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司藥二十七歲, 在這個年代, 算是老姑娘了, 不過宮廷女官嫁給官員當續弦, 也是極大的聯姻價值。茹司藥父母雙亡, 族人無人考慮她的意願,都想利用她的婚姻攀富貴, 媒人趨之若鶩。


    茹司藥聽到消息, 原本打算先回老家祭掃, 立刻改變了主意,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和談複成親, 結為官方承認的伴侶。


    談家和茹家都是江南大族, 談複快三十了還打著光棍, 身為監察禦史的談爹早就坐不住了,甚至說出“你好男色也不要緊,我隻想抱個孫子, 你愛誰誰”這種話。


    結果談複帶茹司藥回無錫老家, 商議婚姻大事。談爹狂喜萬分,以為自己做夢, 兒媳婦出身書香門第,六品女官, 待遇終身,溫柔賢淑(表麵上),精通醫術, 當即三媒六聘,娶兒媳過門。


    新婚三天,談複借口帶著茹司藥去新娘子老家回門,其實是遊曆天下去了,談爹準備了好幾車禮物帶給親家,期盼十個月後抱上孫子,卻不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茹司藥帶著丈夫錦衣還鄉,去父母墳前祭掃,茹家族人如意算盤被打破了,還得強顏歡笑接待新姑爺,因為談家是無錫大族,家裏是做官的,不好惹。


    回老家盡了孝道,茹司藥和談複開始了“夫妻嚐百草”之旅,他們泛舟東海,還去了西南,奢香夫人熱情接待他們,和寨子裏的巫醫互通有無,得了許多新奇的藥材,試驗藥性,還畫了圖譜,以方便後人采摘。


    因胡善圍救了茹司藥一命,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茹司藥把經曆寫成書信,投到各個驛站,輾轉傳到宮裏,幾乎每月一封。


    談茹夫妻的行蹤不定,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不多,但是遊曆和收集藥材都要花錢的,靠著茹司藥的俸祿和夫妻偶爾行醫治病的報酬支撐,自給自足。不拿家裏的一分錢,也就不用受到家族的禁錮,要茹司藥在家裏當足不出戶的賢妻良母了。


    古往今來,女人要自立,追逐理想,都是首先要經濟獨立——就是能賺錢。


    胡善圍按照書信標注的驛站,把茹司藥的俸祿捎過去。她曉得茹司藥的清高脾氣,不敢多給,俸祿是多少就給多少。


    有情人終成眷屬,胡善圍很為談茹夫妻高興,兩情相悅,又誌同道合,簡直是神仙眷侶。


    胡善圍得不到,有人得到了,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鼓勵,談茹夫婦好事多磨,無論愛情還是事業都能得到圓滿,令胡善圍覺得她和沐春將來是有希望的。


    就這樣匆匆一年多,孝慈皇後二十七個月的孝期過去,宮裏除了服,不再穿素服,恢複了以前花紅柳綠、鮮花著錦。


    孝期一過,洪武帝飛速給成年的兒子們定了婚事,舉辦婚禮後立刻滾去藩地就藩,由此,大明親王就藩的平均年齡從二十歲立刻跌落到了十五歲。


    首先結婚的就是魯王朱檀,郭寧妃唯一的兒子。為了報答郭家滿門的忠誠,洪武帝給魯王找了個家世顯赫的王妃——將信國公湯和的嫡長女湯氏賜婚給了魯王。


    和魏國公徐達一樣,湯和也是鳳陽老鄉。當年湯和追隨郭子興參加紅巾軍,混得不錯,於是寫信給當時還在當和尚糊口的朱元璋,說在郭子興這裏混能吃飽飯,偶爾還能吃上肉,有前途!


    朱元璋遂還俗,去投奔這個鳳陽老鄉,因相貌端正,會辦事,成為郭子興賬下的儀仗兵,還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為妻。後來朱元璋上演蛇吞象,逆轉了局麵,吞下其的政治遺產,殺其子,逼娶其女郭氏為妾,成為一方霸主。


    可以說大明帝國的存在,都因信國公湯和的一封信而來。


    連挑剔的郭寧妃對兒子的親事都很滿意,目前全京城最顯赫的未婚女子就是湯氏了。


    得到了出身高貴的妻子,以及勢力強大的嶽父家支持,魯王得隴望蜀,對沈瓊蓮賊心不死,說“孝陵被北元焚毀的那晚,我把被子給沈教習蓋上了,隻穿著單薄的寢衣持劍守著,難道都沒有打動沈教習嗎?”


    沈瓊蓮二話沒說,還給魯王十床被子,“夠不夠?不夠再給你十床。”


    魯王傷心欲絕,癱在十床被子裏傷神,被郭寧妃知道了,生怕魯王攪黃了這樁好婚事,嚴厲訓斥兒子,莫要壞了她的封後之路,以後待她封後,自有辦法讓沈瓊蓮嫁給他做側妃。


    魯王曉得厲害,乖乖的娶了湯氏。


    婚禮過後,洪武帝立刻下旨要魯王就藩山東兗州。


    郭寧妃傻了眼,跑去找洪武帝,想要多留兒子幾年——她還沒封後呢!


    胡善圍死死的拉住了犯蠢的郭寧妃:“娘娘,聖旨已經下了,您以什麽理由要皇上收回成命呢?”


    郭寧妃哭道:“兗州那麽遠的地方,藩王無召不得入京,必須待在藩地,豈不是生離了我們母子?他還是個孩子啊,到了藩地,他就是個頭,誰能管著他?離開了本宮的嚴格管束,萬一服用丹藥的老毛病又犯了怎麽辦?聽說那東西有癮的。”


    郭寧妃的擔心不無道理,魯王並不是個有自製力的人。


    胡善圍想了想,說道:“娘娘現在隻有一個辦法能夠延遲魯王就藩的時間,除此之外,無論娘娘如何苦求皇上,都是沒有用的。”


    郭寧妃如獲救命稻草似的抓住胡善圍的手:“什麽法子?本宮拚盡全力也要做到。”


    胡善圍說道:“娘娘自請辭去代掌後宮之大權。”


    郭寧妃不出聲了,隻是抓著胡善圍的手尚未放開,眼神糾結。


    胡善圍歎道:“以皇上的性格,豈是會被娘娘的眼淚打動的丈夫?豈是因擔心魯王犯了老毛病而改變就藩製度的父親?如果娘娘放棄後宮大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在鍾粹宮裏等著抱孫子,或許皇上會因郭家幾十年來的忠誠而多留魯王兩年。”


    “娘娘又掌後宮大權,郭家掌禁軍,魯王遲遲不就藩,瓜田李下的,皇上會怎麽想?何況魯王的嶽父大人、信國公湯和掌著大明水師,負責海防,外戚勢力強大,娘娘不放手,皇上不放心。”


    魯王此人,親媽管著後宮,大舅是禁軍總司令,嶽父是海軍總司令。以洪武帝多疑的性格,他能容忍魯王繼續待在京城?


    宮廷當差六年了,胡善圍一直身處宮廷風波的旋渦核心,承蒙孝慈皇後指點,以及她個人在宮廷鬥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她大體了解洪武帝的心思,看得通透,故能一針見血的指出洪武帝的顧慮。


    所有人,文武大臣、結發妻子、妃嬪、皇子公主,統統都是洪武帝棋盤的棋子,洪武帝是個高明的棋手,他以人為棋,進攻或放手,為了大局,該“犧牲”的棋子,他不會心慈手軟。


    對於洪武帝,不能以丈夫或者父親的身份來揣度他的思想和行為,他首先是個帝王,要維護統治,確保權柄在手,無人能挑戰,哪怕是他的兒子。


    胡善圍對著郭寧妃當頭喝棒,把她“打”懵了。


    郭寧妃僵在當場,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放手,沒有去苦求洪武帝,更沒有自請放棄後宮大權。


    胡善圍看著郭寧妃落寞的眼神,不禁有些為之感歎:


    這個被親生父親當做禮物,親手送到洪武帝床上的女人,郭寧妃前半生都在為父兄、為郭家、為兒子,壓抑了自己委屈當妾室,後半生郭寧妃想為自己而活,她太想扶正了,她想成為坤寧宮的新主人,成為國母。


    這兩年來,郭寧妃把胡善圍奉為上賓,雖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但相處久了,還是有些感情在,起碼郭寧妃能聽勸諫,不是那種一朝得勢就不可一世的人。


    胡善圍扶著郭寧妃坐下,勸道:“娘娘,皇後的位置是那麽好坐的?孝慈皇後在位期間,把娘家馬氏家族壓的死死的,馬家連個伯爵都沒有,唯一出色的侄兒馬曄還陰溝翻船,被人算計死了。當時孝慈皇後還向皇上請賜尚方寶劍,若馬曄不聽話,就地斬殺,這是何等的魄力。您的娘家兩個手握實權的侯爵哥哥,魯王再不去就藩,您覺得合適嗎?”


    “孝慈皇後、孝慈皇後,你總是說她如何如何好,難道她做的就一定對嗎?”郭寧妃不耐煩了,左性又起,就像一個每次考試剛剛夠及格線的學生,鄰居正好是次次考第一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不想服,卻又不得不服,每次一聽“別人家的孩子”,她就暴躁起來,她不想聽。


    相處兩年,胡善圍也能捉住郭寧妃的“七寸”,郭寧妃的“七寸”就是當皇後。


    胡善圍勸道:“娘娘想當皇後,就要和皇上的立場和利益保持一致,娘娘不要把自己當成郭家的女兒、魯王的母親。倘若郭家和魯王的利益與皇上相衝,娘娘就要毫不猶豫的和皇上站在一邊,打壓郭家和魯王。”


    郭寧妃是個直腸子,胡善圍就直話實說,否則彎彎繞繞的,憑郭寧妃的智商,她也聽不懂。


    郭寧妃開始抬杠了,說道:“沒有郭家和魯王,本宮和那些毫無根基的嬪妃有什麽區別?就像郭惠妃,她爹是郭子興,皇上當年……咳咳,郭家的勢力全部融入了朱明王朝,郭惠妃為皇上生了五個孩子,真是把自己的全部獻給了皇上,按照你說的,和皇上利益保持一致,她應該當皇後啊,可是郭惠妃在宮裏就像空氣一樣沒有存在感,這麽多年連個位份都沒往上提。”


    哎喲,郭寧妃這兩年有進步,都會據理力爭反駁了,胡善圍很是欣慰,有種自家養的豬終於會拱白菜的感覺。


    胡善圍說道:“娘娘說的太對了,本來郭惠妃萬事俱備,但是誰叫當年郭惠妃的哥哥郭天敘不服,非要起兵奪回郭家遺產呢?皇上殺了謀反的郭天敘,一旦沾上血仇,封後之事就不好辦了,郭惠妃受家族拖累,失去封後資格。所以娘娘是命中注定要當繼後的人,要好好珍惜機會,保護皇上的利益,夫妻一體,通過重重考驗,皇上會知道娘娘的好處,封娘娘為後。魯王就藩就是一道考驗,娘娘要挺住啊。”


    換一個角度,要是你當皇帝,你也會選擇把自己利益高過娘家和兒子利益的女人當皇後。


    郭寧妃終於想通了,沒有阻擾魯王就藩,還賜給魯王好些書籍,要他去藩地之後修身養性,當一個造福一方的大明好藩王。


    除次之外,郭寧妃還宣了兒媳婦湯氏進宮,將孝慈皇後下令製定的《趙宋賢妃訓/誡錄》賜給魯王妃。


    郭寧妃叮囑兒媳,“孝慈皇後是賢妃典範,這本書編出來的時候,本宮在坤寧宮站著拱聽了三日,受益匪淺。以後你和魯王一起過日子,倘若有迷茫不解之時,就拿出這本書細品,它會教你如何當一個好妻子、好王妃。”


    其實當年郭寧妃站著拱聽三日,腿都麻了,回去之後還抱怨來著,覺得孝慈皇後故意擺威風。


    屁股決定腦袋,現在郭寧妃成了後宮之主,她才發現這本書真正的妙處,恨不得要後宮的人再學習一回。


    湯氏就像請神似的,將《趙宋賢妃訓/誡錄》一書恭恭敬敬捧回魯王府。


    胡善圍看到這本她親自去杭州雕版印刷的書,自有一番感慨,她隻當了六年女官,卻恍如隔世,二十歲以前和二十歲以後的完全是兩個世界。


    胡善圍命人刻意將此事傳遍後宮,當然也傳到洪武帝耳邊,洪武帝對郭寧妃很滿意,尤其是孝慈皇後的《趙宋賢妃訓/誡錄》,更是激發了他思戀亡妻之惆悵,覺得郭寧妃終於開竅,領悟到了孝慈皇後的精神。


    當晚,洪武帝宿在鍾粹宮,鍾粹宮外擺出“衛門之寢”的儀仗,兩顆老樹開花,自有別樣景致。


    魯王乖乖奉旨攜新婚妻子去了山東兗州就藩。


    兗州是個好地方,地方富裕,地處內陸,比較安全,不用像燕王府,秦王/府,晉王府這種位處邊防城市要塞的城市,不用操心打仗保護國土的事情,當個太平王爺,富貴一生。


    洪武帝曉得魯王有幾斤幾兩,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皇室都說魯王是個有福氣的。


    魯王就藩之後,洪武帝立刻封了郭寧妃為貴妃。


    離後位隻差一步了!接到升職的聖旨,郭貴妃頓時神清氣爽,一下子將兒子遠赴兗州就藩的悵然拋到腦後,緊緊抓著胡善圍的手,“你又說對了,隻要照著孝慈皇後的路數往前走,後位就是本宮的。”


    作者有話要說:  郭貴妃: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從學渣到學霸,我究竟經曆了些什麽。


    今晚送100個紅包,大家周末愉快~


    恭喜讀者名字短一點喜提100點大紅包


    №4 網友:名字短一點 評論:《胡善圍》 打分:2 發表時間:2019-02-22 21:31:31  所評章節:123


    喜劇之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善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蘭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蘭舟並收藏胡善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