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隻好點點頭道:“悟淨說得有理。”當下三藏策馬加鞭至禪院前,還未細看,便見那禪院前豎著一塊石碑,上書“須彌山”三個大字。三藏一見須彌山紫陽,慌得滾下馬來,倒在地下,口裏罵道:“潑猢猻!害殺我也!這是須彌山!”須彌山乃帝釋天所居,位於雷音寺西北,護衛佛界安寧。帝釋天便是有名佛子,受佛祖封為天帝,居須彌山頂。
三藏常在佛經中讀這些,如今見的是須彌山,自然唬的膽顫心驚。行者見此,卻是笑道:“師父莫惱,你再看看。山前乃四個字,你怎麽隻念出三個來,倒還怪我?”三藏戰兢兢的爬起來再看,真個是四個字,乃是“小須彌山”。三藏道:“就是小須彌山,必定也有佛陀、天王在內。經上言三千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觀音在南海,普賢在峨眉,文殊在五台。
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場。古人雲,有佛有經,無方無寶,我們可進去拜見。”行者近到禪院前,又將火眼金睛閃動,再次仔細觀察後,肯定道:“不可進去,此處不妥。若有禍患,你莫怪我。況且好好想想,何來小須彌山之說。”三藏聽的行者這話,不滿道:“這山既然叫小須彌山,自然是個勝地。縱然無佛,也必有個佛象。為師身為佛子,千萬裏求取佛祖真經,也發大願,說要遇佛拜佛,如今到了山門,反不進去,豈不是違了大願?到時佛祖不予真經,你我幾人,豈不是白白勞苦一場?”三藏說罷,見行者再不反對,當下命八戒取袈裟,穿戴整肅,這才舉步前進。
方行到山門前石階上,就聽山門裏有人叫道:“唐僧,你自東土來拜見我佛,怎麽還這等怠慢?”三藏聞言即便下拜,八戒也磕頭,沙僧也跪倒,惟行者牽馬收拾行李在後。方入到二層門內,就見天帝大殿。殿門外寶台之下,擺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無數的聖僧、道者,真是個佛國勝地。三藏一見如此排場,也不敢抬頭去看座上之人,當即慌得跪拜在地。
行者卻是公然不拜。這時又聽的蓮台座上厲聲高叫道:“那孫行者,見帝釋天怎麽不拜?”行者見如來都不拜,何況帝釋天?再說他也不信者便是真帝釋天,他的火眼金睛本就可以看清妖怪,再加上他如今斬去二屍,法力大增,這行者法身雖然是其中之一,但卻與他本尊實力毫無二分,又何懼之有?悟空抬頭去看,隻見殿上正座是皇者打扮的帝釋天,說話的卻正是他左側一位天王打扮之人,悟空仔細一看,認出說話那人是不是真身,當下丟了馬匹行囊,將金箍棒取出手中,喝道:“你這夥孽畜,十分膽大!什麽帝釋天,俺老孫還沒見過?你不要走,吃我金棒!”行者一聲吼,雙手輪棒,上前便打,這時卻不成想,隻見金光一閃,半空中“哐當”一聲,一副金鐃旋轉如輪,霎時便把行者連頭帶足,合在了金鐃之內。
跪在地上,正膽顫心驚三藏,一見行者被收,知道不好,趕緊躲到八戒、沙僧身後。八戒、沙僧護住三藏,忙取出法寶,卻還未動手,已經被些阿羅揭諦、聖僧道者一擁近前圍繞,他兩個措手不及,瞬間便被拿了。三藏自不用說,也是被一齊用繩纏索綁,捆紮成了一團。三藏師徒幾人早擒,這時便見那殿上蓮花座上的帝釋天,身上黑光一閃,一個一身黑色僧袍,麵容孤傲的中年僧人顯出了身形。
那黑衣僧人一現身,殿上其餘天王、羅漢、聖僧、道者也都顯出了真身,定睛一看,卻是一群醜陋無比的阿修羅。當下那位放出金鐃的阿修羅,上前對黑衣僧人,恭敬道:“尊者,我那金鐃可收天地,將那孫行者收了,不消三晝夜,他便會化為膿血,卻不用尊者在費力去捉他。”那黑衣僧人聽的這話,點點頭,淡漠道:“如此倒也省心,那三日後再說。”
當下黑衣僧人轉身便往殿後而去,隻留下殿內一眾阿羅,圍著三藏幾人,吵吵嚷嚷。卻說行者被合在金鐃裏,黑洞洞的,燥得滿身流汗,左拱右撞,不能得出,急得他使鐵棒亂打,卻是難以動得分毫。行者心裏百計齊出,不斷試驗,卻還是無法出去,任憑他變作千百丈高,那金鐃也隨他長大,卻仍舊無一些瑕縫光明,使他出去。行者又掐訣,把身子變小,小如芥子,那金鐃竟也隨他變小了,還是沒些任何縫隙。
行者無奈,隻得又把鐵棒吹口仙氣,變作鑽頭,不斷往金鐃上打鑽,鑽得金鐃發熱,卻依舊鑽不出些許縫隙來。行者這才急了,實在沒料到會碰到這麽一件法寶。行者當下又掐訣念咒,召喚那五方揭諦,六丁六甲、一十八位護教伽藍,想讓他們在外協助,未料到那些竟然全不聽他召喚,各個都似乎不再似的。行者愈加心急,若是這金鐃連神識咒語都隔斷了,那憑他一人,如何逃出著金鐃去。
行者盯著那金鐃細看百遍,終於看到了些許希望,當下他將腦後三根毫毛扯下,變作三個行者,將金箍棒變的比如金線一般細,當下將金箍棒插在金鐃上下那道幾乎不可見的縫隙上,道聲“粗,粗,粗,粗。”果然隨著金箍棒不斷變粗,那金鐃便將金箍棒包的嚴嚴實實。行者見此,心頭一喜,當下連聲叫道:“粗,粗,粗,粗……”一連便是十多聲,那金鐃跟不上金箍棒變化速度,來不及將陡然變粗的金箍棒包裹住,行者便趁著這一刹那的時間,化作一道光,從那細縫中鑽了出去。
三藏常在佛經中讀這些,如今見的是須彌山,自然唬的膽顫心驚。行者見此,卻是笑道:“師父莫惱,你再看看。山前乃四個字,你怎麽隻念出三個來,倒還怪我?”三藏戰兢兢的爬起來再看,真個是四個字,乃是“小須彌山”。三藏道:“就是小須彌山,必定也有佛陀、天王在內。經上言三千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觀音在南海,普賢在峨眉,文殊在五台。
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場。古人雲,有佛有經,無方無寶,我們可進去拜見。”行者近到禪院前,又將火眼金睛閃動,再次仔細觀察後,肯定道:“不可進去,此處不妥。若有禍患,你莫怪我。況且好好想想,何來小須彌山之說。”三藏聽的行者這話,不滿道:“這山既然叫小須彌山,自然是個勝地。縱然無佛,也必有個佛象。為師身為佛子,千萬裏求取佛祖真經,也發大願,說要遇佛拜佛,如今到了山門,反不進去,豈不是違了大願?到時佛祖不予真經,你我幾人,豈不是白白勞苦一場?”三藏說罷,見行者再不反對,當下命八戒取袈裟,穿戴整肅,這才舉步前進。
方行到山門前石階上,就聽山門裏有人叫道:“唐僧,你自東土來拜見我佛,怎麽還這等怠慢?”三藏聞言即便下拜,八戒也磕頭,沙僧也跪倒,惟行者牽馬收拾行李在後。方入到二層門內,就見天帝大殿。殿門外寶台之下,擺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無數的聖僧、道者,真是個佛國勝地。三藏一見如此排場,也不敢抬頭去看座上之人,當即慌得跪拜在地。
行者卻是公然不拜。這時又聽的蓮台座上厲聲高叫道:“那孫行者,見帝釋天怎麽不拜?”行者見如來都不拜,何況帝釋天?再說他也不信者便是真帝釋天,他的火眼金睛本就可以看清妖怪,再加上他如今斬去二屍,法力大增,這行者法身雖然是其中之一,但卻與他本尊實力毫無二分,又何懼之有?悟空抬頭去看,隻見殿上正座是皇者打扮的帝釋天,說話的卻正是他左側一位天王打扮之人,悟空仔細一看,認出說話那人是不是真身,當下丟了馬匹行囊,將金箍棒取出手中,喝道:“你這夥孽畜,十分膽大!什麽帝釋天,俺老孫還沒見過?你不要走,吃我金棒!”行者一聲吼,雙手輪棒,上前便打,這時卻不成想,隻見金光一閃,半空中“哐當”一聲,一副金鐃旋轉如輪,霎時便把行者連頭帶足,合在了金鐃之內。
跪在地上,正膽顫心驚三藏,一見行者被收,知道不好,趕緊躲到八戒、沙僧身後。八戒、沙僧護住三藏,忙取出法寶,卻還未動手,已經被些阿羅揭諦、聖僧道者一擁近前圍繞,他兩個措手不及,瞬間便被拿了。三藏自不用說,也是被一齊用繩纏索綁,捆紮成了一團。三藏師徒幾人早擒,這時便見那殿上蓮花座上的帝釋天,身上黑光一閃,一個一身黑色僧袍,麵容孤傲的中年僧人顯出了身形。
那黑衣僧人一現身,殿上其餘天王、羅漢、聖僧、道者也都顯出了真身,定睛一看,卻是一群醜陋無比的阿修羅。當下那位放出金鐃的阿修羅,上前對黑衣僧人,恭敬道:“尊者,我那金鐃可收天地,將那孫行者收了,不消三晝夜,他便會化為膿血,卻不用尊者在費力去捉他。”那黑衣僧人聽的這話,點點頭,淡漠道:“如此倒也省心,那三日後再說。”
當下黑衣僧人轉身便往殿後而去,隻留下殿內一眾阿羅,圍著三藏幾人,吵吵嚷嚷。卻說行者被合在金鐃裏,黑洞洞的,燥得滿身流汗,左拱右撞,不能得出,急得他使鐵棒亂打,卻是難以動得分毫。行者心裏百計齊出,不斷試驗,卻還是無法出去,任憑他變作千百丈高,那金鐃也隨他長大,卻仍舊無一些瑕縫光明,使他出去。行者又掐訣,把身子變小,小如芥子,那金鐃竟也隨他變小了,還是沒些任何縫隙。
行者無奈,隻得又把鐵棒吹口仙氣,變作鑽頭,不斷往金鐃上打鑽,鑽得金鐃發熱,卻依舊鑽不出些許縫隙來。行者這才急了,實在沒料到會碰到這麽一件法寶。行者當下又掐訣念咒,召喚那五方揭諦,六丁六甲、一十八位護教伽藍,想讓他們在外協助,未料到那些竟然全不聽他召喚,各個都似乎不再似的。行者愈加心急,若是這金鐃連神識咒語都隔斷了,那憑他一人,如何逃出著金鐃去。
行者盯著那金鐃細看百遍,終於看到了些許希望,當下他將腦後三根毫毛扯下,變作三個行者,將金箍棒變的比如金線一般細,當下將金箍棒插在金鐃上下那道幾乎不可見的縫隙上,道聲“粗,粗,粗,粗。”果然隨著金箍棒不斷變粗,那金鐃便將金箍棒包的嚴嚴實實。行者見此,心頭一喜,當下連聲叫道:“粗,粗,粗,粗……”一連便是十多聲,那金鐃跟不上金箍棒變化速度,來不及將陡然變粗的金箍棒包裹住,行者便趁著這一刹那的時間,化作一道光,從那細縫中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