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修行之人,皆有自己所擅之物,或以自身法力與法寶相結合,增大自己神通,或深淫陣法,或精通煉器,但即便是煉器精通若多寶道人和雲中子一般,也不過是小術罷了,離神通二字還相差甚遠。
若說這諸般神通,皆是由鴻鈞道祖所傳三千大道演化而來,在這三界之中,靠神通聞名之人寥寥無幾。那西方教準提聖人,借助無量功德所化七寶金身算是一個;那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大仙的袖裏乾坤也是極為不凡。三清三人,雖從那鴻鈞老祖講道之中,整理出三十六天罡神通,但皆因這神通雖然不凡,不僅對修行之人要求甚是苛刻,更是極為看重機緣,是以三清門下,大多也不過在那七十二地煞**之中修習幾樣而已。
趙公明身為開天四靈,又可說是三清門下第一高手,自是對這三十六天罡神通所知甚詳,但這數萬年間,除卻煉化法寶之外,也不過習得兩個神通而已。一為移星換鬥,與人爭鬥之時,可借周天星辰之力;一為五雷之術,這五雷,分別為金雷、木雷、水雷、火雷以及土雷。但此兩樣神通,一是因得他乃是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執掌周天星辰,一是因他立下天罰,統禦五雷,故而才能修行。
那白翎與翔升二人本就是趙公明記名弟子,為趙公明看守問天島已然萬餘年之久,趙公明自是不會虧待他二人,故而當初問天島未毀之時,不僅經常讓陸壓送去問天島上一些靈果,當日更是讓六耳將那九轉玄功傳與他二人修習。誰知他二人雖是靈獸化形,但資質卻是有限,這九轉玄功與那離火長虹之術皆是進境十分緩慢。趙公明本想此時讓兩人打好根基,待得進入大羅金仙境界,再授予兩人一些神通,但此時礙不住陸壓與兩人相求,隻得將神通提前傳與兩人。
趙公明見白翎、翔升二人站在原地躊躇不已,卻是遲遲不敢上前接過玉簡,心中暗歎,他初從通天教主手中接過誅仙四劍之時,因得時日尚短,無法完全掌控,故而時常殺氣外泄,導致身周之人對自己皆極為恐懼,莫說這白翎與翔升二人一時無法接受,就連那陸壓與六耳當日也受不得那誅仙四劍殺氣,一避北俱蘆洲,一逃至金鼇島,他兩人都已是大羅金仙修為尚且如此,更何況白翎與翔升二人。
陸壓見了兩人神色,也不說話,上前伸手便將那兩枚玉簡從趙公明手中拿過,遞於兩人,兩人這才麵帶猶豫接過。
趙公明見陸壓看向自己左手,麵色古怪,低頭一看,那戮仙劍竟是一直握在手中,這才恍然大悟,將寶劍收起,對白翎二人道:“當日之時,我曾說過,收你兩人為記名弟子,隻是後來因得瑣事纏身,此諾雖然一直未曾兌現,但我早已視你二人如親傳弟子一般,故而你兩人今後不必如此約束。”
白翎和翔升聽了,自是欣喜不已,連忙以師禮拜下,趙公明上前將兩人扶起,這才笑道:“那兩枚玉簡之中,記有兩種神通,分別為身外化身與五行大道神通。白翎,你可修習這身外化身之術,將化形之時脫下的翎羽祭煉為身外化身,若煉至極處,將來與人爭鬥之時,便可化身千萬,威力自是非同小可。翔升,你可修行這五行大道之術,此術不僅可掌控五行之力,更可隨時施展五行遁術,若是他日大成,這三界之內,自是無一處不可去得。你兩人從今以後,當好生修行,不得憊懶。”
兩人聽了這兩樣神通竟是如此非凡,自是大喜不已,連連稱是,這才與陸壓歡天喜地出了大殿。
大帳之中,商王帝乙頭疼的看著下邊爭吵不休的各位將領。當日他率軍前來之時,以為自己所率六萬精兵與那南伯侯大軍集合之下,定能再次讓那揚國之人感受到切膚之痛,誰知到了地方,方才知曉,這南疆局勢,並非如自己所料想一般順利。切不說那商國與揚國交界之處,多是叢林沼澤,單單那匆匆集合的諸侯大軍,便是爭執不休。
由於大商王室所轄之地不過朝歌方圓千裏之地,雖說頗是富饒,更有各方諸侯年年進貢之物,但也不過勉強能維持兩萬精兵戰備所需。故而曆次征戰,都需從各方,調來那些諸侯之私軍。大商王室,這十幾年間,自武乙、文丁至帝乙,已然換了三個大王。帝乙初登帝位,況且年紀尚輕,自是在諸侯之中並無多少威信,那些遣兵相助的諸侯更是因得西伯侯季曆被殺一事,對王室頗為忌憚,是以各自派了將軍前來統率自己之部屬。如此以來,軍令不統,雖說商軍數量要遠多與那揚國之軍隊,但也是被那揚軍打得大敗。
帝乙見狀,將那些將領好生訓斥了一頓,欲親自領軍與那揚軍一戰。那些將領雖礙於自己主公之命,心中不滿,但也不敢造次。當下帝乙便將大軍整合,與那揚軍再戰。誰知這些諸侯軍隊,皆是疏於戰備,不僅未曾建功,反而數次延誤戰機,再加上那揚軍領軍大將呂尚精通戰陣,數次交戰,竟皆是以慘敗告終,帝乙見自己的大軍從十數萬之多,竟是漸漸不足十萬,心中著急,無奈之下,便向朝歌發了戰報,讓聞仲前來支援。
這截教門下,因得通天教主之故,對於陣法一途皆是頗為精通,那金靈聖母乃是庚金之精化形,更是精擅戰事,故而這聞仲雖說因得多寶道人交代,在這人界不得擅用神通,但憑借從金靈聖母之處所學,不僅武藝嫻熟,對排兵布陣之法也極是精通。
待得聞仲趕到之時,帝乙便將大權轉交,那些諸侯所派將領雖然心中不滿,但也知因得連番戰敗,大王對其已是頗為不滿,自是不敢有異議。聞仲這才整頓兵馬,與那揚軍再戰。初始之時,因得聞仲對這人間戰事頗不熟悉,那商軍又因得臨陣換將,有些不知所措,故而接連又吃了幾場敗仗,但卻也因得聞仲調配有方,竟是未曾有多大損傷,故而那些將領雖然說些閑言碎語,但思及比起先前連場慘敗之情形,已然大有好轉,故而便也未曾生起多大風波。待得過了半月,隨著各路諸侯之軍隊配合越加默契,聞仲也摸清了這人界士兵之戰力,這才漸漸勝負均分,與那呂尚打得平分秋色。
隨著時間流逝,兩軍在這南疆之地竟是鏖戰了將近兩月,皆是疲憊不堪。帝乙也擔心自己離開朝歌日久,朝中生出變故,心中越加悶悶不樂。聞仲此時也是記起與那孔宣的三月之約,心中越發急躁。但他入朝之時,趙公明便再三交代,不可濫用法術,對付凡人,但此時雖說商軍戰力遠勝於那揚軍,故而雖然心中著急,卻是也無有絲毫辦法。正在這時,卻有軍士前來傳信,說那揚國統帥呂尚,遣使者送來書函,言道三日之後大戰一場,以此戰來定輸贏,帝乙與聞仲聽得,自是大喜。
因得此時,那商軍因得大軍數量遠勝於揚國,已然漸漸占了上風。但奈何因得這南疆地域所限,甚多密林和沼澤,那揚軍仗著地利,即便戰敗也能安然逃脫,故而雙方才在此僵持。此時聽得對方居然肯與自己決戰,俱都覺得時機已到,便紛紛請命欲上陣殺敵。
帝乙因得與那揚軍數次交戰,皆是慘敗,雖說後來聞仲趕至,漸漸將局勢扳平,但他對那呂尚之能,甚是忌憚。但思及那揚國雖說麵積不小,但人口比起大商相差甚多,以此時之國力,能與大商戰至如今便已是極限,料的過不了幾日便會主動退卻,因此料來此次倒也並非欺詐之術。思來想去,正欲點頭應允,轉眼卻見聞仲含笑看向自己,突然心中一動,卻是生了個念頭。
國欲大興,雖少不得治世之良臣,但更缺不得保國之棟梁。如今大商朝中,文臣以商容、比幹為首,武將以黃徹為首。商容與比幹皆是正值壯年,但那黃徹卻是已然年近六旬,極為老邁,卻是需得一員大將接替其位。此時朝廷之中,雖說大將頗多,就連那黃徹之子黃滾也是一難得的猛將,但僅僅上陣殺敵尚可,若是統率舉國之兵,卻是無一人能及。先前之時,他隻是因得這聞仲乃是商容引薦,又因得卻是武藝不凡,故而方才讓子辛拜起為師,此時見了,竟然不僅是一武將,更是統率之才,自是動了念頭,要讓聞仲立下這赫赫戰功。
若說這諸般神通,皆是由鴻鈞道祖所傳三千大道演化而來,在這三界之中,靠神通聞名之人寥寥無幾。那西方教準提聖人,借助無量功德所化七寶金身算是一個;那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大仙的袖裏乾坤也是極為不凡。三清三人,雖從那鴻鈞老祖講道之中,整理出三十六天罡神通,但皆因這神通雖然不凡,不僅對修行之人要求甚是苛刻,更是極為看重機緣,是以三清門下,大多也不過在那七十二地煞**之中修習幾樣而已。
趙公明身為開天四靈,又可說是三清門下第一高手,自是對這三十六天罡神通所知甚詳,但這數萬年間,除卻煉化法寶之外,也不過習得兩個神通而已。一為移星換鬥,與人爭鬥之時,可借周天星辰之力;一為五雷之術,這五雷,分別為金雷、木雷、水雷、火雷以及土雷。但此兩樣神通,一是因得他乃是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執掌周天星辰,一是因他立下天罰,統禦五雷,故而才能修行。
那白翎與翔升二人本就是趙公明記名弟子,為趙公明看守問天島已然萬餘年之久,趙公明自是不會虧待他二人,故而當初問天島未毀之時,不僅經常讓陸壓送去問天島上一些靈果,當日更是讓六耳將那九轉玄功傳與他二人修習。誰知他二人雖是靈獸化形,但資質卻是有限,這九轉玄功與那離火長虹之術皆是進境十分緩慢。趙公明本想此時讓兩人打好根基,待得進入大羅金仙境界,再授予兩人一些神通,但此時礙不住陸壓與兩人相求,隻得將神通提前傳與兩人。
趙公明見白翎、翔升二人站在原地躊躇不已,卻是遲遲不敢上前接過玉簡,心中暗歎,他初從通天教主手中接過誅仙四劍之時,因得時日尚短,無法完全掌控,故而時常殺氣外泄,導致身周之人對自己皆極為恐懼,莫說這白翎與翔升二人一時無法接受,就連那陸壓與六耳當日也受不得那誅仙四劍殺氣,一避北俱蘆洲,一逃至金鼇島,他兩人都已是大羅金仙修為尚且如此,更何況白翎與翔升二人。
陸壓見了兩人神色,也不說話,上前伸手便將那兩枚玉簡從趙公明手中拿過,遞於兩人,兩人這才麵帶猶豫接過。
趙公明見陸壓看向自己左手,麵色古怪,低頭一看,那戮仙劍竟是一直握在手中,這才恍然大悟,將寶劍收起,對白翎二人道:“當日之時,我曾說過,收你兩人為記名弟子,隻是後來因得瑣事纏身,此諾雖然一直未曾兌現,但我早已視你二人如親傳弟子一般,故而你兩人今後不必如此約束。”
白翎和翔升聽了,自是欣喜不已,連忙以師禮拜下,趙公明上前將兩人扶起,這才笑道:“那兩枚玉簡之中,記有兩種神通,分別為身外化身與五行大道神通。白翎,你可修習這身外化身之術,將化形之時脫下的翎羽祭煉為身外化身,若煉至極處,將來與人爭鬥之時,便可化身千萬,威力自是非同小可。翔升,你可修行這五行大道之術,此術不僅可掌控五行之力,更可隨時施展五行遁術,若是他日大成,這三界之內,自是無一處不可去得。你兩人從今以後,當好生修行,不得憊懶。”
兩人聽了這兩樣神通竟是如此非凡,自是大喜不已,連連稱是,這才與陸壓歡天喜地出了大殿。
大帳之中,商王帝乙頭疼的看著下邊爭吵不休的各位將領。當日他率軍前來之時,以為自己所率六萬精兵與那南伯侯大軍集合之下,定能再次讓那揚國之人感受到切膚之痛,誰知到了地方,方才知曉,這南疆局勢,並非如自己所料想一般順利。切不說那商國與揚國交界之處,多是叢林沼澤,單單那匆匆集合的諸侯大軍,便是爭執不休。
由於大商王室所轄之地不過朝歌方圓千裏之地,雖說頗是富饒,更有各方諸侯年年進貢之物,但也不過勉強能維持兩萬精兵戰備所需。故而曆次征戰,都需從各方,調來那些諸侯之私軍。大商王室,這十幾年間,自武乙、文丁至帝乙,已然換了三個大王。帝乙初登帝位,況且年紀尚輕,自是在諸侯之中並無多少威信,那些遣兵相助的諸侯更是因得西伯侯季曆被殺一事,對王室頗為忌憚,是以各自派了將軍前來統率自己之部屬。如此以來,軍令不統,雖說商軍數量要遠多與那揚國之軍隊,但也是被那揚軍打得大敗。
帝乙見狀,將那些將領好生訓斥了一頓,欲親自領軍與那揚軍一戰。那些將領雖礙於自己主公之命,心中不滿,但也不敢造次。當下帝乙便將大軍整合,與那揚軍再戰。誰知這些諸侯軍隊,皆是疏於戰備,不僅未曾建功,反而數次延誤戰機,再加上那揚軍領軍大將呂尚精通戰陣,數次交戰,竟皆是以慘敗告終,帝乙見自己的大軍從十數萬之多,竟是漸漸不足十萬,心中著急,無奈之下,便向朝歌發了戰報,讓聞仲前來支援。
這截教門下,因得通天教主之故,對於陣法一途皆是頗為精通,那金靈聖母乃是庚金之精化形,更是精擅戰事,故而這聞仲雖說因得多寶道人交代,在這人界不得擅用神通,但憑借從金靈聖母之處所學,不僅武藝嫻熟,對排兵布陣之法也極是精通。
待得聞仲趕到之時,帝乙便將大權轉交,那些諸侯所派將領雖然心中不滿,但也知因得連番戰敗,大王對其已是頗為不滿,自是不敢有異議。聞仲這才整頓兵馬,與那揚軍再戰。初始之時,因得聞仲對這人間戰事頗不熟悉,那商軍又因得臨陣換將,有些不知所措,故而接連又吃了幾場敗仗,但卻也因得聞仲調配有方,竟是未曾有多大損傷,故而那些將領雖然說些閑言碎語,但思及比起先前連場慘敗之情形,已然大有好轉,故而便也未曾生起多大風波。待得過了半月,隨著各路諸侯之軍隊配合越加默契,聞仲也摸清了這人界士兵之戰力,這才漸漸勝負均分,與那呂尚打得平分秋色。
隨著時間流逝,兩軍在這南疆之地竟是鏖戰了將近兩月,皆是疲憊不堪。帝乙也擔心自己離開朝歌日久,朝中生出變故,心中越加悶悶不樂。聞仲此時也是記起與那孔宣的三月之約,心中越發急躁。但他入朝之時,趙公明便再三交代,不可濫用法術,對付凡人,但此時雖說商軍戰力遠勝於那揚軍,故而雖然心中著急,卻是也無有絲毫辦法。正在這時,卻有軍士前來傳信,說那揚國統帥呂尚,遣使者送來書函,言道三日之後大戰一場,以此戰來定輸贏,帝乙與聞仲聽得,自是大喜。
因得此時,那商軍因得大軍數量遠勝於揚國,已然漸漸占了上風。但奈何因得這南疆地域所限,甚多密林和沼澤,那揚軍仗著地利,即便戰敗也能安然逃脫,故而雙方才在此僵持。此時聽得對方居然肯與自己決戰,俱都覺得時機已到,便紛紛請命欲上陣殺敵。
帝乙因得與那揚軍數次交戰,皆是慘敗,雖說後來聞仲趕至,漸漸將局勢扳平,但他對那呂尚之能,甚是忌憚。但思及那揚國雖說麵積不小,但人口比起大商相差甚多,以此時之國力,能與大商戰至如今便已是極限,料的過不了幾日便會主動退卻,因此料來此次倒也並非欺詐之術。思來想去,正欲點頭應允,轉眼卻見聞仲含笑看向自己,突然心中一動,卻是生了個念頭。
國欲大興,雖少不得治世之良臣,但更缺不得保國之棟梁。如今大商朝中,文臣以商容、比幹為首,武將以黃徹為首。商容與比幹皆是正值壯年,但那黃徹卻是已然年近六旬,極為老邁,卻是需得一員大將接替其位。此時朝廷之中,雖說大將頗多,就連那黃徹之子黃滾也是一難得的猛將,但僅僅上陣殺敵尚可,若是統率舉國之兵,卻是無一人能及。先前之時,他隻是因得這聞仲乃是商容引薦,又因得卻是武藝不凡,故而方才讓子辛拜起為師,此時見了,竟然不僅是一武將,更是統率之才,自是動了念頭,要讓聞仲立下這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