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士兵大都是拿著武器近距離拚殺。在戰場上,刀劍無眼,士兵又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僅憑血肉之軀根本就無法抵擋利劍長矛的攻擊。為減少傷亡,古代版的“防彈衣”——鎧甲便應運而生了。


    據《墨子·非儒》記載說,鎧甲是由夏朝的第七代國君夏後杼發明的。當時,夏後杼率軍攻打東夷,東夷擅長使用刀箭,夏軍傷亡慘重。為避免被刀箭所傷,夏後杼就用獸皮製作了獸甲。戰士穿上之後,可謂“刀箭不入”,大大降低了傷亡率。


    原始社會時期,鎧甲主要是用藤、木和獸皮製作而成,相對比較簡單。到了商、周時期,人們開始將整塊製作鎧甲的材料分割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甲片,然後將多塊甲片粘合在一起,再將更加堅硬的甲片縫製到與身體重要部位相對應的衣服上,這樣更能有效地增加防禦力。


    製作鎧甲,首先要測量士兵的體型,然後根據體型製作。製作時,為穿絲線將甲片串聯起來而鑽的孔要小,甲片要刮得平滑,鎧甲上的縫隙要上下齊整,裝起來要顯得體積小,展開要顯得寬大,穿到身上後片之間也不能互相摩擦。


    想知道一個鎧甲製作是否精良非常容易。鑽孔小,說明鎧甲堅固。甲片平滑,說明材質好。鎧甲上的縫隙上下齊整,說明做工好。裝起來體積小,說明縫製精致。展開十分寬大,則顯得有光彩。穿起來甲片之間不會發生摩擦,便於士兵活動、拚殺。


    在春秋戰國初期,鎧甲主要分為三種:犀甲、兕甲和合甲。據《周禮·冬官》記載:“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意思是說,用犀牛皮製作成的犀甲,由七塊甲片連接而成,可用一百年。用兕革製作而成的兕甲,由六塊甲片連接而成,可用二百年。用犀牛皮和兕革製作而成的合甲,由五塊甲片連接而成,可用三百年。


    此外,還有人用鯊魚皮作鎧甲。這種材質即使到現在,亦稱得上是高端奢侈品!據《荀子·議兵》記載:“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鞈堅如金石。”意思是說,楚國人用鯊魚皮和犀兕皮製作鎧甲,如金屬石頭般堅硬。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士兵使用的武器也越來越先進鋒利。與此同時,製作鎧甲的技術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就出現了用鐵製作而成的鐵甲。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山國就曾有一位大力士“衣鐵甲”,並且還手握鐵杖,所擊之物無不粉碎,所衝之地無不淪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孫無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孫無知並收藏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