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嬛在府裏雖偶爾調皮,跟著馮氏出門時卻很懂事。
這種宴席參加得多了,也略微知道裏頭的門道,像她這般年滿十四該議親的姑娘,長輩們格外親熱的態度自然別有深意,猜都不用猜。
梁家還沒成親的孫子就那麽幾個,掰著指頭數得過來——
長房那位是不受重視的庶出,且是個啞巴,老夫人應不至於亂點鴛鴦。
二房的梁靖年已二十,隱約聽說當年有過婚約,隻是那姑娘幼年早夭,可憐得很。不過梁靖是名滿魏州的才俊,文韜武略,容貌也是人中龍鳳,婚事怕是要在京城高門裏找的。就算是在魏州,還有沈柔華那般門當戶對、年紀相當的姑娘,輪不大她。
算下來,最可能讓梁老夫人打主意的,就是三公子梁章。
而梁章那個膽大妄為的小混蛋,她可不能碰。
玉嬛有點坐立不安,趁著有新客到來,老夫人分神招呼的功夫,跟馮氏說了一聲,趕緊挽著好友季文鴛的手溜往後廳,去梁家那滿城聞名的花園裏看風景散心。
赴宴的姑娘們各自跟好友閑逛,在花叢間流連。
兩人走至一處涼亭,便被人叫住。
“謝姑娘——”挺熟悉的聲音,帶著一如既往的刁惡語氣,“好巧啊。”
玉嬛回身,正好撞上那雙滿含挑釁的眼睛。
秦春羅一襲鵝黃錦衣,腰間蔥綠的襦裙繡了金線,陽光下奪目燦爛。
她的容貌生得不錯,父親秦驍是正四品的折衝都尉,伯父又是魏州有名的富商巨賈,有錢有權。魏州城常有宴席,少年男女們也能借機碰麵,她本就貪慕梁家權勢,見年紀相若的梁章翩翩少年風姿出眾,芳心暗許。
偏巧梁章長得雖好,性子卻頑劣好動,難得碰上機會,總要逗玉嬛,不大理會旁人。
時間一久,秦春羅心裏不舒服,便格外愛挑玉嬛的刺。
先前她還稍微收斂,這回謝鴻剛調入京城又被貶回來,眼看是受了打壓倒大黴,闔家都得夾著尾巴做人,秦春羅立馬得意起來。
見玉嬛閑逛,便往亭旁指了指,“沈姐姐想玩投壺,缺兩個人,一起試試麽?”
涼亭下,魏州城頗有才名的大美人沈柔華正安靜站著,手裏捏著幾支羽箭。她的父親是都督府的長史,府中跟皇家沾親帶故的,家世根基好,加之性格寬柔會籠絡人,一向被秦春羅捧著,高高在上。
玉嬛不太想跟秦春羅糾纏,淡然抬眉,“沒興趣。”
“是嗎?”秦春羅被潑了涼水也不氣餒,反而一笑,“聽說京城的姑娘們常會比試投壺射箭,你跟著令尊在京城待了幾個月,還沒學會呀?不會也沒事,反正回來了,我教你。”
這話就滿是尖刺了。
玉嬛小事上不愛爭閑氣,加之父親處境艱難,不太想生事。
旁邊季文鴛卻性情仗義,見不得好友吃虧,知道秦春羅是暗諷謝鴻升而複貶的事,便哂笑了聲,“不是不會,是怕你輸不起。”
這話激起了秦春羅的好勝之心,哪怕剛才隻是尋個借口嘲諷,這會兒也不得不接招。遂嗤笑了下,“好大的口氣嘛,過去比比看!”
“彩頭呢?不會又是金銀俗物吧?”季文鴛挑眉。
秦春羅沒什麽急智,被突然問起,竟自語塞,想不到除了金銀器物外的彩頭。
玉嬛在旁,低頭微微一笑。
她知道好友深藏不露的底細,既然激將,必是有意給秦春羅教訓。
這樣也好,讓秦春羅長個記性,過後少生點事,也算一勞永逸。遂斂了衣袖,婉言道:“投壺這事兒,咱們都不太會,倒是沈姑娘技藝高超,眾人皆知。這樣吧,反正就是隨便玩,誰輸了,下回見著贏的便避讓在側,如何?”
商量試探的語氣,似乎是趕鴨子上架底氣不足,怕輸了丟人。
秦春羅爭的就是顏麵,認定了沒人比得過沈柔華,便哼了聲,“一回怎麽夠。”
“那要不——”玉嬛偏頭想了下,“輸一局算半個月?”
“一局半年!還得跟周圍人說明情由。”秦春羅看她沒底氣,直接獅子大張口,怕她倆抵賴,還特地拔高了聲音,吸引旁人。
玉嬛勉為其難,“那……好吧。”
三言兩語約定了,秦春羅自覺勝券在握,嗓門不低,吸引了不少人來,一道去涼亭,跟沈柔華說了。
沈柔華原隻是想找個人投壺解悶,哪料秦春羅會招來這事兒?
她跟著兄長學過射箭,玩投壺也向來技壓眾人,既然被推上風口浪尖,退出顯得她心虛,便隻能答應。
……
梁家督著軍權,兒孫也常射箭遊獵,箭支是常備的,仆婦丫鬟們很快備了高頸瓷瓶和箭支,沈柔華跟秦春羅結隊,玉嬛跟季文鴛一道,比賽投壺。
秦春羅嘴上帶刀,本事卻不算出彩,投了六支,隻兩支投了進去。
沈柔華比她準頭高,六支裏麵進了五支,在姑娘中間算是少有的。
輪到這邊,玉嬛先投,也隻進了兩支——按今日設的距離,姑娘家大多都這點本事。
到了這般局麵,以沈柔華善投壺的名聲,那邊幾乎穩操勝券。
秦春羅臉上已然露了得意之色,就等季文鴛投偏落敗。
誰知季文鴛看著溫柔和氣,連弓箭都沒碰過,投壺卻格外精準,連著三支不偏不倚,第四支也投得穩穩當當。勝負係在剩下的兩支,周遭漸漸安靜,秦春羅的笑容也微微僵硬。
第五支落入瓶中,局麵扳平。
待第六支穩穩投進去,秦春羅的臉色唰地就變了,旁邊沈柔華也麵露愕然。
周遭有人喝彩,玉嬛挽著季文鴛的手,笑得從容,“一局半年啊,秦姑娘別忘了。”說著,兩人作勢要走。
秦春羅輸得不甘心,一把扯住她胳膊,“再比一局。”
旁邊沈柔華忙喝止,“春羅!散心解悶的事,玩玩就算了,別太認真。”
“那不行!”秦春羅還指望爭回顏麵,“咱們再比一局,就一局,肯定能贏。”
她滿心不甘,沈柔華卻能從剛才那幾箭看出深淺,自知不敵季文鴛,哪會再找不痛快?
玉嬛見好就收,不想鬧得太難看,跟沈柔華也結下梁子,同季文鴛換個眼色,便將箭支放了回去,“投壺在哪兒都能玩,這一帶的風景卻不是時時能見著的,過了這幾日花圃可就沒那麽好看了。聽說沈姑娘最懂這些,帶著咱們逛逛嗎?”
沈柔華順水推舟,婉然笑道:“是呢,這花圃裏有不少都是外頭見不著的名種。”
說話間,帶著一群閑逛的女孩們,前呼後擁地往花圃走。秦春羅不情不願,跟在後麵,玉嬛還不忘回過頭小聲提醒,“秦姑娘,別忘了彩頭啊。”
秦春羅氣結。
……
後晌宴散回府,坐在馬車裏,馮氏還提起了這事。
“聽說別苑裏你跟人比投壺,還贏了?”
玉嬛靠在她肩上,昏昏欲睡,“嗯,是秦春羅找麻煩,文鴛幫我找回場子。”
“那秦姑娘怎麽總這樣?”馮氏想起那姑娘,也覺得頭疼。
秦驍雖是個粗豪的武將,跟謝鴻卻沒過節,官場上偶爾碰見,也都客氣有禮。誰知教出個女兒,卻是這般愛挑刺找事,不知是小姑娘性情使然,還是受了爹娘的影響。
玉嬛鬱悶地扁扁嘴,心說還不是因為梁章那小混蛋!
不過女兒家情竇初開,各自都藏著心事,秦春羅那點七彎八拐的小算盤也就幾個常往來的姑娘們能揣摩幾分,長輩們全然不知曉。若跟馮氏解釋個中緣由,還得把自己拖下水,沒必要,遂含糊道:“大概跟她五行犯衝吧,碰麵時總要鬧點不愉快。”
馮氏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魏州城繁華熱鬧,兩條長街橫貫全城,道路修得寬敞整潔,可容三四輛馬車齊頭並進。
兩側栽的楊柳櫻桃都已長得極高,繁密葳蕤的枝葉掩映,清風微涼,道旁的民房幾乎都將臨街一麵改成了店鋪坊肆,馬車駛過,目光所及是綾羅綢緞、金銀器物,鼻端則不時有酒香混著飯菜的香味竄來。
玉嬛閑時愛吃小食蜜餞,在魏州那兩年,幾乎將合口味的店鋪逛了個遍。
馬車走走停停,玉嬛很快將秦春羅的事拋之腦後,不時便要下車,親自去挑些糕點小食、蜜餞幹果,買了讓仆婦拎著。經過一家專門做藥膳的食店時,想起府裏那位重傷的客人,又叫停車,特地買了兩份補血的。
回到府裏,稍歇了會兒,便叫石榴拎著,往客院去。
……
客院裏,梁靖此刻正閉門坐在羅漢床上,眉目冷沉。
他手掌裏捏著張紙條,是卷入細小的竹筒遞進來的,上麵隻有兩個字——秦驍。
清豐府折衝都尉,秦驍。
那些在謝府周圍鬼鬼祟祟刺探的人,竟是秦驍派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這種宴席參加得多了,也略微知道裏頭的門道,像她這般年滿十四該議親的姑娘,長輩們格外親熱的態度自然別有深意,猜都不用猜。
梁家還沒成親的孫子就那麽幾個,掰著指頭數得過來——
長房那位是不受重視的庶出,且是個啞巴,老夫人應不至於亂點鴛鴦。
二房的梁靖年已二十,隱約聽說當年有過婚約,隻是那姑娘幼年早夭,可憐得很。不過梁靖是名滿魏州的才俊,文韜武略,容貌也是人中龍鳳,婚事怕是要在京城高門裏找的。就算是在魏州,還有沈柔華那般門當戶對、年紀相當的姑娘,輪不大她。
算下來,最可能讓梁老夫人打主意的,就是三公子梁章。
而梁章那個膽大妄為的小混蛋,她可不能碰。
玉嬛有點坐立不安,趁著有新客到來,老夫人分神招呼的功夫,跟馮氏說了一聲,趕緊挽著好友季文鴛的手溜往後廳,去梁家那滿城聞名的花園裏看風景散心。
赴宴的姑娘們各自跟好友閑逛,在花叢間流連。
兩人走至一處涼亭,便被人叫住。
“謝姑娘——”挺熟悉的聲音,帶著一如既往的刁惡語氣,“好巧啊。”
玉嬛回身,正好撞上那雙滿含挑釁的眼睛。
秦春羅一襲鵝黃錦衣,腰間蔥綠的襦裙繡了金線,陽光下奪目燦爛。
她的容貌生得不錯,父親秦驍是正四品的折衝都尉,伯父又是魏州有名的富商巨賈,有錢有權。魏州城常有宴席,少年男女們也能借機碰麵,她本就貪慕梁家權勢,見年紀相若的梁章翩翩少年風姿出眾,芳心暗許。
偏巧梁章長得雖好,性子卻頑劣好動,難得碰上機會,總要逗玉嬛,不大理會旁人。
時間一久,秦春羅心裏不舒服,便格外愛挑玉嬛的刺。
先前她還稍微收斂,這回謝鴻剛調入京城又被貶回來,眼看是受了打壓倒大黴,闔家都得夾著尾巴做人,秦春羅立馬得意起來。
見玉嬛閑逛,便往亭旁指了指,“沈姐姐想玩投壺,缺兩個人,一起試試麽?”
涼亭下,魏州城頗有才名的大美人沈柔華正安靜站著,手裏捏著幾支羽箭。她的父親是都督府的長史,府中跟皇家沾親帶故的,家世根基好,加之性格寬柔會籠絡人,一向被秦春羅捧著,高高在上。
玉嬛不太想跟秦春羅糾纏,淡然抬眉,“沒興趣。”
“是嗎?”秦春羅被潑了涼水也不氣餒,反而一笑,“聽說京城的姑娘們常會比試投壺射箭,你跟著令尊在京城待了幾個月,還沒學會呀?不會也沒事,反正回來了,我教你。”
這話就滿是尖刺了。
玉嬛小事上不愛爭閑氣,加之父親處境艱難,不太想生事。
旁邊季文鴛卻性情仗義,見不得好友吃虧,知道秦春羅是暗諷謝鴻升而複貶的事,便哂笑了聲,“不是不會,是怕你輸不起。”
這話激起了秦春羅的好勝之心,哪怕剛才隻是尋個借口嘲諷,這會兒也不得不接招。遂嗤笑了下,“好大的口氣嘛,過去比比看!”
“彩頭呢?不會又是金銀俗物吧?”季文鴛挑眉。
秦春羅沒什麽急智,被突然問起,竟自語塞,想不到除了金銀器物外的彩頭。
玉嬛在旁,低頭微微一笑。
她知道好友深藏不露的底細,既然激將,必是有意給秦春羅教訓。
這樣也好,讓秦春羅長個記性,過後少生點事,也算一勞永逸。遂斂了衣袖,婉言道:“投壺這事兒,咱們都不太會,倒是沈姑娘技藝高超,眾人皆知。這樣吧,反正就是隨便玩,誰輸了,下回見著贏的便避讓在側,如何?”
商量試探的語氣,似乎是趕鴨子上架底氣不足,怕輸了丟人。
秦春羅爭的就是顏麵,認定了沒人比得過沈柔華,便哼了聲,“一回怎麽夠。”
“那要不——”玉嬛偏頭想了下,“輸一局算半個月?”
“一局半年!還得跟周圍人說明情由。”秦春羅看她沒底氣,直接獅子大張口,怕她倆抵賴,還特地拔高了聲音,吸引旁人。
玉嬛勉為其難,“那……好吧。”
三言兩語約定了,秦春羅自覺勝券在握,嗓門不低,吸引了不少人來,一道去涼亭,跟沈柔華說了。
沈柔華原隻是想找個人投壺解悶,哪料秦春羅會招來這事兒?
她跟著兄長學過射箭,玩投壺也向來技壓眾人,既然被推上風口浪尖,退出顯得她心虛,便隻能答應。
……
梁家督著軍權,兒孫也常射箭遊獵,箭支是常備的,仆婦丫鬟們很快備了高頸瓷瓶和箭支,沈柔華跟秦春羅結隊,玉嬛跟季文鴛一道,比賽投壺。
秦春羅嘴上帶刀,本事卻不算出彩,投了六支,隻兩支投了進去。
沈柔華比她準頭高,六支裏麵進了五支,在姑娘中間算是少有的。
輪到這邊,玉嬛先投,也隻進了兩支——按今日設的距離,姑娘家大多都這點本事。
到了這般局麵,以沈柔華善投壺的名聲,那邊幾乎穩操勝券。
秦春羅臉上已然露了得意之色,就等季文鴛投偏落敗。
誰知季文鴛看著溫柔和氣,連弓箭都沒碰過,投壺卻格外精準,連著三支不偏不倚,第四支也投得穩穩當當。勝負係在剩下的兩支,周遭漸漸安靜,秦春羅的笑容也微微僵硬。
第五支落入瓶中,局麵扳平。
待第六支穩穩投進去,秦春羅的臉色唰地就變了,旁邊沈柔華也麵露愕然。
周遭有人喝彩,玉嬛挽著季文鴛的手,笑得從容,“一局半年啊,秦姑娘別忘了。”說著,兩人作勢要走。
秦春羅輸得不甘心,一把扯住她胳膊,“再比一局。”
旁邊沈柔華忙喝止,“春羅!散心解悶的事,玩玩就算了,別太認真。”
“那不行!”秦春羅還指望爭回顏麵,“咱們再比一局,就一局,肯定能贏。”
她滿心不甘,沈柔華卻能從剛才那幾箭看出深淺,自知不敵季文鴛,哪會再找不痛快?
玉嬛見好就收,不想鬧得太難看,跟沈柔華也結下梁子,同季文鴛換個眼色,便將箭支放了回去,“投壺在哪兒都能玩,這一帶的風景卻不是時時能見著的,過了這幾日花圃可就沒那麽好看了。聽說沈姑娘最懂這些,帶著咱們逛逛嗎?”
沈柔華順水推舟,婉然笑道:“是呢,這花圃裏有不少都是外頭見不著的名種。”
說話間,帶著一群閑逛的女孩們,前呼後擁地往花圃走。秦春羅不情不願,跟在後麵,玉嬛還不忘回過頭小聲提醒,“秦姑娘,別忘了彩頭啊。”
秦春羅氣結。
……
後晌宴散回府,坐在馬車裏,馮氏還提起了這事。
“聽說別苑裏你跟人比投壺,還贏了?”
玉嬛靠在她肩上,昏昏欲睡,“嗯,是秦春羅找麻煩,文鴛幫我找回場子。”
“那秦姑娘怎麽總這樣?”馮氏想起那姑娘,也覺得頭疼。
秦驍雖是個粗豪的武將,跟謝鴻卻沒過節,官場上偶爾碰見,也都客氣有禮。誰知教出個女兒,卻是這般愛挑刺找事,不知是小姑娘性情使然,還是受了爹娘的影響。
玉嬛鬱悶地扁扁嘴,心說還不是因為梁章那小混蛋!
不過女兒家情竇初開,各自都藏著心事,秦春羅那點七彎八拐的小算盤也就幾個常往來的姑娘們能揣摩幾分,長輩們全然不知曉。若跟馮氏解釋個中緣由,還得把自己拖下水,沒必要,遂含糊道:“大概跟她五行犯衝吧,碰麵時總要鬧點不愉快。”
馮氏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魏州城繁華熱鬧,兩條長街橫貫全城,道路修得寬敞整潔,可容三四輛馬車齊頭並進。
兩側栽的楊柳櫻桃都已長得極高,繁密葳蕤的枝葉掩映,清風微涼,道旁的民房幾乎都將臨街一麵改成了店鋪坊肆,馬車駛過,目光所及是綾羅綢緞、金銀器物,鼻端則不時有酒香混著飯菜的香味竄來。
玉嬛閑時愛吃小食蜜餞,在魏州那兩年,幾乎將合口味的店鋪逛了個遍。
馬車走走停停,玉嬛很快將秦春羅的事拋之腦後,不時便要下車,親自去挑些糕點小食、蜜餞幹果,買了讓仆婦拎著。經過一家專門做藥膳的食店時,想起府裏那位重傷的客人,又叫停車,特地買了兩份補血的。
回到府裏,稍歇了會兒,便叫石榴拎著,往客院去。
……
客院裏,梁靖此刻正閉門坐在羅漢床上,眉目冷沉。
他手掌裏捏著張紙條,是卷入細小的竹筒遞進來的,上麵隻有兩個字——秦驍。
清豐府折衝都尉,秦驍。
那些在謝府周圍鬼鬼祟祟刺探的人,竟是秦驍派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