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那邊是否真會掀起一場抵製自己跟寰亞的運動,林孝智不關注也在意。事實上早在年初台灣當局傳出封殺寰亞的消息之後,寰亞就已經在他的指揮下完成了撤離工作,而非是如一些人所猜測的那樣,僅僅隻是以退為進逼台灣當局解禁。
如今寰亞已經不再往台灣派片了,這也是他林孝智不懼得罪台灣金馬獎跟台灣電影人的原因。而且不止如此,自安排寰亞放棄台灣市場之後,他便於公司內部下達了一條要求,如非必要寰亞盡量減少聘請台籍藝人、導演拍片。
或許在旁人看來,這一條宣布封殺台灣藝人的‘命令’,隻是氣量太小應對台灣封殺的反製手段。卻沒人知曉這背後,林孝智已經開始利用自己跟寰亞集團的影響力,打擊跟阻礙台灣本土電影的崛起進程了。
不在意台灣那邊的態度,卻不意味著林孝智也不關心香港這邊。事實上自他本人的言論見報之後,重新投入新劇拍攝之中的他,也不忘分神關注業界動態。
與台灣那邊一邊倒的叫罵聲不同,香港這邊對於他向金像獎的開炮,竟然意外的讚同聲遠遠壓過了指責的聲音。
在讚同他的人中,林孝智意外看到了一個業界名氣不小的導演,正是王胖子--王京。
因為父親就是香港知名電視人--王天林,王胖子從小就是跟電視製作打交道,從小耳目共睹之下早對這一行業產生了興趣。不過早年性格叛逆的他更是個不想被父親管教的主,沒有遵從王天林的安排進入tvb的他反而在大銀幕上打出了一片天地來,自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他所導演的電影一直都是熱賣跟賺錢的保證,是香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然而,就是這麽一位成功的大導演,卻一直有一個遺憾或者說是憋屈的事,那就是他本人別說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了,就連最佳導演提名都沒獲得過一次。
要說在林孝智開了嘴炮之前,他王京雖然天不怕地不怕的,但多少還是比較忌憚徹底得罪金像獎的。可是這一次一看到這位業界大佬站出來吸引仇恨了,再加上本屆金像獎他還是連個提名也沒得到,新仇舊恨之下王京也是憋不住火氣,公然在為新電影《鹿鼎記》搞宣傳時在媒體麵前向金像獎開炮:“……前天林生對金像獎開炮,對此我是十分讚同的。我不知道《電影雙周刊》想搞什麽,但這幾年金像獎一屆不如一屆是不爭的事實。年年都要搗鼓出一兩匹黑馬出來,其中一部必然票房大賣的電影。可最後的結果千篇一律,得獎的是誰呢?是觀眾喜歡跟支持的熱賣電影嗎?不,最後得獎的一定是評委會喜歡的‘有藝術性’的電影。我可以理解金像獎出於照顧性心理,對票房普遍不高的文藝電影進行一些提攜,但這種提攜不應該是建立在打壓商業電影的發展之上。”
好友對金像獎開炮,劉鎮偉盡管對金像獎並沒有什麽芥蒂,依舊站了出來力挺與他關係莫逆的林孝智。
他在《明報》上登載了一篇親自撰寫的稿子,說:“無怪別人指責金像獎,這幾年金像獎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商業電影盡管每年都能獲得“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等提名,但真正的重量級獎項上幾乎與商業電影無緣,得到最多的就是些‘動作指導’、‘最佳剪輯’之類的獎項。諸如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等,多半都是頒發給更文藝的電影。如果評委會真認為出演文藝電影所需要的演技跟用心度比商業電影更高,那我無話可說,隻能用林生的一句原話來反駁--難道我們的電影就是蒙著臉、閉著眼睛拍得,沒用一點心、不用琢磨演技?”
“文藝片在藝術表達上也許比大多數商業電影要好一些,但一個現實的話題擺在眼前,觀眾大多不買賬也看不懂電影裏麵的深意,導致多數文藝電影都是賠錢賺個吆喝。比如我認識的一個電影導演王家衛,前年他拍攝的《阿飛正傳》拿了去年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共四項大獎,但鄧生(鄧光榮,這部電影是由他的影之傑投資拍攝)上台去領獎時卻苦著一張臉。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因為這部電影投資三千多萬,最終票房卻隻有一千多萬,不但把鄧生氣得住進醫院打點滴,公司也險些因此倒閉,還是林生幫忙張羅賣了外埠回了點本,才不至於太難看。”
劉鎮偉跟王家衛是鐵兄弟,他在文章裏把老兄弟拉出來‘批鬥’一番,未嚐沒有借機讓‘死性不改’還準備繼續拍文藝片坑新老板的好友王家衛轉性拍商業片的意思。
因為就在月前王家衛又閉關弄出了一個名為《東邪西毒》的劇本準備拉投資,劉鎮偉在提前看過了劇本之後很為老友擔心。他是香港最好的商業片導演之一,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這部電影的商業賣點不夠,觀眾很難買賬,而且要拍出王家衛想要的效果,至少也得有個四五千萬的投資,這種規模的投資除非是《黃飛鴻》、《黑俠》那種要大場麵有大場麵、要燃情的打鬥戲有打鬥戲,摸準了觀眾胃口的商業電影,否則別提賺錢了連回本都難。
而且,在成功‘坑倒’了前老板鄧光榮之後,別看王家衛拿了不少大獎,但他本人在香港電影圈裏的名聲已經臭了。若是再弄出一部坑倒投資者的電影出來,估計好友以後的日子更難混。所以才有了他的這麽一說……
作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領軍人物,徐可徐老怪一直都是香港最好的電影導演之一。然而他本人雖然在第四屆跟本屆各自獲得過一個最佳導演提名,卻一直沒能拿到“最佳導演”這個獎項,也因此他的《黃飛鴻》雖然在本屆金像獎上大出風頭,但徐可對於金像獎的不滿也是溢於言表。
他這人雖然脾氣古怪,但也是出了名的敢作敢當,否則去年也不會為葉倩文擋下了所有的罵名。根本不需要別人聯係他,徐可自己便站了出來抨擊金像獎:“我從金像獎組建之初到現在,一直關注這個本土電影獎項的發展。但也不得不承認,從第六屆引入了影評人協會跟其他組織之後,金像獎就是變了味道。每年都要推幾部連回本都困難的電影上位,真要是觀眾喜愛的電影,怎麽可能連剪輯師都要餓死?還是真如林生所說的那樣,現在的金像獎大獎全看評委喜好跟口味了?”
……
不奇怪這麽多的大牌商業片導演站出來支持林孝智,自己耗費數千萬巨資拍攝的大片,雖然席卷港澳台及東南亞,斬獲無數票房,奈何就是不得金像獎評委會的喜歡,這幾年來連連敗於一些名聲不顯的導演手中,屢次被票房撲街到了姥姥家的文藝片黑馬上演撞翻大船的戲份,早就有人憋了一肚子火氣。
隻是香港電影圈就這麽大點,早前大家都不願意撕破了臉皮,得罪了金像獎官方跟評委組織,所以隻能忍著。如今有人率先站出來炮轟金像獎,自然引起一片喝彩聲跟掌聲。
說到底香港電影本來就是建立在商業片的基礎上的,這幾年金像獎評委會卻大走歐美學院派,偏向於文藝色彩較重的電影,大量商業味道濃鬱的電影被人為限製在金像獎之外,雖然還未令香港電影傷筋動骨,卻也開始動搖了港片的根本。
不少導演跟藝人,一看自己難以接到大片、或者很難拍出什麽熱賣電影一舉成名後,為了能夠獲獎增加知名度,轉而走捷徑跑去拍那些觀眾不愛看的文藝電影,除了少數精品還能給人帶來眼前一亮外,觀眾大多不買賬。但這些文藝片更容易得獎更容易成名,長此下去才是港片的災難。
如今寰亞已經不再往台灣派片了,這也是他林孝智不懼得罪台灣金馬獎跟台灣電影人的原因。而且不止如此,自安排寰亞放棄台灣市場之後,他便於公司內部下達了一條要求,如非必要寰亞盡量減少聘請台籍藝人、導演拍片。
或許在旁人看來,這一條宣布封殺台灣藝人的‘命令’,隻是氣量太小應對台灣封殺的反製手段。卻沒人知曉這背後,林孝智已經開始利用自己跟寰亞集團的影響力,打擊跟阻礙台灣本土電影的崛起進程了。
不在意台灣那邊的態度,卻不意味著林孝智也不關心香港這邊。事實上自他本人的言論見報之後,重新投入新劇拍攝之中的他,也不忘分神關注業界動態。
與台灣那邊一邊倒的叫罵聲不同,香港這邊對於他向金像獎的開炮,竟然意外的讚同聲遠遠壓過了指責的聲音。
在讚同他的人中,林孝智意外看到了一個業界名氣不小的導演,正是王胖子--王京。
因為父親就是香港知名電視人--王天林,王胖子從小就是跟電視製作打交道,從小耳目共睹之下早對這一行業產生了興趣。不過早年性格叛逆的他更是個不想被父親管教的主,沒有遵從王天林的安排進入tvb的他反而在大銀幕上打出了一片天地來,自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他所導演的電影一直都是熱賣跟賺錢的保證,是香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然而,就是這麽一位成功的大導演,卻一直有一個遺憾或者說是憋屈的事,那就是他本人別說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了,就連最佳導演提名都沒獲得過一次。
要說在林孝智開了嘴炮之前,他王京雖然天不怕地不怕的,但多少還是比較忌憚徹底得罪金像獎的。可是這一次一看到這位業界大佬站出來吸引仇恨了,再加上本屆金像獎他還是連個提名也沒得到,新仇舊恨之下王京也是憋不住火氣,公然在為新電影《鹿鼎記》搞宣傳時在媒體麵前向金像獎開炮:“……前天林生對金像獎開炮,對此我是十分讚同的。我不知道《電影雙周刊》想搞什麽,但這幾年金像獎一屆不如一屆是不爭的事實。年年都要搗鼓出一兩匹黑馬出來,其中一部必然票房大賣的電影。可最後的結果千篇一律,得獎的是誰呢?是觀眾喜歡跟支持的熱賣電影嗎?不,最後得獎的一定是評委會喜歡的‘有藝術性’的電影。我可以理解金像獎出於照顧性心理,對票房普遍不高的文藝電影進行一些提攜,但這種提攜不應該是建立在打壓商業電影的發展之上。”
好友對金像獎開炮,劉鎮偉盡管對金像獎並沒有什麽芥蒂,依舊站了出來力挺與他關係莫逆的林孝智。
他在《明報》上登載了一篇親自撰寫的稿子,說:“無怪別人指責金像獎,這幾年金像獎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商業電影盡管每年都能獲得“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編劇”等提名,但真正的重量級獎項上幾乎與商業電影無緣,得到最多的就是些‘動作指導’、‘最佳剪輯’之類的獎項。諸如影帝、影後、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等,多半都是頒發給更文藝的電影。如果評委會真認為出演文藝電影所需要的演技跟用心度比商業電影更高,那我無話可說,隻能用林生的一句原話來反駁--難道我們的電影就是蒙著臉、閉著眼睛拍得,沒用一點心、不用琢磨演技?”
“文藝片在藝術表達上也許比大多數商業電影要好一些,但一個現實的話題擺在眼前,觀眾大多不買賬也看不懂電影裏麵的深意,導致多數文藝電影都是賠錢賺個吆喝。比如我認識的一個電影導演王家衛,前年他拍攝的《阿飛正傳》拿了去年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共四項大獎,但鄧生(鄧光榮,這部電影是由他的影之傑投資拍攝)上台去領獎時卻苦著一張臉。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因為這部電影投資三千多萬,最終票房卻隻有一千多萬,不但把鄧生氣得住進醫院打點滴,公司也險些因此倒閉,還是林生幫忙張羅賣了外埠回了點本,才不至於太難看。”
劉鎮偉跟王家衛是鐵兄弟,他在文章裏把老兄弟拉出來‘批鬥’一番,未嚐沒有借機讓‘死性不改’還準備繼續拍文藝片坑新老板的好友王家衛轉性拍商業片的意思。
因為就在月前王家衛又閉關弄出了一個名為《東邪西毒》的劇本準備拉投資,劉鎮偉在提前看過了劇本之後很為老友擔心。他是香港最好的商業片導演之一,自然一眼就看出了這部電影的商業賣點不夠,觀眾很難買賬,而且要拍出王家衛想要的效果,至少也得有個四五千萬的投資,這種規模的投資除非是《黃飛鴻》、《黑俠》那種要大場麵有大場麵、要燃情的打鬥戲有打鬥戲,摸準了觀眾胃口的商業電影,否則別提賺錢了連回本都難。
而且,在成功‘坑倒’了前老板鄧光榮之後,別看王家衛拿了不少大獎,但他本人在香港電影圈裏的名聲已經臭了。若是再弄出一部坑倒投資者的電影出來,估計好友以後的日子更難混。所以才有了他的這麽一說……
作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領軍人物,徐可徐老怪一直都是香港最好的電影導演之一。然而他本人雖然在第四屆跟本屆各自獲得過一個最佳導演提名,卻一直沒能拿到“最佳導演”這個獎項,也因此他的《黃飛鴻》雖然在本屆金像獎上大出風頭,但徐可對於金像獎的不滿也是溢於言表。
他這人雖然脾氣古怪,但也是出了名的敢作敢當,否則去年也不會為葉倩文擋下了所有的罵名。根本不需要別人聯係他,徐可自己便站了出來抨擊金像獎:“我從金像獎組建之初到現在,一直關注這個本土電影獎項的發展。但也不得不承認,從第六屆引入了影評人協會跟其他組織之後,金像獎就是變了味道。每年都要推幾部連回本都困難的電影上位,真要是觀眾喜愛的電影,怎麽可能連剪輯師都要餓死?還是真如林生所說的那樣,現在的金像獎大獎全看評委喜好跟口味了?”
……
不奇怪這麽多的大牌商業片導演站出來支持林孝智,自己耗費數千萬巨資拍攝的大片,雖然席卷港澳台及東南亞,斬獲無數票房,奈何就是不得金像獎評委會的喜歡,這幾年來連連敗於一些名聲不顯的導演手中,屢次被票房撲街到了姥姥家的文藝片黑馬上演撞翻大船的戲份,早就有人憋了一肚子火氣。
隻是香港電影圈就這麽大點,早前大家都不願意撕破了臉皮,得罪了金像獎官方跟評委組織,所以隻能忍著。如今有人率先站出來炮轟金像獎,自然引起一片喝彩聲跟掌聲。
說到底香港電影本來就是建立在商業片的基礎上的,這幾年金像獎評委會卻大走歐美學院派,偏向於文藝色彩較重的電影,大量商業味道濃鬱的電影被人為限製在金像獎之外,雖然還未令香港電影傷筋動骨,卻也開始動搖了港片的根本。
不少導演跟藝人,一看自己難以接到大片、或者很難拍出什麽熱賣電影一舉成名後,為了能夠獲獎增加知名度,轉而走捷徑跑去拍那些觀眾不愛看的文藝電影,除了少數精品還能給人帶來眼前一亮外,觀眾大多不買賬。但這些文藝片更容易得獎更容易成名,長此下去才是港片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