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醫藥武器這些也就罷了,有這個本事的人不少,分開的話更是隨便一找就能找出一大把。雖說質量上不及沈家,好歹相差不會太大,真正讓他刮目相看的是理政能力和治軍本領。一個國家強大,無外乎就這兩點,其餘諸如經商之類隻是助益,起不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具備兩者,又有三個縣作為依憑,沈家以後的發展勢頭還真不好推斷。若西南地區蘇家一家獨大,沈家這個最近才興起的勢力自是不用放在眼裏,到時候看在沈家對蘇家有恩的份上,把這三縣撥給他們管就是。現在,一切都不好說。
戍衛嘉寧關的高將軍手下兵力雖不如蘇家,差距卻也沒太過懸殊,一旦動起手來,隻可能是兩敗俱傷。兩地將領都不傻,在如今敵國虎視眈眈之下,除了結盟之外,沒有其他選擇,總不可能同室操戈吧?別忘了除孟國之外可還有敵人在海上出沒,前些日子燕州港就差點淪陷,經過這麽一遭後,海軍兵力消減嚴重,想要補充卻很麻煩。
海軍跟陸軍不一樣,陸軍隨便拉批人就能組建起來,最多就是實力不濟,海軍這麽做完全行不通,普通百姓恐怕連開船都不能,更不用說海上作戰這種高難度的事情。
一旦燕州港被奪,燕州城陷落也隻是早晚的事情,唯一的優勢便是可以從容退卻,這一點便是跟內陸城池最大的不同。港口邊上修建城池,可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才做出來的傻事,這麽做具有戰略意義。
但凡如此格局,就說明港口地理條件獨特,城池直接將碼頭全方位封堵住,海上來敵想上岸隻能通過此處,隻要港口城市堅挺,支撐到援軍到來,就能保證內陸地區安全。
燕州城無疑就是這樣的布局,隻是一旦失守,蘇家便需分兵駐守在海岸沿線上,到時候兵力無法集中,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權衡利弊之下,蘇家已經暗中開始支援駐港海軍,內鬥那都是以後的事,現在還是抗擊外敵最為重要。
所以說,沈家行動正是恰到好處,現在整個西南地區,誰都沒空去搭理他們,可以任由他們悶頭發展。
對於二兒子的看法,蘇老心裏贊同,麵上卻是不顯,轉而將目光對準小兒子蘇雲,意思再明顯不過。
“爹,你兒子我又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這事我不適合發表意見。”蘇雲當即表明態度。
“拋開這點不談,你怎麽想?”蘇老並未打算放過這個後來頗有些趕鴨子上架意味的小兒子,再次問道。
“行軍打仗上我不及二哥,那我就從其他方麵上說一下我的看法。”書房中隻有他們父子三人,蘇雲倒也不顯拘謹,直接擺開架勢說道,“沈家在經商方麵的天賦就不用我說了,我們三個加起來拍馬都趕不上。這點擱以往非常重要,眼下這種局麵卻有些騰挪不開。”
“陸上商道受阻,海上再來這麽一出,沈家出售的貨物也就隻能在西南一帶流通,想要銷往其他地方將會變得非常困難。我看中的是沈家提供後勤輜重的本事,那一手種糧的能耐,加上出產的各種日用品,以及不曾外售的武器,簡直就是一個理想的軍隊後勤保障基地。同沈家交好,從目前來看,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我們唯一要擔心的是,沈家強勢崛起,對我們造成的壓力。不過就算沒有沈家出現,我們也無法做到一家獨大,不如跟沈家聯手,起碼糧糙不足時,能有周轉的機會。”
父子三人商議過後,蘇老最終拍板定下,就按原先的方案做,沈家能結交便結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跟沈家撕破臉皮。
方天林該慶幸,蘇老他們是在正月初動手,要不然這個年都沒法過。縱然如此,方天林也隻休息到初三四,初五一過多了兩個縣之後,不光他,沈家嫡係不少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好不容易將兩縣勢力全都收攏好,防線也初步建成,方天林跟沈家河又開始忙活組建新政府一事。
之前底下隻有一個林山縣,這些都能湊合了事,現在不行,必須在縣衙之上再設立一個衙門。
經過商討之後,方天林跟沈家河定下新勢力名字為“華”。當然,方天林不會傻到明目張膽直接稱國,就三個縣二十來萬人口,這樣的彈丸之地要說是國,也就現代那種和平年代才有可能實現,在這裏誰要是敢這麽做,就等著被人當靶子給收拾。這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若真有人大腦一時短路,恐怕有點勢力的都會插上一腳。
方天林將沈家旗下所有部隊都換上統一旗號,旗幟背麵為龍飛鳳舞經過特殊設計的“華”字,正麵則是各部隊番號,軍服也採用統一樣式,最多隻因軍種不同而不同,其他武器配備也是如此。
不過這事急不來,舊裝備需要慢慢汰換。
部隊的事情還算簡單,畢竟目前兵卒不多,職位也就那麽一些,令人頭痛欲裂的是新衙門的組建,盯上這一塊肥肉的人不在少數,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方天林和沈家河不得不慎重考慮。
第194章
亂世用重典,這種時候,方天林也不考慮什麽民主不民主,經過眾人一番商量,最終結果都由他直接拍板決定。很快,各個部門便迅速搭建起來。
方天林沒有任人唯親的想法,卻也不避忌這個。跟他過來的沈家人就沒有好吃懶做之人,他根據個人能力,將他們派往各個崗位,尤其是那些重要位置,就算沈家人一時難以勝任,也不能交給別人,大不了慢慢學,他多看顧一點,總比被人從內部反水來得安全,起碼現在是這樣。
如今沈家人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大家想的是如何好生在亂世中活下去,格外齊心協力,並不會生出亂七八糟的念頭,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情,目前還用不著操心這個。
西南地區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方天林抓緊時間發展民生。
沈家所占這三縣,遠構不成一國,甚至連州都算不上,但稱縣也不合適,方天林和眾人商談過後,暫定為華州。新衙門就設立在星火村,因隻是權宜之計,方天林不準備大肆擴建,地方夠用夠安全就行。
擴建後的星火村更名為華城,原星火村變更為星火區。這裏將成為核心區域,一旦後續建設完成,星火區會進行一次大改造。
亂世中軍權最重要,所有一切資源都要向其傾斜。沈家人處理庶務還湊合,能領軍之人除了方天林之外,那還真是一個都沒有,即便是沈家溪都不行。眼下是最緊要關頭,方天林分身乏術,隻能先整頓軍隊,政務便交給沈家河主理。
一號環保水泥用來築路很實用,用來修房子便不大合適。方天林忙著加固城防招募訓練軍隊,擠不出多少時間參研這個,環保水泥後續研究便交給沈家河。
三胞胎眼下還小,不適合行軍打仗,多把精力花在學習上,正好幫著沈家河帶領匠人幹這活。環保水泥研究一直在進行,隻是之前對此要求不迫切,反正研究出來一時半會也用不上,方天林便放任不管,任由匠師們自行研發,哪想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自然不能再如此。
有了三胞胎這個生力軍加入,加之本就研究了很長時間,不出正月,更為適合砌牆修房的二號環保水泥便成功研製出來。檢測過後,確認各項數據都達標,沈家河便派人將其運到華州邊防。
在滑輪組腳手架等簡易器械輔助下,原本簡陋的防線不再,防禦工事簡直就是一天一個樣,趕在春耕前,一道道厚實的混凝土城牆徹底建成。
幾方勢力中,華州最弱,方天林原還想著怎麽跟蘇老和高將軍談判,那邊卻先表示了誠意。彼時華州邊防線還未完善,兩軍轄地剛統合完畢,蘇老跟高將軍便達成協議,同時派人過來商談。
方天林自然不可能在這個當口反對,三方簽署協議,商道再次開通,交易地點就定在望山縣第一道防線內。為此,附近邊防線加厚,足足設立了三道防線,又派遣足量戍守兵丁,用以應對意外事件,方天林才停手。
民以食為天,糧食的不可或缺性,大家有目共睹,方天林跟沈家河對此自是頗為重視,沈家良種被大力推廣。沈家作為華州最高權勢者,再也不用苦口婆心向眾人推銷,直接一個命令下去,百姓便不敢不從。
方天林感慨萬千,難怪那麽多人迷失在權勢之中,嚐過權力的美妙滋味,甘願放下的恐怕還真沒幾個,為此汲汲營營也不是那麽難以理解。
方天林隻知道靖朝四分五裂,戰亂頻起,他並不清楚此時整個地星都籠罩在硝煙之中,隻要有人煙的地方,就沒有哪個地方處於和平狀態。靖朝還算好,地域遼闊,再亂,也總有那麽幾個地方未被波及到。再譬如西南邊境地區這般,幾方人員暫時協同合作,百姓生活一時得以安定下來。
那些本就生活艱難的地方,可沒有那麽好運,形勢更加不樂觀,好多都打得不可開交,隻為爭搶資源,同時各種教派林立,讓人大開眼界。
方天林起初並未發現異常,隻以為是靖朝正常消亡,等他收到各種新教派的消息越來越多,才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方天林看著手上匯總過來的消息,百思不得其解。靖朝並沒有禁海,有外來傳教士進入並不意外,卻始終沒法打開局麵,境內依舊以道教和佛教為主,這點跟以前的世界非常相似。眼下卻是截然不同,一下子出現了十幾個新教派,這還隻是被方天林獲悉的數目,實際數目隻會更多。
亂世出現新教派倒也正常,貌似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冒出一些新教,目的也很簡單,無外乎打著教派的幌子做謀權纂位的勾當,唯一的區別便在於教派數量太多,又有眾多“神跡”出現。
若隻是這樣,方天林也不會這麽在意,讓他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是,這些“神跡”不是誆騙人的戲法,他雖沒親眼見過,但從傳過來的消息中能夠看出,這些“神跡”有不少都是通過科技手段達成,隻是這個時代的民眾太過愚昧,把這些都看成是神仙降下的旨意。
至於另外一些“神跡”,就連方天林一時都辨認不出,但從已經推斷出來的那些神跡來看,恐怕也不出科技範疇,隻是他目前掌握的知識量不夠,無法解析罷了。
自那以後,方天林對此上了心,格外注意外界的異常狀況,並給蘇老和高將軍傳信,讓他們留意轄地內新教派,一旦發現,便立刻製止,同時開始派人清理華州非本地教派。
這麽一查,還真查出來一些隱秘新教,好在沒有蔓延開,隻在小範圍內傳播,對這些教眾進行再教育也簡單,若是陷得太深,被完全洗腦,方天林能耐再大也無濟於事。
信仰這種東西太無解,一旦深陷其中,不是想拉就能拉出來。
</br>
具備兩者,又有三個縣作為依憑,沈家以後的發展勢頭還真不好推斷。若西南地區蘇家一家獨大,沈家這個最近才興起的勢力自是不用放在眼裏,到時候看在沈家對蘇家有恩的份上,把這三縣撥給他們管就是。現在,一切都不好說。
戍衛嘉寧關的高將軍手下兵力雖不如蘇家,差距卻也沒太過懸殊,一旦動起手來,隻可能是兩敗俱傷。兩地將領都不傻,在如今敵國虎視眈眈之下,除了結盟之外,沒有其他選擇,總不可能同室操戈吧?別忘了除孟國之外可還有敵人在海上出沒,前些日子燕州港就差點淪陷,經過這麽一遭後,海軍兵力消減嚴重,想要補充卻很麻煩。
海軍跟陸軍不一樣,陸軍隨便拉批人就能組建起來,最多就是實力不濟,海軍這麽做完全行不通,普通百姓恐怕連開船都不能,更不用說海上作戰這種高難度的事情。
一旦燕州港被奪,燕州城陷落也隻是早晚的事情,唯一的優勢便是可以從容退卻,這一點便是跟內陸城池最大的不同。港口邊上修建城池,可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才做出來的傻事,這麽做具有戰略意義。
但凡如此格局,就說明港口地理條件獨特,城池直接將碼頭全方位封堵住,海上來敵想上岸隻能通過此處,隻要港口城市堅挺,支撐到援軍到來,就能保證內陸地區安全。
燕州城無疑就是這樣的布局,隻是一旦失守,蘇家便需分兵駐守在海岸沿線上,到時候兵力無法集中,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權衡利弊之下,蘇家已經暗中開始支援駐港海軍,內鬥那都是以後的事,現在還是抗擊外敵最為重要。
所以說,沈家行動正是恰到好處,現在整個西南地區,誰都沒空去搭理他們,可以任由他們悶頭發展。
對於二兒子的看法,蘇老心裏贊同,麵上卻是不顯,轉而將目光對準小兒子蘇雲,意思再明顯不過。
“爹,你兒子我又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這事我不適合發表意見。”蘇雲當即表明態度。
“拋開這點不談,你怎麽想?”蘇老並未打算放過這個後來頗有些趕鴨子上架意味的小兒子,再次問道。
“行軍打仗上我不及二哥,那我就從其他方麵上說一下我的看法。”書房中隻有他們父子三人,蘇雲倒也不顯拘謹,直接擺開架勢說道,“沈家在經商方麵的天賦就不用我說了,我們三個加起來拍馬都趕不上。這點擱以往非常重要,眼下這種局麵卻有些騰挪不開。”
“陸上商道受阻,海上再來這麽一出,沈家出售的貨物也就隻能在西南一帶流通,想要銷往其他地方將會變得非常困難。我看中的是沈家提供後勤輜重的本事,那一手種糧的能耐,加上出產的各種日用品,以及不曾外售的武器,簡直就是一個理想的軍隊後勤保障基地。同沈家交好,從目前來看,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我們唯一要擔心的是,沈家強勢崛起,對我們造成的壓力。不過就算沒有沈家出現,我們也無法做到一家獨大,不如跟沈家聯手,起碼糧糙不足時,能有周轉的機會。”
父子三人商議過後,蘇老最終拍板定下,就按原先的方案做,沈家能結交便結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跟沈家撕破臉皮。
方天林該慶幸,蘇老他們是在正月初動手,要不然這個年都沒法過。縱然如此,方天林也隻休息到初三四,初五一過多了兩個縣之後,不光他,沈家嫡係不少人都忙得腳不沾地。
好不容易將兩縣勢力全都收攏好,防線也初步建成,方天林跟沈家河又開始忙活組建新政府一事。
之前底下隻有一個林山縣,這些都能湊合了事,現在不行,必須在縣衙之上再設立一個衙門。
經過商討之後,方天林跟沈家河定下新勢力名字為“華”。當然,方天林不會傻到明目張膽直接稱國,就三個縣二十來萬人口,這樣的彈丸之地要說是國,也就現代那種和平年代才有可能實現,在這裏誰要是敢這麽做,就等著被人當靶子給收拾。這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若真有人大腦一時短路,恐怕有點勢力的都會插上一腳。
方天林將沈家旗下所有部隊都換上統一旗號,旗幟背麵為龍飛鳳舞經過特殊設計的“華”字,正麵則是各部隊番號,軍服也採用統一樣式,最多隻因軍種不同而不同,其他武器配備也是如此。
不過這事急不來,舊裝備需要慢慢汰換。
部隊的事情還算簡單,畢竟目前兵卒不多,職位也就那麽一些,令人頭痛欲裂的是新衙門的組建,盯上這一塊肥肉的人不在少數,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方天林和沈家河不得不慎重考慮。
第194章
亂世用重典,這種時候,方天林也不考慮什麽民主不民主,經過眾人一番商量,最終結果都由他直接拍板決定。很快,各個部門便迅速搭建起來。
方天林沒有任人唯親的想法,卻也不避忌這個。跟他過來的沈家人就沒有好吃懶做之人,他根據個人能力,將他們派往各個崗位,尤其是那些重要位置,就算沈家人一時難以勝任,也不能交給別人,大不了慢慢學,他多看顧一點,總比被人從內部反水來得安全,起碼現在是這樣。
如今沈家人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大家想的是如何好生在亂世中活下去,格外齊心協力,並不會生出亂七八糟的念頭,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情,目前還用不著操心這個。
西南地區進入短暫的和平時期,方天林抓緊時間發展民生。
沈家所占這三縣,遠構不成一國,甚至連州都算不上,但稱縣也不合適,方天林和眾人商談過後,暫定為華州。新衙門就設立在星火村,因隻是權宜之計,方天林不準備大肆擴建,地方夠用夠安全就行。
擴建後的星火村更名為華城,原星火村變更為星火區。這裏將成為核心區域,一旦後續建設完成,星火區會進行一次大改造。
亂世中軍權最重要,所有一切資源都要向其傾斜。沈家人處理庶務還湊合,能領軍之人除了方天林之外,那還真是一個都沒有,即便是沈家溪都不行。眼下是最緊要關頭,方天林分身乏術,隻能先整頓軍隊,政務便交給沈家河主理。
一號環保水泥用來築路很實用,用來修房子便不大合適。方天林忙著加固城防招募訓練軍隊,擠不出多少時間參研這個,環保水泥後續研究便交給沈家河。
三胞胎眼下還小,不適合行軍打仗,多把精力花在學習上,正好幫著沈家河帶領匠人幹這活。環保水泥研究一直在進行,隻是之前對此要求不迫切,反正研究出來一時半會也用不上,方天林便放任不管,任由匠師們自行研發,哪想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自然不能再如此。
有了三胞胎這個生力軍加入,加之本就研究了很長時間,不出正月,更為適合砌牆修房的二號環保水泥便成功研製出來。檢測過後,確認各項數據都達標,沈家河便派人將其運到華州邊防。
在滑輪組腳手架等簡易器械輔助下,原本簡陋的防線不再,防禦工事簡直就是一天一個樣,趕在春耕前,一道道厚實的混凝土城牆徹底建成。
幾方勢力中,華州最弱,方天林原還想著怎麽跟蘇老和高將軍談判,那邊卻先表示了誠意。彼時華州邊防線還未完善,兩軍轄地剛統合完畢,蘇老跟高將軍便達成協議,同時派人過來商談。
方天林自然不可能在這個當口反對,三方簽署協議,商道再次開通,交易地點就定在望山縣第一道防線內。為此,附近邊防線加厚,足足設立了三道防線,又派遣足量戍守兵丁,用以應對意外事件,方天林才停手。
民以食為天,糧食的不可或缺性,大家有目共睹,方天林跟沈家河對此自是頗為重視,沈家良種被大力推廣。沈家作為華州最高權勢者,再也不用苦口婆心向眾人推銷,直接一個命令下去,百姓便不敢不從。
方天林感慨萬千,難怪那麽多人迷失在權勢之中,嚐過權力的美妙滋味,甘願放下的恐怕還真沒幾個,為此汲汲營營也不是那麽難以理解。
方天林隻知道靖朝四分五裂,戰亂頻起,他並不清楚此時整個地星都籠罩在硝煙之中,隻要有人煙的地方,就沒有哪個地方處於和平狀態。靖朝還算好,地域遼闊,再亂,也總有那麽幾個地方未被波及到。再譬如西南邊境地區這般,幾方人員暫時協同合作,百姓生活一時得以安定下來。
那些本就生活艱難的地方,可沒有那麽好運,形勢更加不樂觀,好多都打得不可開交,隻為爭搶資源,同時各種教派林立,讓人大開眼界。
方天林起初並未發現異常,隻以為是靖朝正常消亡,等他收到各種新教派的消息越來越多,才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方天林看著手上匯總過來的消息,百思不得其解。靖朝並沒有禁海,有外來傳教士進入並不意外,卻始終沒法打開局麵,境內依舊以道教和佛教為主,這點跟以前的世界非常相似。眼下卻是截然不同,一下子出現了十幾個新教派,這還隻是被方天林獲悉的數目,實際數目隻會更多。
亂世出現新教派倒也正常,貌似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冒出一些新教,目的也很簡單,無外乎打著教派的幌子做謀權纂位的勾當,唯一的區別便在於教派數量太多,又有眾多“神跡”出現。
若隻是這樣,方天林也不會這麽在意,讓他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是,這些“神跡”不是誆騙人的戲法,他雖沒親眼見過,但從傳過來的消息中能夠看出,這些“神跡”有不少都是通過科技手段達成,隻是這個時代的民眾太過愚昧,把這些都看成是神仙降下的旨意。
至於另外一些“神跡”,就連方天林一時都辨認不出,但從已經推斷出來的那些神跡來看,恐怕也不出科技範疇,隻是他目前掌握的知識量不夠,無法解析罷了。
自那以後,方天林對此上了心,格外注意外界的異常狀況,並給蘇老和高將軍傳信,讓他們留意轄地內新教派,一旦發現,便立刻製止,同時開始派人清理華州非本地教派。
這麽一查,還真查出來一些隱秘新教,好在沒有蔓延開,隻在小範圍內傳播,對這些教眾進行再教育也簡單,若是陷得太深,被完全洗腦,方天林能耐再大也無濟於事。
信仰這種東西太無解,一旦深陷其中,不是想拉就能拉出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