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子、午二班的文弱書生卻沒這般好力氣了。
看著他們衣衫不整麵紅耳赤氣喘籲籲的模樣,遠遠望著的劉拂有些想笑,又強忍了下來。
方才吳灝瀾說的沒錯,確實是有辱斯文極了。
但她要的, 便是讓他們狠狠地丟次臉麵。
不多時,周行便已走到了亭前。他人高步大,很快便將方奇然等人都拋在身後,是以此時站在劉拂麵前的, 就隻有他一個人。
“阿拂。”周行仰頭,細細望著劉拂,“你看看這張琴可順手?”
他將自己的琴放下,雙手捧著那張精心挑選出的瑤琴,高高舉起至劉拂麵前。
周行目光灼灼,一雙黝黑如潭深不見底的眸子裏,滿滿的隻有一個人影。
劉拂被那汪碧潭中醇厚的情意吸引,一時竟難以自拔。手指無意識地撫上琴弦,不經意地了下琴弦,散音渾厚深遠,幽靜怡人。
遠處左搖右晃一步一挪的學子們兀地抬頭,向劉拂的方向看去。
“可還好?”
當琴聲消散後,周行保含著期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還好麽?當然好。
劉拂目光微閃,終於移開了視線,低聲贊道:“不錯。”
不過簡簡單單兩個字,餘光中周行臉上的笑容就已綻放開來。劉拂不知為何,嘴角也勾了勾。
兩人相對而立,一人捧琴一人靜立,任是誰看去,都隻會覺得其中再插不下第三個人。
同樣在琴音響起後就望向劉拂的方奇然停下腳步,輕嘆口氣。
被他帶著同樣停下的劉昌疑惑抬頭:“方世兄,小先生的技法不好麽?”
“不,自是好的。”方奇然又嘆一聲,“我隻是可惜,你蔣世兄不在此處。”
見劉昌臉上疑惑更深,方奇然強笑道:“不必糾結,再過幾年,你自然而然就懂了。”
他如此說著,抬琴的手更用力些,卻未再進一步。
走在最前麵的方奇然停下腳步,其餘因方才琴音而變色的學子,也老老實實立在遠處。
對他們的注視恍若無覺,劉拂隻覺得被周行炙熱的視線燙得莫名心慌。
她輕咳一聲,手指再次撫上琴弦:“聖人推詩樂陶冶性情,做《綺蘭操》等曲怡情養性,今日選這仲尼式,正合我意……”
話未說完,自己便先笑了起來。
所謂此地無銀三百兩,愈遮愈露怯,正是如此。以周行素日的脾性,今日怕是要被好好笑話一通了。
劉拂含笑迴轉視線,再次對上的,卻不是她想像中周行常有的嘲弄神情。
“你……”劉拂瞠目,張嘴欲言。
“你喜歡就好。”
周行輕笑一聲,溫柔如水。他定定又看了一息,才放下一直高舉的雙手,走上台階彎腰將琴放在蒲團前的案幾上。
在他擺好瑤琴直起身來後,臉上的笑容與眼中的喜色再也收斂不住。
與劉拂相背而立的周行抬手,按了按自己狂跳不止的心口。若非他一瞬不瞬地望著,隻怕會錯過那一閃而過的羞怒。
本以為等候阿拂開竅的過程要經受九九八十一劫,沒想到機緣竟來得如此快。
若非是在書院之中,若非身後有那許多礙事的書生,他幾乎要忍不住再逼近一些。
周行撫著胸前的手微微施力,強令自己冷靜下來。
要見好就收,千萬不能急進……他已得天眷顧了。
***
兩人間的千迴百轉隻在周行心中,與劉拂的一時恍神裏。
全場除了方奇然外,隻有謝顯看出丁點端倪,為他仍在金陵的好友徐思年掬了把同情淚。
其餘人等,在久候等不到第二聲琴響後,都將視線移向了同樣累得麵紅耳赤鬢髮微亂的張軒。
陳秙往上提了提險要滑落的琴,輕笑道:“看不出先生年歲雖輕,琴藝卻是極好,致雅兄技藝高絕,難逢知音,想來此時很是歡喜吧?”
張軒天資非常,隻是時運不濟,所以一直未能金榜題名。
此時碰到個歲數小小天賦更強於他的,張軒歡不歡喜天知地知,在場眾人皆知。
“張同學,琴可趁手?”
張軒腰杆挺得筆直,點頭道:“回先生,這琴是我往日慣用的。”
“如此就好。”劉拂正色道,“我既為人師長,自不好占你便宜,是先是後,張同學你自選吧。”
先者醒人耳目,後者對比鮮明,不論先後,都各有利弊。
若是張軒先開這個口,不拘他選先選後,都可說是尊師重道,但他礙於顏麵在方才隻做了一問一答,此時不管如何選擇,都已占不到好處。
張軒的姿勢十分端正,朗朗如勁鬆:“既如此,學生不才,還請先生指教。”
他肅立整冠,理好因搬琴而皺起的衣袖,撩袍盤膝坐好。
從袖中掏出素帕,仔細將手指一一擦拭過後,張軒才雙手壓琴,抬頭直視劉拂:“先生,學生開始了。”
劉拂同樣坐好,攤手示意道:“請。”
張軒凝神靜思,指尖清撥慢撚,幽婉清新如陽春三月的樂聲由弦上泛出,琴音純粹清澈,使人聞之忘俗。
一曲畢,二十餘人同坐的小花園中除了呼吸聲外,再無其他聲音。
包括劉拂在內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方才的春日曲中。琴聲悠悠配著園中榴花微香,將人帶回了幾個月前的初春時光。
張軒靜坐於琴前,極力忍耐,也壓不住唇角的一抹得色。
隻是在超凡的琴藝之下,這點傲氣也變得恰如其分。
許久之後,劉拂才打破了這份怡人的靜默:“古人評琴音,有四善九德,張同學已得其中十味,引人入勝,實屬難得一聞之佳音。”
她的誇獎誠懇非常,即便話中仍留有餘地,張軒心中雖有不滿,卻也無法反駁。
雙手撐地站起,張軒向劉拂一揖:“多謝先生誇獎。”
第一百二十章 ·師說
即便二人是在切磋, 但先生已帶頭誇讚, 同窗們自然也不會吝嗇誇讚之詞。
在他們話將說盡時,劉拂才再次開口道:“以各位同學品鑑之力, 當可聽出張同學指下, 缺的是哪三味?”
滔滔不絕的讚譽被這輕飄飄地問題逼停。
在場眾人除年歲最長的張軒外,最多不過廿五之齡。以五歲啟蒙開始算起, 拋去十年通讀記頌四書五經等經典文章的時間, 大多數人剩下的時光,都消耗在了八股文章與的練習上。即便有詩會文會之類的機會與同窗和其他讀書人一起遊玩賞樂、投壺撫琴、寫詩作畫陶冶情操,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可以為自己駁個才子名聲的“正道”上。
除了琴藝確實不錯, 看起來也真心喜歡彈奏的張軒外,怕是二十七人中再無一人看過東漢文學家蔡邕所著的《琴操》與唐朝吳兢所著的《樂府古題要解》。
更不會知曉其中所述四善九德, 到底是哪四善, 哪九德。
</br>
看著他們衣衫不整麵紅耳赤氣喘籲籲的模樣,遠遠望著的劉拂有些想笑,又強忍了下來。
方才吳灝瀾說的沒錯,確實是有辱斯文極了。
但她要的, 便是讓他們狠狠地丟次臉麵。
不多時,周行便已走到了亭前。他人高步大,很快便將方奇然等人都拋在身後,是以此時站在劉拂麵前的, 就隻有他一個人。
“阿拂。”周行仰頭,細細望著劉拂,“你看看這張琴可順手?”
他將自己的琴放下,雙手捧著那張精心挑選出的瑤琴,高高舉起至劉拂麵前。
周行目光灼灼,一雙黝黑如潭深不見底的眸子裏,滿滿的隻有一個人影。
劉拂被那汪碧潭中醇厚的情意吸引,一時竟難以自拔。手指無意識地撫上琴弦,不經意地了下琴弦,散音渾厚深遠,幽靜怡人。
遠處左搖右晃一步一挪的學子們兀地抬頭,向劉拂的方向看去。
“可還好?”
當琴聲消散後,周行保含著期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還好麽?當然好。
劉拂目光微閃,終於移開了視線,低聲贊道:“不錯。”
不過簡簡單單兩個字,餘光中周行臉上的笑容就已綻放開來。劉拂不知為何,嘴角也勾了勾。
兩人相對而立,一人捧琴一人靜立,任是誰看去,都隻會覺得其中再插不下第三個人。
同樣在琴音響起後就望向劉拂的方奇然停下腳步,輕嘆口氣。
被他帶著同樣停下的劉昌疑惑抬頭:“方世兄,小先生的技法不好麽?”
“不,自是好的。”方奇然又嘆一聲,“我隻是可惜,你蔣世兄不在此處。”
見劉昌臉上疑惑更深,方奇然強笑道:“不必糾結,再過幾年,你自然而然就懂了。”
他如此說著,抬琴的手更用力些,卻未再進一步。
走在最前麵的方奇然停下腳步,其餘因方才琴音而變色的學子,也老老實實立在遠處。
對他們的注視恍若無覺,劉拂隻覺得被周行炙熱的視線燙得莫名心慌。
她輕咳一聲,手指再次撫上琴弦:“聖人推詩樂陶冶性情,做《綺蘭操》等曲怡情養性,今日選這仲尼式,正合我意……”
話未說完,自己便先笑了起來。
所謂此地無銀三百兩,愈遮愈露怯,正是如此。以周行素日的脾性,今日怕是要被好好笑話一通了。
劉拂含笑迴轉視線,再次對上的,卻不是她想像中周行常有的嘲弄神情。
“你……”劉拂瞠目,張嘴欲言。
“你喜歡就好。”
周行輕笑一聲,溫柔如水。他定定又看了一息,才放下一直高舉的雙手,走上台階彎腰將琴放在蒲團前的案幾上。
在他擺好瑤琴直起身來後,臉上的笑容與眼中的喜色再也收斂不住。
與劉拂相背而立的周行抬手,按了按自己狂跳不止的心口。若非他一瞬不瞬地望著,隻怕會錯過那一閃而過的羞怒。
本以為等候阿拂開竅的過程要經受九九八十一劫,沒想到機緣竟來得如此快。
若非是在書院之中,若非身後有那許多礙事的書生,他幾乎要忍不住再逼近一些。
周行撫著胸前的手微微施力,強令自己冷靜下來。
要見好就收,千萬不能急進……他已得天眷顧了。
***
兩人間的千迴百轉隻在周行心中,與劉拂的一時恍神裏。
全場除了方奇然外,隻有謝顯看出丁點端倪,為他仍在金陵的好友徐思年掬了把同情淚。
其餘人等,在久候等不到第二聲琴響後,都將視線移向了同樣累得麵紅耳赤鬢髮微亂的張軒。
陳秙往上提了提險要滑落的琴,輕笑道:“看不出先生年歲雖輕,琴藝卻是極好,致雅兄技藝高絕,難逢知音,想來此時很是歡喜吧?”
張軒天資非常,隻是時運不濟,所以一直未能金榜題名。
此時碰到個歲數小小天賦更強於他的,張軒歡不歡喜天知地知,在場眾人皆知。
“張同學,琴可趁手?”
張軒腰杆挺得筆直,點頭道:“回先生,這琴是我往日慣用的。”
“如此就好。”劉拂正色道,“我既為人師長,自不好占你便宜,是先是後,張同學你自選吧。”
先者醒人耳目,後者對比鮮明,不論先後,都各有利弊。
若是張軒先開這個口,不拘他選先選後,都可說是尊師重道,但他礙於顏麵在方才隻做了一問一答,此時不管如何選擇,都已占不到好處。
張軒的姿勢十分端正,朗朗如勁鬆:“既如此,學生不才,還請先生指教。”
他肅立整冠,理好因搬琴而皺起的衣袖,撩袍盤膝坐好。
從袖中掏出素帕,仔細將手指一一擦拭過後,張軒才雙手壓琴,抬頭直視劉拂:“先生,學生開始了。”
劉拂同樣坐好,攤手示意道:“請。”
張軒凝神靜思,指尖清撥慢撚,幽婉清新如陽春三月的樂聲由弦上泛出,琴音純粹清澈,使人聞之忘俗。
一曲畢,二十餘人同坐的小花園中除了呼吸聲外,再無其他聲音。
包括劉拂在內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方才的春日曲中。琴聲悠悠配著園中榴花微香,將人帶回了幾個月前的初春時光。
張軒靜坐於琴前,極力忍耐,也壓不住唇角的一抹得色。
隻是在超凡的琴藝之下,這點傲氣也變得恰如其分。
許久之後,劉拂才打破了這份怡人的靜默:“古人評琴音,有四善九德,張同學已得其中十味,引人入勝,實屬難得一聞之佳音。”
她的誇獎誠懇非常,即便話中仍留有餘地,張軒心中雖有不滿,卻也無法反駁。
雙手撐地站起,張軒向劉拂一揖:“多謝先生誇獎。”
第一百二十章 ·師說
即便二人是在切磋, 但先生已帶頭誇讚, 同窗們自然也不會吝嗇誇讚之詞。
在他們話將說盡時,劉拂才再次開口道:“以各位同學品鑑之力, 當可聽出張同學指下, 缺的是哪三味?”
滔滔不絕的讚譽被這輕飄飄地問題逼停。
在場眾人除年歲最長的張軒外,最多不過廿五之齡。以五歲啟蒙開始算起, 拋去十年通讀記頌四書五經等經典文章的時間, 大多數人剩下的時光,都消耗在了八股文章與的練習上。即便有詩會文會之類的機會與同窗和其他讀書人一起遊玩賞樂、投壺撫琴、寫詩作畫陶冶情操,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可以為自己駁個才子名聲的“正道”上。
除了琴藝確實不錯, 看起來也真心喜歡彈奏的張軒外,怕是二十七人中再無一人看過東漢文學家蔡邕所著的《琴操》與唐朝吳兢所著的《樂府古題要解》。
更不會知曉其中所述四善九德, 到底是哪四善, 哪九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