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一步一個腳印
這一點,秦軒現在已經有些懂了。
秦軒記得,穿越以前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
“人的知識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裏麵是已知的,圓圈外麵是未知的。
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秦軒隻記得這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所說,具體是誰,卻是早已還給老師了。
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見識,接觸的東西越多,就越會知道自己還有諸多不足。
相反,那些一瓶子不滿的人,才會狂妄地以為“老子天下無敵”。
秦軒現在便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並沒有誌得意滿,而是借此警醒自己,以繼續精進自家的修為。
也因此,秦軒的道心得以進一步淬煉,穩定住了“道心初境”的境界。
鞏固了一番道心的境界之後,按照計劃,秦軒下一步該修煉定身法、踏莎行和九天神霄不滅雷霆禁法,以及祭煉摩訶迦葉了。
但是,還是那句話,“計劃不如變化”,秦軒這一夜的收獲太多,此起彼伏,不得不再度修改自家的計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秦軒在踏入“道心初境”之後,便發現自己的真氣有所異動。
當然這種異動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這種真氣異動,並不隻發生在戰魔真法真氣凝聚而成的扶桑真葉上,同樣發生在止水心法、九轉太陽真火訣和大五行周天真法這三門道法的真氣之上。
之所以說這真氣異動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便是因為秦軒發現,自己除戰魔真法以外的三門道法之中,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的修煉瓶頸,竟然都是有所鬆動。
大五行周天真法,則是因為秦軒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其上,隻修煉到第二重,是以並沒有遭遇瓶頸,卻是秦軒自己主動暫時將其放棄的。
先前,秦軒的戰魔真法、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都卡在修煉瓶頸之上,絲毫不能精進。
這才有了秦軒之前的“出門尋妖”之旅,便是為了突破自家道法的修煉瓶頸。
一趟下來,卻是幸不辱命。
秦軒戰魔真法的修煉瓶頸,如願以償地突破,修成了第一層,同時凝出了扶桑真葉,卻是已經相當於玄宗道門太極第一層入微級別的境界。
但是這一趟的收獲,也是僅此而已。
除了戰魔真法之外,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依然卡在修煉瓶頸之上。
對於這種情況,秦軒卻是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自己的便宜師父萬毒宗主,所能指點的,也隻是六魔門的道訣而已。
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卻都不在此列。
連那道門戶都找不到,秦軒自然也就不能想辦法突破進去。
但是眼下此事卻是有了不小的轉機,隨著秦軒領悟“道心初境”這一玄妙的境界,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的真氣都是隨之產生了一種莫以名狀的異動,從而使修煉瓶頸突然之間有所鬆動。
大殷皇朝大殷皇朝之中,對於修煉瓶頸的突破,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獨門手段。
比如萬毒宗主便指點秦軒,在爭鬥之中領悟突破。
雖然各門各派各有手段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公認的。
那便是“機緣”二字。
機緣這種東西,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於天地之間。
但凡修行中人,想要成就長生大道,都須有三件東西不可或缺。
其一,便是天賦。
沒有修行的天賦,任你向道之心如何堅定,也終歸無法證就大道,最多也隻能做一個太極巔峰級別的修士。
此乃先決條件。
不過,這裏所說的“天賦”,並不僅僅局限於修煉道法的速度上。
有的修行中人,修煉道法並不比那些驚才絕豔的老祖稍慢,但因為心態、性格、身體都諸多方麵的影響,同樣止步於大道門外,不得而入。
眾所周知,在玄宗道門之中,修成陰神之後,便可脫離自家肉身,自此逍遙自在。
但在這之前,玄宗道門中人,必須完成太極九步的修煉。
隻有太極的九步全部完成,才能徹底擺脫自己的肉身,陰神出遊。
但如果在這之前,肉身便有所損傷的話,便再也無法修成陰神。
長生之門,也就此關閉。
正是因為有這一層緣故,一些肉身孱弱到了極點的修行中人,稍有不慎,自己的肉身便會有所損傷。
僅此一項,便將這些修行中人,拒之於大道門外。
因此,身體同樣也是修行的天賦之一。
同樣的道理,性格、心態、悟性都諸多方麵,也都同樣製約著修行中人的修為上限。
因是之故,這些個東西,也同樣屬於修行眾人所說的“天賦”。
而相反的,有的修行中人,在修煉道法這一項上,並無驚世駭俗的速度,卻一步一個腳印,緩慢而堅定地,修煉到長生的境界。
當然,若是慢的太離譜,直到壽元耗盡也不能修煉到至高境界,自然也是沒辦法成就大道的。
道行畢竟乃是根基,沒有道行,一切都是免談。
總而言之,天賦乃是身體、性格、悟性、心態以及修行速度等一係列修行所必須的要素集合而成。
隻有這一切的一切都符合要求了,才有望問鼎那傳說之中的大道。
因此,這天賦乃是修行的先決條件。
隻有具備了修行的天賦,才能在長生大道上一路走下去。
沒有天賦,便隻能半途止步,再也沒有第二種選擇。
此乃其一。
而這大道路上,所不可或缺的第二樣東西,便是自家的刻苦努力。
長生之路,乃是一條漫漫長路,路上不僅充斥著數之不盡的艱難險阻,同樣也滿溢著無可比擬的寂寞。
隻有那些耐得住寂寞,肯按捺自己的各種欲望之人,才能在忍受得了這幾乎無窮無盡的寂寞枯燥。
修煉,從來都不是一件美妙之事。
在最初的新鮮感消失之後,苦修便成了所有修行中人畏之如虎的名詞。
這一點,秦軒現在已經有些懂了。
秦軒記得,穿越以前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
“人的知識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裏麵是已知的,圓圈外麵是未知的。
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秦軒隻記得這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所說,具體是誰,卻是早已還給老師了。
這句話其實就是說,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見識,接觸的東西越多,就越會知道自己還有諸多不足。
相反,那些一瓶子不滿的人,才會狂妄地以為“老子天下無敵”。
秦軒現在便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並沒有誌得意滿,而是借此警醒自己,以繼續精進自家的修為。
也因此,秦軒的道心得以進一步淬煉,穩定住了“道心初境”的境界。
鞏固了一番道心的境界之後,按照計劃,秦軒下一步該修煉定身法、踏莎行和九天神霄不滅雷霆禁法,以及祭煉摩訶迦葉了。
但是,還是那句話,“計劃不如變化”,秦軒這一夜的收獲太多,此起彼伏,不得不再度修改自家的計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秦軒在踏入“道心初境”之後,便發現自己的真氣有所異動。
當然這種異動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這種真氣異動,並不隻發生在戰魔真法真氣凝聚而成的扶桑真葉上,同樣發生在止水心法、九轉太陽真火訣和大五行周天真法這三門道法的真氣之上。
之所以說這真氣異動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便是因為秦軒發現,自己除戰魔真法以外的三門道法之中,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的修煉瓶頸,竟然都是有所鬆動。
大五行周天真法,則是因為秦軒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其上,隻修煉到第二重,是以並沒有遭遇瓶頸,卻是秦軒自己主動暫時將其放棄的。
先前,秦軒的戰魔真法、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都卡在修煉瓶頸之上,絲毫不能精進。
這才有了秦軒之前的“出門尋妖”之旅,便是為了突破自家道法的修煉瓶頸。
一趟下來,卻是幸不辱命。
秦軒戰魔真法的修煉瓶頸,如願以償地突破,修成了第一層,同時凝出了扶桑真葉,卻是已經相當於玄宗道門太極第一層入微級別的境界。
但是這一趟的收獲,也是僅此而已。
除了戰魔真法之外,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依然卡在修煉瓶頸之上。
對於這種情況,秦軒卻是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自己的便宜師父萬毒宗主,所能指點的,也隻是六魔門的道訣而已。
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卻都不在此列。
連那道門戶都找不到,秦軒自然也就不能想辦法突破進去。
但是眼下此事卻是有了不小的轉機,隨著秦軒領悟“道心初境”這一玄妙的境界,止水心法和九轉太陽真火訣的真氣都是隨之產生了一種莫以名狀的異動,從而使修煉瓶頸突然之間有所鬆動。
大殷皇朝大殷皇朝之中,對於修煉瓶頸的突破,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獨門手段。
比如萬毒宗主便指點秦軒,在爭鬥之中領悟突破。
雖然各門各派各有手段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公認的。
那便是“機緣”二字。
機緣這種東西,說不清道不明,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於天地之間。
但凡修行中人,想要成就長生大道,都須有三件東西不可或缺。
其一,便是天賦。
沒有修行的天賦,任你向道之心如何堅定,也終歸無法證就大道,最多也隻能做一個太極巔峰級別的修士。
此乃先決條件。
不過,這裏所說的“天賦”,並不僅僅局限於修煉道法的速度上。
有的修行中人,修煉道法並不比那些驚才絕豔的老祖稍慢,但因為心態、性格、身體都諸多方麵的影響,同樣止步於大道門外,不得而入。
眾所周知,在玄宗道門之中,修成陰神之後,便可脫離自家肉身,自此逍遙自在。
但在這之前,玄宗道門中人,必須完成太極九步的修煉。
隻有太極的九步全部完成,才能徹底擺脫自己的肉身,陰神出遊。
但如果在這之前,肉身便有所損傷的話,便再也無法修成陰神。
長生之門,也就此關閉。
正是因為有這一層緣故,一些肉身孱弱到了極點的修行中人,稍有不慎,自己的肉身便會有所損傷。
僅此一項,便將這些修行中人,拒之於大道門外。
因此,身體同樣也是修行的天賦之一。
同樣的道理,性格、心態、悟性都諸多方麵,也都同樣製約著修行中人的修為上限。
因是之故,這些個東西,也同樣屬於修行眾人所說的“天賦”。
而相反的,有的修行中人,在修煉道法這一項上,並無驚世駭俗的速度,卻一步一個腳印,緩慢而堅定地,修煉到長生的境界。
當然,若是慢的太離譜,直到壽元耗盡也不能修煉到至高境界,自然也是沒辦法成就大道的。
道行畢竟乃是根基,沒有道行,一切都是免談。
總而言之,天賦乃是身體、性格、悟性、心態以及修行速度等一係列修行所必須的要素集合而成。
隻有這一切的一切都符合要求了,才有望問鼎那傳說之中的大道。
因此,這天賦乃是修行的先決條件。
隻有具備了修行的天賦,才能在長生大道上一路走下去。
沒有天賦,便隻能半途止步,再也沒有第二種選擇。
此乃其一。
而這大道路上,所不可或缺的第二樣東西,便是自家的刻苦努力。
長生之路,乃是一條漫漫長路,路上不僅充斥著數之不盡的艱難險阻,同樣也滿溢著無可比擬的寂寞。
隻有那些耐得住寂寞,肯按捺自己的各種欲望之人,才能在忍受得了這幾乎無窮無盡的寂寞枯燥。
修煉,從來都不是一件美妙之事。
在最初的新鮮感消失之後,苦修便成了所有修行中人畏之如虎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