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樓。
李元清、陳詩上了二樓,揀一個靠近湖麵的雅間坐下,李庚明和陳詩的仆人陳奇則留在了外麵。
剛落座,小二就滿麵堆笑地走了過來,一邊擦著桌麵,一邊客氣地詢問道:“二位客官,都要點什麽?”
李元清望向陳詩,現在午時都過了,也不知陳詩在船上是不是已經吃了些?反正自己是吃了。
陳詩笑著搖了搖頭,在船上他已經吃了幹糧,就著船老大用小火燉的麵魚湯,現在丁點不餓。
“那就來幾樣糕點,上一壺好茶!”見到陳詩已經吃過,李元清一揮手說到。
小二點頭退下,一點都沒失望的意思,他們錦江樓落座在北門外碼頭附近,臨近江邊,多的是迎來送往之人,自然是見多了像李元清、陳詩這樣過了飯點的客人。
金剛酥、玉帶糕、雲片糕、酥糖,再加一壺上好的水鏡茗芽。
陳詩為人不尚富貴,卻是文人雅興最為好茶,呷了一口茶水,水鏡茗芽雖比不上天下名品,但也確實使人心脾清爽。嗬嗬一笑道:“水鏡茗芽,多年不見,現今還是清香持久,鮮醇爽口啊!”
“嗬嗬――”李元清也笑出了聲來。這水鏡茗芽產自襄陽府下的南漳縣,雖然色澤翠綠,湯色嫩綠明亮,葉底齊整,在湖北有些名氣,可比起名聲響動全國的那些上品好茶來說就自然遜色了。(.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陳詩沒中進士之前,雖有李家襄助可錢財並不豐富,喝茶也隻能喝一喝水鏡茗芽之類的本土茶。但高中之後一是在北京買不到家鄉之茶,二是手頭寬裕了許多,另眼看上高枝,這水鏡茗芽也就不再喝起了。等到掛職歸鄉,這荊南書院主講的薪俸還是相當闊綽的,就一直造就了下去。而今算是時隔多年重飲家鄉之茶了。
對於陳詩的選擇,李元清沒有想得太多,也不知道陳詩如此做的最終用意是什麽。但是中國人雖然講究中庸,可信奉“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人也是很多,江漢書院地位崇高,但陳詩在裏麵最多也隻是一主講,想爬上山長不知還要多長時間,哪又比的在鄖陽書院,為一方主宰大權在握?
況且怎麽說鄖陽書院也是一府府學。
陳詩心中隱著一股鬱氣,但看到李元清已經打起了精神,他也不好再來掃興,端起茶碗,向窗外的江麵眺望。隻見陽光之下,水麵波光粼粼,泛起點點金光。兩岸柳樹蒼翠,還保持著夏日的美景,倒也心情舒爽了少許。
遠處,一片片白帆在遊弋。江心,一溜兒木排乘浪而行。作為襄陽人,陳詩自然也了解排客這一行當的危險有多高,可是……“這些年,江水裏卻是越發的多見了。”
“嗯?”捧著茶盞的手猛地一頓,卻是陳詩看到了黃扒皮船撞木排的那一幕。李元清隨著陳詩的目光看去,眉頭也不由得一皺。
他倒不是看到了黃扒皮,距離的比較遠,船上的人那裏辨得出誰是誰。不過人心總是同情弱者,除非是些本身就壞了心眼的家夥,排客的日子已經很苦了。
雖然距離的遠,可二人還是能夠看得到事情發展的經過。“惡徒,惡徒,如此惡徒放縱在世,張榕(襄陽縣知縣)、施南林(襄陽府知府)枉做百姓父母?”陳詩氣的身子都在發抖,他掛職歸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風氣,可這不是說他就“和光同塵”,習以為慣了。黃扒皮這樣的惡行,實在是太囂張歹毒了。
李元清無奈的笑了笑,這算什麽,之前北門一霸黃扒皮在的時候,傷天害理的事可比這個惡劣多了。
然而二人的憤怒和無奈轉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望著直立在木排之上,指刀向著快速趕來的兩艘水師戰船叫囂不已的梁綱,無不感到張口結舌。“這……這是…………”陳詩震驚了,襄陽還有這等悍匪嗎?
李元清也呆住了,這人是誰?如此大的膽子。但是他又隱約的有種感覺,這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月前遇到的那個?想到這兩天城中大戶間的傳聞,李元清愈發的覺得極有可能真是如此。
※※※※※※※※※※※※※※※※※※※※※※※※※※
同樣是北門碼頭外,一家客棧中。
陳和軒、陳廣亮父子聽到這樣的消息幾乎是跳起來的向江邊跑去。他們父子倆是分頭住進客棧的。
這家在襄陽隻算是三流的有福客棧,陳和軒首先住了進來,時間已經有五日了,而今天清早,幾乎是天一亮陳廣亮就按著與父親的約定尋了過來。
北門外有福客棧,則是當初父子分別時,做好的約定。隻要陳廣亮折到襄陽,那就去有福客棧等著,陳和軒即便是晚上不住在這裏,每日也肯定會過來查看一趟,看有沒人找自己。
陳廣亮白水河渡口和梁綱分別之後,往南行上一段距離後就尋了個沒人的地方一把火把板車燒了個幹淨,然後馬也殺掉,照著脖子上刺了一刀,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可最終還是會死掉。
自己再換了身衣服,然後就渡河進了林平店,從那兒找了一馬車行,直奔襄陽而去。路上雖遇到了不少卡哨阻攔,但他地地道道的一大清“良民”,自然不會有事。晚上在鄉村中借宿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就趕到了襄陽東麵的漢江渡口,過了江之後再轉到北門尋到有福客棧。
父子相見自然有好一番激動,感動過後倆人在房間中小聲的談起了陳廣亮這一段的經曆。以陳和軒的老成,聽了之後也滿臉漲紅,既有激動也有對梁綱錢財的羨慕。
談話中,陳和軒明顯感受到了兒子對梁綱看法的轉變,但他也沒什麽法子,陳家和梁綱已經緊緊地綁在了一起。既然沒有告發的膽量,沒有承受梁綱報複的勇氣,那就隻能這麽撐下去了,畢竟無論是他還是他老婆亦或是女兒、兒媳都有那麽一大堆的親戚在棗陽……
當然了,陳和軒同時也興奮著,因為按照兒子傳來的話,梁綱已經把他們家中的那筆銀子的零頭給了他們。除去一千兩的整數,那可是還有相當一筆呢!
李元清、陳詩上了二樓,揀一個靠近湖麵的雅間坐下,李庚明和陳詩的仆人陳奇則留在了外麵。
剛落座,小二就滿麵堆笑地走了過來,一邊擦著桌麵,一邊客氣地詢問道:“二位客官,都要點什麽?”
李元清望向陳詩,現在午時都過了,也不知陳詩在船上是不是已經吃了些?反正自己是吃了。
陳詩笑著搖了搖頭,在船上他已經吃了幹糧,就著船老大用小火燉的麵魚湯,現在丁點不餓。
“那就來幾樣糕點,上一壺好茶!”見到陳詩已經吃過,李元清一揮手說到。
小二點頭退下,一點都沒失望的意思,他們錦江樓落座在北門外碼頭附近,臨近江邊,多的是迎來送往之人,自然是見多了像李元清、陳詩這樣過了飯點的客人。
金剛酥、玉帶糕、雲片糕、酥糖,再加一壺上好的水鏡茗芽。
陳詩為人不尚富貴,卻是文人雅興最為好茶,呷了一口茶水,水鏡茗芽雖比不上天下名品,但也確實使人心脾清爽。嗬嗬一笑道:“水鏡茗芽,多年不見,現今還是清香持久,鮮醇爽口啊!”
“嗬嗬――”李元清也笑出了聲來。這水鏡茗芽產自襄陽府下的南漳縣,雖然色澤翠綠,湯色嫩綠明亮,葉底齊整,在湖北有些名氣,可比起名聲響動全國的那些上品好茶來說就自然遜色了。(.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陳詩沒中進士之前,雖有李家襄助可錢財並不豐富,喝茶也隻能喝一喝水鏡茗芽之類的本土茶。但高中之後一是在北京買不到家鄉之茶,二是手頭寬裕了許多,另眼看上高枝,這水鏡茗芽也就不再喝起了。等到掛職歸鄉,這荊南書院主講的薪俸還是相當闊綽的,就一直造就了下去。而今算是時隔多年重飲家鄉之茶了。
對於陳詩的選擇,李元清沒有想得太多,也不知道陳詩如此做的最終用意是什麽。但是中國人雖然講究中庸,可信奉“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人也是很多,江漢書院地位崇高,但陳詩在裏麵最多也隻是一主講,想爬上山長不知還要多長時間,哪又比的在鄖陽書院,為一方主宰大權在握?
況且怎麽說鄖陽書院也是一府府學。
陳詩心中隱著一股鬱氣,但看到李元清已經打起了精神,他也不好再來掃興,端起茶碗,向窗外的江麵眺望。隻見陽光之下,水麵波光粼粼,泛起點點金光。兩岸柳樹蒼翠,還保持著夏日的美景,倒也心情舒爽了少許。
遠處,一片片白帆在遊弋。江心,一溜兒木排乘浪而行。作為襄陽人,陳詩自然也了解排客這一行當的危險有多高,可是……“這些年,江水裏卻是越發的多見了。”
“嗯?”捧著茶盞的手猛地一頓,卻是陳詩看到了黃扒皮船撞木排的那一幕。李元清隨著陳詩的目光看去,眉頭也不由得一皺。
他倒不是看到了黃扒皮,距離的比較遠,船上的人那裏辨得出誰是誰。不過人心總是同情弱者,除非是些本身就壞了心眼的家夥,排客的日子已經很苦了。
雖然距離的遠,可二人還是能夠看得到事情發展的經過。“惡徒,惡徒,如此惡徒放縱在世,張榕(襄陽縣知縣)、施南林(襄陽府知府)枉做百姓父母?”陳詩氣的身子都在發抖,他掛職歸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風氣,可這不是說他就“和光同塵”,習以為慣了。黃扒皮這樣的惡行,實在是太囂張歹毒了。
李元清無奈的笑了笑,這算什麽,之前北門一霸黃扒皮在的時候,傷天害理的事可比這個惡劣多了。
然而二人的憤怒和無奈轉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望著直立在木排之上,指刀向著快速趕來的兩艘水師戰船叫囂不已的梁綱,無不感到張口結舌。“這……這是…………”陳詩震驚了,襄陽還有這等悍匪嗎?
李元清也呆住了,這人是誰?如此大的膽子。但是他又隱約的有種感覺,這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月前遇到的那個?想到這兩天城中大戶間的傳聞,李元清愈發的覺得極有可能真是如此。
※※※※※※※※※※※※※※※※※※※※※※※※※※
同樣是北門碼頭外,一家客棧中。
陳和軒、陳廣亮父子聽到這樣的消息幾乎是跳起來的向江邊跑去。他們父子倆是分頭住進客棧的。
這家在襄陽隻算是三流的有福客棧,陳和軒首先住了進來,時間已經有五日了,而今天清早,幾乎是天一亮陳廣亮就按著與父親的約定尋了過來。
北門外有福客棧,則是當初父子分別時,做好的約定。隻要陳廣亮折到襄陽,那就去有福客棧等著,陳和軒即便是晚上不住在這裏,每日也肯定會過來查看一趟,看有沒人找自己。
陳廣亮白水河渡口和梁綱分別之後,往南行上一段距離後就尋了個沒人的地方一把火把板車燒了個幹淨,然後馬也殺掉,照著脖子上刺了一刀,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可最終還是會死掉。
自己再換了身衣服,然後就渡河進了林平店,從那兒找了一馬車行,直奔襄陽而去。路上雖遇到了不少卡哨阻攔,但他地地道道的一大清“良民”,自然不會有事。晚上在鄉村中借宿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就趕到了襄陽東麵的漢江渡口,過了江之後再轉到北門尋到有福客棧。
父子相見自然有好一番激動,感動過後倆人在房間中小聲的談起了陳廣亮這一段的經曆。以陳和軒的老成,聽了之後也滿臉漲紅,既有激動也有對梁綱錢財的羨慕。
談話中,陳和軒明顯感受到了兒子對梁綱看法的轉變,但他也沒什麽法子,陳家和梁綱已經緊緊地綁在了一起。既然沒有告發的膽量,沒有承受梁綱報複的勇氣,那就隻能這麽撐下去了,畢竟無論是他還是他老婆亦或是女兒、兒媳都有那麽一大堆的親戚在棗陽……
當然了,陳和軒同時也興奮著,因為按照兒子傳來的話,梁綱已經把他們家中的那筆銀子的零頭給了他們。除去一千兩的整數,那可是還有相當一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