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瘋狂囤物資
帶著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間滿倉糧 作者:柏一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老二平靜下來之後,又駕著馬車去買了幾床棉被。
路上顛簸,將棉被放在車廂裏可以讓妻女少受些苦。
接著杜老二帶著菱寶又去了鐵鋪,買了三把獵刀。
加上讓兒子們買的三把,一起六把刀,正好夠他和兒子們一人一把的。
這些獵刀可是趁手的兵刃,可用來對付路上不懷好意的歹人。
加上他們爺六個,本身就天生神力,平日杜老二還會教兒子們一些武藝。
到時候一人再拿一把大砍刀,說實話他們家能比一個三十人的護衛隊的實力還要強。
對於這一點,杜老二是格外驕傲的。
他們已經走了半條街,杜老二帶著菱寶又去了幾家店鋪。
全程杜幼菱看什麽都稀奇,畢竟已經好久沒看到過,這麽古色古香的古代店鋪了。
青磚綠瓦的屋簷下,時不時有客人在躲日頭,鱗次櫛比的店鋪中,客人進進出出。
倒是一派熱鬧。
縣城裏雖說還沒出現搶購物資的現象,但也可以看出平靜的氛圍下的緊張感。
杜老二又去東市買了十斤鹽、二十斤糖和五大罐子豬油,打了一百斤烈酒。
他上過戰場,知道要是路上受傷了,這烈酒可是能消毒的,不至於讓傷口發炎流膿。
接著杜老二帶著閨女又去了雜貨鋪,買了兩百斤的幹菜,兩百斤的臘肉,兩百斤的鹹魚,兩筐雞蛋。
又買了10大缸鹹菜,縣裏的鹹菜,做的比他們鎮上好。
裏麵都加了油水,還有一些香料和茱萸,路上就餅子吃,也是極好的。
最後又給菱寶稱了二十斤的果脯,讓她路上當個零嘴吃。
這些都沒有裝進菱寶的空間裏,是放在車廂裏的。
總不能回家了,他們一家人發現他們爺倆什麽也沒買吧。
買好了東西,杜老二就帶著寶貝閨女回了家,駕著馬車往鎮上趕。
……
等到了鎮上,正好看幾個兒子們在鎮上的路口,也正整裝待發要回柳樹村。
於是,爺五個和小女兒一道往家裏趕。
等到了家,天正好黑了。
天空中最後一抹橘紅色的夕陽也消失在天際,柳樹村還有零星幾戶人家的說話聲。
大部分都已經早早地睡了。
旱期這個時候每家都缺糧,都省著吃,晚上大部分人家都是不吃晚飯的,早早地睡了就不餓了。
杜老二帶著兒子閨女回到家,先將買的東西都放到後院。
李月娘做好了晚飯,也給爺幾個幫把手卸東西。
眾人忙碌了一會兒就弄好了。
堂屋裏,一盞昏暗的油燈,照亮方寸之地。
七口人圍坐在桌子上吃晚飯,氛圍格外溫馨。
碗筷還沒收起來,李月娘就問自己的丈夫:
“明日可要給鎮上酒樓遞消息,讓小五回來。”
杜老二想了想說:“明日就不去了,免得不是他的休息日把他叫回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後天正好是他的休息日,後天去。
而且大舅哥和我說,他那裏行李多,再抓緊時間也要兩天的時間整理行囊。我們明天繼續收拾,等後天天一亮,讓老大就去鎮上接小五。”
“好,聽你的。”
家裏的老二和老四今天也回來了,兩人不但讀書上用功,更是一個比一個聰明。
特別是老二,少年早成,一般的成年人論起心機謀略來都不是他的對手。
兒子們都回來了,杜老二身上的膽子也輕了一些,一家人還要準備什麽,也有個商量。
杜二郎說:“爹,我們現在先把後院的東西整理一下吧。”
“好。”
一行人放好碗筷就都去了後院,院裏點上了燈,這個時候也不是心疼燈油錢的時候了。
好的是,杜家這院子當初修的時候下了大功夫,這後院的圍牆修的又高又厚。
就算他們點了一夜的燈,也不會被鄰居發現。
後院之中,那劉老爺送的糧食杜老二沒提,隻說了大舅哥給他們送的1500斤糧食。現在還在縣城,回頭李家舅舅一起帶過來。
他暫時還不想將閨女的空間說出來,無關其他,隻是覺得這是老神仙賜給閨女的機緣,想來自是不願意讓多的人知道。
眾人動手,開始處理買回來的東西,先是兒子們在鎮上買的。
首先就是三個騾子加上車廂,這是大物件,也是他們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接著就是車上麵的糧食,鎮上的大米買不到多少的,平日裏一般人家都是吃的雜糧。
所以杜大郎買了200斤米,200斤麵,又買了600斤粟米。
杜星劍打開騾車車廂,把糧袋指給他爹說:“爹,我裝作是大戶人家的采買,所以買這麽些糧食也沒人起疑心。”
“很好,你做的很好,老大。”杜老二拍著大兒子的肩膀,對他表達了讚揚。
接著就是幾個兒子買的一些用的物件和吃食了。
兒子們買了二十個麻袋,用來裝東西。
兩大遝油紙,正好可以用來裝做好的幹糧:
就是將油紙平鋪在麻袋底部,然後周圍也放上一大張油紙,卷成卷,貼在麻袋的四周。一個人扶著麻袋和油紙,一個人裝幹糧餅子,正好將餅子摞起來,油紙也立住了,緊貼著麻袋。
這樣裝幹糧的好處,就是油紙防潮還防雨,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餅子的幹燥,便於長時間儲存,
從昨天加上今天,李月娘做的幹餅子一共裝了五個麻袋,炒米裝了兩個麻袋。這都是拿出來就可以直接吃的,路上吃這些,最是省事方便。
幾個兒子又買了一百斤的幹菜,一百斤的臘肉和五十斤的鹹魚,以及放在瓦罐裏的五斤鹽。
鎮上的東西本就不多,兒子們也聰明,卡著能買的量都買了。
哥哥們非常疼愛菱寶,又給她稱了二十斤的各色點心,讓她路上吃。
最後是8個涼席子,8套棉衣棉褲,這是杜二郎讓買的。
杜二郎杜鴻羽說:“我們逃荒路上,經常在天黑的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隻能露宿荒野。這個時候涼席子鋪在地上,比直接睡在地上要好很多。
“至於棉服,我猜爹會往北走,去京城。那兒冬天很冷,我們到的時候估計正趕上冬天。家裏今年的新棉服娘本來說等到秋天的時候做的,現如今來不及隻能買現成的了。雖是貴一些,但肯定比京城那裏便宜的多。”
杜老二聽的連連點頭,要不怎麽說,他二兒子最聰明有思慮呢。
看看,這老三去接他的時候可沒提什麽,這小子就能猜出他們要往北去,而不往魚米之鄉的南方去。
而且還能想到半年後到京城,天冷,家裏的新棉服還沒有做。
隻能說二郎幸好是他兒子,要不是,他定要將像二郎這樣的人才,搶回來給他女兒。
這是如何的思慮啊,為官做宰的才華啊。
杜老二一向不吝嗇對兒女的誇誇:“不錯,二郎一向考慮長遠,這回更是好,連爹都沒想到的你就想到了,真不錯。”
杜鴻羽畢竟才14歲,爹這樣誇他,不免還是紅了一點耳稍。
視力極好的杜幼菱,看到一向智商超群的二哥居然有些害羞,心裏可樂了。
可是她不敢明目張膽地笑話她二哥。
連忙用小胖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偷偷的笑。
好在,燭火昏暗,院子裏的二哥並沒有看到她在偷笑他。
要是被他知道了,可又要被他捉弄。
因為二哥從小就聰明,平日裏也盡是寵著她,可是也最愛捉弄她。
小時候二哥就能夠到高處,別人夠不到的桑葚子給她吃,一到夏季就上山給她摘各種果子。
其他的哥哥也都成天給她摘。
但隻有二哥摘的是最甜的,大哥摘的也很好,五哥不常在家,倒是三哥和四哥摘的有一半都很是酸澀。
路上顛簸,將棉被放在車廂裏可以讓妻女少受些苦。
接著杜老二帶著菱寶又去了鐵鋪,買了三把獵刀。
加上讓兒子們買的三把,一起六把刀,正好夠他和兒子們一人一把的。
這些獵刀可是趁手的兵刃,可用來對付路上不懷好意的歹人。
加上他們爺六個,本身就天生神力,平日杜老二還會教兒子們一些武藝。
到時候一人再拿一把大砍刀,說實話他們家能比一個三十人的護衛隊的實力還要強。
對於這一點,杜老二是格外驕傲的。
他們已經走了半條街,杜老二帶著菱寶又去了幾家店鋪。
全程杜幼菱看什麽都稀奇,畢竟已經好久沒看到過,這麽古色古香的古代店鋪了。
青磚綠瓦的屋簷下,時不時有客人在躲日頭,鱗次櫛比的店鋪中,客人進進出出。
倒是一派熱鬧。
縣城裏雖說還沒出現搶購物資的現象,但也可以看出平靜的氛圍下的緊張感。
杜老二又去東市買了十斤鹽、二十斤糖和五大罐子豬油,打了一百斤烈酒。
他上過戰場,知道要是路上受傷了,這烈酒可是能消毒的,不至於讓傷口發炎流膿。
接著杜老二帶著閨女又去了雜貨鋪,買了兩百斤的幹菜,兩百斤的臘肉,兩百斤的鹹魚,兩筐雞蛋。
又買了10大缸鹹菜,縣裏的鹹菜,做的比他們鎮上好。
裏麵都加了油水,還有一些香料和茱萸,路上就餅子吃,也是極好的。
最後又給菱寶稱了二十斤的果脯,讓她路上當個零嘴吃。
這些都沒有裝進菱寶的空間裏,是放在車廂裏的。
總不能回家了,他們一家人發現他們爺倆什麽也沒買吧。
買好了東西,杜老二就帶著寶貝閨女回了家,駕著馬車往鎮上趕。
……
等到了鎮上,正好看幾個兒子們在鎮上的路口,也正整裝待發要回柳樹村。
於是,爺五個和小女兒一道往家裏趕。
等到了家,天正好黑了。
天空中最後一抹橘紅色的夕陽也消失在天際,柳樹村還有零星幾戶人家的說話聲。
大部分都已經早早地睡了。
旱期這個時候每家都缺糧,都省著吃,晚上大部分人家都是不吃晚飯的,早早地睡了就不餓了。
杜老二帶著兒子閨女回到家,先將買的東西都放到後院。
李月娘做好了晚飯,也給爺幾個幫把手卸東西。
眾人忙碌了一會兒就弄好了。
堂屋裏,一盞昏暗的油燈,照亮方寸之地。
七口人圍坐在桌子上吃晚飯,氛圍格外溫馨。
碗筷還沒收起來,李月娘就問自己的丈夫:
“明日可要給鎮上酒樓遞消息,讓小五回來。”
杜老二想了想說:“明日就不去了,免得不是他的休息日把他叫回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後天正好是他的休息日,後天去。
而且大舅哥和我說,他那裏行李多,再抓緊時間也要兩天的時間整理行囊。我們明天繼續收拾,等後天天一亮,讓老大就去鎮上接小五。”
“好,聽你的。”
家裏的老二和老四今天也回來了,兩人不但讀書上用功,更是一個比一個聰明。
特別是老二,少年早成,一般的成年人論起心機謀略來都不是他的對手。
兒子們都回來了,杜老二身上的膽子也輕了一些,一家人還要準備什麽,也有個商量。
杜二郎說:“爹,我們現在先把後院的東西整理一下吧。”
“好。”
一行人放好碗筷就都去了後院,院裏點上了燈,這個時候也不是心疼燈油錢的時候了。
好的是,杜家這院子當初修的時候下了大功夫,這後院的圍牆修的又高又厚。
就算他們點了一夜的燈,也不會被鄰居發現。
後院之中,那劉老爺送的糧食杜老二沒提,隻說了大舅哥給他們送的1500斤糧食。現在還在縣城,回頭李家舅舅一起帶過來。
他暫時還不想將閨女的空間說出來,無關其他,隻是覺得這是老神仙賜給閨女的機緣,想來自是不願意讓多的人知道。
眾人動手,開始處理買回來的東西,先是兒子們在鎮上買的。
首先就是三個騾子加上車廂,這是大物件,也是他們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接著就是車上麵的糧食,鎮上的大米買不到多少的,平日裏一般人家都是吃的雜糧。
所以杜大郎買了200斤米,200斤麵,又買了600斤粟米。
杜星劍打開騾車車廂,把糧袋指給他爹說:“爹,我裝作是大戶人家的采買,所以買這麽些糧食也沒人起疑心。”
“很好,你做的很好,老大。”杜老二拍著大兒子的肩膀,對他表達了讚揚。
接著就是幾個兒子買的一些用的物件和吃食了。
兒子們買了二十個麻袋,用來裝東西。
兩大遝油紙,正好可以用來裝做好的幹糧:
就是將油紙平鋪在麻袋底部,然後周圍也放上一大張油紙,卷成卷,貼在麻袋的四周。一個人扶著麻袋和油紙,一個人裝幹糧餅子,正好將餅子摞起來,油紙也立住了,緊貼著麻袋。
這樣裝幹糧的好處,就是油紙防潮還防雨,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餅子的幹燥,便於長時間儲存,
從昨天加上今天,李月娘做的幹餅子一共裝了五個麻袋,炒米裝了兩個麻袋。這都是拿出來就可以直接吃的,路上吃這些,最是省事方便。
幾個兒子又買了一百斤的幹菜,一百斤的臘肉和五十斤的鹹魚,以及放在瓦罐裏的五斤鹽。
鎮上的東西本就不多,兒子們也聰明,卡著能買的量都買了。
哥哥們非常疼愛菱寶,又給她稱了二十斤的各色點心,讓她路上吃。
最後是8個涼席子,8套棉衣棉褲,這是杜二郎讓買的。
杜二郎杜鴻羽說:“我們逃荒路上,經常在天黑的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隻能露宿荒野。這個時候涼席子鋪在地上,比直接睡在地上要好很多。
“至於棉服,我猜爹會往北走,去京城。那兒冬天很冷,我們到的時候估計正趕上冬天。家裏今年的新棉服娘本來說等到秋天的時候做的,現如今來不及隻能買現成的了。雖是貴一些,但肯定比京城那裏便宜的多。”
杜老二聽的連連點頭,要不怎麽說,他二兒子最聰明有思慮呢。
看看,這老三去接他的時候可沒提什麽,這小子就能猜出他們要往北去,而不往魚米之鄉的南方去。
而且還能想到半年後到京城,天冷,家裏的新棉服還沒有做。
隻能說二郎幸好是他兒子,要不是,他定要將像二郎這樣的人才,搶回來給他女兒。
這是如何的思慮啊,為官做宰的才華啊。
杜老二一向不吝嗇對兒女的誇誇:“不錯,二郎一向考慮長遠,這回更是好,連爹都沒想到的你就想到了,真不錯。”
杜鴻羽畢竟才14歲,爹這樣誇他,不免還是紅了一點耳稍。
視力極好的杜幼菱,看到一向智商超群的二哥居然有些害羞,心裏可樂了。
可是她不敢明目張膽地笑話她二哥。
連忙用小胖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偷偷的笑。
好在,燭火昏暗,院子裏的二哥並沒有看到她在偷笑他。
要是被他知道了,可又要被他捉弄。
因為二哥從小就聰明,平日裏也盡是寵著她,可是也最愛捉弄她。
小時候二哥就能夠到高處,別人夠不到的桑葚子給她吃,一到夏季就上山給她摘各種果子。
其他的哥哥也都成天給她摘。
但隻有二哥摘的是最甜的,大哥摘的也很好,五哥不常在家,倒是三哥和四哥摘的有一半都很是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