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1]者,有以陰賊之[2]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3]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4]以用;四者[5]微而施之。於是,度以往事,驗之來事[6],參[7]之平素,可則決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8]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9],以正治亂[10]、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11]者,以自決也。
注釋
[1]以陽德之:用陽道來感化。
[2]以陰賊之:用陰道來懲治。
[3]平素:即平時。
[4]樞機:樞紐、機要。
[5]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樞機。
[6]驗之來事:對將來的事情進行驗證。
[7]參:核對,對照、參照。
[8]危:崇高的意思。
[9]萬事之機:萬事的關鍵。
[10]治亂:肅清動亂。
[11]蓍(shi)龜: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龜是龜甲,都是占卜工具。
譯文
聖人能夠完成大業的原因,主要有五個途徑:有用陽道來感化的;有用陰道來懲治的;有用信義來教化的;有用愛心來庇護的;有用廉潔來淨化的。行陽道則努力守常如一,行陰道則努力掌握事物對立的兩麵。要在平時和關鍵時刻巧妙地運用這四個方麵並謹慎行事。推測過去的事,驗證將要發生的事,再參考日常生活中的事,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王公大臣的事,崇高而享有美名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獲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耗力氣又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能消除憂患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能實現幸福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所以說,解決事情,確定疑難,是萬事的關鍵。澄清動亂,預知成敗,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龜甲來決定一些大事。
鬼穀錦囊
在現實生活中,做任何決策都應該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三思而後行,不要盲目急躁,更不要意氣行事,否則隻會自食惡果。
“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萬事要借鑒以往的或前人的經驗,並驗證現在將要實施的計劃,結合一切如常的氛圍,最後選擇機會實施謀略。總之,隻有慎重地決策,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延伸閱讀
萬事萬物的決策都離不開事物存在的背景及事物之間錯綜複雜的聯係。決斷事物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就是說要借鑒往事,研究現狀,預測未來。三者缺一不可。隻有決策慎重,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平定天下時,提出基本國策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而千年之後,毛澤東在研究我國建設與防衛方針時,還曾借鑒此一決策,指出20世紀70年代我國國策為:“深挖洞(備戰),廣積糧(備荒),不稱霸(外交)。”
由此可以看出,正確的決策可以穩定政局、富國強兵、造福人類;而錯誤的決策不僅會喪權辱國,還將使自己身敗名裂。因此,不管做什麽樣的決策都應該進行慎重的考慮。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1]者,有以陰賊之[2]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3]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4]以用;四者[5]微而施之。於是,度以往事,驗之來事[6],參[7]之平素,可則決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8]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9],以正治亂[10]、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11]者,以自決也。
注釋
[1]以陽德之:用陽道來感化。
[2]以陰賊之:用陰道來懲治。
[3]平素:即平時。
[4]樞機:樞紐、機要。
[5]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樞機。
[6]驗之來事:對將來的事情進行驗證。
[7]參:核對,對照、參照。
[8]危:崇高的意思。
[9]萬事之機:萬事的關鍵。
[10]治亂:肅清動亂。
[11]蓍(shi)龜: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龜是龜甲,都是占卜工具。
譯文
聖人能夠完成大業的原因,主要有五個途徑:有用陽道來感化的;有用陰道來懲治的;有用信義來教化的;有用愛心來庇護的;有用廉潔來淨化的。行陽道則努力守常如一,行陰道則努力掌握事物對立的兩麵。要在平時和關鍵時刻巧妙地運用這四個方麵並謹慎行事。推測過去的事,驗證將要發生的事,再參考日常生活中的事,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王公大臣的事,崇高而享有美名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獲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耗力氣又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能消除憂患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能實現幸福的,如果可以就做出決斷。所以說,解決事情,確定疑難,是萬事的關鍵。澄清動亂,預知成敗,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龜甲來決定一些大事。
鬼穀錦囊
在現實生活中,做任何決策都應該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三思而後行,不要盲目急躁,更不要意氣行事,否則隻會自食惡果。
“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萬事要借鑒以往的或前人的經驗,並驗證現在將要實施的計劃,結合一切如常的氛圍,最後選擇機會實施謀略。總之,隻有慎重地決策,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延伸閱讀
萬事萬物的決策都離不開事物存在的背景及事物之間錯綜複雜的聯係。決斷事物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度以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就是說要借鑒往事,研究現狀,預測未來。三者缺一不可。隻有決策慎重,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平定天下時,提出基本國策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而千年之後,毛澤東在研究我國建設與防衛方針時,還曾借鑒此一決策,指出20世紀70年代我國國策為:“深挖洞(備戰),廣積糧(備荒),不稱霸(外交)。”
由此可以看出,正確的決策可以穩定政局、富國強兵、造福人類;而錯誤的決策不僅會喪權辱國,還將使自己身敗名裂。因此,不管做什麽樣的決策都應該進行慎重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