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和文醜的威脅被成功消除之後,袁譚和袁尚又重新回到爭端當中。其實袁尚放棄鄴城進攻南皮也有許攸的“功勞”,正是他的不斷建議才讓袁尚下定決心。許攸的理由是:如今的鄴城已成為曹軍最先的進攻目標,而且北麵又是齊舜經營已久的廣平郡,幾乎成了一座孤城。而南皮不同,和鄴城相比南皮還算是在第二線。而且離幽州更近,更容易和高幹會合。因此,如果能攻下南皮,肯定比死守鄴城要有利得多。
審配對進攻南皮的成功幾率還有些信心不足,許攸隻好繼續分析。南皮看來雖然人多勢眾,可真正能戰的也沒有幾人。在具體情況還沒有搞清楚之前,田豐和他的法術師團肯定不會貿然出手。而郭圖和他的幻術師團在攻城戰中雖然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但他們的法力也有用盡的時候,光靠幻術師來守城那簡直是說夢話。而且許攸自己也是個大仙術師,一定程度上也能抵消敵人幻術的效果。至於袁譚,肯定不是袁尚的對手,隻要袁尚能帶死士率先登上南皮城頭,那些守城士兵定然會軍心大潰。如果能拿下南皮,再收編投降的袁譚士兵,他們的實力也會大增,到時再突破樂陵的防線也就機會更大。
這個計策其實破綻百出。且不說南皮是否就這麽容易攻下,就算攻下了,袁譚的士兵又真會投降麽?就算他們有人投降,那袁尚自己又會有多大的損失?加上那些投降的士兵又能比現在的兵馬更多麽?而且那些投降的士兵又真的肯在關鍵時刻為袁尚賣命?這些都是未知之數。可偏偏這個完全談不上計策的計策就打動了袁尚。
對於自己的實力,袁尚還是很有自信的。袁譚本就不是練武的材料,真的動起手來絕不是他手下三合之將。南皮城頭雖然險峻,可在袁尚的眼裏也無異於平地。在許攸若有若無的恭維中,本就衝動的他立刻下令全軍動員,向南皮進軍。
齊舜走了之後,袁尚開始下令攻城。齊舜的囂張本就讓他憋了一口氣,現在有袁譚這個替死鬼在,正好是他撒氣的對象。進攻的過程果然不出許攸所料,郭圖和他的幻術師團所造成的殺傷力被許攸成功抵消了大半。仙術師的作用這時體現得尤為明顯,袁尚的士兵就像打了雞血,全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爭先恐後往南皮城頭衝去。
袁譚一直都在紙上談兵,難得的一次帶兵經曆還被曹丕和曹彰打得很慘。(.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郭圖和留下來的逢紀也都是謀士,這二人在戰略上出謀劃策還算有能力,可兩軍陣前真刀真槍的交鋒,還有城池該如何堅守,他們的能力甚至還不如在壺關大出風頭的郝昭。
奮戰兩天兩夜之後,南皮的西門終於開始有了一點鬆動。袁尚聽了審配的建議,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一點反複進攻。由於沒有充分的準備,南皮的箭很快就要射完,可以拿來打擊袁尚軍的其他武器卻已少之有少。
有一點許攸至少是說對了,那就是袁譚軍的士氣從來就沒有高漲的時候。他們雖然跟隨袁譚,那是因為他們的主將大多已被郭圖收買,命令他們往南皮進軍,而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袁紹死後,這個仗明顯已經很難再打下去了。四大軍團相繼覆滅,連能幫他們抵擋一下曹操的高陽軍團也被袁家兄弟以詭計殘害,這個事情更加讓他們灰心。連四大軍團都是這樣的下場,他們這些普通士兵又能好到哪裏去?無論是袁譚還是袁尚都從沒有表現出愛兵如子的態度,出身富貴的他們本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又怎會和士兵臥同床穿同衣?將領和士兵之間的疏離讓南皮這些守城的士兵大多都出工不出力。
這樣的城又怎能守得下去?
看著越來越多的敵兵衝上城頭,袁譚和郭圖不得不再次吞下失敗的苦果。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麽勝利總是和他們無緣。袁尚與曹操交戰從來就沒有占過優勢,可為什麽調過槍頭打自己就變得這麽勇猛?
他們隻能再次選擇逃跑,可天大地大他們又能逃到哪裏?
隻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突圍出去,投降曹操!
曹操對待降將的名聲一直都還是很不錯的,從呂布軍的臧霸,到張?和他的渤海軍團,曹操無不用心安撫並用人不疑。袁譚自命身份地位比那兩人都不低,若是投降曹操一定能獲得更高的待遇。
同樣這樣想的還有郭圖。他已是大幻術師,整個大漢帝國也是基本不超過十個。像他這樣的人才定是曹操一向渴求的。更何況他手上還握有幾百個幻術師,這個能讓他和曹操談判的資本。
因此,在城破的前夜,袁譚和郭圖選擇了從南門突圍。他們還想叫上袁熙夫婦和逢紀,可袁熙雖然溫和懦弱,但居然還是有點骨氣的。他把曹操看作敵人,甚至看作自己的殺父仇人,他認為若是沒有和曹操的交戰,他的父親也不會這麽早離開人世。因此,他斷然拒絕了投降曹操的勸說。當然,他之所以拒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和袁尚的關係並沒有袁譚那麽糟糕。他對袁尚沒有多少的威脅,袁尚自然也不會太過為難於他。因此就算袁尚攻破南皮,他也沒什麽性命之憂。
逢紀的拒絕也在情理當中。他和田豐雖然關係一般,可他對手下那些法術師卻親近得很。而這些法術師全都死在了袁譚的手中,讓他又怎能不記恨袁譚?若不是看在袁譚是袁紹的兒子,又有多人在身邊保護,他說不定真能找個機會殺了袁譚為這些法術師報仇。跟著袁譚投降曹操?算了吧。階下囚的滋味他可不想嚐試,已是無牽無掛的他寧願轟轟烈烈地死在南皮城中。
袁譚和郭圖也沒有勉強他們,自身難保之下這二人也沒這個閑功夫再花時間勸說。他們守城雖然守不住,可逃跑還是沒有太多難度的。就在那個燈火通明,喊殺聲震天的夜裏,他們和辛評在士兵的掩護下成功從南門逃竄,朝著離他們最近的曹營直奔而去。
審配對進攻南皮的成功幾率還有些信心不足,許攸隻好繼續分析。南皮看來雖然人多勢眾,可真正能戰的也沒有幾人。在具體情況還沒有搞清楚之前,田豐和他的法術師團肯定不會貿然出手。而郭圖和他的幻術師團在攻城戰中雖然能發揮極大的作用,但他們的法力也有用盡的時候,光靠幻術師來守城那簡直是說夢話。而且許攸自己也是個大仙術師,一定程度上也能抵消敵人幻術的效果。至於袁譚,肯定不是袁尚的對手,隻要袁尚能帶死士率先登上南皮城頭,那些守城士兵定然會軍心大潰。如果能拿下南皮,再收編投降的袁譚士兵,他們的實力也會大增,到時再突破樂陵的防線也就機會更大。
這個計策其實破綻百出。且不說南皮是否就這麽容易攻下,就算攻下了,袁譚的士兵又真會投降麽?就算他們有人投降,那袁尚自己又會有多大的損失?加上那些投降的士兵又能比現在的兵馬更多麽?而且那些投降的士兵又真的肯在關鍵時刻為袁尚賣命?這些都是未知之數。可偏偏這個完全談不上計策的計策就打動了袁尚。
對於自己的實力,袁尚還是很有自信的。袁譚本就不是練武的材料,真的動起手來絕不是他手下三合之將。南皮城頭雖然險峻,可在袁尚的眼裏也無異於平地。在許攸若有若無的恭維中,本就衝動的他立刻下令全軍動員,向南皮進軍。
齊舜走了之後,袁尚開始下令攻城。齊舜的囂張本就讓他憋了一口氣,現在有袁譚這個替死鬼在,正好是他撒氣的對象。進攻的過程果然不出許攸所料,郭圖和他的幻術師團所造成的殺傷力被許攸成功抵消了大半。仙術師的作用這時體現得尤為明顯,袁尚的士兵就像打了雞血,全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爭先恐後往南皮城頭衝去。
袁譚一直都在紙上談兵,難得的一次帶兵經曆還被曹丕和曹彰打得很慘。(.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郭圖和留下來的逢紀也都是謀士,這二人在戰略上出謀劃策還算有能力,可兩軍陣前真刀真槍的交鋒,還有城池該如何堅守,他們的能力甚至還不如在壺關大出風頭的郝昭。
奮戰兩天兩夜之後,南皮的西門終於開始有了一點鬆動。袁尚聽了審配的建議,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一點反複進攻。由於沒有充分的準備,南皮的箭很快就要射完,可以拿來打擊袁尚軍的其他武器卻已少之有少。
有一點許攸至少是說對了,那就是袁譚軍的士氣從來就沒有高漲的時候。他們雖然跟隨袁譚,那是因為他們的主將大多已被郭圖收買,命令他們往南皮進軍,而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袁紹死後,這個仗明顯已經很難再打下去了。四大軍團相繼覆滅,連能幫他們抵擋一下曹操的高陽軍團也被袁家兄弟以詭計殘害,這個事情更加讓他們灰心。連四大軍團都是這樣的下場,他們這些普通士兵又能好到哪裏去?無論是袁譚還是袁尚都從沒有表現出愛兵如子的態度,出身富貴的他們本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又怎會和士兵臥同床穿同衣?將領和士兵之間的疏離讓南皮這些守城的士兵大多都出工不出力。
這樣的城又怎能守得下去?
看著越來越多的敵兵衝上城頭,袁譚和郭圖不得不再次吞下失敗的苦果。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什麽勝利總是和他們無緣。袁尚與曹操交戰從來就沒有占過優勢,可為什麽調過槍頭打自己就變得這麽勇猛?
他們隻能再次選擇逃跑,可天大地大他們又能逃到哪裏?
隻有一個選擇了。那就是――突圍出去,投降曹操!
曹操對待降將的名聲一直都還是很不錯的,從呂布軍的臧霸,到張?和他的渤海軍團,曹操無不用心安撫並用人不疑。袁譚自命身份地位比那兩人都不低,若是投降曹操一定能獲得更高的待遇。
同樣這樣想的還有郭圖。他已是大幻術師,整個大漢帝國也是基本不超過十個。像他這樣的人才定是曹操一向渴求的。更何況他手上還握有幾百個幻術師,這個能讓他和曹操談判的資本。
因此,在城破的前夜,袁譚和郭圖選擇了從南門突圍。他們還想叫上袁熙夫婦和逢紀,可袁熙雖然溫和懦弱,但居然還是有點骨氣的。他把曹操看作敵人,甚至看作自己的殺父仇人,他認為若是沒有和曹操的交戰,他的父親也不會這麽早離開人世。因此,他斷然拒絕了投降曹操的勸說。當然,他之所以拒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和袁尚的關係並沒有袁譚那麽糟糕。他對袁尚沒有多少的威脅,袁尚自然也不會太過為難於他。因此就算袁尚攻破南皮,他也沒什麽性命之憂。
逢紀的拒絕也在情理當中。他和田豐雖然關係一般,可他對手下那些法術師卻親近得很。而這些法術師全都死在了袁譚的手中,讓他又怎能不記恨袁譚?若不是看在袁譚是袁紹的兒子,又有多人在身邊保護,他說不定真能找個機會殺了袁譚為這些法術師報仇。跟著袁譚投降曹操?算了吧。階下囚的滋味他可不想嚐試,已是無牽無掛的他寧願轟轟烈烈地死在南皮城中。
袁譚和郭圖也沒有勉強他們,自身難保之下這二人也沒這個閑功夫再花時間勸說。他們守城雖然守不住,可逃跑還是沒有太多難度的。就在那個燈火通明,喊殺聲震天的夜裏,他們和辛評在士兵的掩護下成功從南門逃竄,朝著離他們最近的曹營直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