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晨風搖落翠竹淚,佳人舞劍身姿輕
十八年闊別,格敏特、蔣英林和趙夫人,每個人都有多少往事述說。(.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她們各述身邊孩子成長中點點滴滴,或笑或喜,或歎或悲。司馬玉、蘇憶蔭、趙蕊,則或對母親所說的話表示質疑,或掩嘴偷笑對方小時候所做蠢事。正午時分,“普渡庵”老尼姑來請用齋飯,六人方才移步齋堂,簡單用過齋飯。
重新回到禪房,趙夫人道:“蕊兒,這四五天你就留在庵內陪伴母親,來的時候,我已跟你爹爹商量好了。你和親生母親分別十八年,母女間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在趙夫人心中,趙蕊仍然是自己女兒,一切都要替她安排好,考慮周到。
趙蕊從來知道趙夫人不是自己生母,但從小到大,在她身邊從未感到孤寂、冷落,是以對趙夫人眷戀之情頗深,聽她如此說,心中甚是不舍。
趙夫人拉起趙蕊的手,交給蔣英林,道:“你們母女倆好好團聚,述述十八年來的離別之情。我今天先回府了。”
蔣英林握住親生女兒的手,感激萬分,深深行禮道:“多謝趙輝大人和夫人十八年養女之恩,蔣英林沒齒難忘,我代替亡夫先向夫人謝過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趙夫人伸手扶住她,也向蔣英林還了一禮。
眾人出到門口,格敏特也對蔣英林道:“英林姐姐,我和玉兒今天也先回去了,過幾日再來看姐姐。”蔣英林知道她是不想打擾自己與女兒團聚,道:“勞煩敏妹妹了,我現在身份還是朝廷欽犯,不能進入都城探望妹妹。”
格敏特神色黯然,歎道:“姐姐受此不白之冤,想來真令人難受。”語音竟帶著哽咽。蔣英林連忙相勸。
蔣英林攜兩個女兒送客出山門。趙夫人又和趙蕊說了幾句話,先上轎而去。格敏特告辭蔣英林,依依不舍故人,司馬玉隨母親行禮後,蹬鞍上馬,馬背上瞧著蘇憶蔭。格敏特上轎後,向蔣英林隨手示意,叫她們母女回去,隨後放下轎簾,吩咐轎夫起轎出發。
司馬玉催動白雪,走了幾步,心中難舍,明明聽母親說過幾天再來相會,可是總感覺今日一別,再無相見之期。立即掉轉馬頭,想再看看蘇憶蔭,哪怕隻是投上一瞥,看上她一眼,也可以讓自己安心。
誰料山門寂寂,蘇憶蔭早隨母親進庵,司馬玉的心,頓時像被人扯去了一大塊,空傍無依,他久久凝視靜寂的山門,四下裏竹林在風中“嗚嗚”作響,發出悲咽般的訴聲,他的心聆聽著這告訴,似乎也要哭泣。
突然耳中的竹林聲變得美妙動聽,宛如梵音仙樂,喜悅之情從心中升起,洋溢在臉上。一個沈靜、端雅、美麗的身影,從庵內返身走來,佇立在庵門台階上。司馬玉唇角上揚,由裏而外發出一個明亮笑容,與他相對而視的那個人,蘇憶蔭也發出了燦爛笑容,他們的笑容漫溢於山門,漫溢入竹林,漫溢整個天上人間。
早晨的竹林靜謐、安祥,點珠綴露的萬竿翠竹在晨風中竊竊私語。不時有閃動奇異、動人光芒的露珠,一滴滴從竹葉落下。
晨霧如薄紗籠罩著一位姑娘在竹林徐步緩行。她愁凝雙顰,漫無目標走了一陣,突然彎腰從地上拾起一根掉落的竹枝,一隻手捏劍決,握住竹枝的手平伸出去,空中劃個大圈,弓身蹲下,雙手一拉,捏劍決的手平行指出。緊接著右腿不動,左腿地上橫掃半圈,腰身扭動,借力反身躍起,竹枝竹葉簌簌做響,已在空中挽出四五個碧色劍花。
空中落下,“金雞獨立”,身子平行探出,從手到腳呈一條直線。斜身倒下,“一字馬”撐開,反手持竹枝繞到背後。彈身立起,腳下騰挪跳躍,手中挑刺削撩。躍起,好似靈鳥展翅、鳳飛九天;落下,宛如魚縱深淵、遊龍入水。須臾竹枝搖出,眨眼凝立不動。竹影忽爾在左,忽爾在右,或前或後,好似碧天中一朵綠雲,不斷靈活變動,飄走遊動。
蘇憶蔭練到酣處,扭身橫踩住幾米前一株竹子,“噠噠噠”幾步已攀至丈來高處,猛的一百八十度轉身,俯身揚手,向前麵一株碗口粗細竹子點去。“啪”的一聲,竹枝正好點在竹竿,蘇憶蔭連忙縮手,落下地來。身後一個甜美清亮聲音稱讚:“妹妹好俊功夫,我直看得眼花繚亂。”回過頭,看見粉黛翠華的趙蕊笑呤呤從旁邊走過來。
蘇憶蔭聽到稱讚,微紅了臉道:“這是娘教的“天女劍”法,前幾天發生一些意外,擱下了四五天,今天練時有好幾處都不順暢。”趙蕊笑生雙靨,看著蘇憶蔭手中竹枝道:“妹妹方才哪裏停滯了,我怎麽沒看出來。不如這樣吧。”話未說完,身子撥高,橫身踩在蘇憶蔭剛才點刺的那根竹子上,攀到丈許處,輕巧摘下一根竹枝。
蘇憶蔭想不到她生長在公主府,竟有如此好輕功,也拍手喝彩道:“姐姐好輕功。”趙蕊手掌在竹竿上一撐,滑到另一邊,下落幾米,又轉回來,竹竿上看了一眼,又轉到背麵。如此繞著竹子打圈,直到半丈處,才一躍而下。
趙蕊握著鮮亮、還帶著露珠的竹枝,橫提當胸,雙眼含笑道:“妹妹,你使“天女劍”與我過上幾招,如何?”蘇憶蔭看了看手中竹枝,她在柳家莊曾用木劍與師兄切磋劍術,竹條柔軟輕韌,可以代替木劍,於是便道:“好。姐姐,我們點到為此。”
趙蕊手腕一轉,竹枝橫在手臂,做了個請出招姿勢。蘇憶蔭竹枝挽出個劍花,垂手向下,卻是待趙蕊先發招。趙蕊嘴角微翹,含而不露,掛上一絲淺笑,道:“姐姐劍術不精,還請妹妹多加指教。”甩臂抬肘,手中竹枝刺向蘇憶蔭眉心正中。
十八年闊別,格敏特、蔣英林和趙夫人,每個人都有多少往事述說。(.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她們各述身邊孩子成長中點點滴滴,或笑或喜,或歎或悲。司馬玉、蘇憶蔭、趙蕊,則或對母親所說的話表示質疑,或掩嘴偷笑對方小時候所做蠢事。正午時分,“普渡庵”老尼姑來請用齋飯,六人方才移步齋堂,簡單用過齋飯。
重新回到禪房,趙夫人道:“蕊兒,這四五天你就留在庵內陪伴母親,來的時候,我已跟你爹爹商量好了。你和親生母親分別十八年,母女間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在趙夫人心中,趙蕊仍然是自己女兒,一切都要替她安排好,考慮周到。
趙蕊從來知道趙夫人不是自己生母,但從小到大,在她身邊從未感到孤寂、冷落,是以對趙夫人眷戀之情頗深,聽她如此說,心中甚是不舍。
趙夫人拉起趙蕊的手,交給蔣英林,道:“你們母女倆好好團聚,述述十八年來的離別之情。我今天先回府了。”
蔣英林握住親生女兒的手,感激萬分,深深行禮道:“多謝趙輝大人和夫人十八年養女之恩,蔣英林沒齒難忘,我代替亡夫先向夫人謝過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趙夫人伸手扶住她,也向蔣英林還了一禮。
眾人出到門口,格敏特也對蔣英林道:“英林姐姐,我和玉兒今天也先回去了,過幾日再來看姐姐。”蔣英林知道她是不想打擾自己與女兒團聚,道:“勞煩敏妹妹了,我現在身份還是朝廷欽犯,不能進入都城探望妹妹。”
格敏特神色黯然,歎道:“姐姐受此不白之冤,想來真令人難受。”語音竟帶著哽咽。蔣英林連忙相勸。
蔣英林攜兩個女兒送客出山門。趙夫人又和趙蕊說了幾句話,先上轎而去。格敏特告辭蔣英林,依依不舍故人,司馬玉隨母親行禮後,蹬鞍上馬,馬背上瞧著蘇憶蔭。格敏特上轎後,向蔣英林隨手示意,叫她們母女回去,隨後放下轎簾,吩咐轎夫起轎出發。
司馬玉催動白雪,走了幾步,心中難舍,明明聽母親說過幾天再來相會,可是總感覺今日一別,再無相見之期。立即掉轉馬頭,想再看看蘇憶蔭,哪怕隻是投上一瞥,看上她一眼,也可以讓自己安心。
誰料山門寂寂,蘇憶蔭早隨母親進庵,司馬玉的心,頓時像被人扯去了一大塊,空傍無依,他久久凝視靜寂的山門,四下裏竹林在風中“嗚嗚”作響,發出悲咽般的訴聲,他的心聆聽著這告訴,似乎也要哭泣。
突然耳中的竹林聲變得美妙動聽,宛如梵音仙樂,喜悅之情從心中升起,洋溢在臉上。一個沈靜、端雅、美麗的身影,從庵內返身走來,佇立在庵門台階上。司馬玉唇角上揚,由裏而外發出一個明亮笑容,與他相對而視的那個人,蘇憶蔭也發出了燦爛笑容,他們的笑容漫溢於山門,漫溢入竹林,漫溢整個天上人間。
早晨的竹林靜謐、安祥,點珠綴露的萬竿翠竹在晨風中竊竊私語。不時有閃動奇異、動人光芒的露珠,一滴滴從竹葉落下。
晨霧如薄紗籠罩著一位姑娘在竹林徐步緩行。她愁凝雙顰,漫無目標走了一陣,突然彎腰從地上拾起一根掉落的竹枝,一隻手捏劍決,握住竹枝的手平伸出去,空中劃個大圈,弓身蹲下,雙手一拉,捏劍決的手平行指出。緊接著右腿不動,左腿地上橫掃半圈,腰身扭動,借力反身躍起,竹枝竹葉簌簌做響,已在空中挽出四五個碧色劍花。
空中落下,“金雞獨立”,身子平行探出,從手到腳呈一條直線。斜身倒下,“一字馬”撐開,反手持竹枝繞到背後。彈身立起,腳下騰挪跳躍,手中挑刺削撩。躍起,好似靈鳥展翅、鳳飛九天;落下,宛如魚縱深淵、遊龍入水。須臾竹枝搖出,眨眼凝立不動。竹影忽爾在左,忽爾在右,或前或後,好似碧天中一朵綠雲,不斷靈活變動,飄走遊動。
蘇憶蔭練到酣處,扭身橫踩住幾米前一株竹子,“噠噠噠”幾步已攀至丈來高處,猛的一百八十度轉身,俯身揚手,向前麵一株碗口粗細竹子點去。“啪”的一聲,竹枝正好點在竹竿,蘇憶蔭連忙縮手,落下地來。身後一個甜美清亮聲音稱讚:“妹妹好俊功夫,我直看得眼花繚亂。”回過頭,看見粉黛翠華的趙蕊笑呤呤從旁邊走過來。
蘇憶蔭聽到稱讚,微紅了臉道:“這是娘教的“天女劍”法,前幾天發生一些意外,擱下了四五天,今天練時有好幾處都不順暢。”趙蕊笑生雙靨,看著蘇憶蔭手中竹枝道:“妹妹方才哪裏停滯了,我怎麽沒看出來。不如這樣吧。”話未說完,身子撥高,橫身踩在蘇憶蔭剛才點刺的那根竹子上,攀到丈許處,輕巧摘下一根竹枝。
蘇憶蔭想不到她生長在公主府,竟有如此好輕功,也拍手喝彩道:“姐姐好輕功。”趙蕊手掌在竹竿上一撐,滑到另一邊,下落幾米,又轉回來,竹竿上看了一眼,又轉到背麵。如此繞著竹子打圈,直到半丈處,才一躍而下。
趙蕊握著鮮亮、還帶著露珠的竹枝,橫提當胸,雙眼含笑道:“妹妹,你使“天女劍”與我過上幾招,如何?”蘇憶蔭看了看手中竹枝,她在柳家莊曾用木劍與師兄切磋劍術,竹條柔軟輕韌,可以代替木劍,於是便道:“好。姐姐,我們點到為此。”
趙蕊手腕一轉,竹枝橫在手臂,做了個請出招姿勢。蘇憶蔭竹枝挽出個劍花,垂手向下,卻是待趙蕊先發招。趙蕊嘴角微翹,含而不露,掛上一絲淺笑,道:“姐姐劍術不精,還請妹妹多加指教。”甩臂抬肘,手中竹枝刺向蘇憶蔭眉心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