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遼東都司
1510我的環球航行 作者:狼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5章遼東都司
炮手們眼見陸上戰況,早已等候多時。吳子謙舉起信號旗,看到各炮位都已經準備完畢,猛然揮動旗子落下。霎那間,“鎮倭號”六門十式艦炮打出一個齊射,同時停泊在一旁的“平倭號”也一並開火。
這轟隆的炮聲仿佛是炮手們心底的呐喊,又像是對奮勇衝鋒明軍騎兵的致敬!
倭寇戰陣整隊完畢,正準備推進。一連串火光在倭寇群裏炸起,每一枚開花彈的爆炸,都將半徑十米左右區域內的物體吞噬,無情地拋上天空,化作冒著青煙的碎塊嗶哩啪啦地掉在地上。由於倭寇陣型密集,開花彈效果奇佳,第一輪齊射的七個炸點無一落空,哪怕我們在一千米開外,也能夠看到爆炸時無數人體爆裂的血霧。
倭寇顯然被打懵了,明明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怎麽突然之間天降霹靂,周圍殺氣騰騰的英勇武士霎那間就人間蒸發,化為齏粉。原本整齊的戰陣一下被撕開了幾個大口子,剩下的倭寇武士們不知道是慌了神,還是下意識的舉動,居然紛紛補位,結果倭寇的戰陣更加密集。
其實這就是冷兵器時代的陣法,講究密集整齊,不能有空當,形成嚴整的進攻或防禦隊形,發揮冷兵器的優勢,又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然而這樣的戰術打法,在優勢火炮麵前幾乎等於送死。
十式艦炮還在裝彈中,這絲綢藥包整裝彈藥在裝填時必須要確保炮膛冷卻,不能有火星,所以要用裹著布的炮膛杆反複擦拭,太耽誤時間。我們的炮手經過刻苦訓練,已經能夠把裝填時間控製在一分鍾左右,這基本是前膛炮的極限。但在這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實在是太慢了,這一分鍾時間簡直是度日如年。這也就是我們不惜成本堅定研製後膛速射炮和銅製炮彈的原因。
不過好在倭寇的反應更加遲鈍,他們已經顧不上再向前推進,而是站在原地擠做一團,惶恐不已,麵麵相覷,思考著同一個問題,為什麽我們這幫人聚在一起就會挨雷劈呢?
各炮報告裝填完畢,第二輪齊射打出。再看倭寇陣形,又一次被開花彈爆炸的火光覆蓋。血腥的場麵再次重複,不過在我們看來,讓敵人血肉橫飛是最美妙不過的景色。
一分鍾後,又是第三輪火力覆蓋。
經過三輪打擊,倭寇近千人的戰陣越打越小,還能站著的人越來越少。等到第五輪齊射過後,估計也就剩下一百來人了,他們終於發現傻站在原地隻能反複挨雷劈。於是,戰陣動搖了,開始有人脫離戰陣扔下了武器逃跑。
怎麽就跑了呢?說好的武士道精神呢?這樣我們就不好瞄準了。於是,為了不浪費彈藥,我命令吳子謙停止射擊。
利用剛才這段時間,剩下的明軍騎兵終於完成了集結,那名銀甲將軍再次跨上了戰馬,揮動長槍,帶領將近三百騎兵,沿著海岸,從側麵衝了過來。
眼見明軍又開始衝鋒,這下倭寇戰陣徹底崩潰了,一百多倭寇做鳥獸散,沿著海岸爭相向停著船隻的地方逃命。
這下,重騎兵的價值終於體現了出來。明軍快速追上了這股潰兵,在行進間從後麵用馬刀、長槍招呼這幫倭寇。馬刀隻需橫著把在身側,借助戰馬奔跑的速度和衝擊力,就可以輕鬆斬殺馬匹超過的每一名倭寇。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屠殺,這才是重騎兵應有的樣子。
等到騎兵衝到倭寇船隻附近,這股一千多人的倭寇已經全軍覆沒。
明軍騎兵在船隊前下馬,舉起馬刀,拿起弓箭,開始攻擊倭寇船隊。
見此情景,我讓通訊兵發信號,令張益率“蕩驅”二艦協助攻擊停泊的倭船。沒辦法,倭船停泊區域水太淺,大船過不去,用炮轟擊又怕誤傷攻船明軍,隻好派出兩艘小艦參戰。
時值退朝,倭寇這二十來艘船大部分擱淺在海灘上,無法動彈。而且倭船上隻有少數人值守,估計都是水手民夫,沒啥武士,見明軍騎兵下馬衝來,早已嚇破了膽,爭相逃命,被明軍弓箭一一射殺。
有兩艘靠在後麵的倭船,匆忙之間砍斷纜繩,妄圖逃跑。張益指揮“蕩倭號”靠了過去,在幾十米的距離上,用側舷的五六門銅炮發射實心彈,也來了一次齊射,打中了其中一艘。剩下的一艘見勢不妙,徹底喪失了信心,打出白旗投降。
戰鬥結束了。
明軍騎兵分為三三兩兩在戰場上逐個查看倒在地上的倭寇,遇到還沒死透的,直接補刀。還有人給自己的傷員進行包紮,並將犧牲戰友的遺體聚攏在一處。這時,後方逐漸上來一些牲口拉的大車,開始清點繳獲的倭寇武器,運送傷員。那銀甲將軍望著我們的戰艦,翻身下馬,向我們遠遠地揮手,似乎在召喚我們過去。
我吩咐“鎮倭號”放下小艇,和吳子謙、呂伯延乘小艇向岸邊駛去,我也想趁此機會結識一下這名英勇的明軍將領。
小艇和“驅蕩”二艦會合一處來到岸邊,放下下跳板登岸。
這位銀甲將軍早已觀望等待多時,走到近前,見我們穿著打扮,甚是奇怪,有些猶豫,但還是拱手道:“適才大戰倭寇,幸賴將軍出手相助,多謝了!”
我看他四十歲左右的樣子,身形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神情堅毅,可能是剛才衝鋒時候跌落下馬的原因,身上塵土片片,麵頰處血跡點點,一副久經沙場的模樣。
他接著說道:“吾乃遼東都司營口衛督指揮使李柏風,率軍在此剿滅倭寇,不知將軍身居何處,此番相助有何見教?”
我暗暗想到,督指揮使,這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了。此番惡戰,能夠親自上陣殺賊,果然是英雄好漢。
我拱手還禮道:“我姓文名鋒,奉我琉球國王號令,領護國將軍銜,此番率艦隊到貴地朝貢,不想路遇倭寇,得見將軍,不勝榮幸。”而後,我逐一介紹了吳子謙等人,現場給大夥加了指揮使頭銜。
李柏風聞言大喜,再次拱手道:“原來是友邦將軍,失敬。”遂邀我赴營口衛城中敘談,又將隨身腰牌解下給我,說憑此可以在遼東通行無礙。
我們謝過李柏風,約定:李將軍打掃戰場完畢後自陸路返回,我們從海陸進營口衛港後,在城中將軍府相聚。
與李將軍分開,我回到“鎮倭號”上,指揮艦隊開拔,直奔營口衛港。
(本章完)
炮手們眼見陸上戰況,早已等候多時。吳子謙舉起信號旗,看到各炮位都已經準備完畢,猛然揮動旗子落下。霎那間,“鎮倭號”六門十式艦炮打出一個齊射,同時停泊在一旁的“平倭號”也一並開火。
這轟隆的炮聲仿佛是炮手們心底的呐喊,又像是對奮勇衝鋒明軍騎兵的致敬!
倭寇戰陣整隊完畢,正準備推進。一連串火光在倭寇群裏炸起,每一枚開花彈的爆炸,都將半徑十米左右區域內的物體吞噬,無情地拋上天空,化作冒著青煙的碎塊嗶哩啪啦地掉在地上。由於倭寇陣型密集,開花彈效果奇佳,第一輪齊射的七個炸點無一落空,哪怕我們在一千米開外,也能夠看到爆炸時無數人體爆裂的血霧。
倭寇顯然被打懵了,明明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怎麽突然之間天降霹靂,周圍殺氣騰騰的英勇武士霎那間就人間蒸發,化為齏粉。原本整齊的戰陣一下被撕開了幾個大口子,剩下的倭寇武士們不知道是慌了神,還是下意識的舉動,居然紛紛補位,結果倭寇的戰陣更加密集。
其實這就是冷兵器時代的陣法,講究密集整齊,不能有空當,形成嚴整的進攻或防禦隊形,發揮冷兵器的優勢,又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然而這樣的戰術打法,在優勢火炮麵前幾乎等於送死。
十式艦炮還在裝彈中,這絲綢藥包整裝彈藥在裝填時必須要確保炮膛冷卻,不能有火星,所以要用裹著布的炮膛杆反複擦拭,太耽誤時間。我們的炮手經過刻苦訓練,已經能夠把裝填時間控製在一分鍾左右,這基本是前膛炮的極限。但在這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實在是太慢了,這一分鍾時間簡直是度日如年。這也就是我們不惜成本堅定研製後膛速射炮和銅製炮彈的原因。
不過好在倭寇的反應更加遲鈍,他們已經顧不上再向前推進,而是站在原地擠做一團,惶恐不已,麵麵相覷,思考著同一個問題,為什麽我們這幫人聚在一起就會挨雷劈呢?
各炮報告裝填完畢,第二輪齊射打出。再看倭寇陣形,又一次被開花彈爆炸的火光覆蓋。血腥的場麵再次重複,不過在我們看來,讓敵人血肉橫飛是最美妙不過的景色。
一分鍾後,又是第三輪火力覆蓋。
經過三輪打擊,倭寇近千人的戰陣越打越小,還能站著的人越來越少。等到第五輪齊射過後,估計也就剩下一百來人了,他們終於發現傻站在原地隻能反複挨雷劈。於是,戰陣動搖了,開始有人脫離戰陣扔下了武器逃跑。
怎麽就跑了呢?說好的武士道精神呢?這樣我們就不好瞄準了。於是,為了不浪費彈藥,我命令吳子謙停止射擊。
利用剛才這段時間,剩下的明軍騎兵終於完成了集結,那名銀甲將軍再次跨上了戰馬,揮動長槍,帶領將近三百騎兵,沿著海岸,從側麵衝了過來。
眼見明軍又開始衝鋒,這下倭寇戰陣徹底崩潰了,一百多倭寇做鳥獸散,沿著海岸爭相向停著船隻的地方逃命。
這下,重騎兵的價值終於體現了出來。明軍快速追上了這股潰兵,在行進間從後麵用馬刀、長槍招呼這幫倭寇。馬刀隻需橫著把在身側,借助戰馬奔跑的速度和衝擊力,就可以輕鬆斬殺馬匹超過的每一名倭寇。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屠殺,這才是重騎兵應有的樣子。
等到騎兵衝到倭寇船隻附近,這股一千多人的倭寇已經全軍覆沒。
明軍騎兵在船隊前下馬,舉起馬刀,拿起弓箭,開始攻擊倭寇船隊。
見此情景,我讓通訊兵發信號,令張益率“蕩驅”二艦協助攻擊停泊的倭船。沒辦法,倭船停泊區域水太淺,大船過不去,用炮轟擊又怕誤傷攻船明軍,隻好派出兩艘小艦參戰。
時值退朝,倭寇這二十來艘船大部分擱淺在海灘上,無法動彈。而且倭船上隻有少數人值守,估計都是水手民夫,沒啥武士,見明軍騎兵下馬衝來,早已嚇破了膽,爭相逃命,被明軍弓箭一一射殺。
有兩艘靠在後麵的倭船,匆忙之間砍斷纜繩,妄圖逃跑。張益指揮“蕩倭號”靠了過去,在幾十米的距離上,用側舷的五六門銅炮發射實心彈,也來了一次齊射,打中了其中一艘。剩下的一艘見勢不妙,徹底喪失了信心,打出白旗投降。
戰鬥結束了。
明軍騎兵分為三三兩兩在戰場上逐個查看倒在地上的倭寇,遇到還沒死透的,直接補刀。還有人給自己的傷員進行包紮,並將犧牲戰友的遺體聚攏在一處。這時,後方逐漸上來一些牲口拉的大車,開始清點繳獲的倭寇武器,運送傷員。那銀甲將軍望著我們的戰艦,翻身下馬,向我們遠遠地揮手,似乎在召喚我們過去。
我吩咐“鎮倭號”放下小艇,和吳子謙、呂伯延乘小艇向岸邊駛去,我也想趁此機會結識一下這名英勇的明軍將領。
小艇和“驅蕩”二艦會合一處來到岸邊,放下下跳板登岸。
這位銀甲將軍早已觀望等待多時,走到近前,見我們穿著打扮,甚是奇怪,有些猶豫,但還是拱手道:“適才大戰倭寇,幸賴將軍出手相助,多謝了!”
我看他四十歲左右的樣子,身形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神情堅毅,可能是剛才衝鋒時候跌落下馬的原因,身上塵土片片,麵頰處血跡點點,一副久經沙場的模樣。
他接著說道:“吾乃遼東都司營口衛督指揮使李柏風,率軍在此剿滅倭寇,不知將軍身居何處,此番相助有何見教?”
我暗暗想到,督指揮使,這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了。此番惡戰,能夠親自上陣殺賊,果然是英雄好漢。
我拱手還禮道:“我姓文名鋒,奉我琉球國王號令,領護國將軍銜,此番率艦隊到貴地朝貢,不想路遇倭寇,得見將軍,不勝榮幸。”而後,我逐一介紹了吳子謙等人,現場給大夥加了指揮使頭銜。
李柏風聞言大喜,再次拱手道:“原來是友邦將軍,失敬。”遂邀我赴營口衛城中敘談,又將隨身腰牌解下給我,說憑此可以在遼東通行無礙。
我們謝過李柏風,約定:李將軍打掃戰場完畢後自陸路返回,我們從海陸進營口衛港後,在城中將軍府相聚。
與李將軍分開,我回到“鎮倭號”上,指揮艦隊開拔,直奔營口衛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