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這麽一提醒,眾頭領便一下子注意到三位陌生的來賓。
高原起身,走到趙桓三人的跟前,介紹起來:“這一位,姓周,名曉,字公博。公博兄,是本王在東京遭難時結識的知己,他曾不止一次地救助過本王。感情之深,堪稱異姓兄弟。
這二位是朝廷的官員。這位陳大人,名字叫陳禾,乃當朝言官,職位是左正言。而這位年輕的林大人,身材挺拔,為武進士,被授承節朗。
二位大人此次隨本王進入滄州,是要建立朝廷駐滄代辦處的。另外,朝廷方麵,主管滄州外交事務的最高行政首長,是宿元景宿太尉。不日,也會來滄州小住。”
聽到高原如此一說,宋江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便帶頭上前行禮問侯。
接著,高原又反過來,向趙桓三人,一一介紹起青州軍的幾位首領。
介紹到宋江時,高原語氣不無調侃明哥哥,原本是有功名在身的。其父宋太公對其教育甚嚴,公明哥哥亦素懷精忠報國、光宗耀祖之大誌。無奈,與本王一樣,不意之間,涉足於江湖,再回頭已百年身了!哈哈。”
最後,高原總結道:“晁首領、宋首領、吳軍師,乃青州軍的舵盤,組成三駕馬車。本王始終隻是一個向導罷了。”
吳用道:“三駕馬車?大王的說法,總是那麽別致。”
大家說說笑笑,互相談友誼、攀交情,最後,高原令林衝安置客人休歇。
高原叫來燕青,吩咐道:“小乙哥,你從此隨著周公子,繼續做其貼身護衛。自我轉告林教頭。周公子安全,不得有任何閃失。”
燕青領命而去。室內剩下晁蓋、宋江、吳用。
吳用道:“大王。接下來。我們如何行動?”
高原未吱聲。隻是冷冷地看著三人。
晁蓋終於忍不住。率先打破沉默道:“大王與朝廷簽下地協議。我等已經反複研讀過。我們覺得。大王此番入京。可謂如願以償了。”
宋江道:“大王。協議中。似乎未提到濟州、兗州地歸屬權?”
高原卻道:二州地歸屬權。等明天回到濟州府後。再議。
本王要提醒你們三位的是,不要輕視這份協議。
諸位說說,這份協議最大意義是什麽?”
宋江搶著答道:“最大意義?當然是青州軍與朝廷的聯盟關係,終於建成了。”
高原搖搖頭。
晁蓋道:“意味著,朝廷再也不會對青州軍進行圍剿了?”
高原笑道:“合久必分!一張紙,就能帶來永久之和平麽?”
三人皆不說話,吳用想說。但最終還是猶豫不決。
高原起身,噓一口長氣,提高音量道:“本王此番不聽勸阻。擅闖京師,且死裏逃生。眾弟兄,為了火中取栗,不惜打亂步署,調集所有兵力,全力以赴。救本王於倒懸!
青州軍花費如此大的心血,本王卻僅僅帶回一紙協議!
本王是否有些兒戲,有些過分啊?
如果你們到現在還不明白這份協議意味著什麽,那本王會很傷心,同時,也無法向青州軍上下做交待。
所以,本王要提醒你們,必須明白協議地重大意義,並且還要廣為宣傳之。
此協議的重大意義究竟是什麽?
本王以為。有了這份協議。意味著,朝廷承認了我軍的存在。這種存在。不是作為賊匪地存在,而是作為一個可與朝廷對立的政治實體的存在。
朝廷承認了這個事實,這就為青州軍日後建立群眾基礎,打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自古至今,綠林盜賊們,總是一心希翼被朝廷招安。可是,現在,朝廷卻公開承認了青州軍所建立的政權!世上,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歡欣鼓舞的?!”
經高原這麽一忽悠,室內眾人頓時熱情高漲,宋江也不得不低頭歎息。
一陣高興過後,高原總算找回了做大王的一點點感覺,裝腔作勢問道:“吳軍師,說說現在我軍的兵力布置。”
吳用回道:“目前,五萬兵力全聚集在興仁府。二萬五千地大部隊駐紮於此,魯智深率一萬五千兵力,在五裏外盤龍寨的外圍駐守,而楊誌、王寶則率一萬人於後方把守。
另外,盧俊義首領和呼延灼率八千兵馬留守後方。”
高原道:“即刻著令三軍,明日全部拔營,相繼返回濟州府。通知劉唐,迅速召回偵察部隊,且分頭返回濟州境內。”
高原口氣說一不二,晁蓋、宋江二人起身告辭,前去安排。
室內,僅剩下吳用。
吳用詭秘問道:“大王,這位周公子,看上去,似乎是權貴人家子弟。剛才,大王特別交待燕青,要林教頭確保其安全,說明此人身份絕不一般。
可是,這段時間以來,吳某並未得到情報,言及大王在東京有這麽一位救命恩人啊。”
高原近距離注視吳用片刻,淺淺一笑底未逃過軍師的眼睛。此人便是,當今太子趙桓,是趙佶親自決定的。”
吳用聞言,張大嘴巴,半天才興奮道:“大王此番入京,確確實實為我等弟兄們謀得了一個大好的前程啊!
大王,吳某這就去協助布置撤軍事宜。”
兵營裏過了一夜,第二天,三軍拔營回師濟州府。
趙桓不願呆在馬車裏,要了一匹馬,騎著,與高原並肩而行。
趙桓道:“動身之前,孤聽取情報,說大王在青州軍中常遇對抗,地位並非十分穩固。今日一見,此言差矣。
大王昨日才歸隊,今天三軍便班師而回,可謂雷厲風行啊。”
高原平和道:“青州軍,前身乃是山賊。眾多頭領,乃為禍一方、胡作非為之暴徒。要徹頭徹尾地改造他們,還需要相當之時間,絕非一朝一夕。其間,有所反複,乃意料之中事,本王當然不會輕易就打退堂鼓的。”
趙桓道:“孤觀幾位首領,發覺那位宋公明,似乎較熱衷功名。”
高原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高原起身,走到趙桓三人的跟前,介紹起來:“這一位,姓周,名曉,字公博。公博兄,是本王在東京遭難時結識的知己,他曾不止一次地救助過本王。感情之深,堪稱異姓兄弟。
這二位是朝廷的官員。這位陳大人,名字叫陳禾,乃當朝言官,職位是左正言。而這位年輕的林大人,身材挺拔,為武進士,被授承節朗。
二位大人此次隨本王進入滄州,是要建立朝廷駐滄代辦處的。另外,朝廷方麵,主管滄州外交事務的最高行政首長,是宿元景宿太尉。不日,也會來滄州小住。”
聽到高原如此一說,宋江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便帶頭上前行禮問侯。
接著,高原又反過來,向趙桓三人,一一介紹起青州軍的幾位首領。
介紹到宋江時,高原語氣不無調侃明哥哥,原本是有功名在身的。其父宋太公對其教育甚嚴,公明哥哥亦素懷精忠報國、光宗耀祖之大誌。無奈,與本王一樣,不意之間,涉足於江湖,再回頭已百年身了!哈哈。”
最後,高原總結道:“晁首領、宋首領、吳軍師,乃青州軍的舵盤,組成三駕馬車。本王始終隻是一個向導罷了。”
吳用道:“三駕馬車?大王的說法,總是那麽別致。”
大家說說笑笑,互相談友誼、攀交情,最後,高原令林衝安置客人休歇。
高原叫來燕青,吩咐道:“小乙哥,你從此隨著周公子,繼續做其貼身護衛。自我轉告林教頭。周公子安全,不得有任何閃失。”
燕青領命而去。室內剩下晁蓋、宋江、吳用。
吳用道:“大王。接下來。我們如何行動?”
高原未吱聲。隻是冷冷地看著三人。
晁蓋終於忍不住。率先打破沉默道:“大王與朝廷簽下地協議。我等已經反複研讀過。我們覺得。大王此番入京。可謂如願以償了。”
宋江道:“大王。協議中。似乎未提到濟州、兗州地歸屬權?”
高原卻道:二州地歸屬權。等明天回到濟州府後。再議。
本王要提醒你們三位的是,不要輕視這份協議。
諸位說說,這份協議最大意義是什麽?”
宋江搶著答道:“最大意義?當然是青州軍與朝廷的聯盟關係,終於建成了。”
高原搖搖頭。
晁蓋道:“意味著,朝廷再也不會對青州軍進行圍剿了?”
高原笑道:“合久必分!一張紙,就能帶來永久之和平麽?”
三人皆不說話,吳用想說。但最終還是猶豫不決。
高原起身,噓一口長氣,提高音量道:“本王此番不聽勸阻。擅闖京師,且死裏逃生。眾弟兄,為了火中取栗,不惜打亂步署,調集所有兵力,全力以赴。救本王於倒懸!
青州軍花費如此大的心血,本王卻僅僅帶回一紙協議!
本王是否有些兒戲,有些過分啊?
如果你們到現在還不明白這份協議意味著什麽,那本王會很傷心,同時,也無法向青州軍上下做交待。
所以,本王要提醒你們,必須明白協議地重大意義,並且還要廣為宣傳之。
此協議的重大意義究竟是什麽?
本王以為。有了這份協議。意味著,朝廷承認了我軍的存在。這種存在。不是作為賊匪地存在,而是作為一個可與朝廷對立的政治實體的存在。
朝廷承認了這個事實,這就為青州軍日後建立群眾基礎,打開了一道方便之門。
自古至今,綠林盜賊們,總是一心希翼被朝廷招安。可是,現在,朝廷卻公開承認了青州軍所建立的政權!世上,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歡欣鼓舞的?!”
經高原這麽一忽悠,室內眾人頓時熱情高漲,宋江也不得不低頭歎息。
一陣高興過後,高原總算找回了做大王的一點點感覺,裝腔作勢問道:“吳軍師,說說現在我軍的兵力布置。”
吳用回道:“目前,五萬兵力全聚集在興仁府。二萬五千地大部隊駐紮於此,魯智深率一萬五千兵力,在五裏外盤龍寨的外圍駐守,而楊誌、王寶則率一萬人於後方把守。
另外,盧俊義首領和呼延灼率八千兵馬留守後方。”
高原道:“即刻著令三軍,明日全部拔營,相繼返回濟州府。通知劉唐,迅速召回偵察部隊,且分頭返回濟州境內。”
高原口氣說一不二,晁蓋、宋江二人起身告辭,前去安排。
室內,僅剩下吳用。
吳用詭秘問道:“大王,這位周公子,看上去,似乎是權貴人家子弟。剛才,大王特別交待燕青,要林教頭確保其安全,說明此人身份絕不一般。
可是,這段時間以來,吳某並未得到情報,言及大王在東京有這麽一位救命恩人啊。”
高原近距離注視吳用片刻,淺淺一笑底未逃過軍師的眼睛。此人便是,當今太子趙桓,是趙佶親自決定的。”
吳用聞言,張大嘴巴,半天才興奮道:“大王此番入京,確確實實為我等弟兄們謀得了一個大好的前程啊!
大王,吳某這就去協助布置撤軍事宜。”
兵營裏過了一夜,第二天,三軍拔營回師濟州府。
趙桓不願呆在馬車裏,要了一匹馬,騎著,與高原並肩而行。
趙桓道:“動身之前,孤聽取情報,說大王在青州軍中常遇對抗,地位並非十分穩固。今日一見,此言差矣。
大王昨日才歸隊,今天三軍便班師而回,可謂雷厲風行啊。”
高原平和道:“青州軍,前身乃是山賊。眾多頭領,乃為禍一方、胡作非為之暴徒。要徹頭徹尾地改造他們,還需要相當之時間,絕非一朝一夕。其間,有所反複,乃意料之中事,本王當然不會輕易就打退堂鼓的。”
趙桓道:“孤觀幾位首領,發覺那位宋公明,似乎較熱衷功名。”
高原哈哈大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