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裏的血腥味更濃了,而大姐的頭就耷拉在床鋪下,手腕也伸了出來,地上有一大灘鮮血的血跡!
李秋君嚇得驚聲尖叫:“媽、媽!大姐自殺了,大姐自殺了!”
正在煮豬食的李母手裏的鍋鏟啪地一下掉在了地上,呆愣了幾秒後,她才飛奔地往屋裏跑:“背時丫頭哦!腦子被屎糊了啊!”
母女三人手忙腳亂地把大姐李紅君送到了鄉衛生院……之所以舍近求遠,是因為湊過來看熱鬧的鄰居說,這麽嚴重的情況村裏赤腳大夫看不了。
三妹哭得聲音都嘶啞了,她聽著李母的吩咐,拿了棉布按緊了大姐的手,可那血很快又滲了出來,她心裏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大姐會不會死?
李秋君也麵色慘白,她不明白這是怎麽了,昨天還說是好事,今天怎麽就變成了一樁慘劇?她連思索都來不及,咬著牙推著車,一刻也不敢停。
她們用了一輛推東西的小推車,運氣好的是,推到了公路上,又遇到一輛進鄉送貨的小貨車。就這樣,一行人心急如焚地護送著李紅君去了鄉裏。
運氣好的是,大姐割腕時,因刀子鈍,傷口不深,流出的血也不算多。暈倒的原因是因為驚嚇過度加上營養不良。醫生檢查過,處理了傷口後,說讓她睡一覺,下午應該就能醒了。
李秋君一臉後怕,與三妹兩人一左一右地守在大姐身邊,一個拿了毛巾替她擦臉,另一個拿了棉棒蘸了水去擦拭她的嘴唇。
這邊的李母陰沉著臉看了半響,站了起來往外走,這邊甩下了一句話:“她以為鬧自殺就可以不去?你們爸爸好不容易才要來這個名額的!”
李母轉身就離開了醫院,三妹目瞪口呆,小聲對李秋君說:“媽真狠,還讓大姐去?”
李秋君搖了搖頭,跑出來看,哪裏還看得到李母的身影。李秋君找旁人一打聽,才知道她繳了醫藥費,說自己要回去插秧了。
媽確實狠,李秋君如此想……大姐都鬧自殺了,她居然還有心情去插秧。
下午時分,大姐李紅君果然醒了,她的第一個反應是看看自己的手腕,一臉不可置信:“我沒死?”
三妹是個實誠人:“姐,那刀鈍。”
大姐皺起眉來:“媽呢?”
三妹咳了一聲:“媽看你沒事,就回去插秧了。”
大姐又問:“她是不是還要我去接班?”
“不知道。”三妹想了想,一臉坦誠:“我感覺你跑不了。”
大姐震驚,片刻後,她扯了被子下床,這邊打了開水進來的李秋君瞧見了,馬上推她回去:“你怎麽起來了?醫生說了,你要好好休息。”
姐妹三人垂頭喪氣地坐在病房裏,大姐李紅君一直嗚嗚地哭。三妹就火上加油,一會替大姐抱不平,一會兒抱怨媽太心狠。
李秋君卻是一臉心事,沉悶著一聲不吭。一邊是爸媽,一邊是大姐,幫誰都不合適。
此後的兩天裏,李母與大姐李紅君劍撥弩張,兩個人就像兩塊堅硬的石頭,對碰在一起,砸出了激烈的火花,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紅君性子也剛烈,見自殺也不行,說服也不行,索性橫了心,趁著夜裏偷偷摸摸回了學校,擺明了寧死不屈的態度。
清溪村的人也對此議論紛紛,都說這可是千栽難逢的好機會呀!李家的這大女兒怕是讀書讀傻了,大學哪是人人都能考上的?鄉上那個高中一年能考上兩三個都是燒高香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眼看著就快到期限了,李母一大早扔了豬草刀,說要去鄉高中抓人去。
三妹擔心出事,大聲哭鬧起來。哭聲引來了清溪村的村長李叔公,他是村裏的老人了,也是李父的親叔叔,平時虧得他照顧,母女四人才沒被村裏人囫圇吞了。
他拿起煙鬥,勸慰起來:“侄媳,別人都說強扭的瓜不甜。這招工的事也是一樣嘛,紅君的成績好,讓她讀書嘛!她肯定是能考上大學的。”
李母抹起了眼淚:“哪有那麽容易,而且這麽好的機會……”
李叔公瞄了身後的兩個小丫頭一眼,忽然說:“你看二妹咋個樣?個子都快有她姐姐高了。人也是個聰明有主意的。”
李母搖頭:“二妹還小,八月才滿十六,根本就不符合招工條件……”
“年齡不夠可以改嘛。”李叔公意味深長道。
李母不吭聲,李秋君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其實前些天她就想過,姐姐實在不想去,自己可以代替她。隻要不讓父母傷心,她做啥都可以的。
所以她趁此機會站了出來:“媽,不要逼大姐了,我願意去接班。”
李母愣住,呆呆地望著二女兒:“二妹,你真的要去?”
“嗯,媽,反正我成績也一般,怕是連鄉高中都考不上,讀委培中專要花好多錢,我還不如去上班呢!”李秋君咧嘴一笑。
於是,事實就這麽定了下來,李叔公在派出所裏尋了關係,將李秋君的年齡改大了兩歲,資料填好之後,寄了出去。
渡口市的文件也很快下來了,讓她收拾了行李,在五月二十號之前趕到省城,在那裏集合。
李秋君有些緊張又有些忐忑,心想集合的人是不是都是輪換工呀?這麽算起來,過不了幾天,自己就要離開家鄉了……
李秋君心情有些複雜,忽然記起自己六七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去過一次渡口市。印象中,那裏就是一片枯黃的荒地,上麵被居民見縫插針地種著菜,紅磚的宿舍樓就修在一旁。
單身的男職工就拿著搪瓷飯碗蹲在宿舍旁吃飯,自己錯過時,他們還會親切地掐一把她的小臉,李秋君不喜歡他們,因為他們不像那些大姐姐,會把糖遞到自己手心裏。
而且風大,沙也很大,一張嘴,它們就鑽了進去,同時也鑽進飯碗裏,嚼得牙齒嘎嘎作響。
想想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李秋君唯一記得的就是這些,她稍稍有些惆悵,望向了旁側的農田,幽幽地歎了一口氣。
縱是再不舍,也到了離開的那天,李秋君坐上離村的拖拉機時,大姐回來了……
李秋君嚇得驚聲尖叫:“媽、媽!大姐自殺了,大姐自殺了!”
正在煮豬食的李母手裏的鍋鏟啪地一下掉在了地上,呆愣了幾秒後,她才飛奔地往屋裏跑:“背時丫頭哦!腦子被屎糊了啊!”
母女三人手忙腳亂地把大姐李紅君送到了鄉衛生院……之所以舍近求遠,是因為湊過來看熱鬧的鄰居說,這麽嚴重的情況村裏赤腳大夫看不了。
三妹哭得聲音都嘶啞了,她聽著李母的吩咐,拿了棉布按緊了大姐的手,可那血很快又滲了出來,她心裏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大姐會不會死?
李秋君也麵色慘白,她不明白這是怎麽了,昨天還說是好事,今天怎麽就變成了一樁慘劇?她連思索都來不及,咬著牙推著車,一刻也不敢停。
她們用了一輛推東西的小推車,運氣好的是,推到了公路上,又遇到一輛進鄉送貨的小貨車。就這樣,一行人心急如焚地護送著李紅君去了鄉裏。
運氣好的是,大姐割腕時,因刀子鈍,傷口不深,流出的血也不算多。暈倒的原因是因為驚嚇過度加上營養不良。醫生檢查過,處理了傷口後,說讓她睡一覺,下午應該就能醒了。
李秋君一臉後怕,與三妹兩人一左一右地守在大姐身邊,一個拿了毛巾替她擦臉,另一個拿了棉棒蘸了水去擦拭她的嘴唇。
這邊的李母陰沉著臉看了半響,站了起來往外走,這邊甩下了一句話:“她以為鬧自殺就可以不去?你們爸爸好不容易才要來這個名額的!”
李母轉身就離開了醫院,三妹目瞪口呆,小聲對李秋君說:“媽真狠,還讓大姐去?”
李秋君搖了搖頭,跑出來看,哪裏還看得到李母的身影。李秋君找旁人一打聽,才知道她繳了醫藥費,說自己要回去插秧了。
媽確實狠,李秋君如此想……大姐都鬧自殺了,她居然還有心情去插秧。
下午時分,大姐李紅君果然醒了,她的第一個反應是看看自己的手腕,一臉不可置信:“我沒死?”
三妹是個實誠人:“姐,那刀鈍。”
大姐皺起眉來:“媽呢?”
三妹咳了一聲:“媽看你沒事,就回去插秧了。”
大姐又問:“她是不是還要我去接班?”
“不知道。”三妹想了想,一臉坦誠:“我感覺你跑不了。”
大姐震驚,片刻後,她扯了被子下床,這邊打了開水進來的李秋君瞧見了,馬上推她回去:“你怎麽起來了?醫生說了,你要好好休息。”
姐妹三人垂頭喪氣地坐在病房裏,大姐李紅君一直嗚嗚地哭。三妹就火上加油,一會替大姐抱不平,一會兒抱怨媽太心狠。
李秋君卻是一臉心事,沉悶著一聲不吭。一邊是爸媽,一邊是大姐,幫誰都不合適。
此後的兩天裏,李母與大姐李紅君劍撥弩張,兩個人就像兩塊堅硬的石頭,對碰在一起,砸出了激烈的火花,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紅君性子也剛烈,見自殺也不行,說服也不行,索性橫了心,趁著夜裏偷偷摸摸回了學校,擺明了寧死不屈的態度。
清溪村的人也對此議論紛紛,都說這可是千栽難逢的好機會呀!李家的這大女兒怕是讀書讀傻了,大學哪是人人都能考上的?鄉上那個高中一年能考上兩三個都是燒高香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眼看著就快到期限了,李母一大早扔了豬草刀,說要去鄉高中抓人去。
三妹擔心出事,大聲哭鬧起來。哭聲引來了清溪村的村長李叔公,他是村裏的老人了,也是李父的親叔叔,平時虧得他照顧,母女四人才沒被村裏人囫圇吞了。
他拿起煙鬥,勸慰起來:“侄媳,別人都說強扭的瓜不甜。這招工的事也是一樣嘛,紅君的成績好,讓她讀書嘛!她肯定是能考上大學的。”
李母抹起了眼淚:“哪有那麽容易,而且這麽好的機會……”
李叔公瞄了身後的兩個小丫頭一眼,忽然說:“你看二妹咋個樣?個子都快有她姐姐高了。人也是個聰明有主意的。”
李母搖頭:“二妹還小,八月才滿十六,根本就不符合招工條件……”
“年齡不夠可以改嘛。”李叔公意味深長道。
李母不吭聲,李秋君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其實前些天她就想過,姐姐實在不想去,自己可以代替她。隻要不讓父母傷心,她做啥都可以的。
所以她趁此機會站了出來:“媽,不要逼大姐了,我願意去接班。”
李母愣住,呆呆地望著二女兒:“二妹,你真的要去?”
“嗯,媽,反正我成績也一般,怕是連鄉高中都考不上,讀委培中專要花好多錢,我還不如去上班呢!”李秋君咧嘴一笑。
於是,事實就這麽定了下來,李叔公在派出所裏尋了關係,將李秋君的年齡改大了兩歲,資料填好之後,寄了出去。
渡口市的文件也很快下來了,讓她收拾了行李,在五月二十號之前趕到省城,在那裏集合。
李秋君有些緊張又有些忐忑,心想集合的人是不是都是輪換工呀?這麽算起來,過不了幾天,自己就要離開家鄉了……
李秋君心情有些複雜,忽然記起自己六七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去過一次渡口市。印象中,那裏就是一片枯黃的荒地,上麵被居民見縫插針地種著菜,紅磚的宿舍樓就修在一旁。
單身的男職工就拿著搪瓷飯碗蹲在宿舍旁吃飯,自己錯過時,他們還會親切地掐一把她的小臉,李秋君不喜歡他們,因為他們不像那些大姐姐,會把糖遞到自己手心裏。
而且風大,沙也很大,一張嘴,它們就鑽了進去,同時也鑽進飯碗裏,嚼得牙齒嘎嘎作響。
想想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李秋君唯一記得的就是這些,她稍稍有些惆悵,望向了旁側的農田,幽幽地歎了一口氣。
縱是再不舍,也到了離開的那天,李秋君坐上離村的拖拉機時,大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