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所料不錯,投山之人,正是鄶子手號稱病關索的楊雄,和拚命三郎石秀。
這一對患難兄弟自北方薊州而來,行程幾千裏之遙,一路風吹雨灑,很是不易。
楊雄本是河南人氏,因其一堂兄前往薊州做官,楊雄作隨從亦來薊州。楊雄一身好武藝,受人提攜,便做了薊州兩院押獄兼鄶子手。運氣出奇地好,一身血腥的鄶子手總算討到一房老婆,盡管是二婚的女人,盡管是倒插門女婿。
楊雄之妻潘巧雲三十左右年紀,較旺盛,而且喜好獵奇,於是,這就有了她與和尚裴如海的偷情故事。
或牙床之上,或自家臥床之中,這婦人與和尚赤身相連接之時,手摸和尚圓溜溜的腦殼,是迭起、神魂升於九天之上。
在一次街頭鬥毆之中,石秀與楊雄結為兄弟,楊雄便把賣柴度日、無處安身的石秀帶回家中來安頓。
正當潘、裴二位沉醉於淫樂偷情時,不幸此事被石秀瞧破。石秀便以實相告於楊雄,可楊雄中了那婆娘的離間計,反而相信石秀對婆娘心生歹念,一段兄弟情緣眼看就劃上了句號。
可品行端正且義氣當前的石秀,豈能白白承受冤屈?於是,這就有了石秀捉奸的慘事發生。
或黃昏,或半夜三更,石秀在冰冷的大街上左躲右閃、四處窺探,捉奸的滋味真不好受。終於,石秀成功了!石秀解決問題的方式十分特別,在楊雄家門口,先宰了門外把風的小和尚,再用木魚信號,誘出裴如海來。於是,剛從女人香噴噴肉身上爬起來且走出門外的賊和尚,亦喪生於石秀的刀下。
在江湖上行走多年的石秀,是何等機智!連殺二人後,不忘移屍於大街之上,給楊雄留下了繼續選擇的餘地。
兩具和尚的屍體出現在自家近旁的街道上,楊雄再昏蛋,也明白是怎麽一回事。於是,這位劊子手,這次要送的人,卻是他自已老婆。楊雄和石秀聯手,刀宰淫婦及丫環。
三日兩案四命二人才不會去官衙投案呢,他們剛擦盡身上的血汙,便想快快潛逃,這是要逃往威名遠播的梁山。
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可偏偏暗地裏有一雙耳朵。兩位兄弟剛轉身要跑,一人當道而立,他便是禍害萬家的飛賊,外號鼓上蚤的時遷。看看這個渾號,是說飛簷走壁有如鼓皮上的跳蚤,不僅靈活,而且不留痕跡、無聲無息。此賊本事非同尋常。
當下,時遷行禮致敬完畢,接著叫道:“小的認得去梁山的小路!二位哥哥,小的前頭帶路。”
一路走來,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三人總算見到了梁山湖。繼續往前走,某日傍晚便來到一處山莊,迎麵是一家酒店。
“小二,我三人遠道而來,可否暫住一宿,明日一早趕路。”
們進來便是。”
“小二,上酒肉,等會一並付錢與你。”
“無有肉菜,隻有一壺酒,米飯可自已動手弄。”
這酒店怎麽有兵器?!”
“此乃主人家留下的。此地祝家莊,離梁山不遠,梁山上有個大賊窩,這些兵器就是預防著,準備伺侯那夥賊人的。”
器上還刻有編號!”
……
沒有肉吃,時遷便順手牽羊地偷了酒店一隻雞,未聞半聲雞叫,可半個時辰後,香噴噴的雞肉卻擺在又累又餓的三位旅人麵前。有肉,有酒,吃喝起來吧。
肉的香味鑽進了店小二的鼻孔裏,小二移步前來,見三人撕扯雞肉,便警覺地四下搜尋,發現雞籠裏的雞少了一隻,於是,便與三人起了爭執。最後,爭執在店小二一聲大叫“有賊!”中結束。
店小二這一喊不打緊,轉瞬跳出三五個大漢來,卻被三人輕鬆地就料理在一旁叫喚不休。
三人奪路而逃,才跑了半個時辰不到,前後竟然同時湧現上百人,且火把通明,哪裏還有路可逃!
三人便衝呀、殺呀,時遷一不小心,被一個機關給套住了腳,生生地被拉進草叢裏,轉眼不見了。
拚命三郎與楊雄的武功到底沒有白練,終於突圍成功,這之後,便遇上熟人,此人乃李府管家人稱鬼臉兒的杜興。
……
故事還沒有完,端座在廳中的晁蓋便一拍桌子,當中打斷,吼道:“夠了!原以為是兩個好漢前來投山,不想,卻來了兩個偷雞賊!大王,還留他們幹什麽,我梁山豈是藏汙納垢的地方!”
高原笑道:“晁大哥別動怒。首先,兄弟聽出來了,這二位未曾參與偷雞,隻不過不該吃雞肉!且吃雞肉之前,忘記了斥責那個偷雞的同夥的不恥行為。你們說你們曾經拿出銀兩來,酒家硬是不賣肉食給你們,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你們偷雞的正當之理由,因為,你們不能強買強賣。
晁大哥的意思,兩位必須要明白,梁山早就不是賊窩,我們相會於此,是為了行大義、做大事的!
好漢慕名而來,精神可佳,想薊州離我梁山何止千裏,二位好漢,定然吃了不少苦。特別是楊雄,即使動手殺的是一個淫婦,但畢竟夫妻一場,心裏絕對痛快不到哪裏去!這一路之上,心力憔悴啊。”
說著,高原有意看了一眼桌上的宋江。
“兩位好漢請坐下。這位,如果高某沒有猜錯的話,定是拚命三郎石秀大哥,日後在梁山之上,也將有一番作為才是。
回頭,我想跟晁大哥講一講。據兄弟所知,這祝家莊早就把我等當作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村莊窮兵黷武的,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宋江也道:“是啊,大王所言甚是。有祝家莊這樣的釘子釘在梁山的前麵,豈不阻隔了天下英雄投奔我梁山之路!”
晁蓋忙道:“既然大王願意放你們一馬,晁某當然無有意見,等會,我就去安排你們的住房。”
“哈哈,晁大哥是口惡心善,兩位英雄還不謝過晁頭領?來人呀,去叫宋清兄弟準備酒菜,我們要給這兩位兄弟接接風、壓壓驚。”
這一對患難兄弟自北方薊州而來,行程幾千裏之遙,一路風吹雨灑,很是不易。
楊雄本是河南人氏,因其一堂兄前往薊州做官,楊雄作隨從亦來薊州。楊雄一身好武藝,受人提攜,便做了薊州兩院押獄兼鄶子手。運氣出奇地好,一身血腥的鄶子手總算討到一房老婆,盡管是二婚的女人,盡管是倒插門女婿。
楊雄之妻潘巧雲三十左右年紀,較旺盛,而且喜好獵奇,於是,這就有了她與和尚裴如海的偷情故事。
或牙床之上,或自家臥床之中,這婦人與和尚赤身相連接之時,手摸和尚圓溜溜的腦殼,是迭起、神魂升於九天之上。
在一次街頭鬥毆之中,石秀與楊雄結為兄弟,楊雄便把賣柴度日、無處安身的石秀帶回家中來安頓。
正當潘、裴二位沉醉於淫樂偷情時,不幸此事被石秀瞧破。石秀便以實相告於楊雄,可楊雄中了那婆娘的離間計,反而相信石秀對婆娘心生歹念,一段兄弟情緣眼看就劃上了句號。
可品行端正且義氣當前的石秀,豈能白白承受冤屈?於是,這就有了石秀捉奸的慘事發生。
或黃昏,或半夜三更,石秀在冰冷的大街上左躲右閃、四處窺探,捉奸的滋味真不好受。終於,石秀成功了!石秀解決問題的方式十分特別,在楊雄家門口,先宰了門外把風的小和尚,再用木魚信號,誘出裴如海來。於是,剛從女人香噴噴肉身上爬起來且走出門外的賊和尚,亦喪生於石秀的刀下。
在江湖上行走多年的石秀,是何等機智!連殺二人後,不忘移屍於大街之上,給楊雄留下了繼續選擇的餘地。
兩具和尚的屍體出現在自家近旁的街道上,楊雄再昏蛋,也明白是怎麽一回事。於是,這位劊子手,這次要送的人,卻是他自已老婆。楊雄和石秀聯手,刀宰淫婦及丫環。
三日兩案四命二人才不會去官衙投案呢,他們剛擦盡身上的血汙,便想快快潛逃,這是要逃往威名遠播的梁山。
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可偏偏暗地裏有一雙耳朵。兩位兄弟剛轉身要跑,一人當道而立,他便是禍害萬家的飛賊,外號鼓上蚤的時遷。看看這個渾號,是說飛簷走壁有如鼓皮上的跳蚤,不僅靈活,而且不留痕跡、無聲無息。此賊本事非同尋常。
當下,時遷行禮致敬完畢,接著叫道:“小的認得去梁山的小路!二位哥哥,小的前頭帶路。”
一路走來,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三人總算見到了梁山湖。繼續往前走,某日傍晚便來到一處山莊,迎麵是一家酒店。
“小二,我三人遠道而來,可否暫住一宿,明日一早趕路。”
們進來便是。”
“小二,上酒肉,等會一並付錢與你。”
“無有肉菜,隻有一壺酒,米飯可自已動手弄。”
這酒店怎麽有兵器?!”
“此乃主人家留下的。此地祝家莊,離梁山不遠,梁山上有個大賊窩,這些兵器就是預防著,準備伺侯那夥賊人的。”
器上還刻有編號!”
……
沒有肉吃,時遷便順手牽羊地偷了酒店一隻雞,未聞半聲雞叫,可半個時辰後,香噴噴的雞肉卻擺在又累又餓的三位旅人麵前。有肉,有酒,吃喝起來吧。
肉的香味鑽進了店小二的鼻孔裏,小二移步前來,見三人撕扯雞肉,便警覺地四下搜尋,發現雞籠裏的雞少了一隻,於是,便與三人起了爭執。最後,爭執在店小二一聲大叫“有賊!”中結束。
店小二這一喊不打緊,轉瞬跳出三五個大漢來,卻被三人輕鬆地就料理在一旁叫喚不休。
三人奪路而逃,才跑了半個時辰不到,前後竟然同時湧現上百人,且火把通明,哪裏還有路可逃!
三人便衝呀、殺呀,時遷一不小心,被一個機關給套住了腳,生生地被拉進草叢裏,轉眼不見了。
拚命三郎與楊雄的武功到底沒有白練,終於突圍成功,這之後,便遇上熟人,此人乃李府管家人稱鬼臉兒的杜興。
……
故事還沒有完,端座在廳中的晁蓋便一拍桌子,當中打斷,吼道:“夠了!原以為是兩個好漢前來投山,不想,卻來了兩個偷雞賊!大王,還留他們幹什麽,我梁山豈是藏汙納垢的地方!”
高原笑道:“晁大哥別動怒。首先,兄弟聽出來了,這二位未曾參與偷雞,隻不過不該吃雞肉!且吃雞肉之前,忘記了斥責那個偷雞的同夥的不恥行為。你們說你們曾經拿出銀兩來,酒家硬是不賣肉食給你們,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你們偷雞的正當之理由,因為,你們不能強買強賣。
晁大哥的意思,兩位必須要明白,梁山早就不是賊窩,我們相會於此,是為了行大義、做大事的!
好漢慕名而來,精神可佳,想薊州離我梁山何止千裏,二位好漢,定然吃了不少苦。特別是楊雄,即使動手殺的是一個淫婦,但畢竟夫妻一場,心裏絕對痛快不到哪裏去!這一路之上,心力憔悴啊。”
說著,高原有意看了一眼桌上的宋江。
“兩位好漢請坐下。這位,如果高某沒有猜錯的話,定是拚命三郎石秀大哥,日後在梁山之上,也將有一番作為才是。
回頭,我想跟晁大哥講一講。據兄弟所知,這祝家莊早就把我等當作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村莊窮兵黷武的,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宋江也道:“是啊,大王所言甚是。有祝家莊這樣的釘子釘在梁山的前麵,豈不阻隔了天下英雄投奔我梁山之路!”
晁蓋忙道:“既然大王願意放你們一馬,晁某當然無有意見,等會,我就去安排你們的住房。”
“哈哈,晁大哥是口惡心善,兩位英雄還不謝過晁頭領?來人呀,去叫宋清兄弟準備酒菜,我們要給這兩位兄弟接接風、壓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