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伽羅和皇上連孩子都生了兩個了,相互之間可謂是親密的很了,皇上的情緒好或者是壞,李伽羅能感受的出來。
看來,皇上對太後是越來越不滿了,等這不滿到了一定的程度,總有一天會徹底爆發。
而爆發的這一天,王家和王太後會怎麽樣呢,這一切都是很讓人期待。
“好了,不說這個了,朕上次在愛妃這裏吃的那水煮白菜覺得味道不錯,讓小廚房的人,今天再做這一道菜吧。”
☆、第129章 風口浪尖
劉永全最後是在一個偏角的廢水井裏,把那個宮女給找到的。
那宮女已經被水泡的差點認不出來了。
這樣的宮女在宮裏,一年到頭,也總是會死那麽幾個,隻要不是存心鬧大,就悄無聲息的。
因為有皇上插手,這件事兒就沒有鬧大。不過皇上讓人查了宮裏一些亂傳謠言的事兒,很是殺雞儆猴了一番。趙皇後的地位自然是穩如磐石。
不過大公主還是被皇上給訓了一頓,皇上覺得身為公主,聽到了難聽的話,要自己動手打人,實在是很不像話。
她身邊伺候的人也被狠狠的責罰了一頓,原因就是沒有照顧好小主子,讓小主子出了錯。
宮裏的事兒,沒有引起太大的亂子,可是宮外麵,卻有人發現,好幾家供應粥鋪的大戶人家,竟然用了黴米來給災民們施粥。
本來最開始沒有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有災民們吃了施的粥就拉肚子了,嚴重的還死了幾個人。
這下子事情就打發了,再又有人不知道從哪裏得了消息,知道有些大戶人家用捐來的錢買的米,換成了那些狗都不吃的黴米陳米,就給這些災民們煮著吃了,一點兒也沒有把災民當成人。
這一下子,家裏有人因為這個而死了人的災民們就不幹了,直接去鬧了。
不知道誰放了一把火,然後趁亂把放著救災米的地方給找了出來,一看,果然是那些都不能吃的黴米了。
官兵們來平亂,自然是見到了這個事情,這樣以來,事情就鬧大發了。
趕緊上報給上麵。不然事情就沒有得解決了,要知道,這可是要人命的事兒,一個弄不好,引起了災民反抗了,那就是大罪了。
這事情上報到歐陽首輔這邊,歐陽首輔一看,這些大戶裏麵還有王家的人,就有些猶豫了,是不是要上報給皇上 ,畢竟這關係到皇上外家的臉麵。
誰知道他這一猶豫,別的內閣大臣可不猶豫,自己去給皇上稟報了,這麽大的事兒,能瞞著皇上嗎?
皇上可不是王家人的皇上,可是天下臣民的皇上,出了這個事兒,皇上有權利知道,而且,就是他們隱瞞不報,皇上自己就沒有得到消息的途徑嗎?
歐陽首輔想要包庇王家人,也得為大家想一想,大家可不想被責罵。
於是,這件事,皇上就知道了,皇上知道了很震怒,大發雷霆,表示一定要徹查!就算是有王家人,也不例外,難道王家人做錯了事兒,就不該受到懲罰嗎?
本來讓他們起個帶頭作用,沒有想到是這樣帶頭的。
捐了款,難道是從中謀取利益的?還真好意思說有好名聲!
這下子王家的名聲更難聽了!被人誇的越狠,現在就被人罵的有多狠。
說王家人是沽名釣譽,先前拿出錢來,隻不過是為了讓別人把錢都拿出來,然後收到自己的口袋裏,要不然怎麽好米換成了黴米?要知道好米的價格比黴米貴幾十倍呢,這一下子,該收多少錢那。
雖然也有別家的人這麽做了,可是誰讓你王家是太後的娘家,最開始又被人誇的最厲害?
不找你王家人說道,找誰說道?
王家一下子在風口浪尖上,連皇上都生了氣了。對王家的舅父避而不見,沒有把王家人給抓起來,就不錯了。
王太後這邊,也氣的少有的把自己的屋裏的東西給砸了一通。
承恩公夫人陳氏帶著人過來請罪,王太後劈頭蓋臉的就把人給罵了好幾個時辰,這種丟人的事兒,王太後還是第一次遇見。
“難 道哀家沒有給你們吃的,沒有給你們喝的?宮裏每次有了進貢的東西,哀家都是頭一份給王家送過去,你們怎麽這麽眼皮子淺,就為了這點錢,就做出這種事兒?你 知道不知道,你們犯了眾怒了?既然有那膽量做出來,怎麽沒有好好的藏著,就讓人給刨了出來?知道不知道,現在外麵的人叫我們王家什麽?‘王扒皮’!祖宗的 臉都給丟盡了!”
承恩公夫人和王家另外有誥命的命婦隻能是跪著承受王太後的責罵,因為現在王家的人確實是被人罵的很,他們也是沒有辦法了,所以才進宮找王太後,希望王太後能給出個主意。
事實上承恩公夫人也知道自家老爺去找過歐陽首輔,但是歐陽首輔表示自己盡力了,皇上都還責罵他隱瞞不報,不配當內閣首輔。
歐陽首輔都快下來了,不想到時候晚節不保。
而承恩公去求見皇上,皇上也不見,要是能罵一頓也好,可是連見都不見,可見是沒有迴轉的餘地了。
那麽到底該怎麽辦呢?王家人過的不好,她女兒在宮裏也過的不好,連帶太後也肯定是不好過,所以太後一定會拿出主意的。
現在讓太後出出氣,也是應該的,承恩公夫人也受得住。
王太後責罵了這麽長時間,見娘家的這些嫂子弟妹都一句話不說,也覺得夠了,就問道:“這事兒到底是誰的主意,給哀家仔仔細細的說,要是敢有半句隱瞞,休怪哀家不講情麵!”
承恩公夫人怎麽好說呢,這說了,就是告狀了。
不過她不說,不代表沒有人說,反正大家也被牽連的夠厲害了,有人的女兒,因為這件事兒,說好的親事沒有了,還有的是兒子的媳婦都看好了,這下子也沒有下文了。
因為人家都說王家的人是隻要錢,是黑心肝,進到這樣的人家,是不是被算計的連嫁妝也保不住?
所以不進你王家的門了。
好好的女婿和兒媳婦跑了,怎麽能不生氣?何況,他們也沒有撈著好處?
就有三房的一個夫人說道:“稟太後娘娘,我們這一房,當時說要捐錢,也是都把自己的私房都捐了出來的,一點兒也不含糊,這不,都覺得是對王家有好處的事兒嗎?
也 是為國分憂,當時大家把各房出的錢都叫了出來,然後想著二伯父以前是管著內務府的,這採購什麽的,都是熟悉的,所以大家就全權交給了二伯父這一房的人做, 也是對他們放心的意思,誰知道二房的人這麽做,把我們都給害慘了!錢沒有了,不知道是不是被二房的人給吞了,現在還被跟著一起挨罵,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三房的五夫人可沒有說是大房承恩公同意讓那位二伯父管這個事兒的,畢竟太後可是大房的人,說了,把太後也得罪了,劃不來,反正這事兒是二房全權負責的,就是二房的錯,二房把大家的錢都給貪了,不找他們算帳找誰算帳?
這二房的人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連一起捐到王家的那些貴勛的錢都敢貪,把人家都給得罪了,這下好了,王家的人出門就矮半截,還被人說成是為富不仁,死要錢!
管他們三房的人什麽事兒啊。好事沒有他們三房的份兒,壞事就要一起承擔,簡直是太欺負人了!
三房的五夫人一說,其他不是二房和大房的人都紛紛說起來,是二房的六夫人她們妯娌幾個,最開始還用的是好米,然後第二天就開始換成了陳米,最後就已經把所有的新米換成了黴米,和以前合作的一個大米鋪換的,從中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現在荷包鼓鼓的,事情出來了,都成了縮頭烏龜,想把大家都拖下水,可以說,二房的人是犯了王家其他房的眾怒了!
如果二房的人得了好處,能夠給其他房的都分一部分,現在也不會無人幫他們說話了,可是二房的人自從二老太爺丟了內務府的差事,這原來奢華的情況就每況愈下,從來都是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以前過的那種大手大腳的生活,哪裏能立刻就變了樣了?
所以這錢啊什麽的,就漸漸的不夠用了,不夠用了,就缺錢,缺錢了,就要找機會撈錢。
剛好這次大傢夥兒倦了錢,數目還這麽大,別家的錢也都交到了王家這邊,二房的人看到是個機會,最後爭取了這個機會。
看著這麽多錢,都用來給災民,那些泥腿子也配吃好米?
反正陳米也吃不出來,最開始二房的人是決定把好米全部換成陳米的,這樣下來,就能省下一半的錢,陳米也能吃的下去,也能填飽肚子,再說,這些泥腿子,誰能吃的出來,到底是陳米還是新米好米?
既然能省錢,為什麽不省呢?也能填補家用呢,二房的日子不好過,這樣也能讓日子好過一些。
</br>
看來,皇上對太後是越來越不滿了,等這不滿到了一定的程度,總有一天會徹底爆發。
而爆發的這一天,王家和王太後會怎麽樣呢,這一切都是很讓人期待。
“好了,不說這個了,朕上次在愛妃這裏吃的那水煮白菜覺得味道不錯,讓小廚房的人,今天再做這一道菜吧。”
☆、第129章 風口浪尖
劉永全最後是在一個偏角的廢水井裏,把那個宮女給找到的。
那宮女已經被水泡的差點認不出來了。
這樣的宮女在宮裏,一年到頭,也總是會死那麽幾個,隻要不是存心鬧大,就悄無聲息的。
因為有皇上插手,這件事兒就沒有鬧大。不過皇上讓人查了宮裏一些亂傳謠言的事兒,很是殺雞儆猴了一番。趙皇後的地位自然是穩如磐石。
不過大公主還是被皇上給訓了一頓,皇上覺得身為公主,聽到了難聽的話,要自己動手打人,實在是很不像話。
她身邊伺候的人也被狠狠的責罰了一頓,原因就是沒有照顧好小主子,讓小主子出了錯。
宮裏的事兒,沒有引起太大的亂子,可是宮外麵,卻有人發現,好幾家供應粥鋪的大戶人家,竟然用了黴米來給災民們施粥。
本來最開始沒有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有災民們吃了施的粥就拉肚子了,嚴重的還死了幾個人。
這下子事情就打發了,再又有人不知道從哪裏得了消息,知道有些大戶人家用捐來的錢買的米,換成了那些狗都不吃的黴米陳米,就給這些災民們煮著吃了,一點兒也沒有把災民當成人。
這一下子,家裏有人因為這個而死了人的災民們就不幹了,直接去鬧了。
不知道誰放了一把火,然後趁亂把放著救災米的地方給找了出來,一看,果然是那些都不能吃的黴米了。
官兵們來平亂,自然是見到了這個事情,這樣以來,事情就鬧大發了。
趕緊上報給上麵。不然事情就沒有得解決了,要知道,這可是要人命的事兒,一個弄不好,引起了災民反抗了,那就是大罪了。
這事情上報到歐陽首輔這邊,歐陽首輔一看,這些大戶裏麵還有王家的人,就有些猶豫了,是不是要上報給皇上 ,畢竟這關係到皇上外家的臉麵。
誰知道他這一猶豫,別的內閣大臣可不猶豫,自己去給皇上稟報了,這麽大的事兒,能瞞著皇上嗎?
皇上可不是王家人的皇上,可是天下臣民的皇上,出了這個事兒,皇上有權利知道,而且,就是他們隱瞞不報,皇上自己就沒有得到消息的途徑嗎?
歐陽首輔想要包庇王家人,也得為大家想一想,大家可不想被責罵。
於是,這件事,皇上就知道了,皇上知道了很震怒,大發雷霆,表示一定要徹查!就算是有王家人,也不例外,難道王家人做錯了事兒,就不該受到懲罰嗎?
本來讓他們起個帶頭作用,沒有想到是這樣帶頭的。
捐了款,難道是從中謀取利益的?還真好意思說有好名聲!
這下子王家的名聲更難聽了!被人誇的越狠,現在就被人罵的有多狠。
說王家人是沽名釣譽,先前拿出錢來,隻不過是為了讓別人把錢都拿出來,然後收到自己的口袋裏,要不然怎麽好米換成了黴米?要知道好米的價格比黴米貴幾十倍呢,這一下子,該收多少錢那。
雖然也有別家的人這麽做了,可是誰讓你王家是太後的娘家,最開始又被人誇的最厲害?
不找你王家人說道,找誰說道?
王家一下子在風口浪尖上,連皇上都生了氣了。對王家的舅父避而不見,沒有把王家人給抓起來,就不錯了。
王太後這邊,也氣的少有的把自己的屋裏的東西給砸了一通。
承恩公夫人陳氏帶著人過來請罪,王太後劈頭蓋臉的就把人給罵了好幾個時辰,這種丟人的事兒,王太後還是第一次遇見。
“難 道哀家沒有給你們吃的,沒有給你們喝的?宮裏每次有了進貢的東西,哀家都是頭一份給王家送過去,你們怎麽這麽眼皮子淺,就為了這點錢,就做出這種事兒?你 知道不知道,你們犯了眾怒了?既然有那膽量做出來,怎麽沒有好好的藏著,就讓人給刨了出來?知道不知道,現在外麵的人叫我們王家什麽?‘王扒皮’!祖宗的 臉都給丟盡了!”
承恩公夫人和王家另外有誥命的命婦隻能是跪著承受王太後的責罵,因為現在王家的人確實是被人罵的很,他們也是沒有辦法了,所以才進宮找王太後,希望王太後能給出個主意。
事實上承恩公夫人也知道自家老爺去找過歐陽首輔,但是歐陽首輔表示自己盡力了,皇上都還責罵他隱瞞不報,不配當內閣首輔。
歐陽首輔都快下來了,不想到時候晚節不保。
而承恩公去求見皇上,皇上也不見,要是能罵一頓也好,可是連見都不見,可見是沒有迴轉的餘地了。
那麽到底該怎麽辦呢?王家人過的不好,她女兒在宮裏也過的不好,連帶太後也肯定是不好過,所以太後一定會拿出主意的。
現在讓太後出出氣,也是應該的,承恩公夫人也受得住。
王太後責罵了這麽長時間,見娘家的這些嫂子弟妹都一句話不說,也覺得夠了,就問道:“這事兒到底是誰的主意,給哀家仔仔細細的說,要是敢有半句隱瞞,休怪哀家不講情麵!”
承恩公夫人怎麽好說呢,這說了,就是告狀了。
不過她不說,不代表沒有人說,反正大家也被牽連的夠厲害了,有人的女兒,因為這件事兒,說好的親事沒有了,還有的是兒子的媳婦都看好了,這下子也沒有下文了。
因為人家都說王家的人是隻要錢,是黑心肝,進到這樣的人家,是不是被算計的連嫁妝也保不住?
所以不進你王家的門了。
好好的女婿和兒媳婦跑了,怎麽能不生氣?何況,他們也沒有撈著好處?
就有三房的一個夫人說道:“稟太後娘娘,我們這一房,當時說要捐錢,也是都把自己的私房都捐了出來的,一點兒也不含糊,這不,都覺得是對王家有好處的事兒嗎?
也 是為國分憂,當時大家把各房出的錢都叫了出來,然後想著二伯父以前是管著內務府的,這採購什麽的,都是熟悉的,所以大家就全權交給了二伯父這一房的人做, 也是對他們放心的意思,誰知道二房的人這麽做,把我們都給害慘了!錢沒有了,不知道是不是被二房的人給吞了,現在還被跟著一起挨罵,這都叫什麽事兒啊。”
三房的五夫人可沒有說是大房承恩公同意讓那位二伯父管這個事兒的,畢竟太後可是大房的人,說了,把太後也得罪了,劃不來,反正這事兒是二房全權負責的,就是二房的錯,二房把大家的錢都給貪了,不找他們算帳找誰算帳?
這二房的人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連一起捐到王家的那些貴勛的錢都敢貪,把人家都給得罪了,這下好了,王家的人出門就矮半截,還被人說成是為富不仁,死要錢!
管他們三房的人什麽事兒啊。好事沒有他們三房的份兒,壞事就要一起承擔,簡直是太欺負人了!
三房的五夫人一說,其他不是二房和大房的人都紛紛說起來,是二房的六夫人她們妯娌幾個,最開始還用的是好米,然後第二天就開始換成了陳米,最後就已經把所有的新米換成了黴米,和以前合作的一個大米鋪換的,從中不知道賺了多少錢。
現在荷包鼓鼓的,事情出來了,都成了縮頭烏龜,想把大家都拖下水,可以說,二房的人是犯了王家其他房的眾怒了!
如果二房的人得了好處,能夠給其他房的都分一部分,現在也不會無人幫他們說話了,可是二房的人自從二老太爺丟了內務府的差事,這原來奢華的情況就每況愈下,從來都是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以前過的那種大手大腳的生活,哪裏能立刻就變了樣了?
所以這錢啊什麽的,就漸漸的不夠用了,不夠用了,就缺錢,缺錢了,就要找機會撈錢。
剛好這次大傢夥兒倦了錢,數目還這麽大,別家的錢也都交到了王家這邊,二房的人看到是個機會,最後爭取了這個機會。
看著這麽多錢,都用來給災民,那些泥腿子也配吃好米?
反正陳米也吃不出來,最開始二房的人是決定把好米全部換成陳米的,這樣下來,就能省下一半的錢,陳米也能吃的下去,也能填飽肚子,再說,這些泥腿子,誰能吃的出來,到底是陳米還是新米好米?
既然能省錢,為什麽不省呢?也能填補家用呢,二房的日子不好過,這樣也能讓日子好過一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