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一隻大手按住了她
在山上,什麽山珍海味都比不上一碗熱湯麵能夠解除身體的疲乏。
霎時間,帳篷內各種味道四散開來。
好在戎瀟她倆都吃的飽飽的,對這些味道已經免疫,味道重就味道重吧,無所謂。
在大家都吃的差不多的時候,阿媽帶著孩子過來收碗筷,桌子很快被收拾幹淨。
隨後她們在桌子上放了各式各樣的當地飾品,帳篷裏的桌子是跟著床一起圍成了一個圓形。
隻見擺出來的有牛角、珊瑚、綠鬆石等等,都是大家在外麵常見的款式,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戎瀟看了一下,想看看有沒有上次看到的狼牙吊墜,仔細看了一圈也沒有。
這時候,阿媽很費力的連比劃帶說,從牙縫裏擠出一句,“你們....東西....可以換....”又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飾品。
戎瀟猜到了她的意思,就問:“是說可以用我們的東西來換這些首飾嘛?”
“嗯嗯。”
阿媽點點頭,她常年接待漢族遊客,還是能聽懂大部分的漢語的。
這裏的當地人,對於物資的需求尤其迫切。
他們每年隻能靠著7、8月的登峰旺季,來跟遊客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小姑娘們聽到可以以物換物,開包的開包,開拉杆箱的開拉杆箱。
楊子文最積極,把箱子裏一堆沒用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她早就嫌這堆東西礙事,現在正好進行一次大掃蕩。
她把多出來的防曬霜、護手霜和沒開封的雨衣雨鞋、都拿出來兌換。
美滋滋的把換到的四條手鏈戴在手腕上橫看豎看。
戎瀟看到孩子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著滿屋的姐姐們,就把包裏多餘的本子水筆都拿了出來。
孩子看到這些,眼睛瞪得更大了。
去端了一個首飾盒讓戎瀟挑,戎瀟意思一下,挑了一串手鏈。
孩子還不肯放下盒子,戎瀟笑著雙手合十,先點點頭然後再輕輕搖搖頭,意思自己拿一串就夠了,孩子這才放下盒子。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日用品換了幾串飾品,阿媽對大家的東西十分好奇。
她努力的告訴大家,每年隻有夏季旺季,才會來這裏招待全國的遊客。
其他時間她們住在別的地方,那裏的日用品更加稀缺,所以附近的老百姓每到這個時候,都會積極的往山上跑。
大家聽的很費力,可是拚拚湊湊也能聽懂個七八分。
眼見著時間差不多了,大家又開始燒熱水,準備洗洗睡。
畢竟高原的拍攝行程還是很緊張的。
翌日,不待天亮,劇組的大喇叭就已經響起來了。
還在酣睡的人趕緊爬起來,快速的洗漱後,一口咬著包子,一手拿著包就趕往片場。
隻見許導演已經拿著保溫杯,指揮起現場的工作人員把多餘的道具清理出去。
戎瀟是最麻利的,多次的戶外徒步,已經養成了幾分鍾就能拎包走人的習慣。
所以她帶的包最小,可卻也最實用。
戎瀟到了片場,跟在林教授身邊。
山上網絡信號不好,雖然某網絡公司說4g已經覆蓋到這裏的最高處。
但真正在山上的時候,還是會經常斷線。
因此不能全部依靠電腦和手機,戎瀟把很多重要資料記錄在本子上。
用手機拍了照,有網絡的時候就傳到雲盤上,供導演及相關工作人員翻看,確保不會因為資料的遺失而耽誤進程。
鑒於山上基本都要手工整理記錄,楊子文有時候也會來幫忙,不過大多數的時間他還是待在編劇那裏。
珠峰的拍攝時間有限,這裏的外景又是整部片子最重要的部分,大家為了趕進度,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
林教授雖說已經是高原的常客,但到底年紀大了,長期勞累也不行。
最後在這裏的主要工作都是以戎瀟為主力,林教授為指導。
這幾天,戎瀟每天最多睡六個小時。
可是記錄這些資料又需要高度集中,不能粗心大意。
所以她見縫插針的眯會眼,已經練成了站著也能秒睡的功力。
任性給的棉大衣派上了用場,清晨和夜裏,戎瀟都是靠裹著這件軍大衣挑燈夜戰。
大本營沒有洗澡的條件,大家每天都隻能燒熱水洗一洗。
自從來到高原,戎瀟雖然還是每天洗澡,但少了每天洗頭的習慣。
主要是這邊空氣幹淨,就算幾天不洗,頭發也不會癢。
哪像內地,一天不洗,就油膩到不行。
大本營打破了戎瀟最長不洗頭的記錄,這天晚上把資料整理好,就燒了壺水,去帳篷後麵洗頭。
拿上袋裝的一次量洗發水和盆,來到了帳篷後麵。
先舀了勺水把頭發打濕,接著撕開洗發水的一角,將液體擠在手心裏,輕輕地揉起了頭發。
待頭發起滿了泡泡,戎瀟閉著眼睛伸出右手拿水瓢衝洗頭發,手摸了摸沒拿到。
正奇怪,頭上突然一股溫水自上而下緩緩的澆下來。
戎瀟一驚,一手抓了頭發,撩在一邊正欲看是誰,一隻大手按住了她。
“我幫你。”
一道低沉的聲音傳來。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戎瀟頭皮一陣發麻,她這幾天是有意躲著任性。
有時候白天隔著人見到了,她也有意的避開。
加上任性到了這裏之後,比她還忙。
幫著攝製組搭建場地,幫著山上的邊防部隊處理登山者的相關事務。
夏季又是大本營的旺季,全世界各地的遊客、探險家、專家學者都會到這裏來,每天邊防部隊有處理不完的事情。
除了要辦理邊境證,還有些救險任務,都需要部隊的人來處理。
戎瀟覺得這樣也好,至少兩個人見著不用尷尬。
誰知道,今晚她又在這個地方遇見了他。
在山上,什麽山珍海味都比不上一碗熱湯麵能夠解除身體的疲乏。
霎時間,帳篷內各種味道四散開來。
好在戎瀟她倆都吃的飽飽的,對這些味道已經免疫,味道重就味道重吧,無所謂。
在大家都吃的差不多的時候,阿媽帶著孩子過來收碗筷,桌子很快被收拾幹淨。
隨後她們在桌子上放了各式各樣的當地飾品,帳篷裏的桌子是跟著床一起圍成了一個圓形。
隻見擺出來的有牛角、珊瑚、綠鬆石等等,都是大家在外麵常見的款式,並無任何特別之處。
戎瀟看了一下,想看看有沒有上次看到的狼牙吊墜,仔細看了一圈也沒有。
這時候,阿媽很費力的連比劃帶說,從牙縫裏擠出一句,“你們....東西....可以換....”又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飾品。
戎瀟猜到了她的意思,就問:“是說可以用我們的東西來換這些首飾嘛?”
“嗯嗯。”
阿媽點點頭,她常年接待漢族遊客,還是能聽懂大部分的漢語的。
這裏的當地人,對於物資的需求尤其迫切。
他們每年隻能靠著7、8月的登峰旺季,來跟遊客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小姑娘們聽到可以以物換物,開包的開包,開拉杆箱的開拉杆箱。
楊子文最積極,把箱子裏一堆沒用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她早就嫌這堆東西礙事,現在正好進行一次大掃蕩。
她把多出來的防曬霜、護手霜和沒開封的雨衣雨鞋、都拿出來兌換。
美滋滋的把換到的四條手鏈戴在手腕上橫看豎看。
戎瀟看到孩子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著滿屋的姐姐們,就把包裏多餘的本子水筆都拿了出來。
孩子看到這些,眼睛瞪得更大了。
去端了一個首飾盒讓戎瀟挑,戎瀟意思一下,挑了一串手鏈。
孩子還不肯放下盒子,戎瀟笑著雙手合十,先點點頭然後再輕輕搖搖頭,意思自己拿一串就夠了,孩子這才放下盒子。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日用品換了幾串飾品,阿媽對大家的東西十分好奇。
她努力的告訴大家,每年隻有夏季旺季,才會來這裏招待全國的遊客。
其他時間她們住在別的地方,那裏的日用品更加稀缺,所以附近的老百姓每到這個時候,都會積極的往山上跑。
大家聽的很費力,可是拚拚湊湊也能聽懂個七八分。
眼見著時間差不多了,大家又開始燒熱水,準備洗洗睡。
畢竟高原的拍攝行程還是很緊張的。
翌日,不待天亮,劇組的大喇叭就已經響起來了。
還在酣睡的人趕緊爬起來,快速的洗漱後,一口咬著包子,一手拿著包就趕往片場。
隻見許導演已經拿著保溫杯,指揮起現場的工作人員把多餘的道具清理出去。
戎瀟是最麻利的,多次的戶外徒步,已經養成了幾分鍾就能拎包走人的習慣。
所以她帶的包最小,可卻也最實用。
戎瀟到了片場,跟在林教授身邊。
山上網絡信號不好,雖然某網絡公司說4g已經覆蓋到這裏的最高處。
但真正在山上的時候,還是會經常斷線。
因此不能全部依靠電腦和手機,戎瀟把很多重要資料記錄在本子上。
用手機拍了照,有網絡的時候就傳到雲盤上,供導演及相關工作人員翻看,確保不會因為資料的遺失而耽誤進程。
鑒於山上基本都要手工整理記錄,楊子文有時候也會來幫忙,不過大多數的時間他還是待在編劇那裏。
珠峰的拍攝時間有限,這裏的外景又是整部片子最重要的部分,大家為了趕進度,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
林教授雖說已經是高原的常客,但到底年紀大了,長期勞累也不行。
最後在這裏的主要工作都是以戎瀟為主力,林教授為指導。
這幾天,戎瀟每天最多睡六個小時。
可是記錄這些資料又需要高度集中,不能粗心大意。
所以她見縫插針的眯會眼,已經練成了站著也能秒睡的功力。
任性給的棉大衣派上了用場,清晨和夜裏,戎瀟都是靠裹著這件軍大衣挑燈夜戰。
大本營沒有洗澡的條件,大家每天都隻能燒熱水洗一洗。
自從來到高原,戎瀟雖然還是每天洗澡,但少了每天洗頭的習慣。
主要是這邊空氣幹淨,就算幾天不洗,頭發也不會癢。
哪像內地,一天不洗,就油膩到不行。
大本營打破了戎瀟最長不洗頭的記錄,這天晚上把資料整理好,就燒了壺水,去帳篷後麵洗頭。
拿上袋裝的一次量洗發水和盆,來到了帳篷後麵。
先舀了勺水把頭發打濕,接著撕開洗發水的一角,將液體擠在手心裏,輕輕地揉起了頭發。
待頭發起滿了泡泡,戎瀟閉著眼睛伸出右手拿水瓢衝洗頭發,手摸了摸沒拿到。
正奇怪,頭上突然一股溫水自上而下緩緩的澆下來。
戎瀟一驚,一手抓了頭發,撩在一邊正欲看是誰,一隻大手按住了她。
“我幫你。”
一道低沉的聲音傳來。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戎瀟頭皮一陣發麻,她這幾天是有意躲著任性。
有時候白天隔著人見到了,她也有意的避開。
加上任性到了這裏之後,比她還忙。
幫著攝製組搭建場地,幫著山上的邊防部隊處理登山者的相關事務。
夏季又是大本營的旺季,全世界各地的遊客、探險家、專家學者都會到這裏來,每天邊防部隊有處理不完的事情。
除了要辦理邊境證,還有些救險任務,都需要部隊的人來處理。
戎瀟覺得這樣也好,至少兩個人見著不用尷尬。
誰知道,今晚她又在這個地方遇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