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草原一統
通過高維碎片創造宇宙 作者:五人直升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四大教派,因為觀想法和術而再次進入一個飛速發展期。
拜火教中,一位年方二十五的主教橫空出世。
四大教派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主教和教宗的年齡都必須在四十以上,
以此體現教派的莊重和嚴肅性。
然而這位年輕的主教,卻得到了拜火教上下的一致認可。
剛加入拜火教時,就在訓練場上獨力打敗了一支禦火者小隊,
之後更是獻上觀想法和禦火之術,震撼了整個教派。
教宗將其收為教子,為他取名“焚天”,親自委任他進行馭能者培養的工作。
十年時間,他為拜火教培養了無數馭能者,將焚滅軍團的實力擴充數倍。
在一位老主教壽終正寢的情況下,
他為教宗所力薦,被推舉為新任主教。
...
通靈教也出現了一個天縱奇才“禦鷹”,他有一隻通人性的巨鷹陪伴左右。
年紀輕輕就成為了禦獸堂的堂主。
通靈教禦獸堂,是通靈教強大的來源。
無數猛禽巨獸,在這裏被馴養和繁育,送向通靈教各個教區。
這位天縱奇才,不僅獻上觀想法。
還用強大的禦獸技巧和能力,為通靈教做出了巨大貢獻。
年紀輕輕就獲得教派上下一致認可,成為通靈教最重要的禦獸堂堂主。
上一任堂主,如今已經是通靈教的教宗。
...
農教也一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給農教帶來了強烈震動。
觀想法倒在其次,關鍵是他利用培育法來改善農作物的性狀,讓其變得更加高產,抗旱,抗蟲害。
立刻讓農教對其極為重視。
四大王國對於農作物都關注有加。
高產農作物出現後,其他三大王國立刻派人到農教所在的燕國尋求種苗。
燕國雖然有意拒絕,但是三國強勢聯合,燕國也不可能同時得罪三方。
在經過一番談判和交換後,三國各自付出代價,得到了這珍貴的高產作物。
經過這次事件,年輕人的名號在國家和教派高層之間立刻傳揚開來。
有識之士普遍認為,
有了這種作物,人口可能會暴增數倍,稱其為“神農”完全不為過。
...
費盡心力得到觀想法的拜天教,盡管實力得到了增強,卻沒想到管季還留有後手。
於是其統一四大教派的野心也化為泡影。
接下來的幾十年,四大教派進入一個拚命擴充馭能者軍團的時期,
幾乎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被要求修煉觀想法,
堪稱異界古典版“軍備競賽”。
最終,在無數次小摩擦之後,四大教派共同認識到這樣下去是沒有盡頭的。
四大教派實力相當,誰也不可能一統其他三家。
真的發生戰爭,最可能出現的結局是共同毀滅,讓四大王國的王室漁翁得利。
當教派上下都有了“戰爭會毀滅一切”的共識,
議和的提案適時地出現在四大的高層之中。
此時的局麵又有變化,
經過幾十年的飛速發展,教派在民間的根基和軍隊武力都已經遠超四大王國。
教派和國家貴族勢力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統治集團,
王室的力量已經被大大削弱。
四大教派正式舉行會議,進行議和。
四大教派的教宗正式會麵,
其中,
拜火教教宗名為“焚天”,
通靈教教宗名為“禦鷹”,
農教教宗名為“神農”。
偉大父神古乖再次感歎管季的偉大。
雖然並沒有完成心中所想,但是他的學生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不愧是天道選出來的那個改變世界的最重要因素。
...
這三人再次見麵,臉上都波瀾不驚。
盡管這些年也經常聽到彼此的消息,對於晉升情況一清二楚,
知道其他兩人都成了教派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四大教派之間的交流和來往並不少,
但不隻是巧合還是怎麽的,他們竟然一次都沒有再見過麵。
上次見麵,竟還是十四五歲的少年時期。
再次看到少年好友的臉,都稚嫩不再,滿是威嚴。
三人心中都感慨萬千。
那時除了焚天,或許誰也沒想到自己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
不,就算是焚天,恐怕也是口嗨成分居多。
而如今王室式微,教派獨大的情況下,他們儼然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之一。
經過幾十年時光的洗禮,他們都變得老辣而穩重,心中驚濤駭浪也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
三人此時一對目光,卻猜出了其他二人的心思,都在想那個離開後就杳無音訊的無名。
那個人,如今在哪裏,又過得怎麽樣呢?
...
不管三人內心戲如何,會議還是要照常開下去。
如今他們已經不是三個人,而是代表著三個宗教和國家,以及數以千萬計的人民。
這場會議的內容,被後人稱為“和平憲法”。
第一:
四大教派共同削減馭能者軍團的數量,
將其轉化為治安隊伍,共同維護四大王國的和平。
第二:
互相承認各自信仰神靈的地位,承認各教派現有教區勢力,不得在其他教派教區中建立教堂。
第三:
共同開發異能的使用方法,建立“異能研究委員會”,研究成果四大教派共享。
第四:
四大王國改變政治製度,國王垂拱而治,組建內閣。
國中一切決策由內閣提出和實施,內閣中要有教派代表參與,所有的提案均要通過教派審核。
...
經過此次會議,中原正式迎來和平。
教派成為了真正掌握權力的幕後主宰,而王室的權力則被徹底剝奪。
盡管如此,王室還是擁有貴族中最大的封地,王室成員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這次議和的內容被四大教派披露出來,
無數百姓歡呼雀躍,以為好日子終於要來臨。
...
...
西方邊陲之地的形勢,也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西方邊陲之地,其實廣袤到無法想象。
單論麵積,甚至比中原四大王國的麵積還要大上許多。
但是因為其地勢高聳,幹旱少雨,在戈壁和沙漠中綠洲星羅棋布。
隻有這些綠洲才能夠支撐得起人類的生存。
這些綠洲不僅麵積不大,而且經常隨著天氣的變化而逐漸消失。
導致其上居住的部落不僅不容易擴大規模,甚至還要不斷分裂,遷移。
堪稱異界版“遊牧民族”。
馬爾薩斯陷阱可不管這是不是地球,依舊發揮著強悍的預言能力。
當人口一多,超出了草原所能承載的極限,一場旨在清洗人口的戰爭開始了。
當時一支部落異軍突起,他們有很多自稱“法師”的強大個體。
這些法師運用強大的法術,輕而易舉地打敗了其他所有部落。
一統整個草原,建立了一個草原帝國。
而其領頭人,則是擁有巨大威望的“無名上師”的兒子。
他建立了這個龐大的草原帝國,將法師的“道”傳遍所有部落。
他本人也因此被稱為“道尊”。
法師們建立帝國,這個帝國的真正統治者自然是法師們。
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也不是血脈相承的帝王,而是最強法師。
為了紀念雄才大略,一統草原的道尊,
每一代的最強法師都會被稱為“道尊”。
...
第一代道尊勵精圖治,
完成大一統,聚合所有部落。
建立法師協會,統一記錄帝國所有法師。
讓所有適齡兒童修習觀想法,整個帝國的實力飛速提高。
舉辦“帝國法師評級大賽”,給法師們一個宣泄力量的窗口。
...
在這種和平環境下,第一任道尊晚年時期,帝國人口又要超過了草原所能承載的極限。
道尊為了緩解內部矛盾,決定攻打中原王國。
道尊以自己的威望,在國內進行了強大的輿論引導。
煽動法師們對於宗教的憤恨情緒,
對普通人則以中原的富庶為引誘,
成功聚合國內力量,發起了帝國對中原的第一次戰爭!
此時,已經是《和平憲法》簽署的三十年之後了,三十年的休養生息,讓四大王國發展迅速。
然而國內的兼並問題也初見端倪。
...
位於西部的國家是燕國,正是因為燕國土地相對貧瘠,
農教這個並不算強勢的宗教才能在這裏獲得至高地位。
如今受到草原帝國法師們的攻打,燕國猝不及防,被擄掠了很多的糧食和特產,
草原帝國遠征軍嚐到甜頭後,繼續進攻,反應過來的燕國和農教終於開始組織力量進行反擊。
草原軍隊受創後,和燕國對峙。
燕國已經傷了元氣,農教連忙向其他三大宗教求援。
三大宗教都看到了草原帝國的威脅,於是共同派出馭能者軍團幫助燕國和農教。
一場大戰後,草原遠征軍被打退,四大教派也認識到,草原那邊也有強敵。
於是修建城牆,派重兵看守,防止草原帝國再次來襲。
至於草原帝國這裏,雖然沒有達成吞並中原的目的,但是一番劫掠,也獲得了不少好東西。
這讓法師們和普通人都感受到攻打中原有利可圖。
於是中原的富庶和宗教的可惡更加深入人心。
草原上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法師都窺伺中原,虎視眈眈。
然而第二場入侵中原戰爭發動後,卻遭到四大教派的聯合打擊。
草原帝國死傷慘重,狼狽退回草原,短時間內再無餘力對中原進行戰爭。
而四大教派發現要攻到帝國本土,需要龐大的補給,連走幾個月,決定還是以防守為主。
四大教派進一步加固了關卡,派重兵防守,對草原帝國的動向時刻偵查,以防對方再次襲擊。
就這樣來來往往,數百年間發生了十幾次戰爭。
中原四大王國和草原帝國的戰爭,成為了目前的主要矛盾。
四大教派,因為觀想法和術而再次進入一個飛速發展期。
拜火教中,一位年方二十五的主教橫空出世。
四大教派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主教和教宗的年齡都必須在四十以上,
以此體現教派的莊重和嚴肅性。
然而這位年輕的主教,卻得到了拜火教上下的一致認可。
剛加入拜火教時,就在訓練場上獨力打敗了一支禦火者小隊,
之後更是獻上觀想法和禦火之術,震撼了整個教派。
教宗將其收為教子,為他取名“焚天”,親自委任他進行馭能者培養的工作。
十年時間,他為拜火教培養了無數馭能者,將焚滅軍團的實力擴充數倍。
在一位老主教壽終正寢的情況下,
他為教宗所力薦,被推舉為新任主教。
...
通靈教也出現了一個天縱奇才“禦鷹”,他有一隻通人性的巨鷹陪伴左右。
年紀輕輕就成為了禦獸堂的堂主。
通靈教禦獸堂,是通靈教強大的來源。
無數猛禽巨獸,在這裏被馴養和繁育,送向通靈教各個教區。
這位天縱奇才,不僅獻上觀想法。
還用強大的禦獸技巧和能力,為通靈教做出了巨大貢獻。
年紀輕輕就獲得教派上下一致認可,成為通靈教最重要的禦獸堂堂主。
上一任堂主,如今已經是通靈教的教宗。
...
農教也一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給農教帶來了強烈震動。
觀想法倒在其次,關鍵是他利用培育法來改善農作物的性狀,讓其變得更加高產,抗旱,抗蟲害。
立刻讓農教對其極為重視。
四大王國對於農作物都關注有加。
高產農作物出現後,其他三大王國立刻派人到農教所在的燕國尋求種苗。
燕國雖然有意拒絕,但是三國強勢聯合,燕國也不可能同時得罪三方。
在經過一番談判和交換後,三國各自付出代價,得到了這珍貴的高產作物。
經過這次事件,年輕人的名號在國家和教派高層之間立刻傳揚開來。
有識之士普遍認為,
有了這種作物,人口可能會暴增數倍,稱其為“神農”完全不為過。
...
費盡心力得到觀想法的拜天教,盡管實力得到了增強,卻沒想到管季還留有後手。
於是其統一四大教派的野心也化為泡影。
接下來的幾十年,四大教派進入一個拚命擴充馭能者軍團的時期,
幾乎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被要求修煉觀想法,
堪稱異界古典版“軍備競賽”。
最終,在無數次小摩擦之後,四大教派共同認識到這樣下去是沒有盡頭的。
四大教派實力相當,誰也不可能一統其他三家。
真的發生戰爭,最可能出現的結局是共同毀滅,讓四大王國的王室漁翁得利。
當教派上下都有了“戰爭會毀滅一切”的共識,
議和的提案適時地出現在四大的高層之中。
此時的局麵又有變化,
經過幾十年的飛速發展,教派在民間的根基和軍隊武力都已經遠超四大王國。
教派和國家貴族勢力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統治集團,
王室的力量已經被大大削弱。
四大教派正式舉行會議,進行議和。
四大教派的教宗正式會麵,
其中,
拜火教教宗名為“焚天”,
通靈教教宗名為“禦鷹”,
農教教宗名為“神農”。
偉大父神古乖再次感歎管季的偉大。
雖然並沒有完成心中所想,但是他的學生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不愧是天道選出來的那個改變世界的最重要因素。
...
這三人再次見麵,臉上都波瀾不驚。
盡管這些年也經常聽到彼此的消息,對於晉升情況一清二楚,
知道其他兩人都成了教派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四大教派之間的交流和來往並不少,
但不隻是巧合還是怎麽的,他們竟然一次都沒有再見過麵。
上次見麵,竟還是十四五歲的少年時期。
再次看到少年好友的臉,都稚嫩不再,滿是威嚴。
三人心中都感慨萬千。
那時除了焚天,或許誰也沒想到自己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
不,就算是焚天,恐怕也是口嗨成分居多。
而如今王室式微,教派獨大的情況下,他們儼然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之一。
經過幾十年時光的洗禮,他們都變得老辣而穩重,心中驚濤駭浪也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
三人此時一對目光,卻猜出了其他二人的心思,都在想那個離開後就杳無音訊的無名。
那個人,如今在哪裏,又過得怎麽樣呢?
...
不管三人內心戲如何,會議還是要照常開下去。
如今他們已經不是三個人,而是代表著三個宗教和國家,以及數以千萬計的人民。
這場會議的內容,被後人稱為“和平憲法”。
第一:
四大教派共同削減馭能者軍團的數量,
將其轉化為治安隊伍,共同維護四大王國的和平。
第二:
互相承認各自信仰神靈的地位,承認各教派現有教區勢力,不得在其他教派教區中建立教堂。
第三:
共同開發異能的使用方法,建立“異能研究委員會”,研究成果四大教派共享。
第四:
四大王國改變政治製度,國王垂拱而治,組建內閣。
國中一切決策由內閣提出和實施,內閣中要有教派代表參與,所有的提案均要通過教派審核。
...
經過此次會議,中原正式迎來和平。
教派成為了真正掌握權力的幕後主宰,而王室的權力則被徹底剝奪。
盡管如此,王室還是擁有貴族中最大的封地,王室成員依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這次議和的內容被四大教派披露出來,
無數百姓歡呼雀躍,以為好日子終於要來臨。
...
...
西方邊陲之地的形勢,也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西方邊陲之地,其實廣袤到無法想象。
單論麵積,甚至比中原四大王國的麵積還要大上許多。
但是因為其地勢高聳,幹旱少雨,在戈壁和沙漠中綠洲星羅棋布。
隻有這些綠洲才能夠支撐得起人類的生存。
這些綠洲不僅麵積不大,而且經常隨著天氣的變化而逐漸消失。
導致其上居住的部落不僅不容易擴大規模,甚至還要不斷分裂,遷移。
堪稱異界版“遊牧民族”。
馬爾薩斯陷阱可不管這是不是地球,依舊發揮著強悍的預言能力。
當人口一多,超出了草原所能承載的極限,一場旨在清洗人口的戰爭開始了。
當時一支部落異軍突起,他們有很多自稱“法師”的強大個體。
這些法師運用強大的法術,輕而易舉地打敗了其他所有部落。
一統整個草原,建立了一個草原帝國。
而其領頭人,則是擁有巨大威望的“無名上師”的兒子。
他建立了這個龐大的草原帝國,將法師的“道”傳遍所有部落。
他本人也因此被稱為“道尊”。
法師們建立帝國,這個帝國的真正統治者自然是法師們。
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也不是血脈相承的帝王,而是最強法師。
為了紀念雄才大略,一統草原的道尊,
每一代的最強法師都會被稱為“道尊”。
...
第一代道尊勵精圖治,
完成大一統,聚合所有部落。
建立法師協會,統一記錄帝國所有法師。
讓所有適齡兒童修習觀想法,整個帝國的實力飛速提高。
舉辦“帝國法師評級大賽”,給法師們一個宣泄力量的窗口。
...
在這種和平環境下,第一任道尊晚年時期,帝國人口又要超過了草原所能承載的極限。
道尊為了緩解內部矛盾,決定攻打中原王國。
道尊以自己的威望,在國內進行了強大的輿論引導。
煽動法師們對於宗教的憤恨情緒,
對普通人則以中原的富庶為引誘,
成功聚合國內力量,發起了帝國對中原的第一次戰爭!
此時,已經是《和平憲法》簽署的三十年之後了,三十年的休養生息,讓四大王國發展迅速。
然而國內的兼並問題也初見端倪。
...
位於西部的國家是燕國,正是因為燕國土地相對貧瘠,
農教這個並不算強勢的宗教才能在這裏獲得至高地位。
如今受到草原帝國法師們的攻打,燕國猝不及防,被擄掠了很多的糧食和特產,
草原帝國遠征軍嚐到甜頭後,繼續進攻,反應過來的燕國和農教終於開始組織力量進行反擊。
草原軍隊受創後,和燕國對峙。
燕國已經傷了元氣,農教連忙向其他三大宗教求援。
三大宗教都看到了草原帝國的威脅,於是共同派出馭能者軍團幫助燕國和農教。
一場大戰後,草原遠征軍被打退,四大教派也認識到,草原那邊也有強敵。
於是修建城牆,派重兵看守,防止草原帝國再次來襲。
至於草原帝國這裏,雖然沒有達成吞並中原的目的,但是一番劫掠,也獲得了不少好東西。
這讓法師們和普通人都感受到攻打中原有利可圖。
於是中原的富庶和宗教的可惡更加深入人心。
草原上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法師都窺伺中原,虎視眈眈。
然而第二場入侵中原戰爭發動後,卻遭到四大教派的聯合打擊。
草原帝國死傷慘重,狼狽退回草原,短時間內再無餘力對中原進行戰爭。
而四大教派發現要攻到帝國本土,需要龐大的補給,連走幾個月,決定還是以防守為主。
四大教派進一步加固了關卡,派重兵防守,對草原帝國的動向時刻偵查,以防對方再次襲擊。
就這樣來來往往,數百年間發生了十幾次戰爭。
中原四大王國和草原帝國的戰爭,成為了目前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