期間,無論到哪裏,總是人比風景多,看風景還真不如看人呢。
可如果有一個戲曲電影,劇院裏沒什麽人的,那不是正好談戀愛嗎?
而且古代題材有一樣好,講究忠孝節義,不讚成投機取巧,這對婚姻來說,不就是很好的安基石嗎?
看完了,再一起去拍古裝照,留個念,也是很美好的享受和回憶。
熱鬧是傳統的作風,可是古典更是婚姻中需要的。
也許看別人,或者說是看明星,知名人物等,鬧婚變,鬧得雞飛狗跳,那仿佛是看戲,看著是熱鬧,但這些事情其實是最好別發生在自己身邊。
所以安靜也有安靜的好處,這是為幸福加持的。
有時候也會想,想當年武俠何等熱門,而現在呢,真是從門庭若市,到了門可羅雀,那麽再過幾年呢?像現在的一些熱門題材是不是也會走這樣的老路?
這倒不是在發牢騷,而是看情形,這種情形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所以倒是覺得對於熱門,也不用太熱心,該付出的,也不會少的。而對於冷門,也不要太冷眼,誰知道它們還會發揮什麽作用呢?
而且這兩者結合起來,不就是一個市場嗎?其中有很多事可以去做的。
看清事實,不代表可以頹廢,隻不過是知道要往什麽方向去努力而已。
這也是《怪你過分美麗》裏莫向晚的做法,所以我很喜歡這部劇,也喜歡這個人物。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我要休息一會兒了。暫停!
2020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