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道很足,可惜不會用力!”


    戴笠仁剛毅的麵容露出一抹淡淡的輕笑,但他也被王粲拳頭上的力度感到震驚,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竟比成年男子力度還要大不少。


    不過,想擊傷他,卻差點事。


    王粲也被戴笠仁的防禦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全力一拳轟擊下去竟被對方輕易架住。


    接著,一股不可阻擋的巨力從手臂傳來,震得他倒退十數步才停止身形。


    “暗勁,果然強大!”


    震退自己的力道,一重接著一重,猶如颶風在海麵上掀起的千重浪,令人防不勝防。


    王粲的神情變化,絲毫沒逃過戴笠仁的眼眸,不過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隻是淡淡的說道:


    “詠春拳如何練勁,我不清楚,但你施展的拳術套路卻多數以三傍手為主,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為輔。


    步伐基本是四平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


    可以說,創造詠春拳的人是想將內家拳法和近打集於一身,要求手、腰、馬、心、意、勁整體合一。


    強調以“心”指揮“意”,以意引導手、腰、馬運動,從而形成整體合一。


    拳術側重於實戰,手上招式多變、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等主要特點。


    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黏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為手法,以搭、截、沉、標、膀、腕指、黏、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羊馬”的身形步法為標誌。


    當然,我說的這些是從你施展的拳法上看出來的,具體詠春拳有多少種變化,你師父交給你多少招式與變化,這點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你修煉的詠春拳雖然有點側重於女性,但實戰性極強,是門不錯的掌法。


    你好好修煉,稍後我會教你暗勁的使用方法,你自己能能力,融合貫通,便可化明為暗,突破現有境界。”


    戴笠仁的眼界極高,多年前憑借強硬的功夫與正直的品質,單槍匹馬打的天津武行毫無還手之力。


    最後,武行人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不得已用卑鄙手段將戴笠仁弄傷。


    不然,現在的天津武行的曆史可要改寫了。


    隨後,戴笠仁開始給王粲講解諸般發勁的技巧,力度轉換的要點,攻擊時如何不讓氣力斷絕等。


    可以說,戴笠仁對王粲講的非常詳細,一點都沒有因對方的身份而藏私。


    他就是這樣,不然當年也不會因為正義被武行人員暗算,如今他給王粲前前後後講解了一遍,然後道:“以後,每天我會為你講解一個小時,直至你突破為止。”


    說完,便將王粲打發走了,又拿起記載《蠻牛拳》的筆記本細細品讀起來。


    筆記本上記錄的蠻牛拳,雖然是殘缺不全,很多精要之處都沒有,但戴笠仁依舊將其當成至寶,這裏有國術世界中沒有的“氣血”修煉之法,隻要能融會變通,定可以突破現有的境界,甚至結合內家拳修煉之法開創一門新的武學。


    到那時,他也會成為張三豐、董海川、孫祿堂等人一樣的存在,名垂青史。


    而王粲被戴笠仁下了“逐客令”之後,轉身離開了子午門,他沒有去王芷蕊家中,而是離開天津城,前往曾經練拳的小樹林。


    這裏少有人煙,不會被打擾。


    就這樣,他一掃心中的雜念,靜靜的練起詠春拳和蠻牛拳,根據戴笠仁傳授的技巧和驚訝,調動身上的力道,呼嘯的揮出拳頭。


    砰砰砰!


    拳風冷冽,聲響如鼓。


    震得四周樹枝嘩嘩作響。


    不過,練著練著,王粲就停住了拳腳。


    蠻牛拳和詠春拳的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是利用練拳激蕩出的氣血之力鍛體,後者是開發身體潛能的來使身體變得強盛起來。


    二者都是鍛體功法,卻走上兩種不同的道路。


    蠻牛拳,是主世界中幽州軍隊,傳授給新兵鍛體所用的功法,通過不斷練習蠻牛拳,激發體內氣血之力,刺激肌肉、骨骼令其收氣血形成強化,使身體慢慢變強,最終超越人體極限,達到丹田生氣的效果。


    丹田生氣,預示著鍛體完成,進入下一個境界——“煉氣”。


    此境界,如武俠世界煉氣一般,需盤膝坐地,五心朝元,心神歸一,精神與天地靈氣建立媒介,產生共鳴,使其進入體內,利用“煉氣之法”將經脈靈氣轉化為真氣,歸於丹田。


    日積月累,不斷壯大,提升真氣濃鬱程度,打通奇經八脈,天地玄關,進入“築基”。


    “煉氣”、“築基”,兩大境界,王粲對他們的了解微乎其微,如今知曉這些,還是諸天試練塔的指點。


    不然,他連鍛體具體要分多少個境界都不清楚。


    詠春拳等國術提倡的是“外練筋骨皮,內連一口氣!”,肌肉的力量反而不重要。


    這點,從霍元甲、黃飛鴻、楊露禪等國術高手就能看出,一個個看著身體瘦的皮包骨,動起手卻剛猛無比。


    每一拳,每一腳,都帶有莫大威力。


    就像葉問老年時候,氣力衰弱到極致,但揮出的拳腳依然強勁無比,許多身強體壯的年輕人都不是對手。


    這其中的功勞便是勁力的作用,要不然“拳怕少壯”的話語可不是白說的。


    “世界不同,修煉之法果然不同,我現在能做的是將兩個不同世界的修煉之法融合到一起。


    這樣便可以快速提升。”


    王粲經過短暫的沉思,便搖頭摒除腦海中的雜念,開始思慮兩個世界修煉之法間的詫異。


    其實,他早就在思慮兩個世界修煉之法的差距,隻不過之前修為較低,若是不勤學苦練的話,很難在這個世界上立足,或者說自保之力。


    《師父》所在的世界背景為華夏清末民初階段,正是社會最混亂的時候,如果沒有強大的身手,很容易成為別人宰割的羔羊。


    正因如此,他才會勤學苦練詠春拳,加上他本身就有血海深仇,急需提升實力。


    就這樣,王粲靜靜的沉澱著,每日除了聽戴笠仁講解勁力運用之法,便是獨自練拳。


    這期間,戴笠仁也傳授了王粲八卦門的拳術和子午鴛鴦鉞的使用之法,可謂是除了葉溢之外,傳授他最多拳術的人。


    這份情誼,他會報答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試煉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仁丶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仁丶馫並收藏諸天試煉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