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功成出外(三)
元子攸的確原宥了夏侯敬。(.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次日頒布後續的封賞,他雖然沒有給夏侯敬補授爵位,卻任命他擔任勳衛府右郎將之職,以表彰他前後的功勳。
這個勳衛府,是朝廷在東宮左右衛率下新設的機構,與親衛府、翊衛府同格,每府設中郎將一人,左、右郎將各一人,另有中郎、侍郎若幹。其中親衛府諸郎皆為宗親子弟,再加上現有的千牛備身、左右備身等,統稱為親府備身,官階從六品;翊衛府主要來自於虎賁軍中將領子弟,入則宿衛,出則從騎,稱為翊府侍從,官階正七品;勳衛府由河南府戶軍中功勳將吏充任,稱為勳府庶子,官階從七品。
三衛府的創建,出自於周惠以前的奏疏,乃是比照漢朝三署郎而設。漢朝諸郡所舉孝廉,以及畿內良家子弟,皆補入五官署、左署或右署,分別為議郎、中郎、侍郎等職,其長官為五官中郎將、左右郎將。後來的諸多中郎將,都是比照這三職而來。
當初周惠提出此議,其初衷是整理宮中的宿衛軍,加強天子身邊的防衛,同時結好羽林、虎賁、府戶三軍中的低階將領,給他們一個正式的朝廷官階和天子近臣的資曆。對此元子攸非常讚同,元徽也少見的沒有反對,但由於軍權旁落,一直無法實施。如今他打倒爾朱榮、元天穆,取回了京師的所有大權,自然可以著手這件事情。
不僅如此,借著設立三衛府的機會,元子攸還完美的解決了封賞立功將吏的問題。參與誅殺爾朱榮的光祿寺諸郎將、校尉,大部分都出身宗親(元整本為光祿寺轄下的從六品虎賁中郎將),元子攸在賞賜錢帛之外,允許其子弟入親衛府,讓諸人都感激不盡;隨高昂夜襲爾朱世隆的部眾,大多為應募的虎賁士卒,元子攸視其軍職和功勞,簡拔數十人入翊衛府,授予其正七品的正式官階;李彧先後進獻的那些勇士,大多是出身河南府戶、立功後卻被排斥出台軍的低階軍將,對爾朱氏極為不滿,故而才甘冒奇險參與誅殺,元子攸把他們全部編入勳衛府,在獎勵官階之外,也表達了親信和倚重的意思。
三支府戶軍隨周惠防守內城,截斷河橋,自然也少不了封賞。(.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元子攸給了周惠三十個從七品勳府庶子的名額,由他自己把名單呈報上去。於是,不僅田穎、謝邦、韓英、陳欣等領軍將領水漲船高,絕大部分的低級將吏也都有了從七品的官階。盡管這些隻是兼銜,他們並不會入宮承值,但眾人依然振奮不已。
至於勳衛府的主官,毫無疑問由周惠兼任,王建、夏侯敬分任左右郎將,一人領軍,一人承值。親衛府由武衛將軍元整出掌,常駐洛陽宮中。剩下的翊衛府,元子攸交給了自己的布衣之交、曾為台軍都督的太府寺卿楊寬,並擢其為使持節、大都督,整理一部虎賁軍防守河陽重地;日常宿衛之責,交給他的副手、曾任太府少卿的翊衛府左郎將李苗李子宣。
賴周惠、高昂等逼退爾朱世隆之功,中樞得以穩定,朝廷也正常的運轉了起來。到了十月六日,皇後爾朱英娥誕下皇子,元子攸大悅,再次大赦天下,藉此招納爾朱氏舊部順服朝廷。而這個時候,距離爾朱榮之死已有七天,消息已經飛速傳播到了各處,周邊各地的反饋也很快傳了回來。
首先反應的是豫州刺史(治)鄭先護,他與元子攸是布衣舊交,當日奉胡太後之命防守河橋時,聽說元子攸被爾朱榮擁戴為帝,立刻就放開了河橋要害,放爾朱榮大軍過河;後來元顥入洛,他為廣州刺史,與齊州刺史元欣等堅決抵製元顥的籠絡,深為元子攸所親信,涉為豫州刺史,兼尚書右仆射,封平昌郡公。因此,他聽說元子攸誅殺爾朱榮後,立時遣長子鄭偉入京覲見,向天子表忠。
三齊的東道大行台李延寔,荊州的三荊二郢大行台李琰之,都是元子攸的外戚,受元子攸之命鎮撫地方。兩人自然不會和元子攸作對,很快就奉上表章,祝賀元子攸剪除權臣。
然而,河北及淮北的情況卻很嚴峻。淮北是東南道大行台爾朱仲遠,已在徐州經營了一年多,勢力頗為穩固。他一得到消息,立刻起兵攻下西兗州,揚言要為爾朱榮複仇。元子攸聞訊,即時任命滎陽的東南道大都督楊昱、豫州的尚書右仆射鄭先護俱為行台,共同抵禦爾朱仲遠,並且任命新晉右衛將軍賀拔勝為東征都督,率一千虎賁騎軍前往支援。
河北的形勢更加堪憂。爾朱世隆一逃過大河,立即過滏口關攻下建州,屠城泄憤,然後與爾朱兆會於上黨郡長子城,與河東諸州共同擁立太原太守、長廣王元曄為帝,並檄告太行以東諸州,倡言起兵南下,為爾朱榮、元天穆討回公道。
這正是臨淮王元彧曾經提到過的情況,周惠前日也曾經上表,表達對河北、淮北及關內形勢的擔憂。當時元子攸和元徽、溫子升都頗為樂觀,認為赦令一出,爾朱餘黨便不會有什麽動作。而周惠則直言道,現在的情況與漢末誅董卓時大為不同。董卓專惟殘暴,廢帝遷都,極其不得人心,早已受到過關東聯軍的討伐;爾朱榮卻有大功於國,如今尚未行篡逆之事,即使被誅,也有不少地方會選擇追隨;再者,董卓掌權之時,惟有涼州一地,死後餘部必不可保,招撫或可奏功;可爾朱氏卻有河東、淮北兩處穩固的根據地,關內也已經大致平定,任何一處都足以對抗河南,怎麽可能輕易放棄複仇?
周惠的話很直率,打破了朝廷的美好希冀,可事實偏偏就是這麽殘酷。元子攸無奈之下,隻好召見元彧、周惠、李苗等人,會同親信的元徽、李彧、楊侃、溫子升等一同商議。
元子攸的確原宥了夏侯敬。(.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次日頒布後續的封賞,他雖然沒有給夏侯敬補授爵位,卻任命他擔任勳衛府右郎將之職,以表彰他前後的功勳。
這個勳衛府,是朝廷在東宮左右衛率下新設的機構,與親衛府、翊衛府同格,每府設中郎將一人,左、右郎將各一人,另有中郎、侍郎若幹。其中親衛府諸郎皆為宗親子弟,再加上現有的千牛備身、左右備身等,統稱為親府備身,官階從六品;翊衛府主要來自於虎賁軍中將領子弟,入則宿衛,出則從騎,稱為翊府侍從,官階正七品;勳衛府由河南府戶軍中功勳將吏充任,稱為勳府庶子,官階從七品。
三衛府的創建,出自於周惠以前的奏疏,乃是比照漢朝三署郎而設。漢朝諸郡所舉孝廉,以及畿內良家子弟,皆補入五官署、左署或右署,分別為議郎、中郎、侍郎等職,其長官為五官中郎將、左右郎將。後來的諸多中郎將,都是比照這三職而來。
當初周惠提出此議,其初衷是整理宮中的宿衛軍,加強天子身邊的防衛,同時結好羽林、虎賁、府戶三軍中的低階將領,給他們一個正式的朝廷官階和天子近臣的資曆。對此元子攸非常讚同,元徽也少見的沒有反對,但由於軍權旁落,一直無法實施。如今他打倒爾朱榮、元天穆,取回了京師的所有大權,自然可以著手這件事情。
不僅如此,借著設立三衛府的機會,元子攸還完美的解決了封賞立功將吏的問題。參與誅殺爾朱榮的光祿寺諸郎將、校尉,大部分都出身宗親(元整本為光祿寺轄下的從六品虎賁中郎將),元子攸在賞賜錢帛之外,允許其子弟入親衛府,讓諸人都感激不盡;隨高昂夜襲爾朱世隆的部眾,大多為應募的虎賁士卒,元子攸視其軍職和功勞,簡拔數十人入翊衛府,授予其正七品的正式官階;李彧先後進獻的那些勇士,大多是出身河南府戶、立功後卻被排斥出台軍的低階軍將,對爾朱氏極為不滿,故而才甘冒奇險參與誅殺,元子攸把他們全部編入勳衛府,在獎勵官階之外,也表達了親信和倚重的意思。
三支府戶軍隨周惠防守內城,截斷河橋,自然也少不了封賞。(.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元子攸給了周惠三十個從七品勳府庶子的名額,由他自己把名單呈報上去。於是,不僅田穎、謝邦、韓英、陳欣等領軍將領水漲船高,絕大部分的低級將吏也都有了從七品的官階。盡管這些隻是兼銜,他們並不會入宮承值,但眾人依然振奮不已。
至於勳衛府的主官,毫無疑問由周惠兼任,王建、夏侯敬分任左右郎將,一人領軍,一人承值。親衛府由武衛將軍元整出掌,常駐洛陽宮中。剩下的翊衛府,元子攸交給了自己的布衣之交、曾為台軍都督的太府寺卿楊寬,並擢其為使持節、大都督,整理一部虎賁軍防守河陽重地;日常宿衛之責,交給他的副手、曾任太府少卿的翊衛府左郎將李苗李子宣。
賴周惠、高昂等逼退爾朱世隆之功,中樞得以穩定,朝廷也正常的運轉了起來。到了十月六日,皇後爾朱英娥誕下皇子,元子攸大悅,再次大赦天下,藉此招納爾朱氏舊部順服朝廷。而這個時候,距離爾朱榮之死已有七天,消息已經飛速傳播到了各處,周邊各地的反饋也很快傳了回來。
首先反應的是豫州刺史(治)鄭先護,他與元子攸是布衣舊交,當日奉胡太後之命防守河橋時,聽說元子攸被爾朱榮擁戴為帝,立刻就放開了河橋要害,放爾朱榮大軍過河;後來元顥入洛,他為廣州刺史,與齊州刺史元欣等堅決抵製元顥的籠絡,深為元子攸所親信,涉為豫州刺史,兼尚書右仆射,封平昌郡公。因此,他聽說元子攸誅殺爾朱榮後,立時遣長子鄭偉入京覲見,向天子表忠。
三齊的東道大行台李延寔,荊州的三荊二郢大行台李琰之,都是元子攸的外戚,受元子攸之命鎮撫地方。兩人自然不會和元子攸作對,很快就奉上表章,祝賀元子攸剪除權臣。
然而,河北及淮北的情況卻很嚴峻。淮北是東南道大行台爾朱仲遠,已在徐州經營了一年多,勢力頗為穩固。他一得到消息,立刻起兵攻下西兗州,揚言要為爾朱榮複仇。元子攸聞訊,即時任命滎陽的東南道大都督楊昱、豫州的尚書右仆射鄭先護俱為行台,共同抵禦爾朱仲遠,並且任命新晉右衛將軍賀拔勝為東征都督,率一千虎賁騎軍前往支援。
河北的形勢更加堪憂。爾朱世隆一逃過大河,立即過滏口關攻下建州,屠城泄憤,然後與爾朱兆會於上黨郡長子城,與河東諸州共同擁立太原太守、長廣王元曄為帝,並檄告太行以東諸州,倡言起兵南下,為爾朱榮、元天穆討回公道。
這正是臨淮王元彧曾經提到過的情況,周惠前日也曾經上表,表達對河北、淮北及關內形勢的擔憂。當時元子攸和元徽、溫子升都頗為樂觀,認為赦令一出,爾朱餘黨便不會有什麽動作。而周惠則直言道,現在的情況與漢末誅董卓時大為不同。董卓專惟殘暴,廢帝遷都,極其不得人心,早已受到過關東聯軍的討伐;爾朱榮卻有大功於國,如今尚未行篡逆之事,即使被誅,也有不少地方會選擇追隨;再者,董卓掌權之時,惟有涼州一地,死後餘部必不可保,招撫或可奏功;可爾朱氏卻有河東、淮北兩處穩固的根據地,關內也已經大致平定,任何一處都足以對抗河南,怎麽可能輕易放棄複仇?
周惠的話很直率,打破了朝廷的美好希冀,可事實偏偏就是這麽殘酷。元子攸無奈之下,隻好召見元彧、周惠、李苗等人,會同親信的元徽、李彧、楊侃、溫子升等一同商議。