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跟tvb是香港唯一的兩家免費電視台,按照八十年代初兩台與港府之間的協議,在香港範圍內任何家庭都能收看到兩台免費頻道的節目(tvb跟亞視也有收費頻道)。
根據91年4月港府公布的數據,全港共有約488萬部電視的裝機量。刨除掉酒店、賓館跟一些其他設施後,香港的真實家庭電視裝機量應該在410-450萬台之間。15。3的收視率,也就意味著《西遊記》在之前收視率最高時段,約有六七十萬左右的港人在收看這部電視劇。
這組數據比之tvb的同段電視劇可能要差一些,不過放在亞視這邊卻也不算太差了。至少對於一部自大陸引進,觀眾並不熟悉也談不上有什麽期待度的電視劇而言,《西遊記》已經交出了一份讓亞視上下尤其是林孝智滿意的成績單了。
“15。3嗎,比我預期的要高一些!”
林孝智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原本那點緊張也終於放下了。
自他清洗了亞視高層之後,身上背負的罵名跟指責一直不少。就算亞視前段時間連續出招,一定程度上的緩和了大眾的不良印象。耐不住tvb現在也明目張膽地插手其中,自從轉手招攬了那一幫子亞視前高管後,它就沒少明著暗著地向他跟亞視捅刀子。自他收購了亞視之後,至今還是沒能一舉扭轉林建明主政後期開始的亞視業績下滑,這讓他的身上一直有著不小的壓力。
隻是他雖然著手於亞視的改革,但是拍攝更多的電視劇需要時間,排演節目、聯係商家需要時間,引進新劇反映、配樂等都需要時間,所以這兩個月除了金像獎上開炮那一次外,他可是低調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終於把《西遊記》給憋了出來。
“觀眾的反響還不錯……”
蕭笙竟然也待在公司還沒下班,林孝智與他接觸並不多,不過僅有的幾次接觸裏,蕭笙也給他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他這人雖然傲了點,有時候也喜歡擺擺圈中老前輩的架子,而且對權力十分敏感。但這些個性格他都能夠接受,因為蕭笙是個對工作十分認真的人,甚至可以說認真到苛刻的地步。
比如年初他在收購了亞視之後,答應撥錢給他拍新劇,當時就敲定了準備根據古龍的小說《多情公子無情劍》拍一部長達五六十集的電視劇《小李飛刀》。照理說拍攝這麽長篇幅的電視劇,光是前期準備跟演員招聘就得花去小半年,但蕭笙卻在拿到錢後連改編劇本一起也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開機,匯集了亞視的大半藝人,連裏麵的一個跑龍套都可能是一些其他電視劇的男三號、女三號。
如今《小李飛刀》赫然已經開拍了將近一個月,也弄出了幾集來。如果按照香港電視台一貫的邊拍邊放的製度,其實早就能跟觀眾見麵了。不過卻給他按了下去沒著急放出來,準備等全拍完了再放。反正隨著現在亞視越來越多的引進電視劇完成改編,一時之間倒也不愁沒有節目上。
“蕭總監也在啊,下班時間已經過了,怎麽還沒回去……”
林孝智笑著跟他打了一聲招呼,就聽蕭笙有些驚歎道:“剛才我路過客服那邊,聽說一集的功夫客服那邊就接到了四百多通詢問電話,觀眾普遍給予好評。我看這《西遊記》是要火了,倒也不枉林生你如此重視它……”
對於他答非所問的一句感慨,林孝智隻是微微一笑。他確實非常在意這部電視劇,不僅翻譯、配音過程中他親自要求亞視一幫大牌巨星上陣,更是時常通過電話監督、跟蹤進程,不讓亞視這邊因為對大陸的輕視而在他手上毀了一部神劇。
除此外他還親自出麵請陳白強找了號稱配樂小天王的好友周啟生為《西遊記》重新配了一首粵語版的主題曲《孫悟空》,並請來了歌壇天王張國榮為其演唱。能讓他這位亞視及寰亞的大老板動用了手上全部的資源為其造勢,也難怪蕭笙這樣的tvb前高層都要感覺不可思議。
“長嘯滿雲風,英雄叱吒水晶宮。憑意氣狂又勇,力拓天宮都驚動。白骨精與牛魔,傲然故意去作弄。蜘蛛精怎可起作用?”
正準備回他話呢,突然間旁邊傳來一陣悅耳激昂的音樂聲,正是張國榮為亞視引進的《西遊記》演唱的粵語版的主題曲《孫悟空》。
“廣告時間結束,第二集要開始了!”
不用鄭丹瑞提醒,林孝智也知道第二集開始了。總台室是亞視的技術統計跟後台節目策劃總辦公大廳,也擁有同步節目播放的電視機以觀察看。他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已經開始播放第二集的《西遊記》,突然開口道:“讓技術那邊盯緊了,開始五分鍾之內給我一份最新的收視率統計數據!”
“我這就去安排!”鄭丹瑞叫來了一個技術人員耳語起來。
林孝智這才回過頭來,看向蕭笙問道:“我記得之前翻譯完後,內部有舉行過試看,蕭總監對這部電視劇怎麽看?”
“說來慚愧,我之前是十分瞧不起大陸電視人,總覺得他們除了能拍拍軍事戰爭片跟歌功頌德的偉人劇外,根本不會弄什麽電視劇。這《西遊記》倒是給我上了一堂課,大陸還是有好的演員跟電視劇製作人的!”
能讓他這位心高氣傲的香港本土電視人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西遊記》給他帶來的震撼了,直接讓他對整個大陸電視界的看法有了明顯改變。
在香港,《西遊記》其實一直是個讓電視跟電影人感到棘手的雞肋存在。想拍又不敢拍,因為過去的曆史跟嚐試都證明了,這是一個雖然大眾知名度極高但卻很難拍好的題材。
香港自電視台出現已有幾十年,因為拍攝難度不低,tvb、亞視跟已經成為曆史的佳藝電視三家電視台從未拍攝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
但這不代表香港就從未出現過有關於它的作品,恰恰相反的,香港電影人就曾多次試圖將這個中國古來最著名的神話小說題材搬上了銀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七十年代邵氏投資拍攝的《西遊記》、《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紅孩兒》五部曲。說來也巧,這幾部電影中扮演唐僧的人正是曾跟林孝智合作過的香港最著名的風月片大導演--何藩。
盡管在香港誕生了多部《西遊記》係列的電影,但票房實話說除了鄭佩佩出演的《鐵扇公主》跟另一部《女兒國》勉強還算出彩外,其他數十部票房跟口碑都一般般,香港電影人的浮躁、功利以及對新技術的排斥,別說讓《西遊記》中出現一些視覺享受了,頻繁出現的奇葩設定更是連觀眾都難以接受。
港人喜歡在電視、電影中大玩三角戀情,經常能夠看到男一號、男二號甚至男三號同時喜歡上女一號之類的狗血設定。他們連《西遊記》也沒有放過,在過去曾拍攝過的老版電影中,孫悟空被設定成跟嫂子鐵扇公主有曖昧,孫悟空不耍棒子玩刀劍、豬八戒瘦地跟猴一樣甚至幹脆隻帶個豬臉麵具、唐三藏跟觀音菩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等等。
這些奇葩跟功利的設定,加上技術也拍不出《西遊記》中的那種神仙、妖魔鬥法的特效來,導致香港始終沒能拍攝出一部能夠完美詮釋《西遊記》的經典作品來。
去年大導演張徹也免不了俗,似乎想要嚐試一下自己的導演功力有多深厚,結果拉了一些投資跟大陸合拍了一部《西行平妖》,弄出了一個渾身不長毛的孫悟空也就算了,簡陋的道具跟渣特效、還有各種奇葩設定更是毒死了香港影評界,聽說連大陸那邊的合拍方都有意見。這部電影最終準備發行時因口碑太差先後被多家大型院線拒絕排片,最終隻能在銀都跟一些私人影院裏放幾天,票房更是讓張徹羞愧的打算徹底退出電影圈不再拍電影了。
想來也是,一部電影才八萬多港幣的本埠票房,即使是放在六十年代都是撲街地不能再撲街,更何況最近幾年香港衡量賣座大片的標準赫然已經提到了兩三千萬以上。
遍數香港版的《西遊記》諸電影,還真沒有一部電影能說拍出了《西遊記》的幾分神韻來。似是《西遊記》這類的神話玄幻類型的作品在香港很有市場,不止老人喜歡看、孩子也是一樣。
所以不難想象,像86版《西遊記》這樣大陸精心拍攝的作品,登陸香港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也是他緣何會把亞視改組後播放的首部引入電視劇的重任交給它的原因。
能讓蕭笙如此改觀,他自然是心中歡喜。畢竟日後亞視可是準備密切跟大陸之前的合作,少不了要跟那邊的同行打交道,自己這邊若是一個個高鼻子高眼的始終一幅瞧不起人的模樣,再好脾氣的人也情願跟他們合作。
正要開口說話呢,突然間就聽蕭笙口風一轉,說道:“不過林生,我聽說你準備讓亞視從今以後每天黃金段的電視劇都是兩集連播,周六周末也是一樣。這樣子安排會不會影響到電視台的正常運作?”
他這麽一開口,林孝智這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要知道蕭笙雖然是亞視的製片總監,但負責引進電視劇的上映安排並歸他管。這麽晚了早該結束一天工作回家的他出現在電視台,本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剛才一看到他也來了,林孝智心裏就覺得他必然是有事。這麽聽他一開口,哪裏還不明白他這才是他今天來亞視的原因,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和有些國家跟地區一天連放幾集電視劇的製度不同,香港這邊的電視台雖然很早以前就效仿海外劃分出了師奶檔、下午茶檔、黃金檔、午夜檔等多個電視劇的播放時間段,但大多數時間段都是播放綜藝類跟新聞節目,偶爾播放電視劇也多是重播的舊劇。最新拍攝跟外購的電視劇則多安排在晚上的黃金時段,一天放一集。
一般的電視劇都是以20集為標準,剛好4周播映完畢。隻有一些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會延長2集放在周六、周日播映。(周六周末則放送綜藝跟財經類的節目,不播電視劇)
亞視一直是如此,即使是香港電視界的龍頭tvb也隻在早年出現過兩集連播,並且很快就終止了這一製度。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片庫不充盈,跟不上這麽頻繁的播放頻率。
香港以前隻有tvb跟亞視兩家電視台,現在就算加上了已經開始投入試運營的亞洲衛星電視台跟還未調試完畢的九倉電視,也不過隻有四家而已。
太過狹小的市場、以及tvb、亞視兩家與壟斷無異的市場占有率,導致每年香港僅有百餘部電視劇最終能與觀眾見麵,其中除了少數一些是引進片外,還有一部分則是前幾年放映過的重播電視劇。剩下的幾十部才是tvb跟亞視兩家電視台自己新拍的,遠遠低於歐洲甚至亞洲其他發達國家跟地區。
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一方麵是兩大電視台壟斷了上映渠道,加上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電視劇製作團隊,自然竭力擠壓專業電視劇製作公司的生存空間,久而久之自己也習慣了這種壟斷市場的感覺,隻頑固的恪守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根本不去想怎麽弄大它。
同時,香港這邊電影產業比電視劇產業更發達,回報率也遠遠要高於電視劇。此消彼長之下,香港這邊的電視人自然更樂意跑去拍電影而不是製作電視劇。
結果光靠兩家電視台自己拍攝,一年封頂也就各自弄出了二三十部電視劇幾百集而已,自然支撐不起連播製度。真要一天幾個時間段的電視劇連播,每年兩大電視台最少需要拍攝跟引進兩三百部電視劇,光是成本上就不會低於十億港幣。類比下88年tvb一年的電視劇拍攝投資才九千三百萬港幣,去年亞視這方麵的支出也才剛過七千萬港幣。所以連播製度對於亞視而言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要傷人傷己。
根據91年4月港府公布的數據,全港共有約488萬部電視的裝機量。刨除掉酒店、賓館跟一些其他設施後,香港的真實家庭電視裝機量應該在410-450萬台之間。15。3的收視率,也就意味著《西遊記》在之前收視率最高時段,約有六七十萬左右的港人在收看這部電視劇。
這組數據比之tvb的同段電視劇可能要差一些,不過放在亞視這邊卻也不算太差了。至少對於一部自大陸引進,觀眾並不熟悉也談不上有什麽期待度的電視劇而言,《西遊記》已經交出了一份讓亞視上下尤其是林孝智滿意的成績單了。
“15。3嗎,比我預期的要高一些!”
林孝智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原本那點緊張也終於放下了。
自他清洗了亞視高層之後,身上背負的罵名跟指責一直不少。就算亞視前段時間連續出招,一定程度上的緩和了大眾的不良印象。耐不住tvb現在也明目張膽地插手其中,自從轉手招攬了那一幫子亞視前高管後,它就沒少明著暗著地向他跟亞視捅刀子。自他收購了亞視之後,至今還是沒能一舉扭轉林建明主政後期開始的亞視業績下滑,這讓他的身上一直有著不小的壓力。
隻是他雖然著手於亞視的改革,但是拍攝更多的電視劇需要時間,排演節目、聯係商家需要時間,引進新劇反映、配樂等都需要時間,所以這兩個月除了金像獎上開炮那一次外,他可是低調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終於把《西遊記》給憋了出來。
“觀眾的反響還不錯……”
蕭笙竟然也待在公司還沒下班,林孝智與他接觸並不多,不過僅有的幾次接觸裏,蕭笙也給他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他這人雖然傲了點,有時候也喜歡擺擺圈中老前輩的架子,而且對權力十分敏感。但這些個性格他都能夠接受,因為蕭笙是個對工作十分認真的人,甚至可以說認真到苛刻的地步。
比如年初他在收購了亞視之後,答應撥錢給他拍新劇,當時就敲定了準備根據古龍的小說《多情公子無情劍》拍一部長達五六十集的電視劇《小李飛刀》。照理說拍攝這麽長篇幅的電視劇,光是前期準備跟演員招聘就得花去小半年,但蕭笙卻在拿到錢後連改編劇本一起也隻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開機,匯集了亞視的大半藝人,連裏麵的一個跑龍套都可能是一些其他電視劇的男三號、女三號。
如今《小李飛刀》赫然已經開拍了將近一個月,也弄出了幾集來。如果按照香港電視台一貫的邊拍邊放的製度,其實早就能跟觀眾見麵了。不過卻給他按了下去沒著急放出來,準備等全拍完了再放。反正隨著現在亞視越來越多的引進電視劇完成改編,一時之間倒也不愁沒有節目上。
“蕭總監也在啊,下班時間已經過了,怎麽還沒回去……”
林孝智笑著跟他打了一聲招呼,就聽蕭笙有些驚歎道:“剛才我路過客服那邊,聽說一集的功夫客服那邊就接到了四百多通詢問電話,觀眾普遍給予好評。我看這《西遊記》是要火了,倒也不枉林生你如此重視它……”
對於他答非所問的一句感慨,林孝智隻是微微一笑。他確實非常在意這部電視劇,不僅翻譯、配音過程中他親自要求亞視一幫大牌巨星上陣,更是時常通過電話監督、跟蹤進程,不讓亞視這邊因為對大陸的輕視而在他手上毀了一部神劇。
除此外他還親自出麵請陳白強找了號稱配樂小天王的好友周啟生為《西遊記》重新配了一首粵語版的主題曲《孫悟空》,並請來了歌壇天王張國榮為其演唱。能讓他這位亞視及寰亞的大老板動用了手上全部的資源為其造勢,也難怪蕭笙這樣的tvb前高層都要感覺不可思議。
“長嘯滿雲風,英雄叱吒水晶宮。憑意氣狂又勇,力拓天宮都驚動。白骨精與牛魔,傲然故意去作弄。蜘蛛精怎可起作用?”
正準備回他話呢,突然間旁邊傳來一陣悅耳激昂的音樂聲,正是張國榮為亞視引進的《西遊記》演唱的粵語版的主題曲《孫悟空》。
“廣告時間結束,第二集要開始了!”
不用鄭丹瑞提醒,林孝智也知道第二集開始了。總台室是亞視的技術統計跟後台節目策劃總辦公大廳,也擁有同步節目播放的電視機以觀察看。他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已經開始播放第二集的《西遊記》,突然開口道:“讓技術那邊盯緊了,開始五分鍾之內給我一份最新的收視率統計數據!”
“我這就去安排!”鄭丹瑞叫來了一個技術人員耳語起來。
林孝智這才回過頭來,看向蕭笙問道:“我記得之前翻譯完後,內部有舉行過試看,蕭總監對這部電視劇怎麽看?”
“說來慚愧,我之前是十分瞧不起大陸電視人,總覺得他們除了能拍拍軍事戰爭片跟歌功頌德的偉人劇外,根本不會弄什麽電視劇。這《西遊記》倒是給我上了一堂課,大陸還是有好的演員跟電視劇製作人的!”
能讓他這位心高氣傲的香港本土電視人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西遊記》給他帶來的震撼了,直接讓他對整個大陸電視界的看法有了明顯改變。
在香港,《西遊記》其實一直是個讓電視跟電影人感到棘手的雞肋存在。想拍又不敢拍,因為過去的曆史跟嚐試都證明了,這是一個雖然大眾知名度極高但卻很難拍好的題材。
香港自電視台出現已有幾十年,因為拍攝難度不低,tvb、亞視跟已經成為曆史的佳藝電視三家電視台從未拍攝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
但這不代表香港就從未出現過有關於它的作品,恰恰相反的,香港電影人就曾多次試圖將這個中國古來最著名的神話小說題材搬上了銀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七十年代邵氏投資拍攝的《西遊記》、《鐵扇公主》、《盤絲洞》、《女兒國》、《紅孩兒》五部曲。說來也巧,這幾部電影中扮演唐僧的人正是曾跟林孝智合作過的香港最著名的風月片大導演--何藩。
盡管在香港誕生了多部《西遊記》係列的電影,但票房實話說除了鄭佩佩出演的《鐵扇公主》跟另一部《女兒國》勉強還算出彩外,其他數十部票房跟口碑都一般般,香港電影人的浮躁、功利以及對新技術的排斥,別說讓《西遊記》中出現一些視覺享受了,頻繁出現的奇葩設定更是連觀眾都難以接受。
港人喜歡在電視、電影中大玩三角戀情,經常能夠看到男一號、男二號甚至男三號同時喜歡上女一號之類的狗血設定。他們連《西遊記》也沒有放過,在過去曾拍攝過的老版電影中,孫悟空被設定成跟嫂子鐵扇公主有曖昧,孫悟空不耍棒子玩刀劍、豬八戒瘦地跟猴一樣甚至幹脆隻帶個豬臉麵具、唐三藏跟觀音菩薩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等等。
這些奇葩跟功利的設定,加上技術也拍不出《西遊記》中的那種神仙、妖魔鬥法的特效來,導致香港始終沒能拍攝出一部能夠完美詮釋《西遊記》的經典作品來。
去年大導演張徹也免不了俗,似乎想要嚐試一下自己的導演功力有多深厚,結果拉了一些投資跟大陸合拍了一部《西行平妖》,弄出了一個渾身不長毛的孫悟空也就算了,簡陋的道具跟渣特效、還有各種奇葩設定更是毒死了香港影評界,聽說連大陸那邊的合拍方都有意見。這部電影最終準備發行時因口碑太差先後被多家大型院線拒絕排片,最終隻能在銀都跟一些私人影院裏放幾天,票房更是讓張徹羞愧的打算徹底退出電影圈不再拍電影了。
想來也是,一部電影才八萬多港幣的本埠票房,即使是放在六十年代都是撲街地不能再撲街,更何況最近幾年香港衡量賣座大片的標準赫然已經提到了兩三千萬以上。
遍數香港版的《西遊記》諸電影,還真沒有一部電影能說拍出了《西遊記》的幾分神韻來。似是《西遊記》這類的神話玄幻類型的作品在香港很有市場,不止老人喜歡看、孩子也是一樣。
所以不難想象,像86版《西遊記》這樣大陸精心拍攝的作品,登陸香港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這也是他緣何會把亞視改組後播放的首部引入電視劇的重任交給它的原因。
能讓蕭笙如此改觀,他自然是心中歡喜。畢竟日後亞視可是準備密切跟大陸之前的合作,少不了要跟那邊的同行打交道,自己這邊若是一個個高鼻子高眼的始終一幅瞧不起人的模樣,再好脾氣的人也情願跟他們合作。
正要開口說話呢,突然間就聽蕭笙口風一轉,說道:“不過林生,我聽說你準備讓亞視從今以後每天黃金段的電視劇都是兩集連播,周六周末也是一樣。這樣子安排會不會影響到電視台的正常運作?”
他這麽一開口,林孝智這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要知道蕭笙雖然是亞視的製片總監,但負責引進電視劇的上映安排並歸他管。這麽晚了早該結束一天工作回家的他出現在電視台,本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剛才一看到他也來了,林孝智心裏就覺得他必然是有事。這麽聽他一開口,哪裏還不明白他這才是他今天來亞視的原因,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
和有些國家跟地區一天連放幾集電視劇的製度不同,香港這邊的電視台雖然很早以前就效仿海外劃分出了師奶檔、下午茶檔、黃金檔、午夜檔等多個電視劇的播放時間段,但大多數時間段都是播放綜藝類跟新聞節目,偶爾播放電視劇也多是重播的舊劇。最新拍攝跟外購的電視劇則多安排在晚上的黃金時段,一天放一集。
一般的電視劇都是以20集為標準,剛好4周播映完畢。隻有一些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會延長2集放在周六、周日播映。(周六周末則放送綜藝跟財經類的節目,不播電視劇)
亞視一直是如此,即使是香港電視界的龍頭tvb也隻在早年出現過兩集連播,並且很快就終止了這一製度。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片庫不充盈,跟不上這麽頻繁的播放頻率。
香港以前隻有tvb跟亞視兩家電視台,現在就算加上了已經開始投入試運營的亞洲衛星電視台跟還未調試完畢的九倉電視,也不過隻有四家而已。
太過狹小的市場、以及tvb、亞視兩家與壟斷無異的市場占有率,導致每年香港僅有百餘部電視劇最終能與觀眾見麵,其中除了少數一些是引進片外,還有一部分則是前幾年放映過的重播電視劇。剩下的幾十部才是tvb跟亞視兩家電視台自己新拍的,遠遠低於歐洲甚至亞洲其他發達國家跟地區。
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一方麵是兩大電視台壟斷了上映渠道,加上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電視劇製作團隊,自然竭力擠壓專業電視劇製作公司的生存空間,久而久之自己也習慣了這種壟斷市場的感覺,隻頑固的恪守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根本不去想怎麽弄大它。
同時,香港這邊電影產業比電視劇產業更發達,回報率也遠遠要高於電視劇。此消彼長之下,香港這邊的電視人自然更樂意跑去拍電影而不是製作電視劇。
結果光靠兩家電視台自己拍攝,一年封頂也就各自弄出了二三十部電視劇幾百集而已,自然支撐不起連播製度。真要一天幾個時間段的電視劇連播,每年兩大電視台最少需要拍攝跟引進兩三百部電視劇,光是成本上就不會低於十億港幣。類比下88年tvb一年的電視劇拍攝投資才九千三百萬港幣,去年亞視這方麵的支出也才剛過七千萬港幣。所以連播製度對於亞視而言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要傷人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