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的竹林七賢


    就在司馬氏集團與曹魏集團鬥爭激烈的時期,在士階層中,以嵇康、阮籍為骨幹,包括山濤、阮鹹、向秀、王戎、劉伶。他們以莊子精神為寄托,常寄情於竹林幽泉之鄉,以縱酒談玄、高尚其誌而著稱於世,史稱竹林七賢。當時,司馬氏集團權勢日重,大肆誅殺曹魏集團的重要成員,不少名士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一部分名士對自己的前途喪失信心,對掩飾司馬氏集團統治的名教也發生懷疑。於是便酣飲為常,放浪形骸,企圖以此逃避嚴酷的社會現實。竹林七賢正是這些人的代表,但他們每個人的遭遇不盡相同。


    ●建安七子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人,是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的長史。漢獻帝遷都長安後,王粲也遷移到長安,左中郎將蔡邕對王粲的才華感到驚異,極為賞識。


    王粲17歲時,就被司徒所征召,朝廷任命他為黃門侍郎。因為當時長安的局勢很混亂,他辭去職位,離開長安到荊州去投奔劉表。可是劉表因為王粲相貌醜陋,身體衰弱,一直不太重用他。劉表死後,曹操攻占荊州,王粲勸說劉表的兒子劉瓊歸附曹操。於是曹操就任命王粲為丞相椽,還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曹操在漢水之濱舉行宴會,王粲分析天下俊傑,並舉杯祝賀曹操旗開得勝,效法周文王禮賢下士。


    後來,曹操又提升王粲為軍謀祭酒。魏國建立以後,調任侍中。王粲學問淵博,見多識廣,有問必答。在當時混亂的時局中,舊的禮製都廢棄了,後來新訂立的製度,經常由王粲掌管。


    王粲記憶力驚人。曾有一回王粲和友人同行,讀道旁碑文,才一過目,友人便問他:“現在您能把它背出來嗎?”王粲回答說:“能。”居然一字不漏地把碑文背誦了出來。又有一次,王粲看人家下圍棋,棋局攪亂了,王粲就替他們把棋子按照原來的局勢擺好。下棋的人都不相信,就擺了另一局棋,用巾帕蓋上,然後叫王粲重新在另一個空的棋盤上照樣擺出來,兩局棋相互對照,竟然不誤一子。


    他精於作算術,又善於寫文章,提起筆來一揮而就,不需要改一個字,以致人們認為他是預先構思好的。即使再加以精心推敲,也不能寫得更好了。他著有詩、賦,論、議等文章將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跟隨曹操東征孫吳。建安二十二年春,因病死於途中,那時他隻有四十一歲。


    徐斡是司空府軍謀祭酒的僚屬,擔任五宮中郎將文學的職務。


    陳琳以前是何進的主簿,當時何進想要消滅眾宦官,何太後不同意,何進就召集各地的勇猛的將領,叫他們一齊領兵向京師進軍,想以此威脅太後。陳琳勸阻何進,何進不采納他的意見,最終自取其禍。後來陳琳避難到冀州,袁紹派他主管寫文章的事。袁紹父子失敗以後,陳琳歸順了曹操。曹操對他說:“你以前為袁紹寫檄文聲討我,羅列我的罪狀也就罷了,憎恨壞人到他本人就夠了,如何還要牽連到我的父親、祖父呢?”陳琳連連認罪,曹操因愛他的才,也就不再追究他的罪責。


    阮瑀年輕時跟著蔡邕學習。建安中,都尉曹洪想要派他擔任掌書記的職務,阮瑀不同意,最後仍沒有屈服。後來曹操用陳琳、阮瑀二人一起作了司空軍謀祭酒,掌管記室。當時軍國中的各種書信、文告,都是陳琳,阮瑀二人所寫。以後調陳琳擔任了統帥手下直屬部隊的將領,阮瑀做了倉曹的屬官。應瑒、劉楨分別被曹操征召,做了丞相府的屬官。應瑒調任平原侯庶子,後來又任五官將義學之職。劉禎因犯了不敬罪而被判刑,在刑滿釋放以後,仍回官署任職。他們每人都寫過文、賦數十篇。


    阮踽於建安十七年逝世。徐斡、陳琳、應碭、劉楨於建安二十二年先後去世。那一年發生瘟疫,徐斡、陳琳、應碭、劉楨等幾個人,一下子都去世了。


    徐偉長卻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名節,清心寡欲,不慕榮利,不愛虛名。他著有《中論》二十餘篇,都是立論有據,文采雅致,足以流傳後世。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孫子。他的曾祖父孔尚,做過巨鹿太守。他的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孔融從小便有出眾的才幹,當時河南尹李膺名氣很大,他關照門下要有選擇地通報賓客的求見,不是當時的名賢和世交的子孫,一概不見。


    孔融十餘歲時,很想看看李膺是怎麽樣的人,就到了李膺的家門,對管門的說:“我是李先生的通家子孫。”當李膺會見孔融時,就問道:“您的祖輩,曾與我家有交往嗎?”孔融說:“是的。我的先人孔子與先生的先人李老君因有一樣的德義而相互作為師友,那麽,我與先生是代代的世交啊!”在座的人對他感到驚奇,都說:“這是與眾不同的孩子啊!”稍後,太中大夫陳煒來了,同座的人把剛才所發生的事告訴他,陳煒說:“小時候聰慧,長大了不一定就突出。”孔融回答說:“就拿你剛才所講的話看,先生小時候,豈不是很聰明的嗎!”李膺大笑,回頭對孔融說:“您長大了,一定會成為能任大事的人才。”


    這些文人,魯國的孔融、廣陵的陳琳、山陽的王粲、北海的徐斡,陳留的阮瑀、汝南的應瑒、東平的劉楨等七個人,學問很廣博,無所不學,文辭能創新,從不因襲,都憑著自己的才能創作。他們象馳騁千裏的駿馬,在文壇上並駕齊驅,後世稱之為“建安七子”。


    ●一代才女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陳留圉人。她父親蔡邕是東漢有名的學者,精通天文、曆法、數學,對音樂、文學的造詣很深,詩、賦、散文都寫得很好。同時,也是書法家和經學大師。他待人謙和,沒有架子,慕名來訪、登門求教的人很多,家中經常座無虛席。


    蔡文姬自幼聰明好學,在這書香世家的熏陶下,她還是少女的時候,就已經長於文學和音樂。有一次,父親在黑夜裏彈琴,忽然“崩”地一聲斷了一根弦。在一旁靜聽的文姬說,斷的是第二弦。父親認為她是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把第四弦弄斷,問是哪根弦。文姬立即回答是第四根弦。女兒的辨音能力使蔡邕也極為吃驚,從此對她更加鍾愛,視若掌上明珠。


    蔡文姬成年之後,結婚不久丈夫就死去。她回到父親身邊,父親被政敵打入獄中,判了死刑,在獄中悲憤地死去。文姬眼見與生父死別,卻毫無打救的辦法。父親死後,禍不單行,孤苦伶仃的文姬在戰亂中又同大批難民一起,被南匈奴掠去。這是公元195年,文姬隻有22歲。在那離鄉背井的荒遠地帶,她當了一個匈奴首領的妻子,一住12年,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她終於有機會回到中原,原來的蔡家隻剩下她一個女子。她與屯田都尉董祀結了婚,董祀對她關壞備至。夫妻感情甚好,生活稍安。


    文姬歸漢後,憑著自己的記憶,把父親曾親口教她背誦的四百多篇作品記錄下來,使之得以流傳後世。今天看到的蔡邕的作品,就是這樣保留下來的。


    ●《三都賦》洛陽紙貴


    西晉時期有一位作家叫左思。左思年少時,腦子比較遲鈍,父親教他寫字,他總寫得歪歪扭扭,不像樣子;教他彈琴,他怎麽學也彈不出一支完整的曲子來。左思的父親很生氣,指著左思對朋友說:“我這兒子真沒出息,學什麽都學不成。”左思聽了很難過,從此下定決心,刻苦讀書,終於取得了成就。


    西晉統一後,成都、建業、洛陽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左思下決心以賦的文體寫一篇描寫這3個都城的文章。為創造優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內、庭院、廁所等處的牆上,都掛了紙筆。不管走到哪裏,隻要想出了好詞句,就隨手寫在掛著的紙上。當時西晉有名的大文學家陸機聽說左思準備寫《三都賦》,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堅持不懈,經過10年的時間,終於寫成了《三都賦》。《三都賦》傳出以後,人們爭相傳閱,京城裏的文人和富豪貴族,都爭著買紙來抄寫閱讀,一時把洛陽城裏的紙都買光了,紙價因此突然大漲。這就是“洛陽紙貴”的來曆。


    ●一代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姓張,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在今河南)人。張仲景天賦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


    據說有一天,他遇到聞名當世的才子王仲宣,當時王仲宣有20多歲,張仲景看了看他,對他說;“你已身患疾病,到40歲時就會落眉毛,落眉半年之後就會死去。”並且告訴王仲宣服用五石湯可免一死。王仲宣不相信他的話,拿了五石湯但沒有服用。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仲宣,就問他:“你服藥了嗎?”王仲宣說:“服了。”張仲景說“從你的氣色看來,你並沒有服藥,你為何這樣輕視生命呢?”王仲宣依然不相信,後來過了20年,果然如張仲景所說,王仲宣開始落眉毛,187天後死了,跟20年前張仲景說的一樣。


    漢靈帝在位時,張仲景被舉為南陽郡的孝廉,並因此出任長沙太守。公元195年以後,大規模的傷寒病又開始在全國各地蔓延流行,不到10年時間,僅張仲景自己家族200多口人就病死了134人,單因害傷寒而死的就有90多人。在家鄉鬁疫暴行的情況下,張仲景毅然辭去太守之職,返回故裏,嘔心瀝血,鑽研醫學。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他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後來,人們便稱這種食物為“餃耳”或“餃子”,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恩情。


    返回故裏後,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係統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他第一次係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並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醫聖”。


    ●華佗妙手醫疾病


    華倫是東漢末年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從小就刻苦鑽研學問,精通各種經書,尤其喜愛研究醫學和養生的方法。後來他去徐州遊學,拜名醫為師,再加上自己不斷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淵博的醫學知識。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和針灸科等,華佗樣樣精通,外科醫術尤其高明,因而後世尊稱他為外科的祖師。


    華佗診病極其準確。一次,有兩個官員鬧頭疼發熱,先後找華佗看病。經華佗問明病情,給一個開了瀉藥,另個開了發汗藥。有人在旁邊看華佗開藥方,問他為什麽病情相同,用藥卻不一樣。華佗說:“這種病表麵看來一樣,其實不同。前一個病在內部,該服瀉藥;後一個隻是受點外感,所以讓他發發汗就好了。”這兩人回去服藥後,果然是藥到病除。


    有一次,華佗在路上遇見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東西,正乘車去醫治。病人呻吟著十分痛苦。華佗走上前去仔細診視了病人,然後對他說:“你向路旁賣餅人家要三兩萍齏,加半碗酸醋,調好後吃下去,病自然會好。”病人按他的話,吃了萍齏和醋,立即吐出一條長長的寄生蟲,而且病馬上就好了。


    還有一次,一個太守生了病,他日不思飲食,夜不能成寐,請了許多醫生診治都沒治好。華佗給太守診過脈以後,認為是胸中淤血所致,這種病隻有讓病人發怒,才能治好。於是,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貴的診費,卻拖拖拉拉不認真給他開方抓藥,過了幾天,竟不告而別,還留下一封信罵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華佗。太守的兒子知道華佗的用意,暗暗叮囑家人不要去抓華佗。太守聽說抓不到華佗,更加怒氣衝天,一氣之下,嘔出幾口黑血。不想這一嘔,頓覺神清氣爽,不一會兒便向家人索要酒食,有滋有味地吃喝起來。


    華佗不僅能治一些疑難雜症,還善於做開刀手術。他配製一種麻醉劑叫麻沸散。有個病人患肚痛病,痛得厲害,經過十多天,胡須眉毛全脫落下來。華佗診斷後說:“這是脾髒潰爛了,得趕快開腹治療。”華佗讓病人服了麻沸散,打開腹腔,把壞死的脾髒切除,再縫好創口,敷上藥膏。過了四五天,創口愈合,一個月內便康複了。


    ●曹植七步做成詩


    曹植是曹操的第四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自小敏而好學,文才出眾,十多歲就能吟詩作賦,因此曹丕心中暗暗妒忌,繼位稱帝後就借機打擊曹植。


    有一次,曹丕對曹植說:“聽說你才思敏捷,我卻從沒有當麵試過,現在限你在七步之內,要成詩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世盜名之罪!”曹植無奈,隻得一麵走,一麵做詩,還沒走滿七步,便做成了一首:煮豆燃豆萁(豆稈),漉(過濾)鼓(豆豉)以為汁。其在釜(鍋)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全詩用同根生的萁、豆比喻同父母的兄弟,用萁豆相煎來比喻兄弟不睦,自相殘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曹植對曹不沉痛而嚴肅的責問,是批評,也是規勸。曹丕當時聽了這首詩,受到感動,就不再陷害曹植了。


    ●裴秀與製圖六體


    裴秀,字秀彥,河東聞喜(在今山西)人,出身於官僚世家,曾擔任過司空等職,掌管土地、製圖等工作,在製作地圖方麵作出了很大貢獻。


    裴秀的最大成就是製成“製圖六體”,即製圖所應遵循的方法和規律,共有六條。它們是:一、“分率”,即比例尺;二、“準望”,即方位;三、“道裏”,即距離;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其中後三條說明各地間由於地勢起伏、傾斜緩急、山川走向而產生的問題。裴秀認為以上六條是相互關聯、相互製約的。如果地圖上沒有比例尺的標記,則不能確定距離的遠近。如果隻有比例尺的標記,而無方位,則某地的方向雖然從某一方向看是對的,但從其他方向看就不對了。如果隻有方位的確定,而無道路的實際路線和距離的表示,那麽在有山水相隔的地方就不知該怎樣通行了。如果隻有路線和距離的標記,而無地麵高低起伏和路線曲直的形狀,則道路的遠近必定與其距離不符,方向也弄不清。所以六條準則必然綜合運用,相互印證,才能確定一個地方的位置、距離和地勢情況。因此可以說,現代地圖學所需要的主要因素,除經緯線和投影以外,裴秀都已談及了。我國繪製地圖的方法基本上都依據裴秀所規定的“六體”。


    此外,裴秀編繪了《禹貢地域圖》十八篇,重新勘察、繪製了當時的地圖。裴秀又將原有粗重的用八十正縑製作的《天下大圖》加以改造,以“一分為十裏,一寸為百裏”的比例進行縮製,使之成為容易省覽的小而明確的《方丈圖》。這種縮小了的《方丈圖》就是現在所說的小比例尺(1:1800000)地圖。南北朝時,文學家謝莊製造出一個方丈大的木質地形模特,後來北宋沈括、南宋黃裳與朱熹,都用木材、麵糊、木屑、膠泥及蠟等製造地形模型。這些都是裴秀方丈圖的繼續演進,說明裴秀對後代地圖學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三絕畫聖顧愷之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今江蘇無錫)人,東晉時期傑出的人物畫家。他家祖輩都是晉朝官吏、書香人家。顧愷之很小就博覽群書,嶄露才華。他能詩善賦,擅長書法,尤其精於繪畫,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藝術家。後人稱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才絕”是說顧愷之聰穎,多才多藝;“畫絕”是說顧愷之擅長繪畫;“癡絕”就是顧愷之對藝術研究專心致誌的精神。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以及提出的“六法”,為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顧愷之的突出成就在於他的人物畫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生動傳神,形神兼備。他的畫繼承和發展了古代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打破了以前那種以宗教題材為主的風氣,成為偉大祖國藝術寶庫裏最寶貴的遺產。他的作品大都散失,現在保存下來的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等摹本,一直被視如珍品。


    ●幹寶撰寫《搜神記》


    東晉政權建立以後,有一段時間生產有所發展,文化事業也比較繁榮,文學藝術方麵出了一些人才。有個名叫幹寶的曆史學家,奉晉元帝司馬睿之命,寫了一部叫《晉紀》的曆史書;同時,他自己又根據聽到的故事和書上看到的材料,編寫了一部《搜神記》。《晉紀》這部曆史書後來失傳了,《搜神記》這部小說一直流傳下來。


    《搜神記》的內容大部分寫神怪故事,宣揚迷信,是應當批判的,但是其中也寫了一部分很有意義的故事和傳說。《搜神記》算得上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著名小說,幹寶也不失為中國最早的一位小說家。


    ●書法巨匠王羲之


    王羲之是琅琊(今山東臨沂)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人稱“書聖”。


    王羲之從小酷愛書法,他七歲時就非常喜愛寫字。傳說他在走路、休息的時候,也不放過練習寫字的機會。仔細揣摹字體的結構、架勢和筆法,心裏想著,手指也就不知不覺地在自己身上一橫一豎、一筆一劃地比劃著。日子久了,衣服都被他劃破了。他每天寫完了字,總是要到自己門前的池塘裏去洗刷毛筆和硯台。夭長日久,池塘裏的水都變成墨色的了。


    王羲之小時候並不顯得特別聰明,反而說話遲鈍,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麽才能,隻有當時吏部尚書周頡對他另眼看待。王羲之十三歲時,去拜見他,適逢周頡大宴賓客。當時宴席上有一種十分珍貴的菜叫牛心炙,按照習慣,這種菜應該給最尊貴的客人吃的。周頡因為非常喜歡他,競不顧所有在座的貴客,先割了一塊牛心炙給王羲之吃,眾人大為驚奇。周頡獨具慧眼,認為王羲之有奇才。此後王羲之才被人們所認識。


    王羲之長大後,變得能言善辯,素性坦率,不拘禮節。當時太尉郡鑒,想與王氏大族聯姻,派人到王家挑選女婿。王羲之的伯父、東晉宰相王導把王氏家族中少年子弟都集中到東廂房裏,讓來人任意挑選。王氏所有少年子弟,聽說要來相女婿,個個都裝出端莊嚴肅的樣子。隻有一人在東床上坦腹吃東西,好像什麽事也沒有聽到。這人就是王羲之。於是鄭鑒就把女兒嫁給他。


    王羲之出生於東晉王氏家族,王氏家族為士家大族,當時人傳說:“王與馬,共天下。”王羲之卻不願做官,因而在仕途上斷斷續續,好多次推辭不受。後來,揚州刺史殷浩與他關係很好,寫信勸他任職會稽內史。因為會稽這個地方,山清水秀,可以娛人性情,他就答應了。王羲之曾經與謝安、孫綽等著名文人四十多人,會集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遊宴。這些文人在蘭亭會上乘興作詩,共得詩四十首,編成《蘭亭集》。王羲之揮筆疾書,為詩集作序,寫成《蘭亭集序》。這篇作品,共有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筆飛墨舞,氣象萬千,達到了高度的藝術境界。全文以“之”字最多,計有二十字,字字別開生麵,無一雷同,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曆代書法家都推崇《蘭亭集序》,認為是行書的絕代佳作。


    據說,山陰地方有個道士很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想請王羲之給寫一本《道德經》,王羲之不答應。他聽說王羲之最喜歡白鵝,常常摹仿鵝掌劃水的動作,來鍛煉自己的手腕,使手腕運起筆來更加強勁而靈活。道士有兩隻白鵝是鵝中精品,王羲之見之愛不釋手,道士見他喜歡此鵝就提出以鵝換書。王羲之欣然同意,當場寫好了一本《道德經》,交給了道士,帶走了這群鵝。這就是後人傳頌的“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還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見一老婦人,拿六角竹扇出賣,好長時間沒有人買。王羲之提筆在扇子上書寫了幾個字。老婦人很不高興,埋怨說:“你怎麽在我的扇子上隨便寫字呢?這樣,誰還再買呢?”王羲之對老婦人說:“你隻要說王右軍寫的,一把可以賣百錢。”老婦人不信,就照王羲之的話說了,果然有很多人都爭著來買,竹扇很快賣光了。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吸取了漢魏以來許多書法家的特點和精華,又擺脫了漢魏筆風,開辟了一種新的意境。他寫的字體都有獨到的功夫,筆勢開放俊朗,結構又十分嚴謹,自成一家,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不為五鬥米折腰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來自陶淵明。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東晉時代的大詩人。他少年時候,就有高尚的誌趣。他曾經寫了一篇《五柳先生傳》,說這位先生不知是何許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因住宅旁邊種有五棵柳樹,故稱作五柳先生。他不圖名利,不慕虛榮,就是特別喜歡喝酒,可是由於家貧,不能常常買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了,時常請他喝酒。他一去,總是喝得酩酊大醉。然後回到破舊的屋裏,讀書作文,生活過得安樂自在。寫五柳先生,就是寫他自己,是他本人生活的實錄。


    陶淵明曾擔任江州祭酒、彭澤令等小官職。彭澤(今江西彭澤)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後一任官職。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歎息說:“我豈能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當天就解去官職,寫了一篇《歸去來兮辭》。


    其實,陶淵明辭官歸隱的真實思想,不僅於此,在《歸田園居》詩裏,就講得十分明白。他說,他13年中,幾度出仕,深受羈縛;這次堅決脫離官場,歸隱田園,就像籠中鳥飛回大自然一樣,感到無比自由和愉快。家鄉的草屋、田地、樹木、炊煙,乃至雞鳴、犬吠,都是那麽親切可愛,作者的這種心情,正反映了他對黑暗官場的憎惡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陶淵明有《飲酒》詩20首,都是酒後所作。關於陶淵明喝酒的傳說很多,如說他每逢酒熟時,就取下頭上的葛巾過濾酒,過濾完畢,仍把葛巾戴在頭上。又如淵明所居的栗裏(在廬山南麓、溫泉北側的虎爪崖下),有塊大石,陶淵明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


    ●範縝撰寫《神滅論》


    南北朝的時候,佛教在中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是對佛教最虔誠的皇帝了。在梁武帝的保護下,寺院裏養著很多僧侶,他們不僅同大小地主一樣剝削貧苦的民眾,而且還享有不納稅的特權。


    當人們對佛教執迷不悟時,還是有些清醒的人明白迷信佛教是荒謬的,範縝就是他們中間最著名的一位。


    範縝字子真,南陽舞陰(今河南沁陽)人。他出身寒微,少年時就特立獨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齊朝的時候,竟陵王蕭子良也篤信佛教,他在宴會上問範縝:“你不信鬼神,不信因果報應。那請問,世界上為什麽有人富貴,有人貧賤,有的人享福,有的人卻受苦呢?”


    範縝起身走到門前,指著庭前開著花的樹,說:“人生境遇好比這棵樹上的花,有些花被風吹到廳堂,落在席上、坐墊上;有些吹進廁所,掉進糞坑裏。這全都是偶然現象,哪裏有什麽因果報應?”這個生動的比喻,令在座的人都啞口無言。


    梁武帝即位後,在光華殿大宴群臣,照例說了些皇帝應尊重臣子、虛心納柬的話,不料範填卻當場對他提出了批評。於是,蕭衍就借故把範縝貶到廣州去了


    兩年後,範縝忽然被召回京師,做中書郎。等他一回到建業,蕭衍就組織朝逕顯貴、群臣、僧侶一齊上陣,攻擊範縝的思想。範填為了與那些信佛的權貴辯論,在公元507年,撰寫了千古不朽的《神滅論》。範縝把“形”與“神”的關係比喻為刀和刀鋒的關係。他認為,形是本質,神是作用;離開了刀,就沒有鋒利的特性,離開了肉體,也就沒有了精神。《神滅論》的發表,震動了朝野。


    蕭衍動員佛教信徒七十餘人圍攻範縝。東宮舍人曹思文先後寫了兩篇文章駁難範縝的《神滅論》,範續一一作了回答。善於詭辯的曹思文也隻好說自己才思淺陋,駁斥不倒《神滅論》。於是,蕭衍下詔書,給範縝扣了“背經”“乖理”“滅聖”下項罪名,這場辯論就算結束了。不久,範縝被調任國子博士,兩年後就去世了。


    範縝堅持唯物主義思想,超越了他的時代。他不隨波逐流,不畏俱權勢,一生堅持真理、矢誌不移的精神風貌,更是值得後世景仰。


    ●祖衝之與圓周率


    祖衝之是南北朝時南朝著名的科學家,他少年時代就喜歡研習古代科學技術,頭腦非常機敏。


    劉宋元嘉年間,全國所使用的曆法是時人何承天所製《元嘉曆》,比古代十一家曆法精密得多。可祖衝之還是認為其中有疏漏之處,於是親自測量計算,在33歲時編製成了(大明曆》,開辟了曆法史的新紀元。公元462年,祖衝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衝之搜自改變古曆,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衝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債得曆法的人跟祖衝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衝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曆。直到祖衝之死了10年之後,他創製的大明曆才得到推行。


    孝武帝曾偶然得到了後秦姚興時製作的指南車。但這個指南車隻有外部形狀,而內部沒有安裝機關,行走起來隻能讓人蹲在車內,根據車子的方向旋轉車上小人的指向。祖衝之按古法修造指南車,改用銅製機械,果然無論車子怎麽拐彎,車上小人指示的方向都保持不變,這從三國時馬鈞以後就再沒有人成功過。傳說祖衝之得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自己就又發明了一件器械,不依靠風力和水力,隻要人開動其中的機關,就能自動運行。他又造了千裏船,在長江的新亭江段試驗,一日能走一百多裏。


    祖衝之最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麵。祖衝之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了一本《綴術》。他最傑出的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衝之的傑出貢獻,人們把圓周率也稱為“祖率”。


    ●地理學家酈道元


    這一部分短文描繪了三峽奇險壯麗的風光,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作者就是酈道元,文章引自《水經注·江水注》。


    酈道元生在孝文帝時代,祖輩先後在北魏為官。酈道元從小跟隨父親,年輕時代就才華出眾,胸懷大誌,很得孝文帝賞識,20歲左右即已步入仕途。他一生擔任過多種官職,坎坷曲折,但是為北魏的強盛和統一大業,從不退縮。酈道元做過尚書主客郎中,負責接待南朝及其他屬國使臣。又先後出任過地方官,在冀州(今河北冀縣)、魯陽(今河南魯山縣)、東荊州(今河南泌陽縣)等任職。酈道元因為能秉公執法,為政清廉,素具威名。


    酈道元出任禦史中尉時,發現皇族汝南王元悅的“嬖人”(男妓)丘念,橫行不法,於是依法逮捕了他。元悅向靈太後求情,靈太後準予赦免,但酈道元還是處死了丘念,並上書彈劾元悅。於是,元悅借雍州刺吏蕭寶夤圖謀起兵背叛朝廷,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監控蕭寶夤,以便借刀殺人。蕭寶夤就先發製人,派兵把酈道元圍困於陰盤驛(今陝縣臨潼縣東)。哪道元率眾堅守,水盡力竭,最終被俘。酈道元臨死不屈,最後與其兩個兒子及弟弟同時被殺。


    酈道元作為北魏政權的官吏,為了社稷江山,任勞任怨。同時,酈道元更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個傑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一直受到後人的尊崇。據文獻記載,酈道元的著述有《水經注》《本誌》《七聘》等幾種,但隻有《水經注》四十卷流傳下來。他作《水經注》出於下麵三方麵原因:一是以往的地理書籍內容過於簡略,盡管《水經》十分簡略,但體係完全,所以選擇它為底本作《水經注》。二是因為河流關係國計民生。三是因為他對祖國山河十分熱愛。


    撰寫《水經注》,酈道元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埋頭苦讀,為此搜集的資料之多,不可勝計。僅《水經注》所引的圖書,就有436種,包涵了經書、曆史、地理、地圖、方誌、傳記、詩賦、書信、辭書等所有的古代文獻資料。盡管受到政治形勢的限製,他還是想方設法借閱了許多南朝的書籍。酈道元搜集了大量的民間歌謠、金石碑刻、諺語,僅所引的金石碑刻就有350種左右。許多久已失傳的著作,因為被《水經注》引用才為今天所知。


    酈道元治學嚴謹,在占有豐富的資料的基礎上,認真地進行剔偽存真。例如古代“四瀆”(江、河、淮、濟)之一的濟水,《水經》說它“入於河”,酈道元卻指出並不是濟水注入黃河,而是黃河的一條支流注入濟水,酈道元是正確的。又例如,黃河在陝城(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附近)一段,急流洶湧。前人的傳聞說是因為秦始皇鑄造的銅人(據說重有24萬斤)沉沒在這裏的緣故。酈道元不相信此說,指出對於滔滔黃河來說,一個銅人,決不至於造成長時期急流洶湧,而應該是山崩阻塞了河道,或者是一種大規模的滑坡阻塞了河道。


    為了寫好《水經注》,酈道元還進行了許多野外考察,他稱自已的考察為“訪讀搜渠”。酈道元從少年時代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當時北魏境內山山水水酈道元都一一考察過。經過實地勘察,使書中記載更符合實際情況。《水經注》卷三裏記錄了他所發現的古代遊牧民族的岩壁畫。除此以外他還向當地老百姓了解風土人情。《水經》的內容非常簡略,全書不過一萬多字,僅記載了137條河流的發源、流程和歸宿。書中最長的黃河,隻有578字,長江也隻418字,語言十分簡略。而酈道元的《水經注》所收河流達1252條,多達20餘萬字。


    《水經注》記載的河流,大都按照發源、流程、歸宿的先後次序,抓住它們各自的地形地貌,記敘全麵而具體。據統計,《水經注》記載有動物100多種,植物140多種,湖泊500多個,泉水幾百處,峪穀將近300處。灘漱更多,僅《浙江水注》一篇就有60多處。全書記載的瀑布也有60多處。


    《水經注》還詳細記載了人類經濟、政治、軍事等活動。農業生產方麵不僅記載了耕作製度、屯田、墾地等等內容,還記載了破、湖、渠、堤、塘、水門等十幾種水利工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瑟 編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瑟 編著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