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斬首行動(上)
雞鳴時分,龍鋒與田雙才在老侍衛長的催促之下各自安寢,但回到廂房的田雙仍是毫無睡意,在床上躺了許久,心情還是兀自不能平靜,索性披衣坐起。[()]暗夜裏,他兩眼露出悵惘的神色,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田雙五歲開始識字。七歲束發受教,八歲便可作文,從十二歲起從修習儒家之學開始,至十八歲,便已將儒、法、名、墨、陰陽、農等各大家精髓要義研習通曉。於是開始遊學天下,五年時間,足跡走遍大小三十幾個諸侯國,對各國的民生、民計、政務、法令有了切實的了解。可以這麽說,在同齡人當中有著田雙這般學識閱曆的人,不說是決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
遊學回來之後,田雙又將自己沿途所記各國現狀與自己的觀點加以融合,並整理成冊,最後還是不能免俗的拿出當今士子奉為至寶的典籍《說君》一書溫習一番,然後這才躊躇滿誌的踏上周遊列國的道路。誰曾料想除了幾個小的諸侯曾留他做過幾天長吏之外,其餘諸侯對雜家士子竟是不屑一顧,如此十年下來,一腔雄心熱血也漸漸的消磨,田雙也時常暗自嗟呀,自己而立之年不立,漸入不惑卻大惑起來。
若非此番在趙地與巫山偶遇,還真不知自己終將向何處去。
一番思緒萬千、又一番唏噓感慨,忽然間。田雙想起近年來民間流傳的一句民謠“天變非常、西南異象、太白晝現、帝從天降。”這民謠在民間廣為傳誦,但名人士子卻將它當成笑談,因為誰也不信,一統天下,三皇五帝一般地人物會出現在那西南蠻夷之地。-=會員手打.78.=*田雙各家兼修,但從本質上他自己更喜歡法家的唯物、無神之說,因此對這種民謠更是一笑了之。但此時忽然想起。心頭竟然一震,莫非要應驗在這巴王的身上。
閃念之間。田雙回想起這一天來自己所接觸到的巴王,盡管從年齡上來說,這巴王比自己尚年輕近十歲,但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寬容、博大、自信與睿智,已遠遠的超越了他地年齡及閱曆。強兵壓境,但他處變不驚,臨危不亂。軍事民政依然是有條不紊。對即將麵臨的惡戰,盡管是以寡擊眾,但照這巴王地部署來看,竟然是蒼鷹博兔,一擊必中,與這樣的大王在一起,田雙覺得就像是與高山為伍,與大海做伴。令人豪情滿懷、膽氣頓生。
下意識之中,田雙從坐下的席草中,拔出幾支,手占一卦。他看著卦像不由自主的念叨著卦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這不正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卦像-------飛龍在天、風雲際會麽?
……
翌日清晨。幾乎一夜無眠的田雙精神卻是異常的飽滿。當他洗漱停當,用過早飯,走到議事大廳時,龍鋒已等候在那裏,一見麵便說道:“軍務繁忙,就與先生在此作別,來年開春,巴虎在江州掃塌相迎。”
“江州再見!”田雙也是個性情中人,於是,也不再多話。舉手作別之後。便往外走去。院門之外,巴岩與一個相貌清秀地女子俱已換成了普通百姓的服飾在門首等著。正自驚訝,老侍衛長羅忠對他說道:“小巴岩,先生已是認識了,這小家夥人很聰明,身手也還過得去,此行給先生做個隨從,這侍女靈兒原是擺夷女子,不僅聰明伶俐,而且懂這一帶很多的部落的土語,這一路,就由她負責先生飲食起居。”
田雙聽了,暗道:這巴王想的周到。於是也不推辭,對老羅忠到了聲:“有勞!”隨即便帶著巴岩、靈兒一行三人及一匹健騾,踏著冬日的薄霧出發了。
******************
兩天之後,龍鋒接到張猛信報,已經進入潛伏陣地。緊接著又得知乃蠻的援兵到了,這兩個消息讓龍鋒大喜,但更讓他驚喜的是,山風不僅自己親自帶來了五千精壯士卒,而且還動員了周邊幾個部落,合兵一處共計八千人馬。有了這股力量,龍鋒對即將展開地這場戰鬥就更有把握了。
龍鋒與這些部落的頭人歃血盟誓:共禦強敵、永不侵犯。盟誓之後,這些部落頭人將自己的人馬都拔歸龍鋒統一提調。出乎意料的增加八千人馬,高興之餘,事情也跟著多了起來,糧草分配,號令統一等等。入夜,龍鋒立即調兵譴將,按照事先指定的秘密線路,巴國兵士以營為單位,各部落士卒隨巴鷹的中軍一起行動,趁著夜色前往指定地集結地點,陸續開拔。
“祝大王旗開得勝!……”
龍鋒帶著將軍營以及侍衛營最後出城的時候,巴國的全體長老聚集在珙地的城寨門口端酒送行。
龍鋒在馬上接過酒爵,一飲而盡,望著茫茫夜色,沉吟道:“此時,珙地已經空虛,如進襲珙地的這一路秦軍不回援,撤離事宜就拜托諸位。”
眾長老齊聲說道:“後方撤離之事,請大王寬心!”
黑壯的樊長老,走上前來慷慨說道:“珙地尚有數萬男丁,雖說未經戰陣,但事關存亡,自是全民皆兵!打敗他這一路秦軍不敢說,但要抱著他玉石俱焚卻也不難!”
龍鋒哈哈大笑:“樊長老這話聽著提氣!”隨即手一揮,就見將軍營以及侍衛營的士兵,唰!唰!唰!排著整齊的隊列,穿過城寨門口的火把林,漸漸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公元前316年地最後一天,這是入冬以來,一個難得地好天氣。
長江支流小涼河上遊的莽莽叢林之中,有一條大峽穀,河水從峽穀中流過,兩岸便是騾馬行人數百年來踏出地小道。這便是巴國通往楚國的必經之路,時人稱為巴道也有人稱之為鹽道。因為巴鹽便是通過這條道路途經楚國而進入中原。而上柱城寨就是這條古道上的咽喉要塞。
世人都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殊不知這巴道也決不好走。南北流向的小涼河,進入峽穀後驟然變窄,順著峽穀西邊的大山滿流而下,河道東邊竟有兩丈多寬的碎石山坡連接大山。出的峽穀便是一片寬闊的平原。走出觸目驚心的峽穀山道之後,這裏就成了行人商家的一個絕好的歇腳之處,誰也不會想到這裏將會成為廝殺的戰場。
雞鳴時分,龍鋒與田雙才在老侍衛長的催促之下各自安寢,但回到廂房的田雙仍是毫無睡意,在床上躺了許久,心情還是兀自不能平靜,索性披衣坐起。[()]暗夜裏,他兩眼露出悵惘的神色,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田雙五歲開始識字。七歲束發受教,八歲便可作文,從十二歲起從修習儒家之學開始,至十八歲,便已將儒、法、名、墨、陰陽、農等各大家精髓要義研習通曉。於是開始遊學天下,五年時間,足跡走遍大小三十幾個諸侯國,對各國的民生、民計、政務、法令有了切實的了解。可以這麽說,在同齡人當中有著田雙這般學識閱曆的人,不說是決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
遊學回來之後,田雙又將自己沿途所記各國現狀與自己的觀點加以融合,並整理成冊,最後還是不能免俗的拿出當今士子奉為至寶的典籍《說君》一書溫習一番,然後這才躊躇滿誌的踏上周遊列國的道路。誰曾料想除了幾個小的諸侯曾留他做過幾天長吏之外,其餘諸侯對雜家士子竟是不屑一顧,如此十年下來,一腔雄心熱血也漸漸的消磨,田雙也時常暗自嗟呀,自己而立之年不立,漸入不惑卻大惑起來。
若非此番在趙地與巫山偶遇,還真不知自己終將向何處去。
一番思緒萬千、又一番唏噓感慨,忽然間。田雙想起近年來民間流傳的一句民謠“天變非常、西南異象、太白晝現、帝從天降。”這民謠在民間廣為傳誦,但名人士子卻將它當成笑談,因為誰也不信,一統天下,三皇五帝一般地人物會出現在那西南蠻夷之地。-=會員手打.78.=*田雙各家兼修,但從本質上他自己更喜歡法家的唯物、無神之說,因此對這種民謠更是一笑了之。但此時忽然想起。心頭竟然一震,莫非要應驗在這巴王的身上。
閃念之間。田雙回想起這一天來自己所接觸到的巴王,盡管從年齡上來說,這巴王比自己尚年輕近十歲,但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寬容、博大、自信與睿智,已遠遠的超越了他地年齡及閱曆。強兵壓境,但他處變不驚,臨危不亂。軍事民政依然是有條不紊。對即將麵臨的惡戰,盡管是以寡擊眾,但照這巴王地部署來看,竟然是蒼鷹博兔,一擊必中,與這樣的大王在一起,田雙覺得就像是與高山為伍,與大海做伴。令人豪情滿懷、膽氣頓生。
下意識之中,田雙從坐下的席草中,拔出幾支,手占一卦。他看著卦像不由自主的念叨著卦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這不正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卦像-------飛龍在天、風雲際會麽?
……
翌日清晨。幾乎一夜無眠的田雙精神卻是異常的飽滿。當他洗漱停當,用過早飯,走到議事大廳時,龍鋒已等候在那裏,一見麵便說道:“軍務繁忙,就與先生在此作別,來年開春,巴虎在江州掃塌相迎。”
“江州再見!”田雙也是個性情中人,於是,也不再多話。舉手作別之後。便往外走去。院門之外,巴岩與一個相貌清秀地女子俱已換成了普通百姓的服飾在門首等著。正自驚訝,老侍衛長羅忠對他說道:“小巴岩,先生已是認識了,這小家夥人很聰明,身手也還過得去,此行給先生做個隨從,這侍女靈兒原是擺夷女子,不僅聰明伶俐,而且懂這一帶很多的部落的土語,這一路,就由她負責先生飲食起居。”
田雙聽了,暗道:這巴王想的周到。於是也不推辭,對老羅忠到了聲:“有勞!”隨即便帶著巴岩、靈兒一行三人及一匹健騾,踏著冬日的薄霧出發了。
******************
兩天之後,龍鋒接到張猛信報,已經進入潛伏陣地。緊接著又得知乃蠻的援兵到了,這兩個消息讓龍鋒大喜,但更讓他驚喜的是,山風不僅自己親自帶來了五千精壯士卒,而且還動員了周邊幾個部落,合兵一處共計八千人馬。有了這股力量,龍鋒對即將展開地這場戰鬥就更有把握了。
龍鋒與這些部落的頭人歃血盟誓:共禦強敵、永不侵犯。盟誓之後,這些部落頭人將自己的人馬都拔歸龍鋒統一提調。出乎意料的增加八千人馬,高興之餘,事情也跟著多了起來,糧草分配,號令統一等等。入夜,龍鋒立即調兵譴將,按照事先指定的秘密線路,巴國兵士以營為單位,各部落士卒隨巴鷹的中軍一起行動,趁著夜色前往指定地集結地點,陸續開拔。
“祝大王旗開得勝!……”
龍鋒帶著將軍營以及侍衛營最後出城的時候,巴國的全體長老聚集在珙地的城寨門口端酒送行。
龍鋒在馬上接過酒爵,一飲而盡,望著茫茫夜色,沉吟道:“此時,珙地已經空虛,如進襲珙地的這一路秦軍不回援,撤離事宜就拜托諸位。”
眾長老齊聲說道:“後方撤離之事,請大王寬心!”
黑壯的樊長老,走上前來慷慨說道:“珙地尚有數萬男丁,雖說未經戰陣,但事關存亡,自是全民皆兵!打敗他這一路秦軍不敢說,但要抱著他玉石俱焚卻也不難!”
龍鋒哈哈大笑:“樊長老這話聽著提氣!”隨即手一揮,就見將軍營以及侍衛營的士兵,唰!唰!唰!排著整齊的隊列,穿過城寨門口的火把林,漸漸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公元前316年地最後一天,這是入冬以來,一個難得地好天氣。
長江支流小涼河上遊的莽莽叢林之中,有一條大峽穀,河水從峽穀中流過,兩岸便是騾馬行人數百年來踏出地小道。這便是巴國通往楚國的必經之路,時人稱為巴道也有人稱之為鹽道。因為巴鹽便是通過這條道路途經楚國而進入中原。而上柱城寨就是這條古道上的咽喉要塞。
世人都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殊不知這巴道也決不好走。南北流向的小涼河,進入峽穀後驟然變窄,順著峽穀西邊的大山滿流而下,河道東邊竟有兩丈多寬的碎石山坡連接大山。出的峽穀便是一片寬闊的平原。走出觸目驚心的峽穀山道之後,這裏就成了行人商家的一個絕好的歇腳之處,誰也不會想到這裏將會成為廝殺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