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說閱讀,盡在沒過多久,孫策引兵渡過浙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在固陵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他們夜裏一麵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製正麵之敵,一麵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之下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人。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洽。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
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
這幾戰打下來,非但在袁術的意料之外,連剛剛把獻帝接到許昌的曹操都對孫策刮目相看,一時間江東孫郎的名號響徹大漢,一股新的勢力就此形成。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大漢割據的局勢反倒更為明顯。
幽冀二州歸袁紹,並州和冀州的一部分在齊舜的控製當中,兗州和司隸由曹操掌握,當然還有獻帝。徐州歸劉備,豫州歸袁術,荊州歸劉表,揚州大部分歸孫策,西涼有馬騰韓遂,益州有劉焉,除了局勢還不明朗的雍州和青州,其他的地盤幾乎都在這些猛人手裏。
獻帝在安穩了以後,又開始動了心思。他不是不知道曹操讓他遷往許昌意味著什麽。他本以為曹操真的想匡扶於他,為他再次中興大漢出力,可殘酷的現實再次讓他清醒。有了自己在手上,曹操以後就可以用自己的名義來辦事,且不管那些事是不是他願意去做的。
如果就這樣讓曹操逐漸壯大,那自己的話語權是不是會越來越弱?哪天他一個不高興,自己這皇帝的稱號是不是就要拱手送給他?每一次想到這裏,獻帝都會出一身冷汗。
他雖然得不到諸侯的尊重,但他可不是傻子,也不希望別人把他看成傻子!
為今之計,首先是不能讓曹操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必須要找到另一個勢力來牽製他。
獻帝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著妙棋。
到了許昌後不久,他就下詔斥責袁紹,說他地廣兵多,卻隻知道結黨營私,對勤王之事視若無睹,卻隻想著為了自己的私欲而興兵備戰,讓他很不高興。
皇帝畢竟是皇帝,在天下姓袁以前,袁紹多少也要給獻帝麵子。於是袁紹上書,言辭懇切,對自己的頭腦發昏而深表歉意。
此舉正中獻帝下懷,他看到袁紹的自責後也就沒有追究,畢竟本來他也無法追究。而最妙的是,他非但沒再說什麽,反而因為袁紹認錯態度良好而任命袁紹為太尉,封鄴侯。
這個舉動看似提升袁紹,卻深深戳中了袁紹的痛處。袁紹看到任命後大發雷霆:“曹操是大將軍,我反倒隻封個太尉,難道我的地位比曹操還要低不成?他小子以前幾次三番在死亡邊緣,還不是我把他拉了回來。現在居然利用皇帝騎在我頭上作威作福,我呸!”對這個官職固辭不受。
袁紹的做法又中了獻帝的圈套,他就是要讓袁紹感覺一切都是曹操的主意,好把矛盾轉移到曹操身上。可曹操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論心機,整個大漢也沒有幾個人能及得上他,他又怎會不知獻帝的伎倆?他表請求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袁紹,而自己隻擔任司空,行使車騎將軍的職權。
不過就算這樣也無法完全消解獻帝的計策,袁紹雖然得到了大將軍這個最高軍事職位,可心中依然不忿,總是感覺這個名號是曹操讓給他的,對曹操的不滿日益加深。
就這樣,在獻帝的幕後推手下,袁紹和曹操兩個人的梁子就這樣結下,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站在同一個戰壕。
為了加強對曹操的威懾,袁紹命長子袁譚率軍渡過黃河南下進攻青州。而青州刺史孔融這些年一直被黃巾餘黨搞得焦頭爛額,哪裏還有實力抵抗?因此沒過多長時間,青州就易了主,而袁譚親自擔任青州刺史,把孔融趕到了曹操那裏。
孔融雖然打仗不行,可他的威望還是很高的。作為千年前聖賢孔子的後裔,小時候又以讓梨的故事而聞名於世,他在大漢受到了世家大族的強烈尊重。這樣一個人被袁紹一頓老拳趕走,多多少少已引起天下對袁紹的不滿。而曹操以上賓之禮迎接孔融,又讓天下對他交口稱讚。他的名望也因這事而與袁紹拉近了距離。
不過曹操也很不爽。如果不是獻帝陰了他一下子,青州又怎麽會給袁紹搶走?他本就想借獻帝的名義以討伐黃巾軍為由進入青州,以孔融對大漢的忠心,到時候還不是要對他為命是從?這樣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青州的計劃本來已經被排上了議事日程,可袁紹的強勢讓他不得不忍耐一下。
受到影響的不隻是青州的方案,還有長安的所在地雍州。李傕郭汜死後,長安一直處於無人控製的狀態,曹操準備一旦吃下青州就掉頭向西,拿下長安,以此來鞏固他的實力。可袁紹態度的轉變讓他更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本來用來西進的兵馬現在都被配置到了北邊和東邊,他和袁紹畢竟隻有一河之隔啊。
不過獻帝的這個舉動倒是變相幫了齊舜的忙。齊舜一直都擔心袁紹會先拿他開刀,時刻都不敢放鬆軍備的發展,而現在袁紹好像有和曹操掐上的趨勢,對他的關注已是越來越少,他也正好在這個時候趕快發展內政,畢竟富國才能強兵嘛。
烏丸和鮮卑自從協助齊舜擊敗公孫瓚之後便回到了塞外。齊舜也把原先操作成熟的市集轉移到了並州和中山。由於齊舜征收的稅費要小於袁紹,因此以前在幽州交易的胡人寧願走遠些也要到並州或中山交易。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他們夜裏一麵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製正麵之敵,一麵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之下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人。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洽。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
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
這幾戰打下來,非但在袁術的意料之外,連剛剛把獻帝接到許昌的曹操都對孫策刮目相看,一時間江東孫郎的名號響徹大漢,一股新的勢力就此形成。
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大漢割據的局勢反倒更為明顯。
幽冀二州歸袁紹,並州和冀州的一部分在齊舜的控製當中,兗州和司隸由曹操掌握,當然還有獻帝。徐州歸劉備,豫州歸袁術,荊州歸劉表,揚州大部分歸孫策,西涼有馬騰韓遂,益州有劉焉,除了局勢還不明朗的雍州和青州,其他的地盤幾乎都在這些猛人手裏。
獻帝在安穩了以後,又開始動了心思。他不是不知道曹操讓他遷往許昌意味著什麽。他本以為曹操真的想匡扶於他,為他再次中興大漢出力,可殘酷的現實再次讓他清醒。有了自己在手上,曹操以後就可以用自己的名義來辦事,且不管那些事是不是他願意去做的。
如果就這樣讓曹操逐漸壯大,那自己的話語權是不是會越來越弱?哪天他一個不高興,自己這皇帝的稱號是不是就要拱手送給他?每一次想到這裏,獻帝都會出一身冷汗。
他雖然得不到諸侯的尊重,但他可不是傻子,也不希望別人把他看成傻子!
為今之計,首先是不能讓曹操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必須要找到另一個勢力來牽製他。
獻帝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著妙棋。
到了許昌後不久,他就下詔斥責袁紹,說他地廣兵多,卻隻知道結黨營私,對勤王之事視若無睹,卻隻想著為了自己的私欲而興兵備戰,讓他很不高興。
皇帝畢竟是皇帝,在天下姓袁以前,袁紹多少也要給獻帝麵子。於是袁紹上書,言辭懇切,對自己的頭腦發昏而深表歉意。
此舉正中獻帝下懷,他看到袁紹的自責後也就沒有追究,畢竟本來他也無法追究。而最妙的是,他非但沒再說什麽,反而因為袁紹認錯態度良好而任命袁紹為太尉,封鄴侯。
這個舉動看似提升袁紹,卻深深戳中了袁紹的痛處。袁紹看到任命後大發雷霆:“曹操是大將軍,我反倒隻封個太尉,難道我的地位比曹操還要低不成?他小子以前幾次三番在死亡邊緣,還不是我把他拉了回來。現在居然利用皇帝騎在我頭上作威作福,我呸!”對這個官職固辭不受。
袁紹的做法又中了獻帝的圈套,他就是要讓袁紹感覺一切都是曹操的主意,好把矛盾轉移到曹操身上。可曹操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論心機,整個大漢也沒有幾個人能及得上他,他又怎會不知獻帝的伎倆?他表請求把大將軍的職位讓給袁紹,而自己隻擔任司空,行使車騎將軍的職權。
不過就算這樣也無法完全消解獻帝的計策,袁紹雖然得到了大將軍這個最高軍事職位,可心中依然不忿,總是感覺這個名號是曹操讓給他的,對曹操的不滿日益加深。
就這樣,在獻帝的幕後推手下,袁紹和曹操兩個人的梁子就這樣結下,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站在同一個戰壕。
為了加強對曹操的威懾,袁紹命長子袁譚率軍渡過黃河南下進攻青州。而青州刺史孔融這些年一直被黃巾餘黨搞得焦頭爛額,哪裏還有實力抵抗?因此沒過多長時間,青州就易了主,而袁譚親自擔任青州刺史,把孔融趕到了曹操那裏。
孔融雖然打仗不行,可他的威望還是很高的。作為千年前聖賢孔子的後裔,小時候又以讓梨的故事而聞名於世,他在大漢受到了世家大族的強烈尊重。這樣一個人被袁紹一頓老拳趕走,多多少少已引起天下對袁紹的不滿。而曹操以上賓之禮迎接孔融,又讓天下對他交口稱讚。他的名望也因這事而與袁紹拉近了距離。
不過曹操也很不爽。如果不是獻帝陰了他一下子,青州又怎麽會給袁紹搶走?他本就想借獻帝的名義以討伐黃巾軍為由進入青州,以孔融對大漢的忠心,到時候還不是要對他為命是從?這樣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青州的計劃本來已經被排上了議事日程,可袁紹的強勢讓他不得不忍耐一下。
受到影響的不隻是青州的方案,還有長安的所在地雍州。李傕郭汜死後,長安一直處於無人控製的狀態,曹操準備一旦吃下青州就掉頭向西,拿下長安,以此來鞏固他的實力。可袁紹態度的轉變讓他更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本來用來西進的兵馬現在都被配置到了北邊和東邊,他和袁紹畢竟隻有一河之隔啊。
不過獻帝的這個舉動倒是變相幫了齊舜的忙。齊舜一直都擔心袁紹會先拿他開刀,時刻都不敢放鬆軍備的發展,而現在袁紹好像有和曹操掐上的趨勢,對他的關注已是越來越少,他也正好在這個時候趕快發展內政,畢竟富國才能強兵嘛。
烏丸和鮮卑自從協助齊舜擊敗公孫瓚之後便回到了塞外。齊舜也把原先操作成熟的市集轉移到了並州和中山。由於齊舜征收的稅費要小於袁紹,因此以前在幽州交易的胡人寧願走遠些也要到並州或中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