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妄議軍國大事,且危言聳聽,室內氣氛忽地變得緊張。然而,對於雙方而言,這並非第一次交鋒,所以,趙佶君臣並未表現出太大的震怒,相反,趙佶臉上卻始終帶有一種將信將疑的神情。
也許高原的議論太具有刺激性,前來觀摩、旁聽的太子趙桓,激動不安,不禁開口言道:“若真如高大王所言,我大宋情勢迫在眉睫,而高大王對我大宋命運竟如此之關切,我想問,高大王又何必聚眾叛亂,分割我大宋、架空我大宋?
高大王表麵上,稱助宋、救宋,且言之鑿鑿,而實際上,不斷進行著的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之勾當。
高大王表裏不一,偷奸耍滑,百般戲弄我大宋君臣,究竟是何道理?
若高大王真心扶助我大宋,理當率軍歸順,與我大宋君臣上下一心,共同戰勝大王所稱的即將出現的敵人。”
太子一番義正辭嚴的話,讓高原對他另眼相看。
同時,對太子今日之表現,不僅是高原,連趙佶和蔡京都驚訝不已。一直以來,太子終日謹言慎行,一副置身事外的作派,未曾想到,其內心,卻是**如火。
當下,趙佶不停點頭,一邊附和道:“吾兒所言極是。誠如高兄弟所言,大宋內力空虛,弊病不少。然而,隻要高兄弟棄惡從善,舉兵來投,朕將在朝堂之上,當著百官慎重承諾,對高兄弟及手下過去所犯罪行,將既往不咎。
非但如此,以高兄弟所具有的傑出才幹,高兄弟一定會被朝廷委以重用,甚至成為我大宋棟梁、支柱。亦指日可待。
有了高兄弟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大宋又怎能如此這般左支右絀、捉襟見肘?!”
麵對趙佶父子二人熾熱之目光,高原有些不忍,但最後。還是長歎一聲,回道:“世上之事,有可為和不可為。有些事,終非人力所能為。
事,離不開人,事成或事不成,皆因為人。
人,有可以改變的部分,亦有不可以改變的部分。
例如儒教。中國千年以來,曆朝統治者視之為靈丹妙藥。他們不遺餘力地宣揚、推廣孔子的理論和教條,不遺餘力地將其灌溉到臣民們的頭腦之中。然而。他們改變了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說,影響極其深廣。
然而,照樣有暴民。照樣有暴亂,照樣有顛覆。儒教風行的社會,相比於殷周、春秋時期,卻是每況愈下。
本王扯了這麽一通,無非是想要說明一點,若青州軍歸順大宋,以大宋目前所具備的條件,隻怕使局勢更加糟糕。
大宋什麽條件?就是朝廷一眾官員。隻擅於弄權。隻擅於抱成一團,隻擅於巧取豪奪。他們早就盤根錯節。早就成為強硬無比地堅冰。任何新生的外來力量,最後都會被這具功能強大的刀俎給剁成肉末。除非用武力完全推毀這個堅固而凶惡的團夥。
比方說,本王隻要今天率軍歸順朝廷,那麽,麵前地這位蔡太師,今夜就會冥思苦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來肢解這支被招安的青州軍,如果讓青州軍變成一堆廢人。並且,以蔡太師的狡詐,瞬間就可以想出無數個依賴官僚體製來瓦解青州軍地有效方案來。
不要說青州軍,就拿大宋的官軍而言,何嚐不是被你們折騰得死去活來。
眼前的這位蔡太師,一介文人,竟然還曾擔任過軍中的節度使。文臣統兵、宦官監軍、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光怪陸離,亂象紛呈!如此軍隊,與唱戲雜耍有何區別?!
更有,棒打出頭鳥,毒酒暗殺、陷阱機關,無所不備,本王若歸順大宋,不知能活幾天?況本王的手下乎?”
“夠了!”蔡京怒吼道,“我看你紅口白牙,滿口柴胡,是活得膩歪了!”
“蔡大人,何必動怒啊!”高原一臉玩世不恭道,“想當初,蔡大人曾追隨王荊公,乃為變法陣營中的主要幹將。王荊公的富國強兵、拯救貧窮地好方案,為何在現實麵前,被擊得粉碎?蔡大人難道至今不明究裏麽?
一具功能強大的刀俎,不僅可以粉碎象本王這樣的人才,更能粉碎任何鮮活地思想!
若救大宋,隻能另辟蹊徑。
若救人於泥沼之中,自己必須站在岸邊高處,若依你們所言,本王也要跳進去,請問,除了抱著一團互掐、同歸於盡之外,還能逃出生天麽?哈哈。”
趙氏父子一直強忍怒火,此時,極有教養的趙佶也不禁言道:“高兄弟狂妄囂張的一麵,朕今日算是親眼目睹了。否則,朕一直以為,高兄弟僅僅是天真無邪呢。”
高原抱拳行禮道:“皇上,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對今日的場景產生另一種感受,你與太子殿下,亦會明白本王良苦用心地。”
趙佶終於厲聲道:“爾可指的是青州軍即將兵臨東京城下的這一天?”
“非也。本王一向重信守諾。隻要本王能活著跨出東京城,就不會有青州軍攻伐東京的事情發生。
可是,日後若是金兵攻入東京城,本王就會毫不猶豫地率軍前來拯救於它。
別看東京城城牆高聳,固若金湯,可它哪裏經得住青州軍的幾番炮轟。”
“若是朕根本就不打算釋放你呢?”
“皇上,如此,本王就陪著你,一起觀賞青州軍是如何拿下東京城的,順便,也讓你們君臣有機會目睹青州軍大炮之威力。”
“如此說來,爾是來東京示威的?”
“簽約!誠心誠意地簽約。簽約之後,本王絕對不會再攻取大宋的尺寸之地,本王將率軍專心致誌地準備迎戰金兵。”
雙方一番論戰,時間已是掌燈時分。趙佶好忍性,依舊留高原宮中用餐。可是宴會桌上,眾人皆少言寡語,氣氛凝結。
倒是高原,照樣一副不知死活之表現,不僅起身給趙佶、蔡京進酒,並且,還不斷與太子趙桓攀談,說一些有關地球、太陽運行地稀奇古怪之事。趙桓也十分給高原情麵,不時應景式地輕笑。
見此,趙佶內心犯嘀咕:這個年青人,有恃無恐,且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也不知受地是何種教育!
也許高原的議論太具有刺激性,前來觀摩、旁聽的太子趙桓,激動不安,不禁開口言道:“若真如高大王所言,我大宋情勢迫在眉睫,而高大王對我大宋命運竟如此之關切,我想問,高大王又何必聚眾叛亂,分割我大宋、架空我大宋?
高大王表麵上,稱助宋、救宋,且言之鑿鑿,而實際上,不斷進行著的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之勾當。
高大王表裏不一,偷奸耍滑,百般戲弄我大宋君臣,究竟是何道理?
若高大王真心扶助我大宋,理當率軍歸順,與我大宋君臣上下一心,共同戰勝大王所稱的即將出現的敵人。”
太子一番義正辭嚴的話,讓高原對他另眼相看。
同時,對太子今日之表現,不僅是高原,連趙佶和蔡京都驚訝不已。一直以來,太子終日謹言慎行,一副置身事外的作派,未曾想到,其內心,卻是**如火。
當下,趙佶不停點頭,一邊附和道:“吾兒所言極是。誠如高兄弟所言,大宋內力空虛,弊病不少。然而,隻要高兄弟棄惡從善,舉兵來投,朕將在朝堂之上,當著百官慎重承諾,對高兄弟及手下過去所犯罪行,將既往不咎。
非但如此,以高兄弟所具有的傑出才幹,高兄弟一定會被朝廷委以重用,甚至成為我大宋棟梁、支柱。亦指日可待。
有了高兄弟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大宋又怎能如此這般左支右絀、捉襟見肘?!”
麵對趙佶父子二人熾熱之目光,高原有些不忍,但最後。還是長歎一聲,回道:“世上之事,有可為和不可為。有些事,終非人力所能為。
事,離不開人,事成或事不成,皆因為人。
人,有可以改變的部分,亦有不可以改變的部分。
例如儒教。中國千年以來,曆朝統治者視之為靈丹妙藥。他們不遺餘力地宣揚、推廣孔子的理論和教條,不遺餘力地將其灌溉到臣民們的頭腦之中。然而。他們改變了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說,影響極其深廣。
然而,照樣有暴民。照樣有暴亂,照樣有顛覆。儒教風行的社會,相比於殷周、春秋時期,卻是每況愈下。
本王扯了這麽一通,無非是想要說明一點,若青州軍歸順大宋,以大宋目前所具備的條件,隻怕使局勢更加糟糕。
大宋什麽條件?就是朝廷一眾官員。隻擅於弄權。隻擅於抱成一團,隻擅於巧取豪奪。他們早就盤根錯節。早就成為強硬無比地堅冰。任何新生的外來力量,最後都會被這具功能強大的刀俎給剁成肉末。除非用武力完全推毀這個堅固而凶惡的團夥。
比方說,本王隻要今天率軍歸順朝廷,那麽,麵前地這位蔡太師,今夜就會冥思苦想一件事,那就是如何來肢解這支被招安的青州軍,如果讓青州軍變成一堆廢人。並且,以蔡太師的狡詐,瞬間就可以想出無數個依賴官僚體製來瓦解青州軍地有效方案來。
不要說青州軍,就拿大宋的官軍而言,何嚐不是被你們折騰得死去活來。
眼前的這位蔡太師,一介文人,竟然還曾擔任過軍中的節度使。文臣統兵、宦官監軍、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光怪陸離,亂象紛呈!如此軍隊,與唱戲雜耍有何區別?!
更有,棒打出頭鳥,毒酒暗殺、陷阱機關,無所不備,本王若歸順大宋,不知能活幾天?況本王的手下乎?”
“夠了!”蔡京怒吼道,“我看你紅口白牙,滿口柴胡,是活得膩歪了!”
“蔡大人,何必動怒啊!”高原一臉玩世不恭道,“想當初,蔡大人曾追隨王荊公,乃為變法陣營中的主要幹將。王荊公的富國強兵、拯救貧窮地好方案,為何在現實麵前,被擊得粉碎?蔡大人難道至今不明究裏麽?
一具功能強大的刀俎,不僅可以粉碎象本王這樣的人才,更能粉碎任何鮮活地思想!
若救大宋,隻能另辟蹊徑。
若救人於泥沼之中,自己必須站在岸邊高處,若依你們所言,本王也要跳進去,請問,除了抱著一團互掐、同歸於盡之外,還能逃出生天麽?哈哈。”
趙氏父子一直強忍怒火,此時,極有教養的趙佶也不禁言道:“高兄弟狂妄囂張的一麵,朕今日算是親眼目睹了。否則,朕一直以為,高兄弟僅僅是天真無邪呢。”
高原抱拳行禮道:“皇上,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對今日的場景產生另一種感受,你與太子殿下,亦會明白本王良苦用心地。”
趙佶終於厲聲道:“爾可指的是青州軍即將兵臨東京城下的這一天?”
“非也。本王一向重信守諾。隻要本王能活著跨出東京城,就不會有青州軍攻伐東京的事情發生。
可是,日後若是金兵攻入東京城,本王就會毫不猶豫地率軍前來拯救於它。
別看東京城城牆高聳,固若金湯,可它哪裏經得住青州軍的幾番炮轟。”
“若是朕根本就不打算釋放你呢?”
“皇上,如此,本王就陪著你,一起觀賞青州軍是如何拿下東京城的,順便,也讓你們君臣有機會目睹青州軍大炮之威力。”
“如此說來,爾是來東京示威的?”
“簽約!誠心誠意地簽約。簽約之後,本王絕對不會再攻取大宋的尺寸之地,本王將率軍專心致誌地準備迎戰金兵。”
雙方一番論戰,時間已是掌燈時分。趙佶好忍性,依舊留高原宮中用餐。可是宴會桌上,眾人皆少言寡語,氣氛凝結。
倒是高原,照樣一副不知死活之表現,不僅起身給趙佶、蔡京進酒,並且,還不斷與太子趙桓攀談,說一些有關地球、太陽運行地稀奇古怪之事。趙桓也十分給高原情麵,不時應景式地輕笑。
見此,趙佶內心犯嘀咕:這個年青人,有恃無恐,且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也不知受地是何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