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說者[2],說之也;說之者,資[3]之也。飾言[4]者,假[5]之也;假之者,益損[6]也。應對[7]者,利辭[8]也;利辭者,輕論[9]也。成義者[10],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難言[11]者,卻論[12]也;卻論者,釣幾[13]也。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14]者,博而於智;平言[15]者,決而於勇;戚言[16]者,權而於言;靜言[17]者,反而於勝。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18]不疑者,決也;先分不足[19]而窒非[20]者,反也。


    注釋


    [1]權:衡量。《禮記·王製》:“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在這裏指度量權衡。


    [2]說者:遊說的人。


    [3]資:供給,資助。


    [4]飾言:有修飾的語言,也就是很好聽的話。


    [5]假:借,引申為憑借、借助。


    [6]益損:增減。


    [7]應對:應酬、答對。


    [8]利辭:伶俐的言辭。


    [9]輕論:輕浮、不莊重的言論。


    [10]成義者:建立信義的言辭。


    [11]難言:指責對方的言辭。


    [12]卻論:反麵的議論。


    [13]釣幾:誘導對方心中所隱藏的機微之事。


    [14]諛言:諂媚,用虛心假意之詞奉承人。


    [15]平言:平庸之言。


    [16]戚言:麵帶憂色的言辭。


    [17]靜言:心平氣和時的言辭。


    [18]縱舍:舍棄、放棄。


    [19]先分不足:自己先天有所不足之處。


    [20]窒非:責備他人的過錯。


    譯文


    “遊說”的人,就是為了說服別人;要能說服別人,就要給予人幫助。凡是經過修飾的言辭,都是為了蒙蔽對方,想要蒙蔽對方,就要讓他知道成敗利害關係,凡要進行應酬以及答對,必須掌握伶俐的外交辭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辭令,都是不實在的言論。要樹立起信譽,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為了讓人檢驗複核。凡是難以啟齒的話,都是反麵的議論,凡是反麵的議論,都是誘導對方秘密的說辭。說奸佞話的人,由於會諂媚,反而變成“忠厚”;說阿諛話的人,由於會吹噓,反而變成“智慧”;說平庸話的人,由於果決,反而變成了“勇敢”;說憂傷話的人,由於善權衡,反而變成“守信”;說平靜話的人,由於習慣逆向思維,反而變成“勝利”。為實現自己的意圖而應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諂媚;用華麗的辭藻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噓;按照他人的喜好而進獻計謀的人,就是玩權術;即使有所犧牲也不動搖的,就是有決心;能揭示缺陷,敢於責難過失的就是敢反抗。


    鬼穀錦囊


    此文重在闡述遊說的各種語言技巧及判斷各種說辭的方法。“說者,說之也”就是通過表達自己的意見來說服對方,而要說服對方沒有吸引力是不行的,那麽,怎麽才能讓自己的說辭具有吸引力呢?這就需要言辭中能讓別人覺得有“好處”可尋,有見識可長,或者有別人想要得到的利益,等等,隻有這樣,別人才會洗耳恭聽。


    既然要遊說,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語言流暢,引人入勝,迎合對方的心理,就需要對表述的語言進行一定的修飾,讓語言變得有邏輯、有條理,不僅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還能巧妙地隱蔽自己的意圖。


    延伸閱讀


    有人得罪齊景公,景公非常生氣,命人把此人綁在大殿,準備處以分屍的極刑,並且說如果有人膽敢勸阻,一律格殺勿論。晏子(即晏嬰)左手抓著人犯的頭,右手拿著刀,抬頭問漢景公:“古時聖王明君肢解人犯時,不知先從人犯的哪個部位下刀?”漢景公立刻站起身說:“放了他吧,這是寡人的錯。”


    晏嬰沒有直接勸諫齊景公,而是以一句“古時聖王明君肢解人犯時,不知先從人犯的哪個部位下刀”來進行旁敲側擊,隱喻齊景公要做一個有道明君。這種經過修飾的語言,不僅起到了勸諫的效果,而且又不傷君主的威嚴,晏嬰可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語言專家了。


    其實,當今的推銷行業是和勸說之道分不開的,推銷無非是勸諫客戶接受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孔子說過:“言不順,則事不成。”在銷售行業中,如何與客戶有效地交談是一項很重要的商業技能,這就需要借鑒古代智者的勸諫之道。


    客戶是上帝,甚至是被寵壞的上帝,在與客戶交談時,注意說話的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你的每一句話都會使客戶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禁得起推敲和驗證的,都是一心一意為了“他好”,經過不動聲色的誘發“變化”、引導“變化”來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從而最終達到預期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明並收藏鬼穀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