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好酒,放上肉,對坐亭中。
書生訴說,道士傾聽。
“如果隻看朝堂,當今承帝朝絕對是千古少有的盛世,不說杜絕了貪官汙吏,但絕無魚肉百姓者!”文謙吃著烤肉,說道:“然而妖魔,卻毀了這本應到來的盛世——由於妖魔鬼怪太多,舉國肆虐,老百姓們過得比亂世都還要苦,連陛下都帶頭稱當今天下為‘妖魔亂世’,並立下誓言,若是生前不能終結這個妖魔亂世,那死後便不入皇陵,懸屍京城以鎮天下妖魔!”
這番話,說得氣勢十足,但李然聽著卻是無感。
場麵話誰都會說,怎麽做,才是關鍵。
“之後,陛下與眾朝臣一共製定了四條國策!”文謙說:“其一,設‘鎮妖堂’,以懸賞的方式,驅使民間能人異士斬妖除魔;其二,建立蕩魔軍,集中兵力掃除大妖、厲鬼,平定禍亂;其三,設立‘天師堂’,廣邀天下能人,煉製驅邪利器以供國用;其四,便是設立‘守夜人’,派遣儒生下鄉守夜,鑄造‘文氣長城’!”
“文氣長城?”
“對,文氣長城!”文謙說:“儒生十年寒窗,可生文氣,三寸之內,百邪不侵。二境‘兼濟’文氣外放,短則一尺,多則數丈,可鎮鬼神。三境‘大儒’有浩然正氣,十裏之內妖魔退避,邪祟不生!”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又道:“倘若儒生遍布天下,文氣連成一片,那便可以鑄就堅不可破的‘文氣長城’,鎮壓一切妖魔鬼怪!”
“那你們現在,覆蓋多少地方了?”李然詢問。
聞言,文謙歎了口氣,說:“不足天下之萬一。”
李然:“……”
看樣子,所謂的“文氣長城”隻是個美好的設想,實際上根本遙不可及。
“儒生太少了!”文謙說:“但我們鎮守四方的同時,也可以教當地百姓讀書,隻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早晚有一天,瑞國可以人人都是儒生,到時候鑄造‘文氣長城’,便指日可待!”
“這倒是。”
李然點頭。
“你信?”
“我信。”
不就是人人都讀書嗎?
並非天方夜譚。
“能跟貧道具體講講,這個世上都有什麽鬼怪嗎?”
“這要說起來,可就多了!”文謙說:“單講我自己遇到的吧!跟隨父親來北幽府的時候,第一天便遇到了個被鬼怪占據的驛站,險象環生;第二天鬼打牆原地轉了一天,又回到了驛站;第三天燒了驛站繼續出發,傍晚路過一家青樓想進去放鬆一下,結果遇到了個腐屍花魁……”
他侃侃而談,講了很多。
一路上,明顯沒少遇見鬼怪。
“都到了三水縣城,還有個城門樓因為鬧鬼被封了,城外‘十三裏路’黃泥吃人,又有藤精、狼妖,外加黑水兵俑,以及山路上不知源頭的迷魂奇音。”
說罷喝了口酒,又道:“一路走來,簡直九死一生!”
李然聞言:“艸!”
這特麽遍地都是鬼怪。
自己究竟是倒了幾輩子的黴,竟然穿越到這種地方?
“那些鬼怪,你們官府都給除了沒?”李然詢問。
“除了驛站被我一把火燒了,其它的,暫時都沒有處理。”文謙苦笑道:“妖魔鬼怪實在太多了,現在隻能先處理那些危險性大的。至於能躲的,能防的,不會死人的,都隻是錄個檔案,然後往鎮妖堂一送,便不問了。”
“鎮妖堂會全部解決?”
“會全部掛懸賞,至於能不能解決,那就不是我們守夜人的事情了。”文謙搖頭說:“把‘守夜亭’鋪開,為百姓守夜,才是我們的職責。”
“可你白天說,守夜人負責鎮壓一切妖魔鬼怪。”
“對外必須做出妖魔鬼怪不足為懼的姿態,不然連我們都怕了,老百姓還怎麽過?當然,我們既然被派遣到了老柳樹村,那麽鬼怪想害村民,就得先問我這一腔文氣答不答應!”
聞言,李然不由得笑了,道:“也得問貧道答不答應!”
……
兩人一直聊到半夜,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清早,天剛剛亮,李然就聽到了郎朗的讀書聲,是文謙在那裏早讀。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
李然聽著,總覺得自己也該用功一些,不能太懶散。
“道可道,非常道,道道道……不知道。”有心想要朗誦一篇《道德經》,但是:文一出口原形現,大呼臥槽怎麽念?
他根本不會道德經。
“算了,不裝了!”
自己就一丁點道士的東西都不懂,與其去“附庸風雅”,還不如做個簡易的獵弓,去山上打點野味實在——村裏的壯丁們幫忙修道觀,自己也得想辦法管飯不是?
“道長沒有早課嗎?”
文謙看到李然後,開口問。
這句話直擊痛處,造成一萬點暴擊,那叫一個難受。
自己也想做點早課,但問題是,不會啊!
不過本事不夠,嘴炮來湊,他笑笑回答:“早些年做,後來明悟了修行即是修心,便不做了。心有大道,一行一念皆是修煉,無需刻意而為。”
此話一出,文謙立刻肅然起敬。
“聽說那些大儒們也不讀書了,他們在尋求‘知行合一’,行萬裏路,勝過讀萬卷書。可惜我隻是個‘寒窗’階段的小儒生,盡管守夜四方沒少走路,卻不大明白他們的境界。不曾想,道長年紀輕輕,卻是已經到了他們的境界。”
這說得李然都有些尷尬。
牛皮吹大了好像。
不過好在,文謙沒有多說,而是看了一眼李然手裏的自製弓箭,說道:“小生雖然讀書不多,但君子六藝還是懂一點的,道長你這弓質量太差,不好施展射術,打不了獵的。”
李然聞言立刻黑了臉。
自己做的“弓”不頂用,你看到也就算了,幹嘛非得誠實的說出來?
當然,文謙可不是在嘲諷,他是真的誠實,在自己的籮筐裏翻找半天,最終拿出一把長弓跟三支箭矢說:“我這裏有上好的獵弓,借給你用,別把箭矢弄丟了就成,荒山野嶺不好補充。”
說罷,拉了拉弓弦,表示那弓不錯。
“你家夥事兒準備得還挺齊全嘛!”李然接過弓,用力一拉……沒拉開。
有點尷尬。
文謙這書生別看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卻君子六藝都會,能射箭,能舞劍,力氣恐怕不小,搞不好是個文武雙全的家夥。
自己拋開“斬天截命術”,就是個普通人,根本用不了他的弓。
不過,為了不在這第一個,勉強算是自己朋友的異世界人麵前丟臉,他搖了搖頭,把弓還給文謙說:“弓不錯,你的好意貧道心領了,但是貧道用不到。”
“為何?”文謙不解。
道長明顯要去打獵,怎麽不願意用自己的弓呢?
那可是天師堂出品的好東西。
“你不要看我自製的弓簡陋,在凡人手中它打不了獵,但在貧道手中,可以。”李然說著,拿著自己的“破弓”便上了山。
文謙因為好奇,也跟著走了過去。
沒過多久,前方出現一片草地,裏麵,一隻老山羊正在吃草。
他取弓就要射,但被李然給攔住了。
“我來吧!”李然說著,過去把山羊攆走,搜尋草地撿起一根羊毛,揮劍一刺便截取出了一張空白命符。
然後又對著山羊吃剩的草,一劍截出因果。
沒過多久,一張“獵”字符煉製完成。
“仙道有大能,一粒塵可填海,一根草能斬日月星辰——貧道雖然道行低微,卻也能用毛草獵山羊!”李然說著,隨手揪下一根毛草,將命符融入其中,拉弓射箭。
下一刻,隻聽“嗖”的一聲,毛草飛射出去,穿透了還沒跑遠的老山羊。
書生訴說,道士傾聽。
“如果隻看朝堂,當今承帝朝絕對是千古少有的盛世,不說杜絕了貪官汙吏,但絕無魚肉百姓者!”文謙吃著烤肉,說道:“然而妖魔,卻毀了這本應到來的盛世——由於妖魔鬼怪太多,舉國肆虐,老百姓們過得比亂世都還要苦,連陛下都帶頭稱當今天下為‘妖魔亂世’,並立下誓言,若是生前不能終結這個妖魔亂世,那死後便不入皇陵,懸屍京城以鎮天下妖魔!”
這番話,說得氣勢十足,但李然聽著卻是無感。
場麵話誰都會說,怎麽做,才是關鍵。
“之後,陛下與眾朝臣一共製定了四條國策!”文謙說:“其一,設‘鎮妖堂’,以懸賞的方式,驅使民間能人異士斬妖除魔;其二,建立蕩魔軍,集中兵力掃除大妖、厲鬼,平定禍亂;其三,設立‘天師堂’,廣邀天下能人,煉製驅邪利器以供國用;其四,便是設立‘守夜人’,派遣儒生下鄉守夜,鑄造‘文氣長城’!”
“文氣長城?”
“對,文氣長城!”文謙說:“儒生十年寒窗,可生文氣,三寸之內,百邪不侵。二境‘兼濟’文氣外放,短則一尺,多則數丈,可鎮鬼神。三境‘大儒’有浩然正氣,十裏之內妖魔退避,邪祟不生!”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又道:“倘若儒生遍布天下,文氣連成一片,那便可以鑄就堅不可破的‘文氣長城’,鎮壓一切妖魔鬼怪!”
“那你們現在,覆蓋多少地方了?”李然詢問。
聞言,文謙歎了口氣,說:“不足天下之萬一。”
李然:“……”
看樣子,所謂的“文氣長城”隻是個美好的設想,實際上根本遙不可及。
“儒生太少了!”文謙說:“但我們鎮守四方的同時,也可以教當地百姓讀書,隻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早晚有一天,瑞國可以人人都是儒生,到時候鑄造‘文氣長城’,便指日可待!”
“這倒是。”
李然點頭。
“你信?”
“我信。”
不就是人人都讀書嗎?
並非天方夜譚。
“能跟貧道具體講講,這個世上都有什麽鬼怪嗎?”
“這要說起來,可就多了!”文謙說:“單講我自己遇到的吧!跟隨父親來北幽府的時候,第一天便遇到了個被鬼怪占據的驛站,險象環生;第二天鬼打牆原地轉了一天,又回到了驛站;第三天燒了驛站繼續出發,傍晚路過一家青樓想進去放鬆一下,結果遇到了個腐屍花魁……”
他侃侃而談,講了很多。
一路上,明顯沒少遇見鬼怪。
“都到了三水縣城,還有個城門樓因為鬧鬼被封了,城外‘十三裏路’黃泥吃人,又有藤精、狼妖,外加黑水兵俑,以及山路上不知源頭的迷魂奇音。”
說罷喝了口酒,又道:“一路走來,簡直九死一生!”
李然聞言:“艸!”
這特麽遍地都是鬼怪。
自己究竟是倒了幾輩子的黴,竟然穿越到這種地方?
“那些鬼怪,你們官府都給除了沒?”李然詢問。
“除了驛站被我一把火燒了,其它的,暫時都沒有處理。”文謙苦笑道:“妖魔鬼怪實在太多了,現在隻能先處理那些危險性大的。至於能躲的,能防的,不會死人的,都隻是錄個檔案,然後往鎮妖堂一送,便不問了。”
“鎮妖堂會全部解決?”
“會全部掛懸賞,至於能不能解決,那就不是我們守夜人的事情了。”文謙搖頭說:“把‘守夜亭’鋪開,為百姓守夜,才是我們的職責。”
“可你白天說,守夜人負責鎮壓一切妖魔鬼怪。”
“對外必須做出妖魔鬼怪不足為懼的姿態,不然連我們都怕了,老百姓還怎麽過?當然,我們既然被派遣到了老柳樹村,那麽鬼怪想害村民,就得先問我這一腔文氣答不答應!”
聞言,李然不由得笑了,道:“也得問貧道答不答應!”
……
兩人一直聊到半夜,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清早,天剛剛亮,李然就聽到了郎朗的讀書聲,是文謙在那裏早讀。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
李然聽著,總覺得自己也該用功一些,不能太懶散。
“道可道,非常道,道道道……不知道。”有心想要朗誦一篇《道德經》,但是:文一出口原形現,大呼臥槽怎麽念?
他根本不會道德經。
“算了,不裝了!”
自己就一丁點道士的東西都不懂,與其去“附庸風雅”,還不如做個簡易的獵弓,去山上打點野味實在——村裏的壯丁們幫忙修道觀,自己也得想辦法管飯不是?
“道長沒有早課嗎?”
文謙看到李然後,開口問。
這句話直擊痛處,造成一萬點暴擊,那叫一個難受。
自己也想做點早課,但問題是,不會啊!
不過本事不夠,嘴炮來湊,他笑笑回答:“早些年做,後來明悟了修行即是修心,便不做了。心有大道,一行一念皆是修煉,無需刻意而為。”
此話一出,文謙立刻肅然起敬。
“聽說那些大儒們也不讀書了,他們在尋求‘知行合一’,行萬裏路,勝過讀萬卷書。可惜我隻是個‘寒窗’階段的小儒生,盡管守夜四方沒少走路,卻不大明白他們的境界。不曾想,道長年紀輕輕,卻是已經到了他們的境界。”
這說得李然都有些尷尬。
牛皮吹大了好像。
不過好在,文謙沒有多說,而是看了一眼李然手裏的自製弓箭,說道:“小生雖然讀書不多,但君子六藝還是懂一點的,道長你這弓質量太差,不好施展射術,打不了獵的。”
李然聞言立刻黑了臉。
自己做的“弓”不頂用,你看到也就算了,幹嘛非得誠實的說出來?
當然,文謙可不是在嘲諷,他是真的誠實,在自己的籮筐裏翻找半天,最終拿出一把長弓跟三支箭矢說:“我這裏有上好的獵弓,借給你用,別把箭矢弄丟了就成,荒山野嶺不好補充。”
說罷,拉了拉弓弦,表示那弓不錯。
“你家夥事兒準備得還挺齊全嘛!”李然接過弓,用力一拉……沒拉開。
有點尷尬。
文謙這書生別看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卻君子六藝都會,能射箭,能舞劍,力氣恐怕不小,搞不好是個文武雙全的家夥。
自己拋開“斬天截命術”,就是個普通人,根本用不了他的弓。
不過,為了不在這第一個,勉強算是自己朋友的異世界人麵前丟臉,他搖了搖頭,把弓還給文謙說:“弓不錯,你的好意貧道心領了,但是貧道用不到。”
“為何?”文謙不解。
道長明顯要去打獵,怎麽不願意用自己的弓呢?
那可是天師堂出品的好東西。
“你不要看我自製的弓簡陋,在凡人手中它打不了獵,但在貧道手中,可以。”李然說著,拿著自己的“破弓”便上了山。
文謙因為好奇,也跟著走了過去。
沒過多久,前方出現一片草地,裏麵,一隻老山羊正在吃草。
他取弓就要射,但被李然給攔住了。
“我來吧!”李然說著,過去把山羊攆走,搜尋草地撿起一根羊毛,揮劍一刺便截取出了一張空白命符。
然後又對著山羊吃剩的草,一劍截出因果。
沒過多久,一張“獵”字符煉製完成。
“仙道有大能,一粒塵可填海,一根草能斬日月星辰——貧道雖然道行低微,卻也能用毛草獵山羊!”李然說著,隨手揪下一根毛草,將命符融入其中,拉弓射箭。
下一刻,隻聽“嗖”的一聲,毛草飛射出去,穿透了還沒跑遠的老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