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位劉媽又是心疼昱久,又是害怕老夫人,在那裏哭也不敢哭,話也不敢說的樣子,我還是有點同情的。
菊菊奶奶之前跟我講過這位保姆,那天閑聊時老夫人提到了她。
起源是,老夫人提到旭久的性格,有點像老太爺年輕時候的樣子。旁邊的老太爺,老老實實地坐在輪椅裏,目光渾濁地看著遠方。
老夫人指指他,說:“他年輕時,就是兩張臉。工作上總是黑著臉,雷厲風行,簡單直接,倒也是以理服人的。在家人孩子麵前,可是很有笑模樣兒的。尤其是寵著兩個女兒。大女兒都上初中了,他還會抱起來在地上轉圈兒。”
菊菊奶奶當時也是很驚訝的。她跟我說:“沒有想過,管理那麽一份大家業,要忙成什麽樣兒。在家人孩子麵前,老太爺卻也能像普通人家的父親那樣,寵愛孩子,抱著大女兒轉圈兒。”
老夫人接下來自然就提起了,老太爺對於一對雙胞胎兒子的態度,她說:“對於自己的‘一對雙兒’兒子,他還是很嚴厲的。兩個孩子長相很像,但是脾氣秉性特別不一樣。老大憨厚耿直些,念書上也不如老二。為此,我們難免就偏疼一些老二。”
講到這裏,菊菊奶奶又跟我感慨,道:“旭兒的爸爸,在我看來,人有點陰沉,蔫有主意的一個人,也不見憨厚。或許,他從家裏跑出來,是受了委屈,算是經曆了大挫折的,因此性格有了很大的變化,也說不定。”
我當然沒跟菊菊奶奶說過,李大坤跟弟弟爭女人,失敗了就跑了。當然,旭哥說過,這隻是表麵看到的,或許私底下還有別的事,令李大坤出走後,偷偷跟自己的弟弟、弟媳有聯絡,二次出走後,才失蹤得徹底。
菊菊奶奶接著給我講她跟老夫人的聊天。老夫人講到自己的大兒子,當然瞄著菊菊奶奶的反應。
菊菊奶奶倒也爽快,直言道:“我跟老頭子平時就喊他‘大坤’。我女兒翠翠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跟我們兩口子不親。她認識大坤後,隻給我們打了個電話,說自己要嫁人了,也不容我們反對,直接就跟大坤走了。”
老夫人有點訕訕的,問道:“我聽老韓說,你女兒當時年齡很小?”
菊菊奶奶倒是不在意了,平靜地回複道:“18歲的生日才過了幾個月,還不到結婚年齡。她忤逆我和她爸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我們倒也不意外。”
“他們小夫妻,”老夫人試探道,“感情應該挺好的吧?”
在我看來,菊菊奶奶這麽多年,早已經把往事想過千遍萬遍,所以提起來很淡定。
她說,她是這麽回複老夫人的:“大坤那孩子,在我們麵前很有禮貌,對翠翠也很溫和。我們兩夫妻平時議論起來,覺得好像大坤是一個感情不外露的人。翠翠對我們兩夫妻敷衍敷衍的,對大坤可是掏心掏肺的好。”
菊菊奶奶說,老夫人聽完了這話,點點頭兒,臉上慢慢地聚攏了一些哀傷。她拍拍菊菊奶奶的手背,說:“親家,兒女就是債啊!當年老大不顧念,我跟他爸二十幾年的養育之恩,一跺腳就走了。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拋下父母一走了之,就算是理所應當嗎?”
說著,老夫人指指老太爺,說:“他埋怨了我三十多年,說是我擠掇老大,致使他離家出走的。我也不為自己辯解,我確實是一個嚴厲的媽媽,我欠著他的,可是,何至於就要走出去一輩子不見我呢?”
菊菊奶奶又能說什麽呢?她要忍下怎樣的哀傷和憤懣,才能去寬慰老夫人呢?當年女兒因為大丫頭死了,瘋瘋癲癲,被車撞了沒救過來,也死了。
獨生女,才二十幾歲,就這麽走了。正是悲痛欲絕的時候,李大坤帶著小丫頭離家出走了,扔給他們老兩口一個一歲的孩子。
她還能怎麽評價老夫人的大兒子呢?
菊菊奶奶跟我抹了一把淚,接著講,她在老夫人麵前沒流淚,就平平淡淡地說:“老夫人,好在我們兩夫妻還有旭久,你跟老太爺還有二兒子,還有昱久。”
老夫人長歎一聲,道:“是啊,旭久和昱久是兩個好孩子。旭久雖然小小的人兒就失去父母,可是有姥姥姥爺帶著,委屈不著。昱久呢,他爸爸媽媽各忙各的,她媽媽生下他之後身體又不好。我就給他請了個保姆。”
菊菊奶奶低聲問道:“那麽小的孩子,是請了個奶媽嗎?”
老夫人道:“不是奶媽,二夫人不讓。她雖然沒精力管,也是提了幾條原則的。我也沒擰著,她畢竟是昱久的媽媽,她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聽到這裏,菊菊奶奶倒非常意外。富貴人家請奶媽,到了現在這個時代,也是有的,想象到二夫人不接受。
老夫人接著說道:“我請的保姆也不是一般的人。是學幼兒教育出身,家裏孩子上小學了,我出了高薪請來的,就跟上班一樣。她平時跟昱久住,周末可以回家。那時還沒蘭苑,就是在大宅。”
菊菊奶奶道:“這麽小的孩子,老夫人找保姆,怕也是費了很多心思。”
老夫人道:“雖說也花了心思,可也是邊走邊看的。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在旁邊看著,真的是那個意思,才一直這麽呆下了,直到昱久上小學。”
菊菊奶奶道:“必定是一個方方麵麵都穩妥的人。”
老夫人道:“第一條當然是對昱久好,是真的好,像自己的孩子那樣管教。當著我的麵,都敢打孩子的屁股。第二條,沒什麽是非。除了昱久的事,她什麽事都不摻和。連那個人,”老夫人用下巴示意老太爺,“都讚不絕口。”
菊菊奶奶不由得讚道:“那還真是一個好保姆。可見昱久也是個運氣好的,不然常常換保姆,對孩子也有影響。”
可是老夫人卻沒那麽開心,含糊其辭道:“她自然是個好的。可是,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常常被別人拖累。”
菊菊奶奶之前跟我講過這位保姆,那天閑聊時老夫人提到了她。
起源是,老夫人提到旭久的性格,有點像老太爺年輕時候的樣子。旁邊的老太爺,老老實實地坐在輪椅裏,目光渾濁地看著遠方。
老夫人指指他,說:“他年輕時,就是兩張臉。工作上總是黑著臉,雷厲風行,簡單直接,倒也是以理服人的。在家人孩子麵前,可是很有笑模樣兒的。尤其是寵著兩個女兒。大女兒都上初中了,他還會抱起來在地上轉圈兒。”
菊菊奶奶當時也是很驚訝的。她跟我說:“沒有想過,管理那麽一份大家業,要忙成什麽樣兒。在家人孩子麵前,老太爺卻也能像普通人家的父親那樣,寵愛孩子,抱著大女兒轉圈兒。”
老夫人接下來自然就提起了,老太爺對於一對雙胞胎兒子的態度,她說:“對於自己的‘一對雙兒’兒子,他還是很嚴厲的。兩個孩子長相很像,但是脾氣秉性特別不一樣。老大憨厚耿直些,念書上也不如老二。為此,我們難免就偏疼一些老二。”
講到這裏,菊菊奶奶又跟我感慨,道:“旭兒的爸爸,在我看來,人有點陰沉,蔫有主意的一個人,也不見憨厚。或許,他從家裏跑出來,是受了委屈,算是經曆了大挫折的,因此性格有了很大的變化,也說不定。”
我當然沒跟菊菊奶奶說過,李大坤跟弟弟爭女人,失敗了就跑了。當然,旭哥說過,這隻是表麵看到的,或許私底下還有別的事,令李大坤出走後,偷偷跟自己的弟弟、弟媳有聯絡,二次出走後,才失蹤得徹底。
菊菊奶奶接著給我講她跟老夫人的聊天。老夫人講到自己的大兒子,當然瞄著菊菊奶奶的反應。
菊菊奶奶倒也爽快,直言道:“我跟老頭子平時就喊他‘大坤’。我女兒翠翠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跟我們兩口子不親。她認識大坤後,隻給我們打了個電話,說自己要嫁人了,也不容我們反對,直接就跟大坤走了。”
老夫人有點訕訕的,問道:“我聽老韓說,你女兒當時年齡很小?”
菊菊奶奶倒是不在意了,平靜地回複道:“18歲的生日才過了幾個月,還不到結婚年齡。她忤逆我和她爸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我們倒也不意外。”
“他們小夫妻,”老夫人試探道,“感情應該挺好的吧?”
在我看來,菊菊奶奶這麽多年,早已經把往事想過千遍萬遍,所以提起來很淡定。
她說,她是這麽回複老夫人的:“大坤那孩子,在我們麵前很有禮貌,對翠翠也很溫和。我們兩夫妻平時議論起來,覺得好像大坤是一個感情不外露的人。翠翠對我們兩夫妻敷衍敷衍的,對大坤可是掏心掏肺的好。”
菊菊奶奶說,老夫人聽完了這話,點點頭兒,臉上慢慢地聚攏了一些哀傷。她拍拍菊菊奶奶的手背,說:“親家,兒女就是債啊!當年老大不顧念,我跟他爸二十幾年的養育之恩,一跺腳就走了。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拋下父母一走了之,就算是理所應當嗎?”
說著,老夫人指指老太爺,說:“他埋怨了我三十多年,說是我擠掇老大,致使他離家出走的。我也不為自己辯解,我確實是一個嚴厲的媽媽,我欠著他的,可是,何至於就要走出去一輩子不見我呢?”
菊菊奶奶又能說什麽呢?她要忍下怎樣的哀傷和憤懣,才能去寬慰老夫人呢?當年女兒因為大丫頭死了,瘋瘋癲癲,被車撞了沒救過來,也死了。
獨生女,才二十幾歲,就這麽走了。正是悲痛欲絕的時候,李大坤帶著小丫頭離家出走了,扔給他們老兩口一個一歲的孩子。
她還能怎麽評價老夫人的大兒子呢?
菊菊奶奶跟我抹了一把淚,接著講,她在老夫人麵前沒流淚,就平平淡淡地說:“老夫人,好在我們兩夫妻還有旭久,你跟老太爺還有二兒子,還有昱久。”
老夫人長歎一聲,道:“是啊,旭久和昱久是兩個好孩子。旭久雖然小小的人兒就失去父母,可是有姥姥姥爺帶著,委屈不著。昱久呢,他爸爸媽媽各忙各的,她媽媽生下他之後身體又不好。我就給他請了個保姆。”
菊菊奶奶低聲問道:“那麽小的孩子,是請了個奶媽嗎?”
老夫人道:“不是奶媽,二夫人不讓。她雖然沒精力管,也是提了幾條原則的。我也沒擰著,她畢竟是昱久的媽媽,她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聽到這裏,菊菊奶奶倒非常意外。富貴人家請奶媽,到了現在這個時代,也是有的,想象到二夫人不接受。
老夫人接著說道:“我請的保姆也不是一般的人。是學幼兒教育出身,家裏孩子上小學了,我出了高薪請來的,就跟上班一樣。她平時跟昱久住,周末可以回家。那時還沒蘭苑,就是在大宅。”
菊菊奶奶道:“這麽小的孩子,老夫人找保姆,怕也是費了很多心思。”
老夫人道:“雖說也花了心思,可也是邊走邊看的。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在旁邊看著,真的是那個意思,才一直這麽呆下了,直到昱久上小學。”
菊菊奶奶道:“必定是一個方方麵麵都穩妥的人。”
老夫人道:“第一條當然是對昱久好,是真的好,像自己的孩子那樣管教。當著我的麵,都敢打孩子的屁股。第二條,沒什麽是非。除了昱久的事,她什麽事都不摻和。連那個人,”老夫人用下巴示意老太爺,“都讚不絕口。”
菊菊奶奶不由得讚道:“那還真是一個好保姆。可見昱久也是個運氣好的,不然常常換保姆,對孩子也有影響。”
可是老夫人卻沒那麽開心,含糊其辭道:“她自然是個好的。可是,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常常被別人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