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著白娘子和小青參觀的婦女隊長還偷偷講了一個“六萬五衛星書記”的故事:1958年夏糧收獲季節,各地“高產衛星”越放越紅火,這時,《某省日報》套紅號外放出一顆大“衛星”:《喜信傳來驚天地,一季勝過數十年,劉俊同誌早稻實驗田畝產六萬五千斤》。劉俊是東風人民公社黨委書記。報紙報導說:我們所有試驗田都獲得了大豐收。特別是公社黨委書記劉俊同誌種的一點零零六畝早稻試驗田,發射了巨大衛星,經縣委副書記張潤同誌等四十九人驗收,共收幹穀六萬五千四百零二斤,折合畝產六萬五千零一十二斤五兩!創造全縣早稻的高產紀錄!
的確,在這位劉書記的驗收曬場上,金燦燦的穀子堆成幾座山,試驗田裏的稻草碼了一層又一層,誰能說個“不”字!
然而,明白人在背後算過一筆帳:按劉書記報的插秧4x4寸,1畝隻有37500蔸。按畝產65000斤計算,每蔸就得結穀1.73斤。禾杆沒有樹幹粗,穀粒沒有桃子大,產量就不會有那麽高。
劉俊的“六萬五”從何而來?紙是包不住火的,知情者後來在笑話中把真情透了出來。原來,為了放出全縣最高產量的大“衛星”,為了撈一把名譽和地位,劉書記玩了一套把戲,把實際畝產400多斤,硬是變成了畝產“六萬五”。
“衛星”放出去後,為迎接縣委驗收,劉俊不辭勞苦,親自督陣,組織大兵團作戰,忙了一通宵,把周圍幾個生產隊剛收的穀和稻草都擔了來,直接堆上驗收曬場,過秤時稱一擔發雙碼,稱過的穀子讓人挑起來繞場一周又來稱一回。為了不露馬腳,連田裏的禾蔸也連根拔了來,在試驗田裏栽得密密麻麻。割過的禾茬又緊土又紮手,拔蔸的社員人人兩手血糊淋湯。驗收過關,劉書記名譽地位都撈到了手,此後官運亨通。
但“六萬五”從此也成為劉書記被人鄙夷的諢名。在本縣,隻要有人一提“六萬五”,大人小孩都知道指的就是這位劉書記。
早稻“六萬五衛星”上天後,“紅薯大王”、“玉米大王”、“高粱大王”、“芋頭大王”等等各式各樣“衛星”紛紛問世。“現場會”、“展覽會”、“嘉獎會”紛至遝來。
婦女隊長最後說:“好姐姐,你們聽了就算了,千萬別寫在報上。寫在報上,我不僅幹部、黨員當不成,小命也就沒啦!”
白娘子和小青來到了公社各級幹部的“示範田”。
婦女隊長介紹:領導帶頭,書記掛帥,典型示範,以點代麵,這是上級多年強調的工作方法。縣委規定,從縣、社到生產隊,各級幹部要大搞技術革命,大種示範田,以點代麵,推動全縣農業生產大躍進。許多有經驗的老農都被打為“保守派”,種田一律得按示範田。
一時間,田邊地頭,到處插上高產示範田指標牌。牌子上寫上示範人某某某書記,指標畝產幾萬斤等等。
白娘子和小青在公路旁一丘晚稻高產示範田旁立定了腳,隻見這塊“示範田”頭豎了一塊一米多高又寬又結實的大木牌,上麵寫著一副對聯和田主人的名字及指標。左聯:“深耕挖到閻王殿”;右聯:“肥料積到九霄雲”;橫批:“幹勁衝天”。中間寫上指標:“密植板板寸(巴掌大),畝產10萬斤。紅旗公社婦女主任某某”。
白娘子問:“畝產10萬斤,地裏得鋪上厚厚的一層稻穀,能辦到嗎?”
婦女隊長說:“誰知道呢!反正人家很受領導賞識,地委李書記來這裏視察,說‘大躍進嘛,就得有大躍進的氣魄,敢產10萬斤,才是好幹部’。人家又當縣裏勞模,又當‘三八紅旗手’,還出席了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呢。”
她們往前走,見一塊“示範田”上麵橫七豎八扯了不少電線,電線上掛著許多大燈泡和各種玻璃鏡子。這是公社黨委書記的晚稻高產示範田。
白娘子和小青很奇怪,問道:“掛這麽多的燈泡和鏡子做什麽?”
婦女隊長介紹說:“增加光照,晚上點電燈,白天用鏡子反射日光,據說這是一位大科學家說的,增加光照能大幅度增產。”
小青問:“他從哪裏買來這麽多的鏡子?”
婦女隊長說:“買?公社書記用的東西還用買?都是各大隊從社員家裏找來的。”
稻苗長得密密麻麻,都被綁在一排排支架上,還有幾台鼓風機正在吹風。一個農民電工正在那裏操作。
婦女隊長介紹說:“書記采取了5條技術革命措施:一是多施肥。他調動一個生產連百多個勞力施肥施土雜肥450擔,人糞尿4500斤,畜糞4500斤,另施了許多特供化肥;二是高度密植。插秧時他挑選了25個青年插秧能手,親自督戰,插了一整天,名為2x2寸,實為‘板板寸’;三是紮架防倒伏。肥多苗密,禾苗長成石頭也砸不進去。書記又調來大批勞力,把禾苗排開,紮上一排排支架,以防倒伏;四是晚上電燈照明,白天人工反光;五是用鼓風機定時吹風,流通空氣。”
白娘子和小青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
的確,在這位劉書記的驗收曬場上,金燦燦的穀子堆成幾座山,試驗田裏的稻草碼了一層又一層,誰能說個“不”字!
然而,明白人在背後算過一筆帳:按劉書記報的插秧4x4寸,1畝隻有37500蔸。按畝產65000斤計算,每蔸就得結穀1.73斤。禾杆沒有樹幹粗,穀粒沒有桃子大,產量就不會有那麽高。
劉俊的“六萬五”從何而來?紙是包不住火的,知情者後來在笑話中把真情透了出來。原來,為了放出全縣最高產量的大“衛星”,為了撈一把名譽和地位,劉書記玩了一套把戲,把實際畝產400多斤,硬是變成了畝產“六萬五”。
“衛星”放出去後,為迎接縣委驗收,劉俊不辭勞苦,親自督陣,組織大兵團作戰,忙了一通宵,把周圍幾個生產隊剛收的穀和稻草都擔了來,直接堆上驗收曬場,過秤時稱一擔發雙碼,稱過的穀子讓人挑起來繞場一周又來稱一回。為了不露馬腳,連田裏的禾蔸也連根拔了來,在試驗田裏栽得密密麻麻。割過的禾茬又緊土又紮手,拔蔸的社員人人兩手血糊淋湯。驗收過關,劉書記名譽地位都撈到了手,此後官運亨通。
但“六萬五”從此也成為劉書記被人鄙夷的諢名。在本縣,隻要有人一提“六萬五”,大人小孩都知道指的就是這位劉書記。
早稻“六萬五衛星”上天後,“紅薯大王”、“玉米大王”、“高粱大王”、“芋頭大王”等等各式各樣“衛星”紛紛問世。“現場會”、“展覽會”、“嘉獎會”紛至遝來。
婦女隊長最後說:“好姐姐,你們聽了就算了,千萬別寫在報上。寫在報上,我不僅幹部、黨員當不成,小命也就沒啦!”
白娘子和小青來到了公社各級幹部的“示範田”。
婦女隊長介紹:領導帶頭,書記掛帥,典型示範,以點代麵,這是上級多年強調的工作方法。縣委規定,從縣、社到生產隊,各級幹部要大搞技術革命,大種示範田,以點代麵,推動全縣農業生產大躍進。許多有經驗的老農都被打為“保守派”,種田一律得按示範田。
一時間,田邊地頭,到處插上高產示範田指標牌。牌子上寫上示範人某某某書記,指標畝產幾萬斤等等。
白娘子和小青在公路旁一丘晚稻高產示範田旁立定了腳,隻見這塊“示範田”頭豎了一塊一米多高又寬又結實的大木牌,上麵寫著一副對聯和田主人的名字及指標。左聯:“深耕挖到閻王殿”;右聯:“肥料積到九霄雲”;橫批:“幹勁衝天”。中間寫上指標:“密植板板寸(巴掌大),畝產10萬斤。紅旗公社婦女主任某某”。
白娘子問:“畝產10萬斤,地裏得鋪上厚厚的一層稻穀,能辦到嗎?”
婦女隊長說:“誰知道呢!反正人家很受領導賞識,地委李書記來這裏視察,說‘大躍進嘛,就得有大躍進的氣魄,敢產10萬斤,才是好幹部’。人家又當縣裏勞模,又當‘三八紅旗手’,還出席了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呢。”
她們往前走,見一塊“示範田”上麵橫七豎八扯了不少電線,電線上掛著許多大燈泡和各種玻璃鏡子。這是公社黨委書記的晚稻高產示範田。
白娘子和小青很奇怪,問道:“掛這麽多的燈泡和鏡子做什麽?”
婦女隊長介紹說:“增加光照,晚上點電燈,白天用鏡子反射日光,據說這是一位大科學家說的,增加光照能大幅度增產。”
小青問:“他從哪裏買來這麽多的鏡子?”
婦女隊長說:“買?公社書記用的東西還用買?都是各大隊從社員家裏找來的。”
稻苗長得密密麻麻,都被綁在一排排支架上,還有幾台鼓風機正在吹風。一個農民電工正在那裏操作。
婦女隊長介紹說:“書記采取了5條技術革命措施:一是多施肥。他調動一個生產連百多個勞力施肥施土雜肥450擔,人糞尿4500斤,畜糞4500斤,另施了許多特供化肥;二是高度密植。插秧時他挑選了25個青年插秧能手,親自督戰,插了一整天,名為2x2寸,實為‘板板寸’;三是紮架防倒伏。肥多苗密,禾苗長成石頭也砸不進去。書記又調來大批勞力,把禾苗排開,紮上一排排支架,以防倒伏;四是晚上電燈照明,白天人工反光;五是用鼓風機定時吹風,流通空氣。”
白娘子和小青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