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武左留下的麻煩
人在戰國,有人要殺我 作者:捕魚的蝦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嚴兄務虛驚慌。”
武奕用力把他攙扶起來,這裏是相府,身為丞相義侄的李文嚴向自己下跪,若是傳出去,叫外人怎麽看。
“丞相輔佐三代君王,功勳卓著,而今又身受重傷,即使王上不喜,又豈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加害,放心吧,文嚴兄,你不會有事的。”
“可是……”
李文嚴張張嘴,不知怎麽開口,總不能把私造兵甲的事情說出去,一旦那樣做,誰能保證眼前的少年不會翻臉不認人。
武奕拍拍他的肩膀,
“文嚴兄身為丞相義侄,幹係甚大,萬不可聽小人挑撥,若真遭受冤屈,可到侯府求援,能幫的本候一定幫忙。”
說完,就和武忠一起離開了。
李文嚴怔怔地看著他,幾次想要開口,都生生咽回去。
他不能說,至少現在不能。
……
相府門口,司馬顯正焦急地等待著,見武奕出來,連忙迎上去,
“丞相那邊……”
“回去吧,不用在這裏等了。”
司馬顯立刻反應過來,目露感激,沒有多說什麽,拱了拱手,就離開了。
武奕回身掃了一眼相府大門,不知怎麽,憑空生出感慨來。
“少將軍,該走了。”
武奕點點頭,和武忠一起坐上馬車。
車簾落下,隔絕了窺探的目光。
武奕閉目沉思,直到馬車離開街道,才出聲道,
“如何?”
“箭傷是真的,人,應該也是真的。”
“有幾分把握。”
武忠想了想,伸出拇指和食指,“八分。”
麻煩了!
武奕喃喃自語,眉毛皺成一團,本以為是場自導自演的鬧劇,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蘇伯伊重傷垂死!
誰會獲得最大利益。
又誰又敢在han鄲城刺殺他?
一切線索都指向趙遷,他是最大嫌疑人,可偏偏這家夥是王,王上派刺客伏擊宰相,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武忠憂心道,“一旦蘇伯伊倒下,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我們。”
“少將軍,不能拖了。”
“你以為我遲遲不行動,是在拖延時間?”
武忠沉默不語,他就是這麽想的,不但是他,武守、武大、武六、武七都認為少將軍過於拖遝,既然抓住蘇伯伊罪證,就應該早早稟告,借此緩和與王上的關係,而不是握在手裏左右搖擺。
“事情要真有你們想的那麽簡單就好了。”
武奕長歎一聲,望向窗外的眼神帶著些許迷茫。
造成侯府當前困局的原因不是蘇伯伊,而是公子嘉,公子嘉與武安侯府的關係才是導火索。
武左啊武左,你留了一個天大的麻煩!
……
回到侯府,武奕閉門謝客,把自己關在書房裏誰也不見,誰曾想,還沒安靜一會兒,外麵就響起吵鬧聲。
“誰在外麵?”
侍衛尷尬道,“稟少將軍,是那個衛人,非要見你,趕都趕不走。”
張遷?
“讓他進來。”
沒過一會兒,屋門打開,換上新衣的張遷出現在眼前,別說,這家夥打扮後還有幾分人模狗樣。
“衛人張遷拜見侯爺。”
武奕指了指棉墊,
“先生請坐,在侯府待的如何,可還滿意?”
“除了舞女美婢,其他的都好。”
武奕哈哈一笑,“本候也想手捧玉珠,可惜侯府規矩曆來如此,怕是滿足不了先生要求,好了,不說這些了,先生今日前來,有何指教。”
張遷拱手行禮,“指教不敢,倒是有一困惑想請侯爺解答。”
“什麽困惑?”
“侯爺是否與蘇丞相結盟,共商大事?”
武奕微微皺眉,“先生為何這樣問。”
張遷沉聲道,“丞相膝下無子,唯有三女,長女嫁於關中,次女留守北疆,隻有小女長在身邊,且嫁於侯爺,若大事可成,則百年之後,趙國基業皆歸侯爺所有。”
武奕沉默地搖頭,“先生的想法真是出人意料,可惜你看錯了,本候忠於趙國,絕不與賊子為伍。”
“既如此,侯爺為何不告發蘇伯伊。”
武奕把玩酒盅,語氣嘲諷地說道,
“你以為隻要我揭穿蘇伯伊謀反,王上就會不計前嫌,重用於我。”
莫非其中還有隱情,
張遷心中自語,不禁生出幾分好奇來。
武奕倒了杯濁酒,笑著問道,
“先生認為王上是個什麽樣的人。”
“……”
張遷麵露難色,他是衛人,怎麽好當著公卿的麵評價趙國君王。
“怎麽,莫非先生擔心本候走漏消息,壞了你的前程。”
“在下絕無這種想法。”
張遷連忙請罪,見武奕眼神冰冷,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王上年紀小,閱曆不足,心胸也稍顯狹窄,至於其他方麵,尚好。”
“好一個尚好,這個詞很好,用的卻不是地方。”
武奕喝光酒水,把酒盅丟到一旁,“先生在han鄲待了數年,可知武安侯府與公子嘉的關係。”
“這個…有所耳聞。”
“是啊,連你這個衛人都知道,何況本地人,實話跟你說吧,本候的兄長武左和公子嘉是管鮑之交,早年曾對天立誓:一人為君,一人為臣;一人為長,一人為弟,此生此世,絕不背離。”
“兄長曾言:趙國君主之位,隻屬於一人,也隻有一人能做,那就是公子嘉,聽到這句話的人不錯,當今王上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你該明白了吧!”
張遷嘴角直抽,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後,本以為抱了根大腿,沒曾想是個蘿卜坑,妹的,早知道就不撒潑打滾了,
武奕調笑道,“先生似乎在後悔。”
張遷苦笑一聲,“難怪侯爺遲遲不肯行動,原來還有這般隱情。”
王位之爭關乎生死,武左擁護公子嘉,那就是趙遷死敵,若非武安侯府影響過大,早被連根拔起了。
至於說原諒……嗬嗬!
以趙王遷的心胸,怎麽可能原諒那個曾讓他徹夜難眠、心驚膽顫的武安侯府。
“在下鬥膽問一句,侯爺作何打算。”
“你認為我該怎麽做。”
張遷仔細想過後,伸出兩根手指,“無外乎兩種結局:一,順勢而為,此乃中庸之道;二,逆勢而起,此乃取死之道。”頓了頓,又道,“不過,在下有一策,可讓侯爺多一種選擇。”
武奕用力把他攙扶起來,這裏是相府,身為丞相義侄的李文嚴向自己下跪,若是傳出去,叫外人怎麽看。
“丞相輔佐三代君王,功勳卓著,而今又身受重傷,即使王上不喜,又豈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加害,放心吧,文嚴兄,你不會有事的。”
“可是……”
李文嚴張張嘴,不知怎麽開口,總不能把私造兵甲的事情說出去,一旦那樣做,誰能保證眼前的少年不會翻臉不認人。
武奕拍拍他的肩膀,
“文嚴兄身為丞相義侄,幹係甚大,萬不可聽小人挑撥,若真遭受冤屈,可到侯府求援,能幫的本候一定幫忙。”
說完,就和武忠一起離開了。
李文嚴怔怔地看著他,幾次想要開口,都生生咽回去。
他不能說,至少現在不能。
……
相府門口,司馬顯正焦急地等待著,見武奕出來,連忙迎上去,
“丞相那邊……”
“回去吧,不用在這裏等了。”
司馬顯立刻反應過來,目露感激,沒有多說什麽,拱了拱手,就離開了。
武奕回身掃了一眼相府大門,不知怎麽,憑空生出感慨來。
“少將軍,該走了。”
武奕點點頭,和武忠一起坐上馬車。
車簾落下,隔絕了窺探的目光。
武奕閉目沉思,直到馬車離開街道,才出聲道,
“如何?”
“箭傷是真的,人,應該也是真的。”
“有幾分把握。”
武忠想了想,伸出拇指和食指,“八分。”
麻煩了!
武奕喃喃自語,眉毛皺成一團,本以為是場自導自演的鬧劇,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蘇伯伊重傷垂死!
誰會獲得最大利益。
又誰又敢在han鄲城刺殺他?
一切線索都指向趙遷,他是最大嫌疑人,可偏偏這家夥是王,王上派刺客伏擊宰相,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武忠憂心道,“一旦蘇伯伊倒下,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我們。”
“少將軍,不能拖了。”
“你以為我遲遲不行動,是在拖延時間?”
武忠沉默不語,他就是這麽想的,不但是他,武守、武大、武六、武七都認為少將軍過於拖遝,既然抓住蘇伯伊罪證,就應該早早稟告,借此緩和與王上的關係,而不是握在手裏左右搖擺。
“事情要真有你們想的那麽簡單就好了。”
武奕長歎一聲,望向窗外的眼神帶著些許迷茫。
造成侯府當前困局的原因不是蘇伯伊,而是公子嘉,公子嘉與武安侯府的關係才是導火索。
武左啊武左,你留了一個天大的麻煩!
……
回到侯府,武奕閉門謝客,把自己關在書房裏誰也不見,誰曾想,還沒安靜一會兒,外麵就響起吵鬧聲。
“誰在外麵?”
侍衛尷尬道,“稟少將軍,是那個衛人,非要見你,趕都趕不走。”
張遷?
“讓他進來。”
沒過一會兒,屋門打開,換上新衣的張遷出現在眼前,別說,這家夥打扮後還有幾分人模狗樣。
“衛人張遷拜見侯爺。”
武奕指了指棉墊,
“先生請坐,在侯府待的如何,可還滿意?”
“除了舞女美婢,其他的都好。”
武奕哈哈一笑,“本候也想手捧玉珠,可惜侯府規矩曆來如此,怕是滿足不了先生要求,好了,不說這些了,先生今日前來,有何指教。”
張遷拱手行禮,“指教不敢,倒是有一困惑想請侯爺解答。”
“什麽困惑?”
“侯爺是否與蘇丞相結盟,共商大事?”
武奕微微皺眉,“先生為何這樣問。”
張遷沉聲道,“丞相膝下無子,唯有三女,長女嫁於關中,次女留守北疆,隻有小女長在身邊,且嫁於侯爺,若大事可成,則百年之後,趙國基業皆歸侯爺所有。”
武奕沉默地搖頭,“先生的想法真是出人意料,可惜你看錯了,本候忠於趙國,絕不與賊子為伍。”
“既如此,侯爺為何不告發蘇伯伊。”
武奕把玩酒盅,語氣嘲諷地說道,
“你以為隻要我揭穿蘇伯伊謀反,王上就會不計前嫌,重用於我。”
莫非其中還有隱情,
張遷心中自語,不禁生出幾分好奇來。
武奕倒了杯濁酒,笑著問道,
“先生認為王上是個什麽樣的人。”
“……”
張遷麵露難色,他是衛人,怎麽好當著公卿的麵評價趙國君王。
“怎麽,莫非先生擔心本候走漏消息,壞了你的前程。”
“在下絕無這種想法。”
張遷連忙請罪,見武奕眼神冰冷,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王上年紀小,閱曆不足,心胸也稍顯狹窄,至於其他方麵,尚好。”
“好一個尚好,這個詞很好,用的卻不是地方。”
武奕喝光酒水,把酒盅丟到一旁,“先生在han鄲待了數年,可知武安侯府與公子嘉的關係。”
“這個…有所耳聞。”
“是啊,連你這個衛人都知道,何況本地人,實話跟你說吧,本候的兄長武左和公子嘉是管鮑之交,早年曾對天立誓:一人為君,一人為臣;一人為長,一人為弟,此生此世,絕不背離。”
“兄長曾言:趙國君主之位,隻屬於一人,也隻有一人能做,那就是公子嘉,聽到這句話的人不錯,當今王上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你該明白了吧!”
張遷嘴角直抽,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後,本以為抱了根大腿,沒曾想是個蘿卜坑,妹的,早知道就不撒潑打滾了,
武奕調笑道,“先生似乎在後悔。”
張遷苦笑一聲,“難怪侯爺遲遲不肯行動,原來還有這般隱情。”
王位之爭關乎生死,武左擁護公子嘉,那就是趙遷死敵,若非武安侯府影響過大,早被連根拔起了。
至於說原諒……嗬嗬!
以趙王遷的心胸,怎麽可能原諒那個曾讓他徹夜難眠、心驚膽顫的武安侯府。
“在下鬥膽問一句,侯爺作何打算。”
“你認為我該怎麽做。”
張遷仔細想過後,伸出兩根手指,“無外乎兩種結局:一,順勢而為,此乃中庸之道;二,逆勢而起,此乃取死之道。”頓了頓,又道,“不過,在下有一策,可讓侯爺多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