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24 2:45:35 本章字數:2223
“媽,我正看他們玩呢。”白文奇看到母親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訕笑了一聲,提著大包小包進了屋。
“你這孩子,都高中生了,還童心未泯啊。”孫曉蓓眉頭一皺,笑罵道,同時順手接過白文奇手中的東西,“怎麽買這麽多東西啊?”
“都是表姐買的,她讓我帶回來給你和外婆他們。”
“玉蘭那孩子,不容易啊。”孫曉蓓聞言,歎了一口氣。
聽到白文奇回來了,白文俊和白芸兒遊戲也不玩了,渾身是汗地跑到了家裏,其他小孩子一看有熱鬧看了,也都一哄而散,全都圍在了白文奇的周圍,把小小的客廳堵得滿滿的。
白文奇看著麵前一張張幼稚的麵孔,從記憶中搜索著他們的名字,同時大方地打開自己帶回來的零食包,分發給他們。
這些零食都是孫玉蘭買的,白文奇當時也沒在意,現在一看,酸梅粉、汾煌話梅、太陽鍋巴、濟公開胃丹、跳跳糖、鉛筆糖、大大、比巴卜、果丹皮、健力寶、酒心巧克力、無花果、洽洽瓜子、魚幹片。好像把寧城有的零食種類都給買完了。
看著大家一個個高興地接過自己遞過的零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白文奇心裏也很快樂。
農村裏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不一樣,他們的主要零食是烤紅薯、爆米花或棉花糖。所以隻要有人從城裏麵回來,他們肯定要圍上去的,要是運氣好的話,總能分得一些稀奇的零食。
“文奇,你的成績單下來了,是校長親自送過來的,鎮長還托他帶了1000塊錢過來呢。”孫曉蓓見到兒子就在自己麵前,控製不住自己的喜悅之情,迫不及待地宣布道。
“啊,1000塊錢?怎麽回事?”白文奇茫然地看著母親,從母親喜悅的表情和她的話語可以推斷出,自己的考試成績肯定很好。
“哥哥,因為你考了全市第一,給鎮上爭光了,所以鎮裏獎勵你錢。現在你都成了我們村裏的神童了,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你呢。”白文俊口裏含著話梅解釋道。
“是啊,文奇,你這一次是真的為家裏爭氣了啊,現在我跟你爸走在外麵,人家見了都是滿口稱讚呢。”孫曉蓓滿臉自豪地看著白文奇,眼睛都笑得快眯成了一條縫。
聽到弟弟和母親的話,白文奇心裏的石頭落了地,以自己的成績,一中是去定了。同時,看到母親高興成那樣子,他感覺挺對不起母親的,考試考出好成績,這是自己的份內事啊,看來,自己以前的確做得太差啊。
“媽,我的成績單呢?”
“哦,我這就去給你拿。”孫曉蓓聞言慌忙地跑到了裏屋。幾分鍾後,她才握著一張紙片興衝衝地跑了出來。
接過母親手中的成績單,白文奇掃了一眼,發現除了語文是97分外,其餘的科目都是滿分,總分為697分。
“文奇,你打算去哪個學校啊?”孫曉蓓見兒子瞪著成績單發呆,出聲問道。
在寧城市,隻要成績夠高,可以拿著中考成績單到任意一所高中去讀書。成績不夠理想的,也可以以錢代分,通過交讚助費的形式去選自己喜歡的學校。
“一中。”白文奇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可是,聽說一中有點亂啊,而且學風不是很好。”孫曉蓓有點擔憂地說道。
寧城的省重點高中有三所,一中,二中,還有七中,其中寧城一中的學風最散漫,成績兩極分化特別嚴重;二中學風最嚴謹,但是偏向文科;寧城七中每年升學率最高,但很少出尖子生。
“媽,那是謠傳,要是一中學風不好,怎麽每年考上北大清華的還那麽多啊。”白文奇的話是沒錯,一中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是很多,但是考不上大學的更多。
聽到兒子的辯解,孫曉蓓點了點頭。
寧城的教育水平落後,但是每年都能有十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而這十幾個,一般是一中的,二中偶爾能占到一、兩個名額就不錯了。這也是一中為什麽學風那麽差,但是尖子生還是拚命往裏麵鑽的原因。
“對了文奇,楊校長讓你有空了去學校一趟,你們畢業班要舉行一個什麽畢業典禮,好像就是明天下午,同時統一頒發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聽到母親的話,他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個鮮紅色的小本本,上麵寫著普通初級中學畢業證的字眼,前世,自己為了得到這個小紅本,還複讀了一年呢。
“哦,我知道了,媽,爸還在鎮上做事麽?”白文奇回來好大一會了,也沒看到父親的影子。
“沒呢,最近城裏來了幾輛車進山裏買樹,你爸幫忙去了。”
“我們兄妹的學費不是夠了麽,爸怎麽還出去幹活啊?”白文奇一聽這話有點著急了,他想起了前世父母是因為車禍出世,恨不得現在父母天天呆在家裏不出去。
“學費是夠了,可是我們還要上繳、買化肥、買農藥啊,我們都還能動,當然是賺一點算一點了。”說這番話的時候,孫曉蓓好像蒼老了很多,臉上一片唏噓。
“上繳?”白文奇這才想起來,這個時候,凡是農業戶口的,每年不但得交農業稅,還得交公糧、提留款、養路費、教育附加費、特產稅等各種費用,折算成現金,大概得每個人90塊錢一年,自己家5個人,一年就得上繳450塊錢。
二十世紀末的農民難當啊,本來一年從頭到末就沒多少收入,不但得支付孩子的巨額學費,還得應付國家的各種稅收。不像二十一世紀的農民,不但各種稅收免除了,還可以搞副業掙錢,小學和初中也變成了九年義務教育。
“媽,要不我們買個城市戶口,搬到城裏麵去住?”白文奇沉默了一下,決定跟家裏攤牌,反正自己開公司的事情家裏遲早會知道,為了讓父母少吃點苦,還不如早點說出來的好。
“媽,我正看他們玩呢。”白文奇看到母親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訕笑了一聲,提著大包小包進了屋。
“你這孩子,都高中生了,還童心未泯啊。”孫曉蓓眉頭一皺,笑罵道,同時順手接過白文奇手中的東西,“怎麽買這麽多東西啊?”
“都是表姐買的,她讓我帶回來給你和外婆他們。”
“玉蘭那孩子,不容易啊。”孫曉蓓聞言,歎了一口氣。
聽到白文奇回來了,白文俊和白芸兒遊戲也不玩了,渾身是汗地跑到了家裏,其他小孩子一看有熱鬧看了,也都一哄而散,全都圍在了白文奇的周圍,把小小的客廳堵得滿滿的。
白文奇看著麵前一張張幼稚的麵孔,從記憶中搜索著他們的名字,同時大方地打開自己帶回來的零食包,分發給他們。
這些零食都是孫玉蘭買的,白文奇當時也沒在意,現在一看,酸梅粉、汾煌話梅、太陽鍋巴、濟公開胃丹、跳跳糖、鉛筆糖、大大、比巴卜、果丹皮、健力寶、酒心巧克力、無花果、洽洽瓜子、魚幹片。好像把寧城有的零食種類都給買完了。
看著大家一個個高興地接過自己遞過的零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白文奇心裏也很快樂。
農村裏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不一樣,他們的主要零食是烤紅薯、爆米花或棉花糖。所以隻要有人從城裏麵回來,他們肯定要圍上去的,要是運氣好的話,總能分得一些稀奇的零食。
“文奇,你的成績單下來了,是校長親自送過來的,鎮長還托他帶了1000塊錢過來呢。”孫曉蓓見到兒子就在自己麵前,控製不住自己的喜悅之情,迫不及待地宣布道。
“啊,1000塊錢?怎麽回事?”白文奇茫然地看著母親,從母親喜悅的表情和她的話語可以推斷出,自己的考試成績肯定很好。
“哥哥,因為你考了全市第一,給鎮上爭光了,所以鎮裏獎勵你錢。現在你都成了我們村裏的神童了,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你呢。”白文俊口裏含著話梅解釋道。
“是啊,文奇,你這一次是真的為家裏爭氣了啊,現在我跟你爸走在外麵,人家見了都是滿口稱讚呢。”孫曉蓓滿臉自豪地看著白文奇,眼睛都笑得快眯成了一條縫。
聽到弟弟和母親的話,白文奇心裏的石頭落了地,以自己的成績,一中是去定了。同時,看到母親高興成那樣子,他感覺挺對不起母親的,考試考出好成績,這是自己的份內事啊,看來,自己以前的確做得太差啊。
“媽,我的成績單呢?”
“哦,我這就去給你拿。”孫曉蓓聞言慌忙地跑到了裏屋。幾分鍾後,她才握著一張紙片興衝衝地跑了出來。
接過母親手中的成績單,白文奇掃了一眼,發現除了語文是97分外,其餘的科目都是滿分,總分為697分。
“文奇,你打算去哪個學校啊?”孫曉蓓見兒子瞪著成績單發呆,出聲問道。
在寧城市,隻要成績夠高,可以拿著中考成績單到任意一所高中去讀書。成績不夠理想的,也可以以錢代分,通過交讚助費的形式去選自己喜歡的學校。
“一中。”白文奇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可是,聽說一中有點亂啊,而且學風不是很好。”孫曉蓓有點擔憂地說道。
寧城的省重點高中有三所,一中,二中,還有七中,其中寧城一中的學風最散漫,成績兩極分化特別嚴重;二中學風最嚴謹,但是偏向文科;寧城七中每年升學率最高,但很少出尖子生。
“媽,那是謠傳,要是一中學風不好,怎麽每年考上北大清華的還那麽多啊。”白文奇的話是沒錯,一中每年考上清華北大的是很多,但是考不上大學的更多。
聽到兒子的辯解,孫曉蓓點了點頭。
寧城的教育水平落後,但是每年都能有十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而這十幾個,一般是一中的,二中偶爾能占到一、兩個名額就不錯了。這也是一中為什麽學風那麽差,但是尖子生還是拚命往裏麵鑽的原因。
“對了文奇,楊校長讓你有空了去學校一趟,你們畢業班要舉行一個什麽畢業典禮,好像就是明天下午,同時統一頒發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聽到母親的話,他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個鮮紅色的小本本,上麵寫著普通初級中學畢業證的字眼,前世,自己為了得到這個小紅本,還複讀了一年呢。
“哦,我知道了,媽,爸還在鎮上做事麽?”白文奇回來好大一會了,也沒看到父親的影子。
“沒呢,最近城裏來了幾輛車進山裏買樹,你爸幫忙去了。”
“我們兄妹的學費不是夠了麽,爸怎麽還出去幹活啊?”白文奇一聽這話有點著急了,他想起了前世父母是因為車禍出世,恨不得現在父母天天呆在家裏不出去。
“學費是夠了,可是我們還要上繳、買化肥、買農藥啊,我們都還能動,當然是賺一點算一點了。”說這番話的時候,孫曉蓓好像蒼老了很多,臉上一片唏噓。
“上繳?”白文奇這才想起來,這個時候,凡是農業戶口的,每年不但得交農業稅,還得交公糧、提留款、養路費、教育附加費、特產稅等各種費用,折算成現金,大概得每個人90塊錢一年,自己家5個人,一年就得上繳450塊錢。
二十世紀末的農民難當啊,本來一年從頭到末就沒多少收入,不但得支付孩子的巨額學費,還得應付國家的各種稅收。不像二十一世紀的農民,不但各種稅收免除了,還可以搞副業掙錢,小學和初中也變成了九年義務教育。
“媽,要不我們買個城市戶口,搬到城裏麵去住?”白文奇沉默了一下,決定跟家裏攤牌,反正自己開公司的事情家裏遲早會知道,為了讓父母少吃點苦,還不如早點說出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