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尚宮和範宮正商議如何賞賜協助修書的女官。
曹尚宮半含酸的說道:“你是《趙宋賢妃訓/誡錄》一書的總裁, 居首功, 怎麽什麽賞賜都不為過, 說吧, 你想要什麽?”
書修完了, 皇後也認可了,這個夏天最艱巨的任務完成, 又將胡善圍這種人才收入囊中, 替她辦事, 總算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閑。
範宮正無事一身輕,懶得理會曹尚宮的醋意,輕搖著團扇, “我以前最喜歡升官。可如今, 我的官職已經到頂, 倘若再進一步……”
範宮正手中團扇指著曹尚宮的座位,“你可願意挪一挪位置?”
後宮女官,尚宮權力最大。
曹尚宮柳眉倒豎, “你放肆!”
“嘖嘖。”範宮正繼續搖著團扇, “你呀,還是那麽大的火氣。尚宮局一年到頭的忙, 你這個尚宮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你願意挪位置, 我還不願意坐呢。”
曹尚宮暗中鬆了一口氣,嘴上卻說道:“我這個人天生忙碌命,我就願意忙。咱們趕緊把賞賜的事情定下來, 我還有一堆事呢,沒時間和你玩笑。”
範宮正說道:“我倒無所謂,什麽都有了,也看淡了。幫我修書的二十個女官要好好賞一賞。賞的越重,就表示皇後娘娘對修書的看重,這本書刊印出去,賞賜給後宮嬪妃,皇室宗親,還有外戚,他們才能重視,把這本書當回事。”
曹尚宮壓低了語調,“咱們多年同事,知根知底,你別在我麵前糊塗。皇後娘娘當初為何要修《趙宋賢妃訓/誡錄》這本書,咱們都心知肚明,不就是為了那位——”
曹尚宮遙指東六宮的延禧宮方向,“可如今胡庶人已死,胡氏滅了三族,死絕了。為何皇後娘娘還要大張旗鼓的推行這本書?”
曹尚宮不愧為是馬皇後的心腹,刊印五百本,並賞賜修書女官的懿旨一出,曹尚宮就琢磨出了不對勁,“貴妃一夕之間倒台,最近東西六宮太平的很,個個老老實實的,誰敢再翹尾巴?”
範宮正也麵露疑惑之色,“我也覺得不對勁,我還想問你呢。你整天伴隨皇後娘娘左右,你都不知道的事,我怎麽知道。這本書最先隻是針對後宮嬪妃,如今擴大到了整個宗室,連親王妃也賜了書,皇後娘娘不會無緣無故這麽做,其中必有深意。”
在後宮做事,走一步,要想三步,混到這個位置,兩個五品女官已嗅到了風向有變。
既然把話說開了,不用打啞謎,曹尚宮直言道:“皇後娘娘的風格,向來是舉重若輕,喜怒不動於色,猜不透啊。如今,隻能皇後要我們做什麽,我們就做什麽,沒有大功,也不至於出錯。”
少問,多做。是曹尚宮的後宮生存心得。
範宮正點頭,說道:“你要是猜到什麽,記得告訴我。我聽到什麽風聲,也會告訴你,免得無知無覺,觸了黴頭,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兩人一言為定,話題又回到賞賜修書女官這事,範宮正建議:“對於女官而言,還有什麽比升職更好的賞賜?每人官升一級得了。”
既然馬皇後囑咐過要重賞,不能簡薄,曹尚宮不會替皇後小氣,“官升一級沒有問題,但是……”
曹尚宮指著二十個協助修書女官名單,“江全,陳二妹,沈瓊蓮,李玉珍,胡善圍這五個人進宮才五個月就升官,從從八品女史變成了正八品的掌字輩女官,恐怕難以服眾吧,宮中從未有女官升這麽快,就像範宮正你這樣出身名門,又踏實能幹的女官,從從八品女史升到正八品的掌字輩,也用了一年時間。”
範宮正是元朝四大詩人範梈的孫女,名門閨秀,驕傲如曹尚宮,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哎喲,難得曹尚宮誇我一次。”範宮正以團扇遮麵,假裝害羞,又正色道:“給她們升職,是皇後娘娘的恩典,表示對修書這件事的看重,讓後宮和外戚都重視《趙宋賢妃訓/誡錄》,嬪妃不要在後宮搞事情,外戚注意整肅家風。女官能不能服眾,要看她們以後的辦事能力,能者得之,不能者按照宮規降級,豈能把恩典和服眾混為一談?”
也對,反正恩典皇後已經大大方方的給了,要是自己坐不穩位置,就是她們自己的問題。
曹尚宮點了頭,“好吧,聽你的,都官升一級。”
範宮正拿筆,將胡善圍的名字畫了個圈,“她現在是我宮正司的人了,我們宮正司和六局不一樣。六局是尚、司、典、掌、女史五個等級。宮正司隻有宮正,司正,典正和女史四個等級。所以胡善圍要升職,就七品典正。”
“連升兩級?”曹尚宮不敢相信這是以嚴謹聞名的範宮正嘴裏說出來的話,“你今天真喜歡開玩笑。”
“我不是開玩笑。”範宮正說道:“我們宮正司擔任監督之職,沒有掌這個等級,女史往上升,就是七品典正。我總不能為了胡善圍一個人,去改變司裏的官階製度,憑空製造出一個掌正來。”
曹尚宮堅決反對:“胡善圍進宮五個月就連升兩級?範宮正未免太兒戲了!”
範宮正也寸步不讓:“大明女官製度是皇上和禮部共同製定,皇上下聖旨頒布實行,你我,甚至皇後娘娘都不能擅自改動。胡善圍要麽不升職,要麽就直升典正。”
曹尚宮拍案而起,“那就要胡善圍別升職!賜給她財帛即可!”
範宮正啪的一下,將茶盞在桌上重重一擱,茶水都飛濺出來了,“二十個修書女官,人人都升職,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就是不公。”
曹尚宮針鋒相對:“唯獨胡善圍連升兩級,這才是不公!”
範宮正問道:“我且問你,皇後娘娘要厚賞二十個女官,是為了什麽?”
曹尚宮:“廢話,當然是修書。”
範宮正道:“好,這可是你說的。這次修書,如果沒有胡善圍之前獨自一人打理藏,將丙子庫藏書分門別類,錄入書目索引,我們做起來事情來事半功倍,修書的進展怎麽可能這麽快?還有胡庶人數次幹擾修書,帶著延禧宮的人搗亂,也是胡善圍獨自一人挺身而出,保護藏。所以論修書的功勞,二十個女官,胡善圍貢獻最大,宮中人盡皆知,她有資格連升兩級。”
曹尚宮中了範宮正的套,在套中掙紮,“四個月升兩級,後宮從來未有之事,我們不能開這個先例。”
範宮正說道:“曹尚宮你去年三十三歲升為尚宮局尚宮,統領六司,襄助中宮,也是後宮女官升職從來未有之先例,之前的曆任尚宮,皆年過四十。難道你認為自己尚宮之位來路不正?不配當尚宮?”
“你……放肆!大膽!”曹尚宮越是掙紮,套的就越緊,範宮正太狡猾了!
範宮正趁熱打鐵,“宮中女官,都是從宮內,宮外層層選拔,考試出來的,看得是才學,品行和能力,混資曆的都被淘汰出局。胡善圍品行才學能力俱佳,且遇事從不逃避或者拖延推責,我認為她可以擔任我們宮正司典正之職,出了問題,我來擔責!你怕什麽!沒想到你是這樣膽小怕事的曹尚宮!”
曹尚宮一拍胸脯,“我怕什麽?我若是個怕事的,能在三十三歲就晉升尚宮?”
範宮正道:“既然不怕,你就答應啊!”
話趕話的,曹尚宮說道:“答應就答應,誰怕誰!”
範宮正雙手一拍:“一言為定!”
上當了。曹尚宮猛地將杯中茶水一氣喝下,“我會將賞賜名冊交給皇後娘娘禦覽,皇後若點頭,這事就算定了。要是皇後不同意,就別怪我出爾反爾。”
兩人在爭吵中商議完畢,草擬了賞賜名冊,呈給馬皇後禦覽。
馬皇後的目光在胡善圍的名字和七品典正的職位上停留片刻,眼睫毛都沒動一下,“就照這個賞賜下去吧。”
連馬皇後都同意了,曹尚宮當然不好再說什麽,“是,臣這就去辦。”
馬皇後又道:“今天沐春要回來了,你要禦膳房去準備他愛吃的菜。”
曹尚宮等人領命而去,馬皇後平時若無事,喜歡在書房獨處,看看書,寫寫字,不像其他身居高位的人喜歡講排場,到哪裏都前呼後擁,一堆人伺候。
室內安靜下來了,馬皇後在書案上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了個幾個字,覺得心不靜,幹脆擱筆,拿起做了一半的針線,慢慢縫著一件軍用的棉衣,讓一顆心沉下來。
有些事情,急不得,慢慢來……
馬皇後想著心事,劉司言在門外說道:“皇後娘娘,翊坤宮孫淑妃病重,茹司藥將孫淑妃的脈案和症狀寫下來,送去太醫院一起會診,但是太醫們說淑妃最近病情總是反複,需要親自把脈看診,方能對症下藥,茹司藥請求將孫淑妃挪至乾清宮,請太醫們看診。”
《皇明祖訓》上寫明了,太醫不能踏入後宮半步。若遇到特殊情況,需將病人挪至皇上所居住的乾清宮,讓太醫去會診。
但這種特殊情況,皇後也不能單獨做主,還需要請示皇上。
劉司言剛落,馬皇後就放下針線,說道:“本宮去告訴皇上,皇上定會同意,你們趕緊去準備。”
今日真是多事之秋:混世魔王沐春回京,小公主滿月剪發取名,範宮正和曹尚宮為賞賜之事大吵,西六宮的主位、西宮娘娘孫淑妃病重……
不過,此時的胡善圍並不知道這麽多,她被連升兩級,封了七品典正的懿旨驚呆了,跪在地上發愣。
大明的宮廷禮儀,大部分都是類似鞠躬的拜禮,很少有跪地磕頭的時候,例如命婦們在重大節慶時進宮覲見皇後,也隻是行三拜禮儀即可,無需跪拜。
隻要在領旨謝恩,或者謝罪等時刻,才會這種行跪拜大禮。
“胡善圍?”前來宣旨的典言女官大聲道:“胡善圍,還不快領旨謝恩!”
“謝謝皇後娘娘恩典。”胡善圍猛地驚醒過來,對著坤寧宮方向叩頭,雙手舉過頭頂,領皇後懿旨。
藏的一群人蜂擁而來,紛紛圍著胡善圍,“恭喜胡典正,賀喜胡典正!”
胡善圍捧著懿旨,她此刻腦子一片空白,沒那麽簡單,連升兩級太不尋常了,前方一定有什麽了不得的挑戰在等著她。
作者有話要說: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官也越大,善圍姐姐加油啊。
另外,昨晚有小天使留言說沐春射雨太太男主光環了。其實這是一道高中一年級地理題目,關於熱力循環的。寫在教學大綱裏,相信各種高中時老師一定講過,說在三國中,諸葛亮火燒司馬懿,差一點就燒死了司馬懿老兒,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滅了諸葛亮最後的希望,為什麽呢?
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當大火燃燒時,大量的熱空氣和煙灰上升,到它們遇到空中的冷空氣,遇冷凝華形成了水滴,由於火勢很大,熱空氣也多,因此水滴聚集越來越多,就形成了大雨,這就是最簡易的人工降雨呀!濕熱空氣上升到空中,冷卻下來,形成了雲霧,而幹柴燃燒所產生的大量煙塵,恰好為水蒸氣凝結提供了理想的凝結核,於是加快了雲霧凝結成水滴而降大雨。
所以,今晚,舟除了例行送100個紅包外,還格外有一道關於熱力循環的有獎搶答題,第一個答出來的同學,送100點的超級大紅包!!!!
請聽題:
台風登陸給浙、閩等地帶來了特大暴雨,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暖濕氣流遇陸上冷空氣形成降雨
b.海洋暖濕氣流受陸上地形抬升形成降雨
c.氣旋內氣流輻合上升形成降雨
d.陸地氣溫高,空氣對流上升形成降雨
曹尚宮半含酸的說道:“你是《趙宋賢妃訓/誡錄》一書的總裁, 居首功, 怎麽什麽賞賜都不為過, 說吧, 你想要什麽?”
書修完了, 皇後也認可了,這個夏天最艱巨的任務完成, 又將胡善圍這種人才收入囊中, 替她辦事, 總算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閑。
範宮正無事一身輕,懶得理會曹尚宮的醋意,輕搖著團扇, “我以前最喜歡升官。可如今, 我的官職已經到頂, 倘若再進一步……”
範宮正手中團扇指著曹尚宮的座位,“你可願意挪一挪位置?”
後宮女官,尚宮權力最大。
曹尚宮柳眉倒豎, “你放肆!”
“嘖嘖。”範宮正繼續搖著團扇, “你呀,還是那麽大的火氣。尚宮局一年到頭的忙, 你這個尚宮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你願意挪位置, 我還不願意坐呢。”
曹尚宮暗中鬆了一口氣,嘴上卻說道:“我這個人天生忙碌命,我就願意忙。咱們趕緊把賞賜的事情定下來, 我還有一堆事呢,沒時間和你玩笑。”
範宮正說道:“我倒無所謂,什麽都有了,也看淡了。幫我修書的二十個女官要好好賞一賞。賞的越重,就表示皇後娘娘對修書的看重,這本書刊印出去,賞賜給後宮嬪妃,皇室宗親,還有外戚,他們才能重視,把這本書當回事。”
曹尚宮壓低了語調,“咱們多年同事,知根知底,你別在我麵前糊塗。皇後娘娘當初為何要修《趙宋賢妃訓/誡錄》這本書,咱們都心知肚明,不就是為了那位——”
曹尚宮遙指東六宮的延禧宮方向,“可如今胡庶人已死,胡氏滅了三族,死絕了。為何皇後娘娘還要大張旗鼓的推行這本書?”
曹尚宮不愧為是馬皇後的心腹,刊印五百本,並賞賜修書女官的懿旨一出,曹尚宮就琢磨出了不對勁,“貴妃一夕之間倒台,最近東西六宮太平的很,個個老老實實的,誰敢再翹尾巴?”
範宮正也麵露疑惑之色,“我也覺得不對勁,我還想問你呢。你整天伴隨皇後娘娘左右,你都不知道的事,我怎麽知道。這本書最先隻是針對後宮嬪妃,如今擴大到了整個宗室,連親王妃也賜了書,皇後娘娘不會無緣無故這麽做,其中必有深意。”
在後宮做事,走一步,要想三步,混到這個位置,兩個五品女官已嗅到了風向有變。
既然把話說開了,不用打啞謎,曹尚宮直言道:“皇後娘娘的風格,向來是舉重若輕,喜怒不動於色,猜不透啊。如今,隻能皇後要我們做什麽,我們就做什麽,沒有大功,也不至於出錯。”
少問,多做。是曹尚宮的後宮生存心得。
範宮正點頭,說道:“你要是猜到什麽,記得告訴我。我聽到什麽風聲,也會告訴你,免得無知無覺,觸了黴頭,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兩人一言為定,話題又回到賞賜修書女官這事,範宮正建議:“對於女官而言,還有什麽比升職更好的賞賜?每人官升一級得了。”
既然馬皇後囑咐過要重賞,不能簡薄,曹尚宮不會替皇後小氣,“官升一級沒有問題,但是……”
曹尚宮指著二十個協助修書女官名單,“江全,陳二妹,沈瓊蓮,李玉珍,胡善圍這五個人進宮才五個月就升官,從從八品女史變成了正八品的掌字輩女官,恐怕難以服眾吧,宮中從未有女官升這麽快,就像範宮正你這樣出身名門,又踏實能幹的女官,從從八品女史升到正八品的掌字輩,也用了一年時間。”
範宮正是元朝四大詩人範梈的孫女,名門閨秀,驕傲如曹尚宮,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哎喲,難得曹尚宮誇我一次。”範宮正以團扇遮麵,假裝害羞,又正色道:“給她們升職,是皇後娘娘的恩典,表示對修書這件事的看重,讓後宮和外戚都重視《趙宋賢妃訓/誡錄》,嬪妃不要在後宮搞事情,外戚注意整肅家風。女官能不能服眾,要看她們以後的辦事能力,能者得之,不能者按照宮規降級,豈能把恩典和服眾混為一談?”
也對,反正恩典皇後已經大大方方的給了,要是自己坐不穩位置,就是她們自己的問題。
曹尚宮點了頭,“好吧,聽你的,都官升一級。”
範宮正拿筆,將胡善圍的名字畫了個圈,“她現在是我宮正司的人了,我們宮正司和六局不一樣。六局是尚、司、典、掌、女史五個等級。宮正司隻有宮正,司正,典正和女史四個等級。所以胡善圍要升職,就七品典正。”
“連升兩級?”曹尚宮不敢相信這是以嚴謹聞名的範宮正嘴裏說出來的話,“你今天真喜歡開玩笑。”
“我不是開玩笑。”範宮正說道:“我們宮正司擔任監督之職,沒有掌這個等級,女史往上升,就是七品典正。我總不能為了胡善圍一個人,去改變司裏的官階製度,憑空製造出一個掌正來。”
曹尚宮堅決反對:“胡善圍進宮五個月就連升兩級?範宮正未免太兒戲了!”
範宮正也寸步不讓:“大明女官製度是皇上和禮部共同製定,皇上下聖旨頒布實行,你我,甚至皇後娘娘都不能擅自改動。胡善圍要麽不升職,要麽就直升典正。”
曹尚宮拍案而起,“那就要胡善圍別升職!賜給她財帛即可!”
範宮正啪的一下,將茶盞在桌上重重一擱,茶水都飛濺出來了,“二十個修書女官,人人都升職,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一個,就是不公。”
曹尚宮針鋒相對:“唯獨胡善圍連升兩級,這才是不公!”
範宮正問道:“我且問你,皇後娘娘要厚賞二十個女官,是為了什麽?”
曹尚宮:“廢話,當然是修書。”
範宮正道:“好,這可是你說的。這次修書,如果沒有胡善圍之前獨自一人打理藏,將丙子庫藏書分門別類,錄入書目索引,我們做起來事情來事半功倍,修書的進展怎麽可能這麽快?還有胡庶人數次幹擾修書,帶著延禧宮的人搗亂,也是胡善圍獨自一人挺身而出,保護藏。所以論修書的功勞,二十個女官,胡善圍貢獻最大,宮中人盡皆知,她有資格連升兩級。”
曹尚宮中了範宮正的套,在套中掙紮,“四個月升兩級,後宮從來未有之事,我們不能開這個先例。”
範宮正說道:“曹尚宮你去年三十三歲升為尚宮局尚宮,統領六司,襄助中宮,也是後宮女官升職從來未有之先例,之前的曆任尚宮,皆年過四十。難道你認為自己尚宮之位來路不正?不配當尚宮?”
“你……放肆!大膽!”曹尚宮越是掙紮,套的就越緊,範宮正太狡猾了!
範宮正趁熱打鐵,“宮中女官,都是從宮內,宮外層層選拔,考試出來的,看得是才學,品行和能力,混資曆的都被淘汰出局。胡善圍品行才學能力俱佳,且遇事從不逃避或者拖延推責,我認為她可以擔任我們宮正司典正之職,出了問題,我來擔責!你怕什麽!沒想到你是這樣膽小怕事的曹尚宮!”
曹尚宮一拍胸脯,“我怕什麽?我若是個怕事的,能在三十三歲就晉升尚宮?”
範宮正道:“既然不怕,你就答應啊!”
話趕話的,曹尚宮說道:“答應就答應,誰怕誰!”
範宮正雙手一拍:“一言為定!”
上當了。曹尚宮猛地將杯中茶水一氣喝下,“我會將賞賜名冊交給皇後娘娘禦覽,皇後若點頭,這事就算定了。要是皇後不同意,就別怪我出爾反爾。”
兩人在爭吵中商議完畢,草擬了賞賜名冊,呈給馬皇後禦覽。
馬皇後的目光在胡善圍的名字和七品典正的職位上停留片刻,眼睫毛都沒動一下,“就照這個賞賜下去吧。”
連馬皇後都同意了,曹尚宮當然不好再說什麽,“是,臣這就去辦。”
馬皇後又道:“今天沐春要回來了,你要禦膳房去準備他愛吃的菜。”
曹尚宮等人領命而去,馬皇後平時若無事,喜歡在書房獨處,看看書,寫寫字,不像其他身居高位的人喜歡講排場,到哪裏都前呼後擁,一堆人伺候。
室內安靜下來了,馬皇後在書案上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了個幾個字,覺得心不靜,幹脆擱筆,拿起做了一半的針線,慢慢縫著一件軍用的棉衣,讓一顆心沉下來。
有些事情,急不得,慢慢來……
馬皇後想著心事,劉司言在門外說道:“皇後娘娘,翊坤宮孫淑妃病重,茹司藥將孫淑妃的脈案和症狀寫下來,送去太醫院一起會診,但是太醫們說淑妃最近病情總是反複,需要親自把脈看診,方能對症下藥,茹司藥請求將孫淑妃挪至乾清宮,請太醫們看診。”
《皇明祖訓》上寫明了,太醫不能踏入後宮半步。若遇到特殊情況,需將病人挪至皇上所居住的乾清宮,讓太醫去會診。
但這種特殊情況,皇後也不能單獨做主,還需要請示皇上。
劉司言剛落,馬皇後就放下針線,說道:“本宮去告訴皇上,皇上定會同意,你們趕緊去準備。”
今日真是多事之秋:混世魔王沐春回京,小公主滿月剪發取名,範宮正和曹尚宮為賞賜之事大吵,西六宮的主位、西宮娘娘孫淑妃病重……
不過,此時的胡善圍並不知道這麽多,她被連升兩級,封了七品典正的懿旨驚呆了,跪在地上發愣。
大明的宮廷禮儀,大部分都是類似鞠躬的拜禮,很少有跪地磕頭的時候,例如命婦們在重大節慶時進宮覲見皇後,也隻是行三拜禮儀即可,無需跪拜。
隻要在領旨謝恩,或者謝罪等時刻,才會這種行跪拜大禮。
“胡善圍?”前來宣旨的典言女官大聲道:“胡善圍,還不快領旨謝恩!”
“謝謝皇後娘娘恩典。”胡善圍猛地驚醒過來,對著坤寧宮方向叩頭,雙手舉過頭頂,領皇後懿旨。
藏的一群人蜂擁而來,紛紛圍著胡善圍,“恭喜胡典正,賀喜胡典正!”
胡善圍捧著懿旨,她此刻腦子一片空白,沒那麽簡單,連升兩級太不尋常了,前方一定有什麽了不得的挑戰在等著她。
作者有話要說: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官也越大,善圍姐姐加油啊。
另外,昨晚有小天使留言說沐春射雨太太男主光環了。其實這是一道高中一年級地理題目,關於熱力循環的。寫在教學大綱裏,相信各種高中時老師一定講過,說在三國中,諸葛亮火燒司馬懿,差一點就燒死了司馬懿老兒,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澆滅了諸葛亮最後的希望,為什麽呢?
真相隻有一個,那就是當大火燃燒時,大量的熱空氣和煙灰上升,到它們遇到空中的冷空氣,遇冷凝華形成了水滴,由於火勢很大,熱空氣也多,因此水滴聚集越來越多,就形成了大雨,這就是最簡易的人工降雨呀!濕熱空氣上升到空中,冷卻下來,形成了雲霧,而幹柴燃燒所產生的大量煙塵,恰好為水蒸氣凝結提供了理想的凝結核,於是加快了雲霧凝結成水滴而降大雨。
所以,今晚,舟除了例行送100個紅包外,還格外有一道關於熱力循環的有獎搶答題,第一個答出來的同學,送100點的超級大紅包!!!!
請聽題:
台風登陸給浙、閩等地帶來了特大暴雨,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暖濕氣流遇陸上冷空氣形成降雨
b.海洋暖濕氣流受陸上地形抬升形成降雨
c.氣旋內氣流輻合上升形成降雨
d.陸地氣溫高,空氣對流上升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